![第1讲 牛顿三定律的理解(讲)(解析版)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江苏)(1)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24851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讲 牛顿三定律的理解(讲)(解析版)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江苏)(1)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24851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讲 牛顿三定律的理解(讲)(解析版)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江苏)(1)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24851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讲 牛顿三定律的理解(讲)(解析版)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江苏)(1)
展开
这是一份第1讲 牛顿三定律的理解(讲)(解析版)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江苏)(1),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合力、加速度、速度的关系,8,cs53°=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分析: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命题有通过运动图像提供信息,分析物体的实际运动;也有以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为背景的计算题。
趋势分析:重点考查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及灵活应用。试题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涉及临界、极值并与图像相结合等的综合应用、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应用数学方法解题的能力等要求较高。
物理观念:1.理解质量的含义,理解惯性的概念;2.理解和掌握牛顿运动定律;3.能从运动与相互作用的视角分析自然与生活中的有关简单问题。
科学思维:1.应用“理想实验”思想方法分析问题;2.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问题;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学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与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意义:①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②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
二、牛顿第二定律 力学单位制
1.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F=ma.
(3)适用范围
①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即相对于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
②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等)、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
2.力学单位制
(1)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2)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基本物理量共七个,其中力学有三个,是长度、质量、时间,单位分别是米、千克、秒.
(3)导出单位:由基本物理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三、牛顿第三定律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个物体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
2.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表达式:F=-F′.
命题点1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理想化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而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形是不存在的.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其运动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明确了惯性的概念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3.揭示了力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相互独立的.力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问题由牛顿第二定律来回答.牛顿第一定律是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总结出来的,而牛顿第二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
例1 (2021·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高三月考)水平仪的主要测量装置是一个内部封有液体的玻璃管,液体中有一气泡,水平静止时,气泡位于玻璃管中央,如图所示。一辆在水平轨道上行驶的火车车厢内水平放置两个水平仪,一个沿车头方向,一个垂直于车头方向。某时刻,气泡位置如图2所示,则此时关于火车运动的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加速行驶,且向左转弯
B.加速行驶,且向右转弯
C.减速行驶,且向左转弯
D.减速行驶,且向右转弯
【答案】B
【解析】
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当火车突然向右转弯时,水平仪内的液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从而把气泡挤向右方,即气泡向右运动;当火车突然向前加速时,水平仪内的液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从而把气泡挤向前方,即气泡向前运动,故加速行驶,且向右转弯。
故选B。
变式1(2020·江苏南京市·高三月考)伽利略对“运动和力的关系”和“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重要科学研究方法.图1、图2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对这两项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存在的,实验可实际完成
B.图1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图2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运动
D.图2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可“冲淡”重力,使时间测量更容易
【答案】D
【解析】
A. 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不存在的,故实验不可能实际完成,故A错误;
B. 图2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B错误;
CD. 伽利略设想物体下落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因为当时无法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所以伽利略通过数学推导证明如果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那么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由于当时用滴水法计算,无法记录自由落体的较短时间,伽利略设计了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来“冲淡”重力得作用效果,而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所用时间长的多,所以容易测量.伽利略做了上百次实验,并通过抽象思维在实验结果上做了合理外推.故C错误,D正确;
命题点2 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2.解题的思路和关键
(1)取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2)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正交分解法求合力;
(3)根据F合=ma求物体的加速度a.
3.合力、加速度、速度的关系
(1)物体的加速度由所受合力决定,与速度无必然联系。
(2)合力与速度夹角为锐角,物体加速;合力与速度夹角为钝角,物体减速。
(3)a=eq \f(Δv,Δt)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与v、Δv、Δt无直接关系;a=eq \f(F,m)是加速度的决定式。
考法1 矢量性
例2(2021·江苏高三三模)滑索是一项体育游乐项目。游客从起点利用自然落差加速向下滑行,越过绳索的最低点减速滑至终点。不考虑空气对人的作用力,如图中能正确表示游客加速下滑或减速上滑的是( )
A.加速下滑B.加速下滑
C.减速上滑D.减速上滑
【答案】D
【解析】
AB.对A、B图中游客、滑轮受力分析,如图
游客加速下滑时,游客及滑轮加速下滑时,合力均应沿绳索向下,故AB错误;
CD.对C、D图中游客、滑轮受力分析,如图
游客减速上滑时,游客及滑轮合力均应沿绳索向下,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变式2如图所示,小车内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一轻弹簧与小车和物块相连,处于压缩状态且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形变量为x,物块和车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运动过程中,物块和小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μmg大于kx,则车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向右
B.若μmg小于kx,则车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向左
C.若μmg小于kx,则车的加速度最小值为,且车只能向左加速运动
D.若μmg大于kx,则加速度最大值为,加速度的最小值为
【答案】B
【解析】
A.若μmg大于kx,则车的加速度方向可以向左也可以向右,A错误;
B.由牛顿第二定律
若μmg小于kx,则车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向左,B正确;
C.若μmg小于kx,则车的加速度a最小值为
且方向向左,但可以减速向右,C错误;
D.若μmg大于kx,则加速度最大值为
加速度的最小值为0,D错误。
故选B。
考法2 瞬时性
例3(2021·高邮市临泽中学高三月考)如图甲、乙所示,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分别用固定在墙上的轻质铰链杆和轻质弹簧支撑,平衡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53°,轻杆和轻弹簧均水平。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sin53°=0.8,cs53°=0.6。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情境中,小球静止时,细绳的拉力大小均为
B.甲图所示情境中,细绳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C.乙图所示情境中,细绳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D.甲、乙两种情境中,细绳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均为
【答案】C
【解析】
A.甲、乙两种情境中,小球静止时,轻杆对小球与轻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都是水平向右,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细绳的拉力大小都为
故A错误;
BCD.甲图所示情境中,细绳烧断瞬间,小球即将做圆周运动,所以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乙图所示情境中,细绳烧断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则小球所受的合力与烧断前细绳拉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此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故C正确,BD错误。
故选C。
变式3(2020·江苏省镇江中学高三期中)如图所示,弹簧p和细绳q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用小钩钩住质量为m的小球C,弹簧、细绳和小钩的质量均忽略不计。静止时p、q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若p和球突然脱钩,则脱钩后瞬间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B.若p和球突然脱钩,则脱钩后瞬间q对球的拉力大小为mg
C.若q和球突然脱钩,则脱钩后瞬间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D.若q和球突然脱钩,则脱钩后瞬间p对球的拉力大小为
【答案】AD
【解析】
AB.由平衡条件可知,原来p、q对球的拉力大小均为mg,若p和球突然脱钩,球将开始沿圆弧运动,将球受的力沿法向和切线正交分解如图1所示
此时球速度为零,沿绳方向满足
垂直绳方向满足
解得,,A正确,B错误;
CD.若q和球突然脱钩,则脱钩后瞬间弹簧的形变量不变,故弹簧的弹力不变,p对球的拉力大小仍为mg,与重力mg的合力与原来平衡时q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ma′
解得球的加速度
a′=g
C错误,D正确。
故选AD。
考法3 独立性
例4(2020·江苏高三专题练习)某种自动扶梯,无人乘行时运转很慢,当有人站上去后会先慢慢加速。如下图所示,有一顾客乘这种扶梯下楼。在电梯加速向下运行的过程中,她所受力的示意图是( )
A.B.C.D.
【答案】D
【解析】
电梯加速向下运行,根据可知人所受合外力与电梯运行方向相同,所以人在竖直方向重力大于支持力,合力竖直向下,在水平方向静摩擦力平行于接触面水平向右,则与合力才能与相同,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变式4据报道,欧洲最大的直升机公司计划研制一款X3型高速直升机。该公司已完成X3型直升机原型机的首次试飞。设X3型直升机原型机的质量为m,某次试飞时,主旋翼提供大小为2mg向上的升力,每个向前螺旋推进器提供大小为mg、方向向前的推力。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A.该直升机原型机可能处于平衡状态
B.该直升机原型机以加速度g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空气对直升机原型机的作用力大小为2eq \r(2)mg
D.空气对直升机原型机的作用力大小为4mg
【答案】C
【解析】
直升机原型机的受力如图所示,所受合外力大小为eq \r(5)mg,方向斜向右上方,加速度大小为eq \r(5)g,故选项A、B均错误;空气对直升机原型机的作用力大小为eq \r((2mg)2+(2mg)2)=2eq \r(2)mg,故选项C正确,D错误。本题也可以由水平方向的加速度ax=2g和竖直方向的加速度ay=g合成得到原型机的加速度a=eq \r(aeq \\al( 2,x)+aeq \\al( 2,y))=eq \r(5)g。
命题点3 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1.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1)三同eq \b\lc\{\rc\ (\a\vs4\al\c1(同大小,同时产生、变化、消失,同性质))
(2)三异eq \b\lc\{\rc\ (\a\vs4\al\c1(反向,异体,即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同效果))
(3)二无关eq \b\lc\{\rc\ (\a\vs4\al\c1(与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是否和其他物体相互作用无关))
2.一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比较
3.思维妙用——转换研究对象
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如果不便于分析物体受到的某些力,则可以通过分析其反作用力来解决问题。牛顿第三定律将起到非常重要的转换研究对象的作用,如求压力时,可先求支持力。
例5(2020·江苏徐州市·徐州一中)如图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竿上有一质量为m的人可以看成质点,当此人沿着竖直竿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地面上的人的压力大小为( )
A.(M+m)g+maB.(M+m)g-ma
C.(M+m)gD.(M-m)g
【答案】B
【解析】
对竹竿上的人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所以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竹竿上的人对竹竿的摩擦力竖直向下,对竹竿由平衡条件知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竹竿对底人的压力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变式5(2020·江苏扬州市·高三期中)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可视为质点),但没有拉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B.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答案】BC
【解析】
ABD.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选项AD错误,B正确;
C.水平方向,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C正确。
故选BC。
名称
项目
一对平衡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作用对象
同一个物体
两个相互作用的不同物体
作用时间
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力的性质
不一定相同
一定相同
作用效果
可相互抵消
不可抵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3章 第1讲 牛顿三定律的理解(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牛顿第二定律 力学单位制,牛顿第三定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2讲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及基本应用(讲)(解析版)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江苏),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理解和掌握牛顿运动定律;2,60cm、x2=9,0 2,67,33,1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讲 牛顿三定律的理解(讲)(原卷版)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江苏)(1),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合力、加速度、速度的关系,8,cs53°=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