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三 1.4.1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 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225022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必修34.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教学设计
展开单元(章节)课题
北师大版必修三 第一章 统计
本节课题
1.4.1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不同数字特征的意义,并能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来表达数据的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相关案例研究,体会数字特征在描述相关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来表达数据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炼的课题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的计算、意义和作用。
难点: 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来表达数据的信息
教学手段运用
教学资源选择
PPT、学案.
教 学 过 程
环节
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
教师如何教
学生如何学
回顾
复习
. ]
自主
学习
完成
学案
合作
动手
. ]
统计图表有哪些?
学生阅读课本数据数字特征相关内容.
1、什么叫平均数?有什么意义?2、什么叫中位数?有什么意义?3、什么叫众数?有什么意义?4、什么叫极差?有什么意义?5、什么叫方差?有什么意义?
引导学生回顾旧知,为
本节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 ]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学 ]
学生回顾统计图表所学的主要内容
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的内容按导学案展开学习
探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在实际案例中的作用
课堂检测内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班期末考试数学平均成绩相同,这表明这两个班数学学习情况一样。
B.期末考试数学成绩的方差甲班比乙班小,这表明甲班的数学学习情况比乙班好。
C.期末考试数学平均成绩甲、乙两班相同,方差甲班比乙班大,则数学学习甲班比乙班好。
D.期末考试数学平均成绩甲、乙两班相同,方差甲班比乙班小,则数学学习甲班比乙班好。
2. 甲、乙两种玉米苗各抽10株,分别测得它们的株高如下(单位:cm)
甲
25
41
40
37
22
14
19
39
21
42
乙
27
16
44
27
44
16
40
40
16
40
问:(1)哪种玉米的苗长得高?(2)哪种玉米的苗长得齐?
3. 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那么由此求出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
课后作业布置
必做:课本第31页A组第1 题。
选做:课本第31页A组第2题
预习内容布置
预习课本26页4.2《标准差》内容。 学 ]
数学人教A版 (2019)7.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A版 (2019)7.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知讲解 四,拓展提高,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33.2循环语句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33.2循环语句教案,共2页。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37相关性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37相关性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