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教版(中职)拓展模块二十六 六国论/苏洵教学设计
展开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题序号
授课班级
06大专( )班
周期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串 讲 法
授课章节名 称
六国论
使用教具
教
学
目
的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掌握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
3、能背诵部分段落,并准确地翻译重点语句和语段;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掌握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更新、补充、删节内 容
补充其他作家关于六国灭亡的见解。
课外作业
生字词文化常识识记积累;
教
学
后
记
六国论
一、作者简介。
(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二、解题: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2、战国七雄地图(见课本)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史论。
三、写作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
四、整体把握:
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导入新课
(5’)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7’)
教授新知
教师讲解
学生记忆
(8’)
朗读法
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朗读
(20’)
朗读
讨论
思考
(10’)
二、作者简介。
(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三、解题: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2、战国七雄地图(见课本)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史论。
四、写作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
五、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率( )赂( )秦耶 暴( )霜露思厥 ( )先祖父 与( )嬴
洎( )牧以谗诛 为( )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六、整体把握: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分析
讲解
(10’)
学生聆听
笔记
(10’)
提问
思考
回答
(15’)
点评
明确
笔记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七、文本研读,第一部分
(1)文段分析: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本部分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B 不赂者以赂者丧。
③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2)文段分析:①这两段文字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明确: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②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本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对比论证的方法。
本课小结
(3’)
归纳本节课教学要点:
作者作品,写作背景,段落结构,文言知识等
布置作业
(2’)
生字词文化常识识记积累
高教版(中职)拓展模块二十八 国殇/屈原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教版(中职)拓展模块二十八 国殇/屈原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者介绍及题解,分析与鉴赏,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高教版(中职)拓展模块二十六 六国论/苏洵公开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高教版(中职)拓展模块二十六 六国论/苏洵公开课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解题,写作背景,整体把握,文本研读,第一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教版(中职)拓展模块十一 祝福/鲁迅获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教版(中职)拓展模块十一 祝福/鲁迅获奖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小说常识,小说阅读步骤,倾听课文示范录音,积累字词,布置作业,关于祥林嫂的反抗精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