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下学期暑假训练2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含解析
展开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1.短周期的三种元素X、Y、Z位于同一周期,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X>Y>Z B.原子半径:X>Y>Z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Y<Z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Z
2.下列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P>S>Cl B.原子半径:F>Cl>I
C.碱性强弱:KOH>NaOH>Mg(OH)2 D.酸性强弱:HIO4>HBrO4>HClO4
1.下列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中,错误的是()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N、O、F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C.Mg、Al、Si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D.P、S、Cl元素的负化合价依次为-3、-2、-1
2.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根本原因是()
A.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
C.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3.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B.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变浅
C.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
D.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
4.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序数:d>c>b>a
C.离子半径:C>D>B>A D.单质的还原性:A>B>D>C
5.X、Y、Z、M、Q、R皆为前20号元素,其原子半径与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Q位于第三周期ⅠA族
B.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盐或碱
C.简单离子半径:M->Q+>R2+
D.Z与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为强酸
6.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O、S、Na、K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Na、Mg、Al、Si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C.HF、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KOH、Ca(OH)2、Mg(OH)2、Al(OH)3的碱性逐渐增强
7.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分子式是H4RO4,则其氢化物的分子式是( )
A.RH3B.H2RC.RH4D.HR
8.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Z+与Y2−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常温下,W的一种单质为淡黄色固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W2−>Z+>Y2−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Y>H2W
C.Y能分别与X、Z、W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
D.X、Y、Z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溶液均呈碱性
9.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都为短周期元素,Z元素的核电荷数为Q元素的2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位置是第3周期、第ⅣA族
B.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M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
C.X、Y、Z、Q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非金属性依次降低
D.W的单质和Q的氢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置换反应
10.除第一周期外,关于同周期主族元素的下列变化规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B.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氧化性增强,还原性减弱
C.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数从+1递增到+7,负价由-4递变到-1
D.从左到右,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11.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原子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同周期的简单离子的半径中Z最小。W与X同主族,其最高化合价是最低负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Y<Z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
C.X分别与Z、W形成化合物的熔点:Z<W
D.简单离子的还原性:X<W
12.元素周期表和律可以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的推测和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短周期元素正化合价数值和其族序数相同
B.人们可以在周期表的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腐蚀、耐高温的合金材料
C.由水溶液的酸性:HCl>HF,不能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F
D.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微粒X2−和Y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离子半径:X2−>Y2+
13.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的描述,如下表:
元素编号 |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
T | M层上的电子数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2倍 |
X |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
Y |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
Z | 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 |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Z>T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T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YD.Z、T两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Z
14.应用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可以预测我们不熟悉的一些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下列预测中正确的是()
①第2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②砹(At)单质为有色固体,AgAt不溶于水
③Li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物是Li2O2,其溶液是一种强碱
④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⑤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A.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
15.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
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C.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D.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
16.Q、X、Y和Z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这4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原子半径比X的大
B.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
C.X、Y和氢3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都只有共价键
D.Q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性质,Q与Z可形成化合物QZ4
17.被誉为“矿石熊猫”的香花石,由我国地质学家首次发现,它由前20号元素中的6种组成,其化学式为Y2X3(ZWR4)3T2,其中X、Y、Z为金属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Z位于同族,Y、Z、R、T位于同周期,R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T无正价,X与R原子序数之和是W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Y>Z>R>T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R<T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X>Z
D.XR2、WR2两种化合物中R的化合价相同
18.A、B、W、D、E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五种元素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9,B、W同周期,A、D同主族,A、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W和A2W2,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1)A2W的电子式为________。
(2)B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的核素符号为____,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
(3)W、D、E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填离子符号)。
(4)在一定条件下,D元素的单质能与A元素的单质化合生成DA,DA能与水反应放氢气,则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将1mol DA和1mol E单质混合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体积是______L(标准状况下)。
(5)若要比较D和E的金属性强弱,下列实验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
a.将D单质置于E的盐溶液中,若单质D不能置换出单质E,说明D的金属性弱
b.将少量D、E的单质分别投入到水中,若D反应而E不反应,说明D的金属性强
c.比较相同条件下D和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解性若前者比后者溶解度大,说明D的金属性强
19.有A、B、C、D、E、F、G7种元素,试按下述所给的条件推断:
①A、B、C是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已知原子核外均有3个电子层,A的原子半径在所属周期中最大且原子半径A>B>C;
②D、E是非金属元素,它们跟氢化合可生成气态氢化物HD和HE,在室温时,D的单质是液体,E的单质是固体;
③F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气体,性质很稳定,是除氢外最轻的气体;
④G是除氢外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
(1)A的名称是____,B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周期____族,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
(2)E的单质颜色是_______。
(3)G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F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
(5)在上述七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填化学式,下同),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
(6)将C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投入到A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20.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 IA |
| 0 | |||||
1 | ①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
2 |
|
|
| ② | ③ | ④ | ⑤ |
|
3 | ⑥ | ⑦ |
| ⑧ |
|
| ⑨ |
|
(1)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__(填元素名称),写出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回答,下同),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
(3)⑦与⑨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②与④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2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
(4)③、④、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用元素符号回答)。
(5)为探究元素②和⑧的非金属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请回答:
a.溶液B的作用是_______。
b.若看到____现象,即可证明酸性_______(用化学式回答),则非金属性_______(用元素符号回答)。
c.上述实验中,能说明②和⑧非金属性强弱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C
【解析】
1.由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顺序是HXO4>H2YO4>H3ZO4,则非金属性X>Y>Z,非金属性越强,原子的原子序数越大,所以原子序数X>Y>Z,A正确;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原子半径X<Y<Z,选项B错误;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按X、Y、Z的顺序由多到少,选项C错误;同一周期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由强到弱,选项D错误;答案选A。
2.同周期,从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元素的非金属性P<S<Cl,故A错误;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半径:F<Cl<I,故B错误;因为金属性K>Na>Mg,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KOH
>NaOH>Mg(OH)2,故C正确;因为非金属性Cl>Br>I,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IO4<HBrO4<HClO4,故D错误;故答案选C。
【答案】
1.B
2.C
3.B
4.C
5.C
6.A
7.C
8.A
9.C
10.C
11.D
12.A
13.A
14.A
15.C
16.D
17.D
18.(1)
(2)第3周期第ⅢA族
(3)Al3+<Na+<O2−
(4)NaH+H2O=NaOH+H2↑ 56
(5)b
19.(1)钠 三 ⅡA
(2)紫黑色
(3)2F2+2H2O==4HF+O2
(4)He
(5)NaOH HBrO4 HF
(6)Al(OH)3+OH−==AlO+2H2O
20.(1)氢
(2)NaOH HClO4
(3) O=C=O
(4)Na>N>O
(5)除去CO2气体中的HCl Na2SiO3溶液中产生白色胶状沉淀(或Na2SiO3溶液变浑浊)
H2CO3>H2SiO3 C>Si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或Na2SiO3+2CO2+2H2O=2NaHCO3+H2SiO3↓
【解析】
1.N最高正价+5,O无最高正价,F无正价;答案选B。
2.由原子的电子排布可知,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而引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即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C项正确。
3.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颜色顺序依次为:F2为淡黄绿色气体,Cl2为黄绿色气体,Br2为红棕色液体,I2为紫黑色固体,所以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变深,故选B。
4.四种元素的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A和B的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比C和D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多一层,所以A和B的原子半径比C和D的原子半径大。A和B在同一周期,电子层数相同,B的核电荷数比A小,所以原子半径B比A大,同理,C的原子半径比D的大,所以原子半径:B>A>C>D,故A不选;从这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以看出,原子序数:a>b>d>c,故B不选;这四种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C>D>B>A,故C选;四种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所以B为Na,A为Mg,C为N,D为F。钠的还原性强于镁,F2没有还原性,故D不选。故选C。
5.由Y的化合价只有-2价推断Y为氧元素,X的半径比氧原子的半径小且只有+1价,则X为氢元素,M的最高正价为+7价,最低负价为-1,则M代表氯元素,Z的半径小于氯元素,且最低负价为-3价,最高价为+5价,则Z代表氮元素,Q只有+1一种化合价,且Q的半径大于氯原子半径,但小于只有+2价的R,故Q代表钠元素,R代表Ca元素,据此分析解答。Q代表钠元素,Na为第三周期IA族,A正确;X、Y、Z三种元素分析代表H、O、N,可以形成硝酸、硝酸铵和一水合氨,故B正确;M−、Q+、R2+的半径大小应该为Cl−>Ca2+>Na+,故C错误;Z、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NO3和HClO4,都是强酸,故D正确。答案为C。
6.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到右半径逐渐减小;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Na、Mg、Al、Si的金属性逐渐减弱;HF、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减弱;KOH、Ca(OH)2、Mg(OH)2、Al(OH)3的碱性逐渐减弱。故选A。
7.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分子式是H4RO4,根据分子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得最高正价为+4价,再根据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得出最低负价为-4价,则其氢化物为RH4,故答案为C。
8.常温下,W的一种单质为淡黄色固体,W为S;Z+与Y2−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且均为短周期元素,应均为10个电子的离子,Z为Na,Y为O;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可知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X为C。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离子半径:W2−>Y2−>Z+;故答案为A。
9.根据元素周期表所示结构,W、Q为第二周期元素,X、Y、Z为第三周期元素,M为第四周期元素,Z元素的核电荷数为Q元素的2倍,设Q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根据守恒关系x+8=2x,解得x=8,故Q为O元素,则W为C元素,X为Si元素,Y为P元素,Z为S元素,M为As元素。X为Si元素,为第三周期第ⅣA族元素,A正确;根据元素周期律,M与P元素同主族且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上,故可能有半导体特性,B正确;X、Y、Z、Q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但非金属性依次增大,C错误;W的单质为C,Q的氢化物为水,二者可以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H2O(g)CO+H2,D正确;故选C。
10.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从1到7递增,元素最高正将数从+1递增到+7,负价由-4递变到-1,但O没有最高价,F没有正价,故C错误;故选C。
11.Y原子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则Y是钠元素,同周期的简单离子的半径中Z最小,则Z是铝元素,W与X同主族,其最高化合价是最低负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则W是硫元素,X是氧元素,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Y>Z,A错误;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B错误;X分别与Z、W形成化合物分别是氧化铝和二氧化硫,氧化铝属于离子晶体,而二氧化硫属于分子晶体,则熔点:Z>W,C错误;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则简单离子的还原性:X<W,D正确。
12.短周期元素正化合价数值与其族序数无关,如次氯酸中的氯元素为+1价,而族序数为7,短周期元素的最高正价才与族序数相同(除氧、氟),故A错误;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大多由过渡元素制得,故B正确;氢化物的酸性不能比较非金属性强弱,需要比较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故C正确;周期元素形成的微粒X2−与Y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说明X的核电荷数小于Y,所X2−的半径更大,故D正确;故答案为A。
13.依题意分析可得T为S元素,X为C元素,Y为N元素,Z为Cl元素。S和Cl为同周期主族元素,核电荷数大,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即Cl的非金属性比S强,故A正确;S的非金属性比C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H2SO4>H2CO3,故B错误;N的非金属性比C强,则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是NH3>CH4,故C错误;S和Cl为同周期主族元素,核电荷数大,原子半径小,即Cl的原子半径比S小,故D错误;故答案为A。
14.第二周期中的N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为NH3,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①错误;与At同主族的Br元素其单质在常温常压下为红棕色液体,I元素其单质再常温常压下为紫黑色固体,并且AgBr和AgI均不溶于水,因此推测At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为有色固体,AgAt也不溶于水,②正确;Li与Na元素同主族,金属性较弱,Li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的产物是Li2O而非Li2O2,LiOH的碱性也比NaOH弱,属于中强碱,③错误;与Sr同主族的Mg元素其硫酸盐易溶于水,Ca元素其硫酸盐是微溶于水的白色固体,Ba元素其硫酸盐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因此推测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④正确;Se与S同主族,Se的非金属性弱于S,因此H2Se的稳定性弱于H2S,⑤错误;综上所述,②④正确;选A。
15.非金属性O>N>Si,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故不选A;H与F、Cl等形成共价化合物,与Na、K等形成离子化合物,则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故不选B;利用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比较非金属性,HCl不是最高价含氧酸,则不能比较Cl、C的非金属性,故选C;118号元素的核外有7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故不选D;选C
16.Q、X、Y和Z为短周期元素,这4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设X最外层电子数为x,根据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Y、Q、Z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x+1,x-1,x+2,则x+x+1+x-1+x+2=22,x=5,因此Q、X、Y和Z分别为Si,N,O,Cl。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Y的原子半径比X的小,A错误;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Si<Cl,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硅酸,酸性比高氯酸弱,B错误;X、Y和氢3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如硝酸铵,C错误;硅具有半导体的性质,硅与氯可形成化合物SiCl4,D正确;答案选D。
17.依题意分析可得X为Ca元素,Y为Li元素,Z为Be元素,R为O元素,T为F元素,W为Si元素。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原子半径:r(Li)>r(Be)>r(O)>r(F),A正确;非金属性:F>O>Si,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SiH4<H2O<HF,B正确;金属性:Ca>Be,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Ca(OH)2> Be(OH)2,C正确;XR2、WR2分别为:CaO2、SiO2,CaO2中O元素为−1价,SiO2中O元素化合价为−2,D错误;故答案为:D。
18.A、B、W、D、E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W和A2W2,则A为氢元素,W为氧元素;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则为铝元素。A、D同主族,则D为钠元素,B、W同周期,五种元素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9,则B的质子数为39-11-13-1-8=6,故B为碳元素。(1)A2W为水,其电子式为;(2)B为碳元素,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的核素符号为,E为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3周期第ⅢA族;(3)W、D、E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电核数越大半径越小,故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Al3+<Na+<O2−;(4)在一定条件下,D元素的单质能与A元素的单质化合生成NaH,NaH能与水反应放氢气,则其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若将1molNaH和1molE单质铝混合加入足量的水,根据反应NaH+H2O=NaOH+H2↑、2NaOH+2Al+2H2O=2NaAlO2+3H2↑,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1+1.5)mol=2.5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5mol×22.4L/mol=56L;(5)a.钠是极活泼的金属,直接与水反应而不能置换出铝,故错误;b.将少量D、E的单质分别投入到水中,若D反应而E不反应,说明D的金属性强,故正确;c.金属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溶解性不能用于判断金属性的强弱,故错误。答案选b。
19.B、C是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已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即处于第三周期,A的原子半径在所属周期中最大且原子半径A>B>C,可推知A为Na,B为Mg,C为Al;D、E是非金属元素,它们跟氢化合可生成气态氢化物HD和HE,D、E表现-1价,二者处于ⅦA族,在室温时,D的单质是液体,E的单质是固体,则D为Br,E为I;③F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气体,性质很稳定,是除氢外最轻的气体,则F为He;④G是除氢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G为F元素;(1)由上述分析可知,A的名称是钠,B为Mg,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ⅡA族,C为Al,原子结构示意图是;(2)E为I,其单质颜色是紫黑色;(3)G的单质为氟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F2+2H2O=4HF+O2;(4)F的元素符号是He;(5)在上述七种元素中,Na的金属性最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化学式是NaOH,F的非金属性最强,但没有最高价含氧酸,其它元素中Br的非金属性最强,故酸性最强的化学式是HBrO4,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化学式是HF;(6)C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A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钠,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OH)3+OH−==AlO+2H2O。
20.根据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F、⑥为Na、⑦为Mg、⑧为Si、⑨为Cl。(1)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少,原子半径越小,在上述元素中H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层,H原子半径最小;Si是14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为2、8、4,所以Si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在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的Na元素,所以碱性最强的为NaOH;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在上述元素中F元素非金属性最强,但是F元素无最高正化合价,在上述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为HClO4;
(3)⑦与⑨形成的化合物MgCl2是离子化合物,2个Cl−与Mg2+通过离子键结合,故MgCl2的电子式为;②与④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2的化合物CO2是共价化合物,C原子与2个O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因此CO2的结构式为O=C=O;(4)③、④、⑥表示的元素分别是N、O、Na,N、O是第二周期的元素,Na是第三周期的元素,由于不同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所以Na原子半径最大;N、O是第二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O>N,由于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N>O,故三种元素的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N>O;(6)在锥形瓶中用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CO2气体,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在装置B中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在的HCl杂质气体,发生反应HCl+NaHCO3=NaCl+CO2↑+H2O,然后将除杂后的CO2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中,发生反应: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看到产生了白色沉淀,证明了酸性:碳酸>硅酸,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所以同时证明了元素的非金属性C>Si。
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2暑假同步检测:第一章实验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化学必修2暑假同步检测:第一章实验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Word版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问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苏教版必修第一册高中化学课时检测28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教材苏教版必修第一册高中化学课时检测28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化学下学期暑假训练7乙烯和苯的性质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一化学下学期暑假训练7乙烯和苯的性质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下列关于苯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