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原创连载)最新统编版四语上1.《观潮》2.《走月亮》必考题型周计划(第一周)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2535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名师原创连载)最新统编版四语上1.《观潮》2.《走月亮》必考题型周计划(第一周)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25356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名师原创连载)最新统编版四语上1.《观潮》2.《走月亮》必考题型周计划(第一周)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25356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 走月亮同步练习题
展开(课文:1.《观潮》2.《走月亮》)
一、标准化试题。
1.圈出下列每组加点字的两个错误字音,把正确的写在后面括号里。
A.闷雷(mēn) 薄雾(bá) 颤动(chàn ) 风号浪吼(há) ( )
B.大堤(dī) 屹立(yì) 踮着脚 (diǎn) 山崩地裂(bèng)( )
C.霎时(shà) 笼罩(lónɡ) 泼剌( cì ) 飞奔而来( bēng )( )
D.风俗(shú) 田埂(gěng) 运载 (zǎi ) 沟水汩汩(gǔ ) ( )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招侍 农厉 天下奇观 若隐若现 B.依旧 笼罩 浩浩荡荡 昂首东望
B.犹如 大提 闷雷滚动 水天相接 D.风俗 逐惭 人声鼎沸 齐头并进
3.下列词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风号浪吼(号,号叫 ) B.横贯见面(贯,穿、通过)
C.漫天卷地(漫,满,遍布,充满) D.人声鼎沸(鼎,煮沸的水)
4.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A.看 B.景象或样子 C.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
(1)悲观的心态会让人经常沮丧。( )
(2)在每年的观潮日---农历八月初八这一天,人们就会来到欣赏钱塘江大潮这
一天下奇观。( ) ( )
(3)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走马观花,草草了事。( )
5.给下面的加点词近义词正确的一项是( )。
A.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中传统的观潮日。(传说)
B.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辽阔)
C.过了好久 ,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长久)
D.顿时,海塘大堤上人声鼎沸。 (霎时)
6.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钱塘江大潮来了,等待观潮的人群立刻( )起来。
A.沸腾 B.欢腾 C.欢呼 D.欢庆
(2)“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 在江边。”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是( )。
A.站立 B.屹立 C.耸立 D.挺立
(3)月盘是那样 ,月光是那样 。
A.明朗 柔和 B.明朗 柔软 C.明亮 柔弱 D.明亮 柔和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们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和声音。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正在总结经验。
C、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D、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8.下列句子意思和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B.钱塘江大潮不是天下奇观。
C.难道钱塘江大潮不是天下奇观吗? D.钱塘江大潮真是天下奇观啊!
9.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B.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
C.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D.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10.对“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抱”字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小水塘的形状以及倒映在水中的月影。
B.溪边很美,河床上鹅卵石间有个小水塘。
C.“我”和阿妈洗衣服时看到了美好的景象。
D.说明水塘离不开月亮,二者形影不离。
11.选择下列句子的类型:A.疑问句 B.反问句 C.设问句
(1)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 ( )
(2)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
(3)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 ( )
12.课文中前后出现四次的一句话是“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也是全文的线索,反复写的作用是( )。
A.作者担心大家不知道“我”和阿妈散步的时间是在夜晚。
B.既抒发了“我”跟阿妈走月亮的欣喜之情,又在结构上起到了串联全文的作用。
C.家乡的月夜景色迷人,可“我”和阿妈不能停下来欣赏。
13.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A.32415 B.52413 C.42153 D.24513
14.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 )和( )。
A.“鼎”字第九笔的笔画是“竖”。
B.“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中的“依旧”意思是“使人预料不到”。
C.“浪潮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这句话是比喻句。
D.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句话是夸张句。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中传统的观潮日。
15.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走月亮”是中国南方特有的风俗,意思是指在月光下散步 。
B.《走月亮》一文重点写了“我”和阿妈在 小溪边 和 田埂上 走月亮的过程。
C.《走月亮》一文不单单写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所见所闻,还加入了“我”回忆的内容。
D.《走月亮》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回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的浓浓亲情,以及在月光下的无限乐趣。
二、积累与运用。
(一)看拼音,写词语。
qí ɡuān nónɡ lì jù shuō kuān kuò ɡǔn dònɡ
dùn shí zhú jiàn yóu rú shà shí yú bō
yī jiù ɡuān chá jù shuō dà dī pàn wànɡ
yì dǔ qiáng rén shān rén hǎi qí tóu bìnɡ jìn
shān bēnɡ dì liè róu hé hé chuánɡ xīn xiān
xiū bǔ zhuānɡ jiɑ fēnɡ sú pú tɑ mǎn yì
shuǐ dà chén shú zhā dài chuán shuō é luǎn shí
qiān shǒu tiánkònɡ tià yuè tá xǐ kēng kēng wā wā
(二)让生字词走入语境。
1.我站在 dà dī ( )上,pàn( )着观看大chá潮。只见kuān kuò( )的江面上白浪翻gǔn ( ),江水zhú jiàn( )向岸边涌过来。形成了一dǔ( )一两丈多高的水墙,那声音如同shān bēnɡ dì liè( ) ,好像大地都被zhèn( )得颤动起来,shà shí( ),又奔腾而去。
2.我和妈妈qiān shǒu( )走在用é luǎn shí( )铺成的小道上,地里的zhuānɡ jiɑ ( )就要chén shú( )了,金黄的dà( )穗低垂着头。果园里的pú tɑ ( )也早已挂满枝头, tá xǐ( )地挤作一团,tián bǔ( )着这个空旷的村庄。
(三)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闷雷(mēn mèn) 闷热(mēn mèn) 风号浪吼(há hà)
薄雾(bá bó) 颤动(zhàn chàn) 人声鼎沸(dǐn dǐng)
大堤(dī tí) 屹立(qì yì) 浩浩荡荡(gà hà)
昂首(áng yǎng) 顿时(dèng dùn) 山崩地裂(bēng bèng)
霎时(sà shà) 震动(zhèn zhèng) 横贯(héng hèng)
沸腾(fèi fú) 逐渐(zú zhú) 涨潮(zhǎng zhàng)
笼罩(lónɡ lǒnɡ) 踮着脚 (diǎn diàn) 飞奔而来(bēn bèn)
风俗(sú shú) 鹅卵(luǎn ruǎn) 庄稼 (jiang jiāng)
跃出(yà yuè) 泼剌(là cì) 沟水汩汩(gǔ rì)
田埂 (gěn gěng) 闪烁(suò shuò) 稻穗 (huì suì shuì)
成熟 (sú shú ) 运载 (zǎi zài) 石拱桥(gǒng gòng)
洱海(ěr niè) 镀亮(dù duó) 若隐若现 (yǐn yǐng)
(四)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春江潮水连海平,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2. ,卷起沙堆似雪堆。(刘禹锡《浪淘沙》)
3.小时不识月, 。(李白《古朗月行》)
4.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五)根据积累或课文内容填空。
1.观潮的最佳时间是____________,最佳地点是在_________________。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____________。
2.《观潮》一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你想到了用课文中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评价钱塘江大潮。
3.潮来了,作者先听见远处传来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过了一会儿,浪潮越来越近了,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潮头奔腾西去后,江面依旧_______________。
4.秋虫 着,夜鸟 着翅膀,鱼儿 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
5.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 ,看看 ,看看 。
6.秋天的夜晚,我和阿妈走月亮,先走过 ,看到每个小水塘里都抱着一个月亮。又走在 ,听到 ,看到了 、 ,闻到了 。
7.“走月亮”是中国_____地区的风俗,在课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课文重点写了“我”和阿妈在_______和_______走月亮的过程。
8.诗人刘禹锡在《浪淘沙(其七)》一诗中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读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 浪潮犹如万马奔腾,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听到了 潮水涌来时发
出的震耳欲聋的巨响 。
9.“八月涛声吼地来”对应文中: 。
“头高数丈触山回”对应文中: 。
“须臾却入海门去”,对应文中: 。
“卷起沙堆似雪堆”。对应文中: .
. 。
10.《观潮》文中描写潮来时的情景,紧紧抓住 和 这两个方面。
三、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片段一:
《观潮》节选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 ),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 ),形成( )。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 )起来。
1.按原文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2.潮来了的时间是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描写了钱塘江大潮声音的变化,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面景象的变化,从“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踮着脚”说明观潮的人____________,心情____________,由“人声鼎沸”和“人群又沸腾起来”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这些描写侧面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5.第二段是按( )的顺序写出了大潮的 样子 和 声音 。
A.由近到远 B.由远到近 C.从上到下
6.第二段描写了大潮( )的景象。
A.到来之前 B.到来之时 C. 涨潮过后
7.选段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对大潮来时的景象进行描写,把浪潮分别比作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8.体会文段中加点词“犹如”的用法,补充下面的句子。
秋天,柿子树上挂满了熟透的果实,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假如你有机会去钱塘江观潮,面对如此壮观的奇景,你会怎样表达你的内心所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观潮》中,你最喜欢哪个壮观的景象? 写出相关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你最喜欢的壮观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喜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片段二:
细细的溪水,流着( ),流着( )。灰白色的( )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 作)小船,运(载 裁)许多( )……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 )。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把文章内容补充完整。
2.把括号里不正确的汉字划去。
3.作者描写了月光下的哪些景物?
. 。
4.月光下的小溪,使“我”回忆起白天的哪些情景?
. 。
5.“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是什么意思?
. 。
6.读文段中画“一”的句子,其中“抱”字形象地写出了( )
A.水塘里的水绵绵不绝,月光如水。B.月亮倒映在水塘中的情景。
7.读着“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我仿佛看到了 ;我仿佛听到了 ;我仿佛闻到了 。
答案是咱无声的老师哦
参考答案
一、
1.A.mèn bó B.diǎn bēng C.lǒnɡ là D.sú zài
2.B
3.D
4.(1)C (2)A B (3)A
5.A
6.ABD
7.D A、去掉“和声音”。B、去掉“再”。C、去掉“能否”。
8.B
9.D
10.A
11. ACB
12,B
13.C
14.BC
15.D
二、
(一)
奇观 农历 据说 宽阔 滚动 顿时 逐渐 犹如 霎时 余波 依旧 观潮 大堤 盼望 一堵墙 人山人海 齐头并进 山崩地裂
柔和 鹅卵石 河床 新鲜 修补 坑坑洼洼 庄稼 风俗 葡萄 满意 水稻 成熟 招待 传说
牵手 填空 跳跃 淘洗 坑坑洼洼
(二)
1 大堤 盼 潮 宽阔 滚 逐渐 堵 山崩地裂 震 霎时
2. 牵手 鹅卵石 庄稼 成熟 稻 葡萄 淘气 填补
(三)
mèn mēn há bó chàn dǐng dī yì hà áng dùn bēng héng shà zhèn fèi zhú
zhǎng lǒnɡ diǎn bēn sú luǎn zhuāng jiang yuè là gǔ gěng shuò suì shú zài gǒng ěr dù yǐn
(四)
1.农历八月十八 海宁市的盐官镇 天下奇观
2. 潮来之前 潮来之时 潮过之后 天下奇观、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3 隆隆的响声 闷雷滚动 山崩地裂 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风号浪吼.
4.唱 拍打 跃出
5.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
6.小溪 村道 秋虫唱歌 夜鸟、鱼儿 果香
7.云南 阿妈牵“我”在月光下散步 溪边 村道
8.看到了 浪潮犹如万马奔腾,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听到了 潮水涌来时发
出的震耳欲聋的巨响
9.“八月涛声吼地来”对应文中: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头高数丈触山回”对应文中: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须臾却入海门去”,对应文中:霎时间。潮头奔腾西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对应文中: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
10.声音和样子(形态)。
三、
片段一
1.逐渐拉长 白浪翻滚 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千万匹白色战马 被震得颤动起来
2.午后一点左右
3.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响声越来越大 江面风平浪静 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4.多 迫切 人们看到潮来了十分惊喜、激动
5.B 6.B
7.比喻 夸张 白线、水墙 和 白色战马
8. 一个个美丽的小灯笼
9.钱塘江大潮太壮观了,它是大自然的奇迹,它不愧为“天下奇观”!
10、我最喜欢潮来时那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的样子。
因为我感受到了大潮的奇特与壮观。
片段二
1.山草和野花的香味 月光 鹅卵石 新鲜的花瓣 采过野花的地方
2.做 裁
3.水塘,溪水,鹅卵石
4.阿妈在溪里洗衣裳,“我”用树叶运载花瓣;“我”在溪边采野花。
5.每个小水塘都倒映着月亮。
6.B
7.我仿佛看到了月光倒映在溪水中的画面;我仿佛听到了潺潺的溪水声;我仿佛闻到了山草和野花的香味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陀螺》《语文园地六》),下面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下面不是蔬菜的一项是,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判断引号的作用,填序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优秀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优秀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同音形近字填空,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下列词语替换不正确的一项是,选词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优秀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优秀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标准化试题,积累与运用,课文片段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