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2版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训练(共63份)
新教材2022版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训练:专题训练3 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结合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2版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训练:专题训练3 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结合,共8页。
(建议用时:40分钟)
1.如图所示,圆弧形凹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中ABC是以O为圆心的一段圆弧,位于竖直平面内。现有一小球从一水平桌面的边缘P点向右水平飞出,该小球恰好能从A点沿圆弧的切线方向进入圆轨道。OA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θ1,PA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θ2。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tan θ1tan θ2=2 B. ct θ1tan θ2=2
C. ct θ1ct θ2=2 D. tan θ1ct θ2=2
A 解析: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在A点时的速度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θ1,则tan θ1= eq \f(vy,v0)= eq \f(gt,v0),位移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θ2,则tan θ2= eq \f(x,y)= eq \f(v0t,\f(1,2)gt2)= eq \f(2v0,gt),则tan θ1tan θ2=2。故A正确,B、C、D错误。
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直径为R的光滑半圆轨道和半径为R的光滑 eq \f(1,4) 圆轨道水平相切于O点。O点在水平地面上,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O点以某一初速度进入半圆,刚好能通过半圆的最高点A,从A点飞出后落在 eq \f(1,4) 圆轨道上的B点,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B点与O点的竖直高度差为( )
A. eq \f((3-\r(5))R,2) B. eq \f((3+\r(5))R,2)
C. eq \f((3-\r(5))R,10) D. eq \f((3+\r(5))R,10)
A 解析:小球刚好通过A点,则在A点由重力提供向心力,则有mg=m eq \f(v2,\f(R,2)),解得v= eq \r(\f(gR,2)),小球从A点抛出后做平抛运动,则水平方向的位移x=vt,竖直方向的位移h= eq \f(1,2)gt2,根据几何关系有x2+h2=R2,解得h= eq \f((\r(5)-1)R,2),B点与O点的竖直高度差为R-h=R- eq \f((\r(5)-1)R,2)= eq \f((3-\r(5))R,2),故A正确,B、C、D错误。
3.(2021·张家口模拟)(多选)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放置一固定平台和内壁光滑且竖直放置的固定圆弧形轨道。质量为m的小球从平台上水平向右抛出,恰好从B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弧形轨道,最后小球刚好能够通过圆弧形轨道的最高点C。已知圆弧形轨道的半径为R,OB和OD的夹角为60°,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通过最高点C时的速度为 eq \r(gR)
B. 小球通过最高点C时的速度为0
C. 平台高度为 eq \f(3,2)R
D. 小球抛出时的速度为 eq \r(gR)
AD 解析:小球通过圆弧形轨道的最高点C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C点有mg=m eq \f(v eq \\al(\s\up1(2),\s\d1(C)),R),则小球经过最高点C时的速度vC= eq \r(gR),故A正确,B错误;小球从B点运动到C点,根据动能定理有-mg(R+R cs 60°)= eq \f(1,2)mv eq \\al(\s\up1(2),\s\d1(C))- eq \f(1,2)mv eq \\al(\s\up1(2),\s\d1(B)),解得vB=2 eq \r(gR),小球在B点的速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则小球在B点的水平速度为vBx=vB cs 60°= eq \r(gR),小球在B点的竖直速度为vBy=vB sin 60°= eq \r(3gR),小球做平抛运动的竖直位移h= eq \f(v eq \\al(\s\up1(2),\s\d1(By)),2g)= eq \f(3,2)R,平台高度H=h+(R-R cs 60°)=2R,小球在抛出点的速度v0=vBx= eq \r(gR),故C错误,D正确。
4.如图所示,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下方悬挂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光滑墙面上的O点。开始时,小球静置于A点,现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使其恰好能在竖直平面内绕O点做圆周运动。垂直于墙面的钉子位于过O点的竖直线的左侧N处,ON与OA的夹角为θ(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提分训练3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结合含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提分训练3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结合含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训练题抛体运动,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