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导学案
高中政治思品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思品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核心素养,重点难点,知识梳理,自主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识别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每个公民认真学习民法知识,提高法治素养。
科学精神: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法治意识:尊崇法律、敬畏法律,把法治作为工作、生活的准则和指南,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公共参与: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重点难点】
重点: 识别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理解如何依法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难点: 理解民法规定的六项基本原则。
【知识梳理】
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1.民法
(1)含义: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 和 。
(2)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共分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等7编。规范了各类 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2.民事法律关系
(1)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 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
①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3)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 的,也是 的。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是对等的。
3.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 共同发挥作用,做到 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我国民法不仅体现 ,而且注重将 融入民事法律规范,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
(3)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凸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 的主要内容。
二.解析民法基本原则
1.含义
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 和司法机关审理 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
2.民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 一律平等。
(2)自愿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 ,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3)公平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 ,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诚信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 ,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5)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 。
(6)绿色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 。
【自主探究】
1.试判断:我国民法调整公民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
2.试判断:民法规定的享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主体只有自然人和法人两种。( )
3.请思考:我们常说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有哪些?
4.试判断:在法治社会,人们只要遵守法律就行了,社会就能够和谐。( )
5.试判断:出于善意的行为即使对他人的权利有所侵害,也可以酌情免除责任。( )
6.想一想:有人认为,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从法律角度来说仍属于有效行为。请你评析该观点。
7.查阅资料,简要分析我国为什么要把与民事相关的法律编纂成一部法典。
8.想一想:自然人都要依法承担民事义务吗?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一.1.(1) 人身关系 财产关系 (2) 第一部 民事主体
2.(1) 民法 (2) 主体、客体和内容 (3) 相互对立 相互联系
3.(1) 法律和道德 法治和德治 (2) 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1.民事活动 民事案件
2.法律地位 自愿原则 公平原则 诚信原则 公序良俗 生态环境
【自主探究】
1.提示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提示 ×。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合法成立时起到终止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3.提示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例如,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
4.提示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5.提示 ×。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否则,即使出于善意,可能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6.提示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不得违反法律,也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这一原则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维护国家和社会一般利益和基本道德的作用,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从法律角度来说属于无效行为,没有法律效力。
7.提示:我国民事法律调整的主体多、涵盖领域广、关系复杂,相应的法律条文数量也很庞大,其中还有不协调、不一致甚至相冲突的地方。因此,编纂民法典就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编订纂修,从而打通民事法律体系“血脉经络”,实现对法律条文的“深加工”。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
民法典系统整合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8.提示:自然人根据其年龄和智力状态,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并不是所有的自然人都要承担民事义务。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学案设计,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即学即练1,即学即练2,即学即练3,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易错易混,模拟训练,体系构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学案设计,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