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节 失重和超重学案及答案
展开一、失重和超重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1.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下(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2.超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上(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二、失重和超重现象的解释
如图1,以重物为研究对象,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重物受到重力G和拉力T的作用
图1
(1)当整个装置以加速度a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时,选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G-T=ma,即T=G-ma.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重物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T′=T
所以T′
三、完全失重现象
1.完全失重现象:如果一个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这种情况是失重现象中的极限,称为完全失重现象.
2.完全失重现象的解释:当以加速度a=g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时,T=0,即完全失重.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超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增加了.( × )
(2)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就消失了.( × )
(3)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物体一定在上升.( × )
(4)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可能在上升.( √ )
2.质量为50 kg的人站在电梯内的水平地板上,当电梯以大小为0.5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时,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小为 N(g取10 m/s2).
答案 475
一、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
导学探究 如图2所示,某人乘坐电梯正在向上运动.
图2
(1)电梯启动瞬间加速度沿什么方向?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还是小?电梯匀速向上运动时,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还是小?
(2)电梯将要到达目的地减速运动时加速度沿什么方向?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还是小?
答案 (1)电梯启动瞬间加速度方向向上,人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所以支持力大于重力;电梯匀速向上运动时,人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支持力等于重力.
(2)减速运动时,因速度方向向上,故加速度方向向下,即人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所以支持力小于重力.
知识深化
1.对视重的理解
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相对静止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所受的拉力或台秤所受的压力.
当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并未变化,只是视重变了.
2.超重、失重的比较
[深度思考] 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下列仪器中仍然可以使用的有哪些?
①天平 ②杆秤 ③水银气压计 ④弹簧测力计 ⑤体温计
答案 工作原理与重力有关的仪器不能使用,如天平、杆秤、水银气压计.弹簧测力计不能用来测重力,但可以测拉力.体温计仍可以使用.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如图3所示.宇航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程中均要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
B.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自身重力
C.在飞船绕地球运行时,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宇航员的重力消失了
D.飞船落地前减速下落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 A
解析 火箭加速上升时,加速度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宇航员受到的支持力大于自身的重力,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对座椅的压力大于自身重力,选项A正确,B错误;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仍然受重力,选项C错误;飞船落地前减速下落时,加速度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宇航员受到的支持力大于自身的重力,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选项D错误.
判断超重、失重状态的方法
1.从受力的角度判断:当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小于重力时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2.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为g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3.注意:超重、失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即速度方向无关.
针对训练1 (2021·枣庄三中高一上月考)某同学站在电梯底板上,如图4所示的v-t图像是计算机显示的电梯在某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情况(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在0~20 s内,电梯向上运动,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
B.在0~5 s内,电梯在加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C.在5~10 s内,电梯处于静止状态,该同学对电梯底板的压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
D.在10~20 s内,电梯在减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 D
解析 在v-t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0~5 s内斜率为正,加速度为正,方向竖直向上,处于超重状态,速度为正,即电梯向上加速运动;在5~10 s过程中,电梯匀速运动,该同学加速度为零,该同学对电梯底板的压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处于平衡状态;10~20 s过程中,斜率为负,加速度竖直向下,速度为正,即电梯向上做减速运动,处于失重状态,D正确.
如图5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
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
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均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答案 A
解析 A、B整体只受重力作用,做竖直上抛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论上升还是下降过程,A对B均无压力,只有A选项正确.
1.完全失重状态的说明:在完全失重状态下,平时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将完全消失,比如物体对支持物无压力、液柱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强等,靠重力才能使用的仪器将失效,不能再使用(如天平、液体压强计等).
2.完全失重时重力本身并没有变化.
二、超重、失重的有关计算
解决超重和失重问题的一般思路
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实质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解答有关问题时:
(1)分析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
(2)判断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
(3)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4)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求解.
质量为60 kg的人站在升降机中的体重计上,如图6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当升降机做下列各种运动时,求体重计的示数.
图6
(1)匀速上升;
(2)以4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3)以5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答案 (1)600 N (2)840 N (3)300 N
解析 (1)当升降机匀速上升时,由平衡条件得:
FN1=mg=60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为600 N,即体重计示数为600 N.
(2)当升降机以a1=4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2-mg=ma1,
则FN2=mg+ma1=84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为840 N,即体重计示数为840 N.
(3)当升降机以a2=5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N3=ma2,
则FN3=mg-ma2=30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为300 N,即体重计示数为300 N.
针对训练2 (多选)小明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为50 kg,若电梯在竖直方向运动过程中,他看到体重计的示数为45 kg时,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梯可能在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9 m/s2
B.电梯可能在加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1 m/s2
C.电梯可能在减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1 m/s2
D.电梯可能在减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9 m/s2
答案 BC
解析 小明的质量为50 kg,体重计的示数为45 kg,说明电梯处于失重状态,有向下的加速度,运动情况可能为: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小明受支持力和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加速度为a=eq \f(mg-FN,m)=eq \f(50×10-45×10,50) m/s2=1 m/s2,故B、C正确,A、D错误.
三、超重、失重的综合应用
1.若加速度方向向上(或斜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若加速度方向向下(或斜向下),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2.若系统中某一部分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则系统整体也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
如图7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当质量为m的物体以加速度a沿斜面加速下滑时有( )
图7
A.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于(M+m)g
B.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等于(M+m)g
C.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小于(M+m)g
D.由于不知道a的具体数值,无法判断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的大小与(M+m)g的关系
答案 C
解析 对M和m组成的系统,当m具有向下的加速度而M保持平衡时,可以认为系统的重心向下运动,故系统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所受到的地面的支持力小于系统的重力.
考点一 超重和失重的分析和判断
1.(多选)下列有关超重与失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静止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D.不论是超重、失重或是完全失重,物体所受的重力都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 BD
解析 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静止不动时,单杠对运动员的拉力等于运动员的重力,运动员既不处于超重状态也不处于失重状态,A错误;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都有方向竖直向下的加速度,都处于失重状态,B正确;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静止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地面对运动员和杠铃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和杠铃的重力,运动员和杠铃既不处于超重状态也不处于失重状态,C错误;不论是超重、失重或是完全失重,物体所受的重力都没有发生改变,D正确.
2.(2020·浙江温州名校高一上期末)如图1所示为游乐场中的一种大型游乐设施跳楼机,它可以使人体验超重和失重.参加游戏的游客被安全带固定在座椅上,由升降机从静止开始经历加速、匀速、减速过程,将座椅提升到一定高度处,然后由静止释放,落到一定位置时,制动系统启动,座椅做减速运动,下降到某一高度时停下.在上述过程中,关于座椅中的人所处的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1
A.在座椅上升的整个过程中人都处于超重状态
B.在座椅减速上升的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
C.在座椅下降的整个过程中人都处于失重状态
D.在座椅减速下降的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
答案 D
解析 在座椅加速上升的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减速上升的过程中人的加速度的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故A、B错误;在减速下降的过程中人所受重力小于座椅对人向上的支持力,所以加速度向上,人处于超重状态,故C错误,D正确.
3.如图2所示,A、B两人用安全带连接在一起,从飞机上跳下进行双人跳伞运动,不计空气对人的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一定为零
B.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大于B的重力
C.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等于B的重力
D.在降落伞打开后减速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小于B的重力
答案 A
解析 降落伞未打开时,A、B两人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A、B之间安全带的作用力为0,A正确,B、C错误;降落伞打开后,A、B减速下降,加速度向上,则A、B处于超重状态,对B有:T-mg=ma,即T=mg+ma>mg,故D错误.
4.(多选)引体向上是同学们经常做的一项健身运动,该运动的规范动作是:两手正握单杠,由悬垂开始,上拉时,下颚须过单杠,下放时,两臂放直,不能曲臂.如图3所示,这样上拉下放,重复动作,达到锻炼手臂和背肌的目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图3
A.在上拉开始的过程中,单杠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
B.在上拉结束的过程中,单杠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
C.在下放开始的过程中,单杠对人的作用力小于人的重力
D.在下放结束的过程中,单杠对人的作用力小于人的重力
答案 AC
解析 在上拉过程中,人要先加速后减速,先超重后失重,则单杠对人的作用力先大于人的重力,后小于人的重力,A正确,B错误;在下放过程中,人要先加速后减速,先失重后超重,则单杠对人的作用力先小于人的重力,后大于人的重力,C正确,D错误.
考点二 超重、失重的有关计算
5.(多选)电梯的顶部挂一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了一个质量为1 kg的重物,电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12 N.关于电梯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m/s2)( )
A.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处于超重状态
B.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 m/s2,处于失重状态
C.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 m/s2,处于失重状态
D.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处于超重状态
答案 AD
解析 电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即质量为1 kg的重物重力为10 N,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12 N,属于超重现象,超重时,加速度向上,向上加速和向下减速的加速度都是向上的,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ma,解得a=2 m/s2,A、D正确.
6.(多选)(2020·浙江高一期末)小明为了研究超重和失重现象,站在电梯内水平放置的体重计上,小明质量为55 kg,如图4,取g=10 m/s2,电梯由启动到停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由图1甲可知电梯此时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
B.由图乙可知该同学此时一定处于超重状态
C.由图乙可知电梯此时一定处于加速上升状态
D.由图乙可知电梯此时的加速度约为0.7 m/s2
答案 ABD
解析 由题图甲可知小明处于平衡状态,电梯此时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A正确;由题图乙可知小明处于超重状态,有向上的加速度,则电梯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B正确,C错误;此时小明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FN=59 kg×10 N/kg=590 N,则加速度大小为a=eq \f(FN-mg,m)≈0.7 m/s2,D正确.
7.如图5所示,在某次无人机竖直送货实验中,无人机的质量M=1.5 kg,货物的质量m=1 kg,无人机与货物间通过轻绳相连.无人机以恒定动力F=30 N使货物从地面开始加速上升,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则( )
图5
A.货物加速上升时处于失重状态
B.货物加速上升时的加速度a=20 m/s2
C.货物加速上升时轻绳上的拉力T=10 N
D.货物加速上升时轻绳上的拉力T=12 N
答案 D
8.某人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60 kg的重物,要使此人在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100 kg的重物,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升降机正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4 m/s2
B.升降机正加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4 m/s2
C.升降机正减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4 m/s2
D.升降机正减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6 m/s2
答案 B
解析 某人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60 kg的物体,则知此人的最大举力为F=mg=60×10 N=600 N.在升降机中,对重物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m′a,解得a=g-eq \f(F,m′)=(10-eq \f(600,100)) m/s2=4 m/s2,方向竖直向下,故升降机应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4 m/s2.
9.(多选)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乘客的座椅能随着坡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使座椅始终保持水平,如图6所示.当此车减速上坡时(此时乘客没有靠在靠背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6
A.乘客受重力、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
B.乘客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
C.乘客处于超重状态
D.乘客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答案 BD
解析 车减速上坡,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故乘客的加速度也斜向下,所以乘客处于失重状态,C错误;乘客在水平方向有向左的分加速度,故有摩擦力存在,方向水平向左,故A错误,B、D正确.
10.(多选)(2020·青岛市高一月考)如图7所示,小球B放在真空容器A内,球B的直径恰好等于正方体A的棱长,将它们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7
A.若不计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有向上的支持力
B.若考虑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向上
C.若考虑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的压力向下
D.若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没有压力
答案 CD
解析 将容器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后,若不计空气阻力,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加速度为g,再以容器A为研究对象,上升和下落过程其所受合力等于其重力,则B对A没有压力,A对B也没有支持力,故A错误,D正确.若考虑空气阻力,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上升过程加速度大于g;再以球B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B受到的合力大于重力,B除受到重力外,还应受到向下的压力,A对B的压力向下,故B错误.若考虑空气阻力,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下落过程加速度小于g,再以B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B受到的合力小于重力,B除受到重力外,还应受到向上的力,即A对B的支持力向上,B对A的压力向下,故C正确.
11.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v-t图像如图8所示(竖直向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是( )
图8
答案 B
解析 将整个运动过程分解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货物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解得F=mg-ma
图9
(1)电梯在启动阶段经历了多长时间的加速上升过程?
(2)该物体的重力是多少?电梯在超重和失重时物体的重力是否变化?
(3)算出电梯在超重和失重时的最大加速度分别是多大?
答案 (1)4 s (2)30 N 不变 (3)eq \f(20,3) m/s2 eq \f(20,3) m/s2
解析 (1)由题图可知:电梯在启动阶段经历了4 s加速上升过程.
(2)根据题意知,在4~18 s时间内,物体随电梯一起匀速运动,由平衡条件及牛顿第三定律知,台秤受到的压力大小和物体的重力相等,即G=30 N
根据超重和失重的本质知物体的重力不变
(3)超重时:台秤对物体的支持力最大为50 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ma1,则
a1=eq \f(F合,m)=eq \f(50-30,3) m/s2=eq \f(20,3) m/s2,
方向竖直向上
失重时:台秤对物体的支持力最小为10 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ma2,则
a2=eq \f(F合′,m)=eq \f(30-10,3) m/s2=eq \f(20,3) m/s2,
方向竖直向下.
13.如图10所示,倾斜索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若载人车厢沿索道向上的加速度为5 m/s2,人的质量为50 kg,且相对车厢静止.(sin 37°=0.6,cs 37°=0.8,g=10 m/s2)则:
图10
(1)人对车厢的压力为多大?
(2)人受到摩擦力为多大?
答案 (1)650 N (2)200 N
解析 (1)由于车厢和人有沿索道向上的加速度,此加速度具有竖直向上的分量,如图甲所示,所以人处于超重状态.
对人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由FN-mg=ma1,得FN=mg+ma1=50×(10+5sin 37°) N=65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车厢的压力大小FN′=FN=650 N.
(2)f=ma2=macs 37°=200 N.
14.(多选)小明同学用台秤研究人在竖直升降电梯中的超重与失重现象.他在地面上用台秤称得自己的体重为500 N,再将台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电梯从t=0时由静止开始运动到t=11 s时停止,得到台秤的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11所示,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1
A.在0~2 s内,小明处于超重状态
B.在0~2 s内,小明加速度大小为1 m/s2
C.在10~11 s内,台秤示数为F3=600 N
D.在0~11 s内,电梯通过的距离为18 m
答案 BC
解析 由题图可知,在0~2 s内,台秤对小明的支持力为F1=450 N,小明的质量m=eq \f(G,g)=50 kg,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F1=ma1,解得a1=1 m/s2,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故小明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B正确;设在10~11 s内小明的加速度为a3,时间为t3=1 s,0~2 s的时间为t1=2 s,则a1t1=a3t3,解得a3=2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3-mg=ma3,解得F3=600 N,故C正确;0~2 s内位移s1=eq \f(1,2)a1t12=2 m,2~10 s内位移s2=v匀t2=a1t1t2=16 m,10~11 s内位移s3=eq \f(1,2)a3t32=1 m,在0~11 s内,电梯通过的距离s=s1+s2+s3=19 m,故D错误.特征状态
加速度
视重(F)与重力的关系
运动情况
受力图
平衡
a=0
F=mg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超重
竖直向上或有竖直向上的分量
由F-mg=ma得
F=m(g+a) >mg
竖直向上加速或竖直向下减速
失重
竖直向下或有竖直向下的分量
由mg-F=ma得F=m(g-a)
完全失重
a=g
F=0
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6 超重和失重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6 超重和失重导学案,共4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重力的测量,超重和失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6 超重和失重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6 超重和失重学案,共4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重力的测量,超重和失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6 超重和失重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6 超重和失重学案,共4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重力的测量,超重和失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