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同步学案第二章 专题强化 竖直上抛运动【解析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25899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粤教版同步学案第二章 专题强化 竖直上抛运动【解析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25899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粤教版同步学案第二章 专题强化 竖直上抛运动【解析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25899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第四节 自由落体运动学案
展开1.竖直上抛运动
将一个物体以某一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的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运动,这种运动就是竖直上抛运动.
2.运动性质
先做竖直向上的匀减速运动,上升到最高点后,又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整个过程中加速度始终为g,全段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3.运动规律
通常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a=-g.
(1)速度公式:vt=v0-gt.
(2)位移公式:h=v0t-eq \f(1,2)gt2.
(3)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式:vt2-v02=-2gh.
(4)上升的最大高度:H=eq \f(v02,2g).
(5)上升到最高点(即vt=0时)所需的时间:t=eq \f(v0,g).
4.运动的对称性
(1)时间对称:物体从某点上升到最高点和从最高点回到该点的时间相等,即t上=t下.
(2)速率对称:物体上升和下降通过同一位置时速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多选)物体以20 m/s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 m/s2,则( )
A.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0 m
B.经2 s物体上升到最高点
C.物体上升阶段的平均速度为10 m/s
D.抛出后1 s末物体位于抛出点和最高点的中间位置
答案 BC
解析 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eq \f(v02,2g)=20 m,故A错误;物体上升的时间t=eq \f(v0,g)=2 s,故B正确;物体上升阶段的平均速度eq \x\t(v)=eq \f(h,t)=10 m/s,故C正确;上升过程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逐渐减小,中间时刻物体位于抛出点和最高点中间位置上方,故D错误.
气球下挂一重物,以v0=10 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到达离地面高175 m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重物再经多长时间落到地面?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多大?(空气阻力不计,g取10 m/s2)
答案 7 s 60 m/s
解析 解法一 分段法
绳子断裂后,重物先匀减速上升,速度减为零后,再匀加速下降.
重物上升阶段,时间t1=eq \f(v0,g)=1 s,
由v02=2gh1知,h1=eq \f(v02,2g)=5 m
重物下降阶段,下降距离H=h1+175 m=180 m
设下落时间为t2,根据H=eq \f(1,2)gt22可知,t2=eq \r(\f(2H,g))=6 s
重物落地总时间t=t1+t2=7 s,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v=gt2=60 m/s.
解法二 全程法
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重物全程位移h=v0t-eq \f(1,2)gt2=-175 m
可解得t=7 s(t=-5 s舍去)
由v=v0-gt,得v=-60 m/s,负号表示方向竖直向下.
竖直上抛运动的处理方法
1.分段法(v0方向为正方向)
(1)上升过程:v0≠0、a=-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2)下降过程:自由落体运动.
2.全程法
(1)整个过程:初速度v0向上、加速度g竖直向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应用规律vt=v0-gt,h=v0t-eq \f(1,2)gt2.
(2)正负号的含义(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①vt>0表示物体上升,vt<0表示物体下降.
②h>0表示物体在抛出点上方,h<0表示物体在抛出点下方.
在某塔顶上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点为A,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 m,不计空气阻力,设塔足够高,则:(g取10 m/s2)
(1)物体抛出的初速度大小为多少?
(2)物体位移大小为10 m时,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为多少?
(3)若塔高H=60 m,求物体从抛出到落到地面的时间和落地速度大小.
答案 (1)20 m/s (2)10 m,30 m,50 m (3)6 s 40 m/s
解析 (1)设初速度为v0,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有-2gh=0-v02,故v0=20 m/s.
(2)位移大小为10 m,有三种可能:向上运动时s=10 m,返回向下运动时在出发点上方10 m,返回向下运动时在出发点下方10 m,对应的路程分别为s1=10 m,s2=(20+10) m=30 m,s3=(40+10) m=50 m.
(3)落到地面时的位移s′=-60 m,设从抛出到落到地面用时为t,有s′=v0t-eq \f(1,2)gt2,
解得t=6 s(t=-2 s舍去)
落地速度v=v0-gt=(20-10×6) m/s=-40 m/s,则落地速度大小为40 m/s.
球A从高为2 m的位置自由下落,同时球A正下方的球B由地面以5 m/s的速度向上抛出,求:(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
(1)两球相遇时B球的速度大小;
(2)若B球以4 m/s的速度抛出,两球会不会在空中相遇.
答案 (1)1 m/s (2)会
解析 (1)设两球相遇所需时间为t
由h=v0t-eq \f(1,2)gt2+eq \f(1,2)gt2得t=0.4 s
由vB=v0-gt得vB=1 m/s
(2)假设两球会在空中相遇,设相遇时间为t′
由h=v0′t′-eq \f(1,2)gt′2+eq \f(1,2)gt′2得t′=0.5 s
B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B
由tB=eq \f(2v0′,g)得tB=0.8 s
A球落地的时间为tA,tA=eq \r(\f(2h,g))≈0.6 s,
由于t′
A.速度 B.速率 C.加速度 D.位移
答案 A
解析 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通过同一位置时,位移大小、方向均相同,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加速度均为-g,故选A.
2.(2019·莆田四中、莆田六中高一联考)某同学身高1.8 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 m高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约为( )
A.2 m/s B.4 m/s C.6 m/s D.8 m/s
答案 B
解析 由题可知,人的重心在跳高时升高约0.9 m,因而初速度v0=eq \r(2gh)≈4 m/s,故选B.
3.(2020·湛江市高一月考)如图1所示,将一小球以10 m/s的初速度在某高台边缘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取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向上为坐标轴正方向,g取10 m/s2,则3 s内小球运动的( )
图1
A.路程为25 m
B.位移为15 m
C.速度改变量为30 m/s
D.平均速度为5 m/s
答案 A
解析 由s=v0t-eq \f(1,2)gt2得位移s=-15 m,B错误;平均速度eq \x\t(v)=eq \f(s,t)=-5 m/s,D错误;小球竖直上抛,由vt=v0-gt得速度的改变量Δv=-gt=-30 m/s,C错误;上升阶段通过路程h1=eq \f(v02,2g)=5 m,下降阶段通过的路程h2=eq \f(1,2)gt22,t2=t-eq \f(v0,g)=2 s,解得h2=20 m,所以3 s内小球运动的路程为H=h1+h2=25 m,A正确.
4.一个从地面开始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是TA,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是T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
A.eq \f(1,8)g(TA2-TB2) B.eq \f(1,4)g(TA2-TB2)
C.eq \f(1,2)g(TA2-TB2) D.eq \f(1,2)g(TA-TB)
答案 A
解析 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经过同一点,上升时间与下落时间相等,则从竖直上抛运动的最高点到点A的时间tA=eq \f(TA,2),从竖直上抛运动的最高点到点B的时间tB=eq \f(TB,2),则A、B两点的距离s=eq \f(1,2)gtA2-eq \f(1,2)gtB2=eq \f(1,8)g(TA2-TB2).
5.以初速度v0=20 m/s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2 s后以相同的初速度在同一点竖直上抛另一小球,问两小球在离抛出点多高处相遇(g取10 m/s2)( )
A.10 m B.15 m C.20 m D.5 m
答案 B
解析 先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到达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t=eq \f(v0,g)=eq \f(20,10) s=2 s,所以另一小球抛出时,它恰好在最高点将要做自由落体运动.由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得,两小球再经过1 s后相遇.故两小球相遇处离抛出点的高度为h=v0t1-eq \f(1,2)gt12=20×1 m-eq \f(1,2)×10×12 m=15 m.
6.(多选)某人在高层楼房的阳台上以20 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石块,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15 m处时,所经历的时间可能是(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
A.1 s B.2 s C.3 s D.(2+eq \r(7)) s
答案 ACD
解析 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当石块运动到抛出点上方离抛出点15 m时,位移为s=15 m,由s=v0t-eq \f(1,2)gt2,解得t1=1 s,t2=3 s.其中t1=1 s对应着石块上升过程中离抛出点15 m处时所用的时间,而t2=3 s对应着从最高点下落过程中离抛出点15 m处时所用的时间.
当石块运动到抛出点下方离抛出点15 m处时,位移为s′=-15 m,由s′=v0t′-eq \f(1,2)gt′2,解得t1′=(2+eq \r(7)) s,t2′=(2-eq \r(7)) s(舍去).
7.如图2所示,一同学从一高为H=10 m的平台上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可以看成质点的小球,小球的抛出点距离平台的高度为h0=0.8 m,小球抛出后升高了h=0.45 m到达最高点,最终小球落在地面上.g=10 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图2
(1)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v0;
(2)小球从抛出到落到地面的过程中经历的时间t.
答案 (1)3 m/s (2)1.8 s
解析 (1)上升阶段,由0-v02=-2gh得:
v0=eq \r(2gh)=3 m/s.
(2)设上升阶段经历的时间为t1,则:0=v0-gt1,
自由落体过程经历的时间为t2,则:h0+h+H=eq \f(1,2)gt22,
又t=t1+t2,
联立解得:t=1.8 s.
8.某校一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了一枚火箭,设火箭发射后始终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运动.火箭点火后可认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 s到达离地面40 m高处时燃料恰好用完,若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
(1)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大小;
(2)火箭上升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3)火箭从发射到返回发射点的时间.
答案 (1)20 m/s (2)60 m (3)9.46 s
解析 (1)设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为v,根据运动学公式有h=eq \f(v,2)t,
解得v=20 m/s.
(2)火箭能够继续上升的时间t1=eq \f(v,g)=eq \f(20,10) s=2 s
火箭能够继续上升的高度h1=eq \f(v2,2g)=eq \f(202,2×10) m=20 m
因此火箭离地面的最大高度H=h+h1=60 m.
(3)火箭由最高点落至地面的时间t2=eq \r(\f(2H,g))=eq \r(\f(2×60,10)) s=2eq \r(3) s,火箭从发射到返回发射点的时间t总=t+t1+t2≈9.46 s.
必修15 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 这是一份必修15 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竖直上抛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综合与测试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综合与测试学案设计,共7页。
高中物理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本章综合与测试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本章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