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教案及反思
展开第一章 认识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内容 |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
教学目标 | 知识 与 技 能 | 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地球与赤道的平均半径以及赤道周长 | ||
过程与 方 法 | 通过设计探讨地球形状的滑动和相关事例,用简单的方法证明地球的形状 | |||
情感态度 价 值 观 | 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受到科学史和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 |||
教学重点 | 地球的大小 | |||
教学难点 | 地球形状的认识 | |||
教学具器材 | 地图 | |||
导 学 过 程 | 批 注 | |||
(一)新课引入 课前:[欢迎画面]自制欢迎画面:世界地图和一个小姑娘探究头像及欢迎词:欢迎你进入地理知识殿堂!(制造一个研究地理学科的学术氛围,利用文字和女孩头像使气氛严肃而不失亲切。这对刚刚进入地理学习的学生来说很重要,他们有了被尊重的感觉,也激发他们热爱地理科学,愿意学习地理学科的愿望。) (二)新课讲授 上课: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的地理知识殿堂!作为一个地球人,你合格吗?(老师亲切地说,配合黑板文字进行。) [合格地球人的考察]:(根据课堂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1﹏5个有关问题,在考察学生的同事引入教学,下划线处是连接内容。) 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是什么形状的? 2、小时候你是否想过“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问题? 3、现在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举出相关事实进行说明吗? 4、你怎样用数据描述篮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呢?这些问题可以指定学生回答,也可以大家讨论回答,回答的过程就是谈话过程,是师生交流过程,学生讨论过程,也是从生活升华到科学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地理学科研究的是生活中的地理。 问题1:太阳是圆的,稍加引申,可以得出太阳是球形的结论;月亮看起来不同时间形状不一样,实际上也是球体,至于为什么不一样,有的学生也许能够说出来,说不出来也不要紧,告诉学生以后我们会研究;星星是点状的,其实也是球形的,只是因为离我们太远,就缩小成点了…… 问题2:实话实说,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观察。 问题3:球体,这点学生已经知道,为什么呢?不同学生获取这一概念的来源不同,可以任由他们叙说,重在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追问:如果只是根据你观察的现象,你认为地球是什么样的?平的……古人也和你们有同样的想法,围绕地球的形状问题,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学者曾经提出过不同的主张。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 引申总结:哪些证据可以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1、海上帆船——大地不是平的,登高望远——大地不是平的。2、月食——地球也是圆的。 3、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个球体。 学生朗读《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根据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请同学们谈感受,各抒己见,引导学生明白下列道理: ●科学是经过人们的不断探索,不断积累而来的,今天认为正确的真理,明天也许就会……所以我们要相信科学但不迷信书本,要敢于质疑并勇于证实之。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接近自然的工具,使我们对地球的认识更设更正确。 ●追求真理很多时候要以付出生命为代价,让我们向为真理献身的勇士们致敬! 4、地球卫星照片——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问题4、用手可以比画出篮球的大小,可要用数据说明,就要用到数学知识,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应该能够回答出用半径就可以求出篮球体积的方法。地球大小的计算方法同理。 分组活动,完成书中第11页要求填写的内容。 教师给出准确的地球周长和地球赤道的平均半径等数据,并通过以下形象的说法让学生体会到地球的“巨大”;假如我们乘坐每小时飞行800千米的飞机,沿着赤道绕地球飞行一周,得用50个小时。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这个面积相当于53个我国领土(960万平方千米)那么大。 二、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先有学生来说,老师最后总结。 |
| |||
板书设计 |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二)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赤道半径:6378千米 极半径:6357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 |||
初中地理粤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粤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案,共6页。
初中粤教版第三节 人类与海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粤教版第三节 人类与海洋教学设计,共4页。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认识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粤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认识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教学设计,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