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单元 实验设计与评价(A卷 基础过关检测)(学生版)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A.配一定浓度硫酸B.制备少量氨气
C.制备并收集少量NO2 D.制备少量氧气
2.如图所示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盛有干燥的固体过氧化钠颗粒,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已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是放热的.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固体颗粒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将发生的现象是( )
A.U形管内红色褪去B.试管内溶液变红
C.气球a被吹大D.U形管水位d
4.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A.AB.BC.CD.D
5.下列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6.如图在A处通入 Cl2,当关闭B阀时,C处湿润的红色布条没有明显变化,当打开B阀时,C处湿润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所装的液体是( )
A.水B.浓硫酸
C.NaOH溶液D.NaCl溶液
7.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渐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实验中仪器C可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B.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D中盛AgNO3溶液,则D中无现象
C.若A为醋酸,B为贝壳(粉状),D中盛C6H5ONa溶液,则D中溶液变浑浊
D.若A为食盐水,B为电石,D中盛KMnO4酸性溶液,则D中溶液紫红色褪色
8.实验室模拟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的装置如图所示(无水CaCl2可用于吸收氨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②、⑤依次盛装碱石灰、无水CaCl2、浓硫酸
B.装置③中气体呈红棕色
C.装置④中溶液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D.通空气的主要作用是鼓出氨气,空气可用N2代替
9.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10.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取用金属钠时,所需用品一般有小刀、镊子、滤纸、玻璃片
B.金属钠与Ca(HCO3)2溶液反应时,既有白色沉淀又有气体逸出
C.生理盐水的质量分数为0.9%,与人体的血液中含量相同,它的溶质是NaCl
D.Na2O2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Na2O2是碱性氧化物
11.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酸即为醋酸)
B.装置②可用于排空气法收集H2、CO2、C2H4、SO2、Cl2
C.装置③可表明气密性良好
D.装置④可用于吸收NH3并能防倒吸
12.水、食盐、醋、熟石灰是家庭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鉴定二氧化碳气体
B.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C.证明鸡蛋壳里含有碳酸盐
D.鉴别白糖和纯碱
13.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图装置的实验。实验操作:先给钠预热,等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B.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
C.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D.若在棉花球外沿滴一滴石蕊溶液,可根据其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14.用CuSO4·5H2O配制0.1 ml/LCuSO4水溶液,下面所列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取25 g CuSO4·5H2O溶于1 L水中
B.将CuSO4·5H2O干燥去掉结晶水,取16 g溶于水制成1 L溶液
C.将25 g CuSO4·5H2O溶于水制成1 L溶液
D.取12.5 g CuSO4·5H2O溶于500 mL水中
15.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的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加热装置省略)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装置。先给钠预热,当钠熔化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观察到钠着火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B.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C.管中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D.根据管右端棉花球的颜色变化可判断氯气是否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
1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AB.BC.CD.D
1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AB.BC.CD.D
18.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实验中,将一小块处理好的金属钠放入坩埚中,开始加热,待钠熔化后停止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B.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在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加热直到液体变为红褐色,停止加热。
C.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比较,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中的导管口产生气泡的先后来得出结论。
D.NaHCO3和Na2CO3两种固体的鉴别,可以用加少量水,再测定温度的变化来实现,NaHCO3溶于水放热和Na2CO3溶于水吸热。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6分。
19.图中为实验室制取氯气及性质验证的装置图:
参考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2)在装置D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装置E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为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为____________,装置H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
(4)写出装置H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20.CH4和Cl2按照一定比例充入大试管中。将此试管倒立在盛有AgNO3溶液的水槽中,放在光亮处,片刻后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且壁上有油状液滴出现。
(1)CH4的电子式为__。
(2)CH4和Cl2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___。反应类型是___。
(3)此反应生成___种产物,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___。
(4)说明水槽中溶液的变化现象及原因___。
21.中学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溴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烧瓶a中盛装的试剂是苯、液溴和铁屑。导管b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导气,二是起________的作用。
(2)反应过程中在导管c的下口附近可以观察到有白雾出现,这是由于反应生成的________(填化学式)遇水蒸气而形成的。
(3)反应完毕后,向锥形瓶d中滴入溶液,有________生成。
(4)反应完毕后,将烧瓶a中的液体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烧杯底部有棕色不溶于水的液体。这是溶解了溴的粗溴苯,可选用试剂________________除去溴。
2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B瓶中盛有品红溶液,观察到品红溶液退色,这是因为SO2具有__(填字母,下同),C瓶中盛有新制的氯水,观察到氯水退色,这是因为SO2具有__。
A.氧化性 B.还原性 C.漂白性
(3)D瓶中盛有NaOH溶液,作用是___。
(4)充分反应后,小组同学发现铜和硫酸都有剩余。若想使剩余的铜片溶解,可再加入__(填字母)。
A.HNO3 B.NaNO3 C.Fe2O3 D.Na2CO3
实验目的
操作或现象
A
分离Fe2O3、Al2O3
将混合物置于足量NaOH溶液中,然后依次进行过滤、洗涤、蒸发、灼烧四项操作
B
验证FeCl3与KI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向1ml 0.1ml/L FeCl3溶液中滴加5mL0.1 ml/L KI溶液,充分反应后,取少许混合液滴加KSCN溶液
C
确定FeCl2是否完全变质
取少量的FeCl2样品于试管中,逐滴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
除去Fe粉中的I2
加热使I2升华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在少量浓硝酸中加入大量铁屑,充分反应后滴加 KSCN 溶液
后来溶液无血红色
Fe 被氧化为 Fe2+
B
少量 Zn 粉加到 1.0ml·L-1Fe2(SO4)3 溶液中
溶液颜色变浅
金属 Zn 比 Fe 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无液态铝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高
D
向浓度均为 0.1ml·L-1 的 CuSO4 和 MgSO4 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 溶液
只出现浅蓝色沉淀
Cu(OH)2 的溶度积比Mg(OH)2 的小
选项
实验操作
目的或结论
A
向氯化亚铁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检验Fe2+的存在
B
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蒸发皿中加热
验证钠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
C
将含有CO2的CO缓慢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除去CO2
D
将某混合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时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
混合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通入氯气
溶液变蓝
B
将新打磨的铝丝放入浓硝酸中浸泡后,插入CuSO4溶液中
铝丝上析出大量红色固体
C
向漂白粉中加入适量较浓硫酸
产生黄绿色气体
D
向Fe(NO3)2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滴入几滴稀硫酸
溶液变红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铜粉(铁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B
CO(CO2)
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干燥
C
CaCl2溶液(HCl)
加过量的碳酸钙,过滤
D
NaNO3溶液(Na2CO3)
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选项
实验
操作
A
检验某溶液中有无K+
用洁净铂丝继取待测液进行焰色反应,直接观察火焰的颜色
B
制备少量NH3
加热氯化铵固体并将气体通入碱石灰,收集气体
C
除去CO2中少量SO2
将气体通过足量酸性KMnO4溶液,干燥并收集气体
D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酸
用分液漏斗分液,从下口分离乙酸,从上口倒出乙酸乙酸
第3单元 离子反应(A卷 基础过关检测)(学生版): 这是一份第3单元 离子反应(A卷 基础过关检测)(学生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5单元 实验设计与评价(B卷 滚动提升检测)(学生版): 这是一份第15单元 实验设计与评价(B卷 滚动提升检测)(学生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2单元 电化学基础(A卷 基础过关检测)(学生版): 这是一份第12单元 电化学基础(A卷 基础过关检测)(学生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