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弹力第1课时学案
展开[学习目标] 1.知道形变的概念,会区分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2.知道弹力的定义及产生的条件.3.会判断两个物体间是否存在弹力,并会判断弹力的方向.
一、形变
1.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叫作形变.
2.分类
(1)弹性形变:在撤去外界的作用力后物体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2)塑性形变:当撤去外界的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
3.弹性限度
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作弹性限度.
二、认识弹力
1.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作弹力.
2.弹力的方向:总是与该物体所发生的形变方向相反.
3.常见的弹力及方向
(1)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物体.
(2)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子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 )
(2)发生形变后的物体撤去外力后都能够恢复原状.( × )
(3)海绵受挤压发生形变,桌面受挤压不会发生形变.( × )
(4)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 )
2.一木棒搁在矮墙上,请在图1中画出弹力的方向.
图1
答案
一、形变与弹力
导学探究 (1)如图2所示,取一个扁玻璃瓶,里面盛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塞封口,使水面位于细管中,用手捏玻璃瓶,会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图2
(2)用手压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脚踩在松软的泥土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形变),这两种形变与玻璃瓶的形变有什么不同?
(3)如图3所示,压弯的跳板弹起运动员,这个弹力是如何产生的?
图3
答案 (1)用手捏玻璃瓶,细管中的水柱高度在上下变化.说明受压时玻璃瓶发生形变.
(2)橡皮泥、泥土受力后发生的形变,在撤去外力后不能恢复原状(塑性形变),玻璃瓶的形变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弹性形变).
(3)跳板受到压力发生形变,它要恢复原状,对人就产生了弹力.
知识深化
1.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
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
塑性形变:撤去外力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外力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弹性限度),会变成塑性形变.
2.弹力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两物体直接接触;
(2)两物体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必然有弹力存在
B.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存在弹力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D.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产生弹力
答案 D
解析 只有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产生弹力,D正确.
据凤凰网报道:2019年10月10日晚间,江苏无锡312国道发生桥面侧翻事故.经初步分析,桥面侧翻系运输车辆超载所致.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再次提醒人们“珍爱生命,拒绝超载”.下列关于正常行驶在桥面上的汽车受力说法正确的是( )
A.桥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桥梁发生了弹性形变
B.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
C.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桥面发生了弹性形变
D.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弹性形变
答案 C
解析 桥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轮胎发生了弹性形变,故A错误;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桥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故B、D错误,C正确.
二、弹力有无的判断
导学探究 如图4所示,小球放于固定的两个平滑的木板之间,且与两木板接触.
1.试画出小球受到的作用力(重力和弹力)的示意图.
2.两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吗?
图4
答案 1.如图所示:
2.两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弹力,例如A处无弹力.
知识深化
1.弹力产生的条件eq \b\lc\{\rc\ (\a\vs4\al\c1(两物体直接接触,两物体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1)对于明显形变的情况,可以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直接进行判断.
(2)对于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利用假设法进行判断.
①假设无弹力:假设撤去接触面,看物体还能否在原位置保持原来的状态,若能保持原来的状态,则说明物体间无弹力作用;否则,有弹力作用.
②假设有弹力:假设接触物体间有弹力,画出假设状态下的受力示意图,判断受力情况与所处状态是否矛盾,若矛盾,
图5
则不存在弹力;若不矛盾,则存在弹力.
如图5,接触面光滑,若A处有弹力,则无法使球处于静止状态,故A处无弹力.
③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第四章学习)或共点力平衡条件(第6节学习)判断弹力是否存在.
(多选)如图所示,各接触面是光滑的,A、B处于静止状态,则A、B间无弹力作用的是( )
答案 AC
解析 判断物体之间是否存在弹力,我们可以利用假设法:假设物体间存在弹力,看看物体是否能保持原来的状态;或者用消除法:假设拿走其中一个物体,如果另一个物体会发生运动,则说明两者之间必然存在弹力作用.对于A、C选项来说,如果我们假设物体A和B之间存在弹力,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必然无法保持静止,故物体之间无弹力;对于B、D选项来说,如果我们拿走B物体,A物体都会开始运动,故物体间存在弹力.
三、常见的弹力及方向
物体产生的弹力方向总是与该物体发生的弹性形变方向相反.几种常见情况如下:
图6
(1)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若接触面是曲面,则垂直于接触面的切线;若接触面是球面,弹力方向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过球心,如图6所示.
(2)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3)轻杆对接触物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如图7所示的各图中画出物体P受到的各接触点或接触面对它的弹力的示意图,各图中物体P均处于静止状态.
图7
答案 见解析图
解析 题图甲中P受到的弹力有球面与球面之间的弹力,弹力F2应垂直于球面的切线,绳的拉力F1沿绳向上;
题图乙中P与斜面的接触面为平面,P受到的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
题图丙中A、B两点都是球面与平面相接触,P受到的弹力应垂直于平面,且必过球心,所以A点处弹力F3方向水平向右,B点处弹力F4方向垂直于斜面指向左上方;
题图丁中A点属于点与球面相接触,在A点P受到的弹力F5应垂直于球面的切线斜向上,且必过球心O;B点属于点与面相接触,在B点P受到的弹力F6应垂直于杆斜向上.
它们所受弹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对弹力的理解)(多选)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物体间有弹力存在,说明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都发生了弹性形变
C.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它的重力
D.绳对物体的拉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答案 AB
解析 物体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A正确,D错误;弹力发生在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两物体之间,B正确;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因压力和重力是不同性质的力,不能说“压力”就是“重力”,选项C错误.
2.(对弹力的理解)(多选)在日常生活及各项体育运动中,有弹力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如图8所示的跳水运动就是一个实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8
A.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
B.跳板和运动员的脚都发生了形变
C.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跳板受到的压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答案 BC
解析 两个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时,一定都会发生形变;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发生形变的物体是施力物体.B、C正确.
3.(弹力有无的判断)(多选)下列各图中P、Q两球之间不存在弹力的是(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PQ均处于静止状态)( )
答案 AB
解析 A图中两球间若有弹力,则小球Q将向右运动,所以P、Q间无弹力;B图中两球间若有了弹力,两物体水平方向不能平衡,所以P、Q间无弹力;C图中两球间若无弹力,则小球P将向下运动,所以P、Q间有弹力;D图中两球间若无弹力,则小球P将向右下运动,所以P、Q间有弹力.故选A、B.
4.(弹力的方向及有无判断)画出图9中A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各图中物体A均处于静止状态)
图9
答案
考点一 形变和弹力
1.(2020·新余市高一期末)图1两个实验中体现出的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
图1
A.极限法 B.放大法
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替代法
答案 B
2.(2021·济南一中期中)足球运动是目前在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运动项目之一,深受青少年喜爱.如图2所示为四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图甲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就是它的重力
B.图乙中,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由于接触而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
C.图丙中,即将被踢起的足球受到脚给它的弹力是由于球发生了形变
D.图丁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形变
答案 D
解析 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但两力不是同一种性质的力,A选项不正确;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虽然接触,但由于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所以没有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B选项不正确;即将被踢起的足球受到脚给它的弹力是由于脚发生了形变,C选项不正确;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形变,D选项正确.
3.某些课间操深受广大同学的喜爱和追捧,让同学们在教室里也可以动起来.其中有一个击掌的动作非常有意思,如图3所示,关于击掌这一动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甲同学对乙同学的力是乙同学手掌形变产生的
B.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力是乙同学手掌形变产生的
C.甲同学手掌形变的方向是向右的
D.乙同学手掌形变恢复的方向是向右的
答案 B
解析 甲同学对乙同学的力是甲同学手掌形变产生的,选项A错误;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力是乙同学手掌形变产生的,选项B正确;甲同学手掌形变的方向是向左的,产生的弹力向右,选项C错误;乙同学手掌形变的方向向右,形变恢复的方向是向左的,选项D错误.
考点二 弹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
4.体育课上一学生将足球踢向斜台,如图4所示,则斜台给足球的弹力方向为( )
图4
A.沿v1方向
B.垂直于斜台斜向左上方
C.沿v2的方向
D.先沿v1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
答案 B
5.(2020·北京市顺义区第九中学高一期中)物块静止在固定斜面上,下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正确标明了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的是( )
答案 C
解析 依据弹力的特点,斜面对物块的弹力垂直斜面向上,C正确.
6.如图所示,图中小球均静止,各面均光滑,图中a面对小球有弹力的是( )
答案 C
7.(多选)(2020·内蒙古高一期末)如图5所示,底端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的杆,其顶端被一根细线用手拉住,杆处于静止状态,细线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
A.细线对杆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左
B.细线对杆的弹力方向垂直杆向左
C.杆受到地面的弹力是地面的形变产生的
D.杆受到地面的弹力沿杆向右上方
答案 AC
解析 绳子弹力的方向沿着绳子收缩的方向,细线水平,则细线对杆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左,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杆受到地面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地面,杆受到地面的弹力是由于地面的形变产生的,故C项正确;杆受到地面的弹力方向垂直于地面向上,故D项错误.
8.如图6甲所示,建筑工地上有三根木头堆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工人将另一根木头P搁在上面,便于将木头P锯断,如图乙,关于木头P在支撑点M、N处受到的弹力的方向,下列哪个图是正确的( )
图6
答案 C
9.如图7所示,光滑球A在斜面上,被竖直挡板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球A所受的弹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 球A仅受一个弹力作用,弹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B.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左,一个垂直斜面向下
C.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
D.球A受三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一个竖直向下
答案 C
解析 由于球A与挡板和斜面都接触且相互挤压,所以挡板和斜面都产生弹性形变,它们对球A都产生弹力,而且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所以挡板对球A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右,斜面对球A的弹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故C正确.
10.如图8所示,是我国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号”.为满足破冰航行的要求,其船体结构经过特殊设计,船体下部与竖直方向成特殊角度.则船体对冰块的弹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图8
答案 C
解析 船体对冰块的弹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故C正确,A、B、D错误.
11.(2019·惠州市期末)如图9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力为2 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
图9
A.大小为2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大小为2 N,方向竖直向上
C.大小为2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由于未知形变大小,故无法确定弹力的方向和大小
答案 B
解析 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小球所受的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即F=G=2 N,方向竖直向上,选项B正确.
12.(2020·广西高一期末)如图10所示,足球运动员踢任意球时,往往用脚踩在足球上面,让足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0
A.足球只受一个弹力的作用
B.人对足球施加了压力,足球没有对人施加作用力
C.足球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足球的下部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D.只要足球充足够多的气体,足球就不会发生形变
答案 C
解析 足球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脚的压力都是弹力,故A错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对足球施加了压力,足球对人施加了支持力,故B错误;施力物体的形变产生的弹力作用在受力物体上,故足球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足球的下部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故C正确;足球对地面有压力,则足球一定有形变,故D错误.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重力与弹力第2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重力与弹力第2课时学案设计,共10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重力与弹力第1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重力与弹力第1课时学案,共12页。
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弹力第2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弹力第2课时导学案,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