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课件PPT+教案+练习 课件 12 次下载
-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课件PPT+教案+练习 课件 14 次下载
- (精品)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含解析) 试卷 24 次下载
- (精品)《任务一:学习演讲词》课件PPT+教案+练习 课件 9 次下载
- (精品)《最后一次讲演》课件PPT+教案+练习 课件 8 次下载
2021学年式微图文课件ppt
展开作者简介《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写作背景相传中国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首《式微》即是深刻的反应了社会现实的诗歌。
词语理解式:作语助词。微:(日光)衰微,黄昏或曰天黑。微:非。微君:如果不是你们。故:原因,缘故。中露:露中,在露水中。倒文以协韵。躬:身体。一说通“穷”,困穷。
1、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1)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君主,何必还在露水中劳作!
(2)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君主,何必还在泥浆中劳作!
2、诗歌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①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②以韵脚烘托情感气氛。诗共二章十句,不仅句句用韵,而且每章换韵,故而全诗词气紧凑,节奏短促,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了服劳役者的苦痛心情以及他们日益增强的背弃暴政的决心。从此诗所用韵脚分析,前章用微韵、鱼韵,后章为微韵、侵韵,这些韵部都较适合表达哀怨沉痛的情绪。诗人的随情用韵,使诗情藉着韵脚所体现的感情基调获得了充分的强调。
1、“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从全诗看,诗人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
2、“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点明自己夜以继日辛勤劳动的原因:遭受着统治者的压迫,没日没夜地在野外干活儿,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心中牢骚不平,对统治阶级的高压统治的怨恨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反映出奴隶们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儿,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只能在劳动中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表达了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写作背景关于此诗的背景,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歌者热恋着一位青年,他们相约在城阙见面,但久等不至,歌者望眼欲穿,焦急地来回走动,埋怨情人不来赴约,更怪他不捎信来,于是唱出此诗寄托其情思。
词语理解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服的胸前部分。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宁:岂,难道。嗣音:保持音信。嗣:接续,继续。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挑兮达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挑,也作“佻”。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看你,你难道就不给我寄传音讯?
(2)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看你,难道你就不能到我这来吗?
(3)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走来走去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观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几个月那么长!
2、诗文采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以恋人的衣饰代替恋人,对方的衣饰给主人公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见其思念之深。
2、“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可谓字少而意多。
3、“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回环复沓,更体现了主人公对恋人之深情。
4、“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内心独白,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本诗已开其先。
这首诗写了一位姑娘的相思之情,她看着情人送她的“衿”“佩”,思绪万端。她埋怨男子不来找她,也不给她传个口信。她生气,她不安,但没有悲伤,因为他们离别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一天。不过这一天,对于那热恋中的情人来说,犹如三月之长。
作者简介王勃,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写作背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县尉的别称。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词语理解少府:官名。之:到、往。蜀州:今四川崇州。城阙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辅三秦:一作“俯西秦”。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是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同:一作“俱”。
宦游:出外做官。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比邻:并邻,近邻。无为:无须、不必。歧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沾巾:泪沾手巾,形容落泪之多。
(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
(2)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
(4)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多情的少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巾。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什么能成为诗歌中的不朽名句?
作者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运用形象的比喻写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的深情与厚谊,气象阔大,志趣高远,表达了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限制和空间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新意,成为送别诗中的不朽名句。
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首联即事写景,点明送别之地和上任之地。虽是送别,但起句气象雄浑开阔,为全诗奠定了乐观开朗的基调。
2、“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领联言送别之情,两人都在异乡为官,意愈悲情愈切,但发语却旷达洒脱。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颈联说理议论,是全诗的中心所在。该联用“流水对”的形式反复渲染友谊的永恒和感情的真挚。
4、“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尾联以劝勉友人作结,尽显情深意长。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送友阔别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乐观豪放的性格,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道出了千百年来游子的共同心声。
作者简介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写作背景这是孟浩然投赠给张九龄的干谒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力龄的引荐、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儿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词语理解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太清:天空。云梦泽:云梦,古泽名。在湖北省长江南北两侧,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世大部分淤成陆地。今属江汉平原及周边一带。岳阳城: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济:渡河。端居:平常居处,闲居。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坐观:坐视,旁观。徒:白白地。羡鱼情:想得到鱼的愿望。出自《淮南子·说林训》:“临河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意思是说有理想,就要采取实际行动。
(1)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3)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2、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色是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前半首写洞庭湖,既是为了扣题,写洞庭湖的壮丽,也是为了起兴,为表现求荐出仕的主题做铺垫。后半首主要用比,以舟楫喻引荐,喻出仕的途径;以垂钓者隐指官吏;以羡鱼喻对仕途的向往;又有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弦外之音,隐含求仕之意。
1、“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首联写洞庭湖极开阔也极雄浑的壮阔,与天相接。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颔联描写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充满活力。
3、“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颈联一语双关,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在太平盛世出仕为官,为民谋利,深感惭愧的苦衷。
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尾联中诗人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希望得到引荐,为朝廷出力。谦卑遗憾的字句之下暗含隐忍待发、将大有作为的心迹。
本诗描写洞庭湖的浩荡气势,寄托着希望张丞相援助的心情,表现出作者不愿终老山林,希望出仕为世所用的愿望。全诗意境开阔,情景交融,形象生动。作为干谒诗,其用意就在于求职,免不了奉承之词。但这首干谒诗不同于一般的干谒诗,称颂对方有分寸,不露干谒痕迹,不卑不亢,所以显得含蓄有味,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干谒诗佳品。
语文人教部编版式微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式微授课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式微《诗经·邶风》,学习目标,诗题解读,FM自主学习,FM模拟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下册式微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式微课前预习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邶风》简介,重点词语,翻译诗句,理解诗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式微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式微获奖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