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一章 常见的运动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展开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一章 常见的运动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常见的运动培优练习(1)2021-2022学年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男子 100 米决赛运动员冲线瞬间的电视转播截屏照片,照片右上角加上了冠军的成绩为 9.79s,根据图片信息可知( )
A.可以通过比较任1秒内各选手跑的路程,得知跑完全程谁最快
B.可以通过比较各选手跑完全程用的时间,得知谁快谁慢
C.不能求出冠军全程的平均速度
D.冠军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9.79m/s
2.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
B.乙图中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地面为参照物
C.丙图中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D.丁图中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3.下列是同学们学习了速度的概念后形成的几种认识,正确的是( )
A.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其速度越小
B.通过相同的路程,物体所花的时间越长,其速度越大
C.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大,其运动速度越大
D.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行驶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快
4.如图所示,白鹭水平掠过平静的湖面,在水中形成了清晰的倒影。下列关于其相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运动的
B.以水面为参照物,白鹭是静止的
C.以湖边的树为参照物,白鹭的倒影是运动的
D.当白鹭向上飞行时,其倒影相对白鹭向上运动
5.如图所示的图像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其中表示同一运动状态的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6.城市电动助力车在确保安全规范骑行的前提下既能方便市民出行,也保护城市环境,减少尾气排放。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张华记录了骑行电动助力车在运动过程中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在2~4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4~6s内运动的速度是10m/s
C.在0~2s内比在4~6s内运动的慢
D.在0~6s内运动的路程是10m
7.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D.0-30s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8.两辆列车如图所示,复兴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复兴号静止,和谐号向东行驶
B.和谐号静止,复兴号向西行驶
C.两车都向东行驶,和谐号行驶得较慢
D.两车都向西行驶,复兴号行驶得较快
9.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的小球运动得越来越快( )
A. B.
C. D.
10.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0℃
B.一名中学生的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
D.一名中学生正常情况跑完1km所用时间约为10min
1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为37℃ B.正常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m/s
C.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0.8dm D.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20s
12.体育课上,小明和小军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4s内,小明跑得较快 D.两人跑完80m的平均速度相同
13.如图所示甲、乙微型小车的运动记录,两小车均由左向右运动。现利用频闪照相记录两小车的位置,频闪相机每隔 0.02s 拍一次照,用字母 A、B、C、D、E 标记小车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减速运动,乙做匀速运动
B.从A位置运动至E位置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C.乙运动至D位置时速度为 1m/s
D.从D位置运动至E位置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二、填空题
14.正确使用刻度尺:为了便于记亿,这里将刻度尺的使用总结为六个字:选、放、看、读、记、算。①“选”合适的刻度尺,看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②“放”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放置。③“看”读数看尺视线要与尺面要______。④“读”要____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记录带______。⑥“算”多次测量取_______值。
15.图象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如图是描绘两个物体运动路程-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甲物体前4s内运动的路程是______m;乙物体前4s内运动的路程是______m。
16.如图是小球运动的频闪照片。每隔0.01s拍照一次,则小球从A 运动到 B 的路程是______cm,在 AB 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17.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以马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______的。长春到吉林路程约为120km,若古人骑马走完此路段,平均速度20km/h,大约需要______h。
18.为了测量操场跑道的长度,小明推车沿跑道绕操场一周。如果车轮正好转过182圈,车轮的直径是0.5m,则操场的跑道长___________ m。(π取3.14)
19.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几枚硬币能稳稳立于以 270km/h 的速度高速行驶的列车窗台上,270km/h=_________m/s,认为硬币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以车窗外的树木为参照物,硬币是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20.图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甲图中汽车的运动是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乙图汽车行驶速度越来越______(选填“快”或“慢”),0~30s之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三、计算题
21.小撒乘坐出租车去图书馆,如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的有关内容。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多少m/s?
(3)若出租车以这个速度匀速行驶半小时,则所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2.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6 min,紧接着在模拟山路上以36 km/h的速度行驶4min。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总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3.从上海到南京的D412次动车组运行时刻表如下所示。
项目 | 上海 | 苏州 | 常州 | 南京 |
到站时间 |
| 09:51 | 10:32 | 12:05 |
发车时间 | 09:05 | 09:53 | 10:34 |
|
里程/km | 0 | 84 | 165 | 300 |
根据时刻表求:
(1)动车由上海到南京全程的时间;
(2)D412次动车组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
(3)若该动车车长195米,以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经过一座长为905m的大桥,求动车全部通过该桥需要的时间。
24.如图甲所示是小明乘坐出租车后获得的车费发票的一部分,车票上显示了一些数据,试根据其中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从上车到下车,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min?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若该出租车在行驶过程中,以如图乙所示的速度行驶了1.5min,求这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
25.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4000m,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时间;
(2)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全程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能通过比较任1秒内各选手跑的路程,得知跑完全程谁最快,故A错误;
B.各运动员的路程相等,根据公式可知,在路程相同时可以通过比较时间来确定运动员运动的快慢,故B正确;
C.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全程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路程和时间都是已知的,所以可以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
D.冠军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故D错误。
故选B。
2.C
【分析】
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详解】
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随着时间的变化,联合收割机相对于拖拉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故A错误;
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电梯与乘客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B错误。
C.站在地球上的人如果他以自己为参照物,自己与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故C正确;
D.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相对于受油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C。
3.C
【详解】
A.根据可知,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大,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故A错误;
B.根据可知,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物体运动越慢,速度越小。故B错误;
C.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速度越大,故C正确;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不会随运动时间、路程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
A.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相对静止的,故A错误;
B.以水面为参照物,白鹭与水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故以水面为参照物,白鹭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以湖边的树为参照物,白鹭的倒影相对于湖边的树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故以湖边的树为参照物,白鹭的倒影是运动的,故C正确;
D.当白鹭向上飞行时,其倒影相对白鹭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即其倒影相对白鹭向下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
甲图是路程和时间的图像,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一条直线,代表物体静止;乙图是路程和时间的图像,图像是经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的直线,代表路程和时间成正比,物体所做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丙图是速度和时间的图像,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一条直线,代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丁图是速度和时间的图像,图像是经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的直线,代表物体做加速运动,所以,表示同一运动状态的是乙和丙,都代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C。
6.C
【详解】
A.由图象可知,2~4s内路程不随时间变化,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在4~6s内通过的路程为
则速度为
故B不符合题意;
C.物体在0~2s内的速度为
因为
所以在0~2s内比在4~6s内运动的慢,故C符合题意;
D.由图象可知,在0~6s内运动的路程是60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C
【详解】
A.由题中的图象可知,相遇时(即两图线相交),甲通过的路程为
乙通过的路程为100m,故A错误;
B.由题中的图象可知,在0-10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在10s后乙物体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乙比甲要晚10s出发,故B错误;
C.由图像可知,甲在40s内运动的路程是400m,所以甲的运动速度为
故C正确;
D.由题中的图象可知,在0-10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处于静止状态;所以0-30s,甲做匀速直线运动,0-30s内,乙先静止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8.C
【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机械运动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
【详解】
A.以地面为参照物,如果复兴号静止,和谐号向东行驶,则当以复兴号为参照物时,复兴号列车上的乘客会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故A不符合题意;
B.以地面为参照物,如果和谐号静止,复兴号向西行驶,则当以复兴号为参照物时,复兴号列车上的乘客会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故B不符合题意;
C.以地面为参照物,如果和两车都向东行驶,和谐号行驶得较慢,则当以复兴号为参照物时,复兴号列车上的乘客会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西行驶,故C符合题意;
D.以地面为参照物,如果两车都向西行驶,复兴号行驶得较快,则当以复兴号为参照物时,复兴号列车上的乘客会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C
【分析】
物体在做加速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逐渐变大,可根据这个特点来进行选择。
【详解】
A.相邻小球的间隔时间相同,但距离先变大后变小,故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相邻小球的间隔时间相同,间隔距离也相同;故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相邻小球的间隔时间相同,间隔距离逐渐增大,则说明小球做加速运动;故C符合题意;
D.相邻小球的间隔时间相同,间隔距离在减小,则说明小球做减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B
【详解】
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的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故B符合题意;
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1m,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正常情况跑完1km所用的时间一般在3min40s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1.B
【详解】
A.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20℃,故 A选项不符合题意;
B.人的步行速度大约是1.1m/s,故B选项符合题意;
C.普通的课桌的高度约为0.8m,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正常人呼吸1s呼吸一次大约1.3s,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D
【详解】
AB.由图像可知,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小强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
C.由图像可知,前4s内,小强运动距离较远,跑得较快,故C错误;
D.由图像可知,两人跑完80m所用时间相同,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
A.甲车频闪照片中两点间距越来越大,做的是加速运动,乙车频闪照片中两点间距一直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从A位置运动至E位置,甲乙两车所用时间相等,但是甲的路程小于乙的路程,所以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
C.根据可得,乙运动至D位置时速度为
故C正确;
D.从D位置运动至E位置,甲乙所用时间相等,由图可知,甲通过的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所以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14.垂直 估读 单位 平均
【详解】
略
15.0 40
【详解】
[1][2]由图象知,整个过程中,甲物体的图象是一水平直线,即其处于静止状态,前4s内运动的路程为0;而乙物体的图象是一倾斜直线,说明其做匀速直线运动,前2s的路程为20m,则前4s的路程为40m。
16.4.00 1
【详解】
[1][2]由图示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A至B点的路程是4.00cm。此段运动所用时间为0.04s,则平均速度
17.运动 6
【详解】
[1]以马为参照物,路边的树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
[2]由可得骑马从长春到吉林大约需要的时间
18.285.74
【详解】
车轮的周长
则操场的跑道长
s=182L=182×1.57m=285.74m
19.75 列车窗台 运动
【详解】
[1]高速行驶的列车的速度
270km/h=75m/s
[2]以列车窗台为参照物,硬币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
[3]以车窗外的树木为参照物,硬币的位置时刻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20.匀速 快 25
【详解】
[1]由图甲可知,在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运动的距离相等,故甲图中汽车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由图乙可知,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汽车运动的距离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
[3]有图乙可知,汽车在0~30s的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为750m,则0~30s之间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21.(1)600s;(2)7;(3)12600m
【详解】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
(2)出租车行驶的路程为
出租车行驶的速度为
(3)若出租车以此速度匀速行驶半小时
则通过的路程为
答:(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600s;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7m/s;
(3)若出租车以这个速度匀速行驶半小时所通过的路程是12600m。
22.(1)9600m;(2)16m/s
【详解】
解:(1)汽车在前一段模拟山路上行驶的速度
v1=72km/h=20m/s
该汽车在这一段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s1=v1tl=20m/s×6×60s=7200m
汽车在后一段模拟山路上行驶的速度
v2=36km/h=10m/s
该汽车在这一段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s2=v2t2=10m/s×4×60s=2400m
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总路程
s=s1+s2=7200m+2400m=9600m
(2)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总时间
t=t1+t2=6min+4min=10min=600s
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16m/s
答:(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总路程是9600m;
(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16m/s。
23.(1);(2);(3)
【详解】
(1)由表可知,动车由上海到南京全程的时间是
(2)由表可知,上海到南京的路程s=300km,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3)动车全部通过该桥通过的路程是
由得,动车全部通过该桥需要的时间是
答:(1)动车由上海到南京全程的时间是;
(2)D412次动车组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3)动车全部通过该桥需要的时间是。
24.(1)15min;(2)28.8km/h;(3)1.5km
【详解】
解:(1)小明从上车到下车,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由车票数据可知:s1=7.2km,t1=15min=0.25h,出租车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3)由速度盘可知:v2=60km/h,且t2=1.5min=0.025h,所以,根据可知这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
答:(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15min;(2)出租车的平均速度为28.8km/h;(3)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为1.5km。
25.(1)500s;(2)2000m;(3)10m/s
【详解】
解:(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s1=4000m,速度v1=8m/s,时间
t1=
(2)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v2=20m/s,时间t=100s,则路程
s2=v2t2=20m/s×100s=2000m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总路程
s=4000m+2000m=6000m
总时间
t=500s+100s=600s
则速度
v=
答:(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时间为500s;
(2)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为2000m;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为10m/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一章 常见的运动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一章 常见的运动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一章 常见的运动综合与测试练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