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4.1光的直线传播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2651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4.1光的直线传播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2651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4.1光的直线传播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26517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4.1光的传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能解释影的形成和日月食等常见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4.记住真空和空气中的光速c=3×108m/s,并能根据光速进行简单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实验,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从生活中学物理的习惯。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光的直线传播以及应用。教学难点 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1.引入1(生命感悟) 教师:清晨,一个山青水秀的世界在我们眼前展开;夜晚,璀灿的灯光又带给我们温暖。没有光明,世界只会一片黑暗。下面,请大家欣赏几张五彩斑斓的图片。 2.引入2 思考:漆黑的夜晚,我们什么也看不见;站在太阳底下,紧闭双眼,还是什么都看不见。这是什么原因呢?分析:在漆黑的夜晚,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由于没有光的缘故.站在太阳底下,紧闭双眼也看不到光。我们要看见物体,必须要有光,而且光必须进入我们的眼睛。那是不是我们看到的所有的物体都能够自己发光呢?(学生在回答的时候,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说出自己会发光的物体)(二)进行新课1、光源 学生阅读教材P69的内容,引入光源定义: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让学生自己列举身边的光源有哪些?然后给光源进行分类。 光源分类:(1)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水母、灯笼鱼等。 (2)人造光源:如火把、油灯、蜡烛、霓虹灯等。 讨论:月亮是不是光源?太阳呢? 注意:光源指的是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而有些物体本身不发光但由于它们能反射太阳或其他光源射出的光,好像它们也是在发光一样(像月亮、珍珠等),不要认为它们是光源。 例题:月亮、太阳、点燃的火把、镜子,其中都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 )
A.太阳和月亮 B.月亮和镜子
C.太阳和镜子 D.太阳和点燃的火把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光源,那光源发出的光究竟是如何传播的呢?思考:有雾的天,汽车头灯发出的光是如何传播的?汽车头灯的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思考:手电在夜间发出的光线呢?手电的光线也是直的激光器发出的光线也是直的,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是直的2、指导学生认识光的传播实验一:光在空气中是如何传播的? 在空气中喷出大量水雾,用激光笔在水雾中射出一束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实验二:光在水中是如何传播的? 在水中加入少量牛奶,用激光笔在水中射出一束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实验三:光在透明固体中是如何传播的?用激光笔在半透明的果冻里射出一束光,观察光在果冻里传播的路经汇报实验,讨论:以上现象证明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径;注意: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线也会发生弯曲的!3.描述光的传播 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1)、直线代表光的传播路线;(2)、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箭头画在中间,不要画在端点上。注意: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为了方便研究光的传播情况而引入的,是一种表示光的传播情况的物理模型。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做物理模型法。4、光的直线传播的特性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呢? (1)影子的形成: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形成一个阴暗区域,即物体的影子 例题:一人沿公路步行,在经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灯光照射到人身上所形成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 )A.逐渐变长 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变短 D.先变长,后变短(2) 小孔成像 原理:光沿直线传播成像特点:小孔所成像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取决于物、孔与屏三者之间的距离。当孔到物距离一定时,屏越远,像越大。世界上最早的照相机——针孔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孔到屏的距离一定时,物越远,像越小。(3) 日食(月食)的形成 日食的形成:当月球进入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太阳的部分光线被月球遮住,在地球形成阴影,此处的人看不到太阳,形成日食。 月食的形成:当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域时,太阳的光线无法照到月球,人无法看到月球,于是出现月食。(4)激光准直:用激光器发出激光,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保证掘进方向不变。 (5) 检查排直队、打靶瞄准时要“三点一直线”等 4、光的传播速度想一想:雷雨天,我们是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这是为什么?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出的,但是光的传播速度要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得多,所以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学生阅读课本光的传播速度。光的传播速度很大,光在真空(或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而在其它的介质中均要减小。如: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3/4。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的2/3。并让学生自己把光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进行比较。拓展:光年是长度的单位,请计算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s=vt=3×108m/s×3600s/h×24h/天×365天/年×1年=9.46×1015m=9.46×1012km5、课堂总结6、课堂练习7、布置作业 板 书 设 计 光的传播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的传播路径结论:光的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现象的解释 (1)影子的形成 (2)日食、月食4、原理的应用 (1)影子游戏 (2)排队看齐 (3)瞄准射击 (4)打隧道5、光速 真空:3×108m/s(速度最大)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 >光在水中的速度 >光在固体中的速度6、光年(长度单位)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分组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