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 2022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 选择题专项练(三)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2654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高考 2022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 选择题专项练(三)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2654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高考 2022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 选择题专项练(三)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26547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高考 2022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 选择题专项练(三)
展开选择题专项练(三)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四川德阳三模)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炖排骨时加醋,利于钙、铁的吸收
B.为防止薯片被挤碎,在其包装袋中充氧气
C.为改变面食外观,多加含铝膨松剂
D.为保持食物水分,用聚氯乙烯保鲜膜罩住食物加热
2.(2021四川雅安三模)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B.天然药物无毒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
C.SO2有毒,严禁将其添加到任何食品和饮料中
D.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属于白色垃圾,能使溴水褪色
3.(2021湖南永州二模)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
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O
B.氯化钠的电子式:N
C.CH4的比例模型:
D.乙炔的结构式:H—C≡C—H
4.(2021湖南郴州质量监测)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L 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含有NA个CH3COOH分子
B.标准状况下,11.2 L臭氧所含质子数为8NA
C.0.2 mol NO与0.1 mol 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含有的C—Cl键的数目为0.4NA
5.(2021内蒙古杭锦后旗期中)下表中对离子方程式的评价合理的是( )
选项 | 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 | 评价 |
A | 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H++S+Ba2++OH-BaSO4↓+H2O | 正确 |
B | 向碳酸镁浊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C+2H+CO2↑+H2O | 错误,碳酸镁不应写成离子形式 |
C |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至液体变为红褐色:Fe3++3H2OFe(OH)3↓+3H+ | 正确 |
D | 向NaOH溶液中加入CuCl2溶液:OH-+Cu2+Cu(OH)2↓ | 正确 |
6.(2021湖南常德一模)以非水溶性钾长石(K2O·Al2O3·6SiO2)为原料提取Al2O3、K2CO3等物质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浸液”中金属阳离子主要有K+、Na+、Al3+
B.“碱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CC+H2O
C.“过滤”所需玻璃仪器:普通漏斗、烧杯、玻璃棒
D.Na2CO3、CO2可在流程中循环利用
7.(2021山东滨州模拟)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可以用碳酸氢钠溶液检验该分子中的官能团
B.所有碳原子均可共平面
C.相对分子质量比布洛芬小70的同系物,其结构有4种
D.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还原等反应
8.(2021江西上饶一模)位于三个不同周期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F、W、X、Y、Z,其中W、Y、Z分别位于三个不同周期,F、Y位于同一主族;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W、X、Y三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由W、X、Y、Z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F、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不能发生反应
B.因为Y比F的氢化物稳定,所以Y的氢化物沸点高于F
C.X与Y、Y与Z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D.W元素所在周期的主族元素简单离子半径比较中,W的离子半径最小
9.(2021湖南长沙明德中学三模)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室温下,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溶液变浑浊 | 碳酸的酸性比苯酚的强 |
B | 加热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溶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 | 有乙烯生成 |
续 表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C | 向2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中滴加3滴0.1 mol·L-1的Mg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后,再滴加3滴0.1 mol·L-1的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 Ksp[Mg(OH)2]>Ksp[Fe(OH)3] |
D | 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 | KW<Ka1(H2CO3)·Ka2(H2CO3) |
10.(2021江苏百校第二次联考)下列图像与描述相符的是 ( )
A.图甲表示反应4CO(g)+2NO2(g)N2(g)+4CO2(g),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改变起始时CO的物质的量,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变化情况。由图可知,NO2的转化率:c=a<b
B.图乙表示SO2氧化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C.图丙是室温下AgCl和AgI的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曲线,说明该温度下反应AgCl(s)+I-(aq)AgI(s)+Cl-(aq)的平衡常数K=2.5×106
D.图丁表示炭黑作用下O2生成活化氧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说明每活化一个氧分子吸收0.29 eV的能量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2021重庆南开中学期中)白磷有剧毒,白磷中毒可用硫酸铜溶液解毒,白磷与硫酸铜可以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Ⅰ.P4+10CuSO4+16H2O10Cu+4H3PO4+10H2SO4
Ⅱ.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上述两个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B.在上述两个反应中,氧化产物都是H3PO4
C.在上述两个反应中,白磷所起的作用不完全相同
D.等质量的白磷分别发生上述两个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之比为6∶11
12.(2021湖南怀化一模)“三室法”制备烧碱和硫酸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极B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B.离子交换膜B为阳离子交换膜
C.稀硫酸从c处进,浓NaOH溶液从b处出,浓Na2SO4溶液从e处进
D.理论上Na+迁移数等于导线中通过的电子数,S的迁移数是导线上通过电子数的一半
13.(2021广东梅州3月质检)科研人员提出CeO2催化合成DMC需经历三步反应,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过程中反应①②③中均有O—H键断裂
B.生成DMC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C.CeO2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DMC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和甲醇
14.(2021湖南永州二模)25 ℃时,0.10 L某二元弱酸H2A溶液用1.00 mol·L-1的NaOH溶液调节其pH,溶液中H2A、HA-及A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2A的Ka1=1×10-4
B.溶液在X点和Z点时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在Y点时,c(Na+)>3c(A2-)
D.0.1 mol·L-1的NaHA溶液中:c(Na+)>c(HA-)>c(H2A)>c(A2-)
选择题专项练(三)
1.A 解析:醋能将骨头中的钙、铁元素进入汤中被人体吸收,A正确;氧气能加快食品的氧化,故不能在包装袋中充氧气,B不正确;含铝膨松剂对人体有害,不能多加,C不正确;聚氯乙烯不能直接加热,会产生有害物质,D不正确。
2.A 解析:淀粉分子和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所以都属于多糖,A正确;天然药物有的本身就有很大的毒性,不能长期食用,B错误;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常用作葡萄酒的抗氧化剂,C错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后,不再含有碳碳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D错误。
3.B 解析: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的质量数为18,则核素符号为O,A正确;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Na+]-,B错误;CH4为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半径大于氢的,则比例模型为,C正确;乙炔分子内有碳碳三键,则结构式为H—C≡C—H,D正确。
4.C 解析:CH3COOH是弱酸,在溶液中会电离,故1 L 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CH3COOH分子少于NA个,A错误;标准状况下,11.2 L臭氧的物质的量是0.5 mol,由于1个O3分子中含有24个质子,则0.5 mol O3所含质子数为12NA,B错误;0.2 mol NO与0.1 mol 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根据氧原子守恒可知容器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NO)+2N(O2)=0.2NA+0.2NA=0.4NA,C正确;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CCl4的物质的量,D错误。
5.B 解析: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Ba2++2OH-BaSO4↓+2H2O,A错误;向碳酸镁浊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CO3+2H+CO2↑+H2O+Mg2+,MgCO3不能拆成离子形式,B正确;该反应用于制备Fe(OH)3胶体,离子方程式中Fe(OH)3后不应标“↓”,C错误;向NaOH溶液中加入Cu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Cu2+Cu(OH)2↓,D错误。
6.A 解析:钾长石中加入碳酸钙和碳酸钠煅烧时铝元素转化为偏铝酸钠;水浸过滤可得二氧化硅和过量的碳酸钙;在浸液中加入过量的二氧化碳调节pH,将生成的氢氧化铝过滤,再加入氢氧化钠进行碱化,将溶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转换成碳酸根离子,最后结晶过滤得到碳酸钠晶体和碳酸钾溶液,完成分离。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为偏铝酸根,A项错误;过量二氧化碳使溶液中存在大量的碳酸氢根离子,碱化过程中,NaOH与HC反应,将HC转化为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CC+H2O,B项正确;“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普通漏斗、烧杯、玻璃棒,C项正确;从流程图可知,煅烧时加入碳酸钠,过滤时析出碳酸钠,在调节pH时加入了二氧化碳,但是在煅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故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可以循环利用,D项正确。
7.B 解析:该分子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A正确;该分子中存在3个碳原子连接在同一饱和碳原子上的结构,根据甲烷的空间结构可知不可能所有碳原子共面,B错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多个CH2的有机物互为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布洛芬小70,则少5个“CH2”,所以其同系物中含有8个碳,且含有苯环和羧基,则符合条件的有苯乙酸、间甲基苯甲酸、邻甲基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共4种,C正确;含有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含羧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可燃烧,燃烧也属于氧化反应);苯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属于还原反应,D正确。
8.D 解析:根据题意,结合物质的结构可知,F、W、X、Y、Z分别为S元素、Al元素、Na元素、O元素、H元素。W、F、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Al(OH)3、H2SO4、NaOH,两两能发生反应,A错误;氢化物稳定性与氢化物沸点无关,B错误;X与Y、Y与Z形成原子个数比1∶1的化合物分别为Na2O2、H2O2,Na2O2含有离子键、共价键,H2O2只含有共价键,所含化学键类型不相同,C错误;W元素简单离子为Al3+,在第三周期的主族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Al3+,D正确。
9.A 解析:二氧化碳和苯酚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苯酚,说明碳酸酸性强于苯酚,A正确;加热过程中乙醇蒸气出来,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不能说明产生了乙烯,B错误;因为氢氧化钠过量,可以和氯化铁直接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不能比较溶度积常数,C错误;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说明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则Kh=>Ka2(H2CO3),可得KW>Ka1(H2CO3)·Ka2(H2CO3),D错误。
10.C 解析:反应4CO(g)+2NO2(g)N2(g)+4CO2(g),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改变起始时CO的物质的量,促进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氮转化率增大,故NO2的转化率:a<b<c,A错误;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不改变物质的能量,B错误;结合曲线A、B可知Ksp(AgCl)=2×10-10,Ksp(AgI)=8×10-17,该温度下反应AgCl(s)+I-(aq)AgI(s)+Cl-(aq)的平衡常数K==2.5×106,C正确;根据图丁可知,活化氧的过程是放热的,每活化一个氧分子放出0.29 eV的能量,D错误。
11.D 解析:两个反应中,反应物水中H、O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故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A正确;两个反应中,H3PO4均由单质磷失去电子得到,磷酸为氧化产物,B正确;反应Ⅰ中磷元素的化合价只升高,作还原剂,反应Ⅱ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一部分升高为+5价,一部分降低为-3价,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正确;1 mol P4发生反应Ⅰ得到4 mol H3PO4,转移20 mol电子,1 mol P4发生反应Ⅱ得到 mol H3PO4,转移5× mol电子,等质量的白磷分别发生题中两个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之比为11∶6,D错误。
12.CD 解析:根据题意和装置图,利用“三室法”制备烧碱和硫酸,则两个电极一边产生硫酸,一边产生烧碱,e处加入的应为硫酸钠溶液,钠离子与硫酸根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A、B向两极移动,根据B电极上生成氧气,即电解质溶液中的氧元素由-2价变为0价,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电极B为阳极,硫酸根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B向电极B移动,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则c处加入的为稀硫酸,d处流出的为浓硫酸;电极A为阴极,Na+透过离子交换膜A向电极A移动,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则a处加入的为稀氢氧化钠溶液,b处流出的为浓氢氧化钠溶液。电极B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A项错误;S透过离子交换膜B向电极B移动,则离子交换膜B为阴离子交换膜,B项错误;稀硫酸从c处进,浓NaOH溶液从b处出,浓Na2SO4溶液从e处进,C项正确;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Na+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Na+迁移的数量等于导线上通过电子的数量,导线上通过电子的数量等于硫酸根离子迁移数量的两倍,D项正确。
13.D 解析:根据示意图可知①中CH3OH生成CH3O—,CH3OH中的O—H键断裂,②中没有O—H键断裂,③中CH3OH生成CH3OCOOCH3,CH3OH中的O—H键断裂,故A错误;反应中有水分子生成,生成DMC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小于100%,B错误;催化剂的使用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C错误;DMC的结构中有酯基,能与过量NaOH溶液发生水解反应生成Na2CO3和甲醇,D正确。
14.BD 解析:H2A是二元弱酸,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2AH++HA-,HA-H++A2-,主要是第一步电离,根据粒子浓度大小可知: 表示H2A,表示HA-,表示A2-。根据溶液中各种粒子的浓度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pH关系分析:H2A的第一步电离平衡为H2AH++HA-,该步电离平衡常数Ka1=,X点时,溶液pH=4,c(H+)=10-4 mol·L-1,此时c(HA-)=c(H2A),则Ka1=10-4,A正确。H2A溶液中酸电离产生H+,对水的电离平衡起抑制作用,向H2A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H2A不断被中和,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在恰好被完全中和前,水电离程度逐渐增大,X点时酸H2A仅部分被中和,Z点时恰好完全中和,所以水的电离程度:Z>X,B错误。根据图示可知,Y点对应溶液为等浓度的Na2A与NaHA混合溶液,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2c(A2-)+c(HA-)+c(OH-),由于此时溶液pH=8,说明溶液中c(H+)<c(OH-),所以c(Na+)>2c(A2-)+c(HA-),由于溶液中c(HA-)=c(A2-),则c(Na+)>3c(A2-),C正确。由图像可知,V(NaOH溶液)为0.01 L 时,得到浓度约为0.1 mol·L-1的NaHA溶液,此时溶液pH=6,溶液显酸性,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所以c(A2-)>c(H2A);NaHA是强碱弱酸盐,HA-发生电离、水解而消耗,所以c(Na+)>c(HA-);但盐电离产生的离子电离和水解程度是微弱的,主要以盐电离产生的离子存在,则c(HA-)>c(A2-),故溶液中四种微粒的浓度关系为c(Na+)>c(HA-)>c(A2-)>c(H2A),D错误。
人教版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选择题专项练三: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选择题专项练三
2022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练习 选择题专项练(三): 这是一份2022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练习 选择题专项练(三),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3 kJ·ml-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高考 2022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 非选择题专项练(一): 这是一份备战高考 2022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 非选择题专项练(一),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