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 11.2 导体的电阻 作业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  11.2 导体的电阻 作业第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  11.2 导体的电阻 作业第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  11.2 导体的电阻 作业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2 导体的电阻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2 导体的电阻课堂检测,共7页。
    课时分层作业(十一) 导体的电阻(建议用时:25分钟)考点一 对电阻定律的理解和应用1.关于公式R和公式R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式对一切情况都适用BR仅适用于金属导体,Rρ适用于任何导体    C.导体的电阻RU成正比,与I成反比    D.同种导体的电阻在温度一定时与导体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D [Rρ适用于金属导体和电解液,且为纯电阻电路,故AB错误;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决定,与UI无关,故C错误,D正确。]2.目前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很高,要求里面的各种电子元件都微型化,集成度越高,电子元件越微型化、越小。图中R1R2是两个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为正方形的导体,但R2的尺寸远远小于R1的尺寸。通过两导体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则关于这两个导体的电阻R1R2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R1>R2     BR1<R2CR1R2 D.无法确定C [设正方形导体表面的边长为a,厚度为d,材料的电阻率为ρ,根据电阻定律得Rρρ,可见正方形电阻的阻值只和材料的电阻率及厚度有关,与导体的其他尺寸无关,选项C正确。]3.一根均匀导线,现将它均匀拉长,使导线的直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此时它的阻值为64 Ω,则导线原来的电阻值为(  )A128 Ω  B32 Ω  C4 Ω  D2 ΩC [一根均匀导线,现将它均匀拉长,使导线的直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因为导线的体积不变,则长度变为原来的4倍,根据电阻定律Rρ,知电阻变为原来的16倍,所以导线原来的电阻为4 Ω,选项C正确。]考点二 电阻率4.关于金属的电阻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纯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绝缘体的电阻率最大B.纯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绝缘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合金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D.电阻率的大小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与材料无关A [由不同种类金属的电阻特点知A对;纯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合金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增加量很小或不变,BC错;电阻率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有关,D错。]5.根据电阻定律可得电阻率ρ,对于温度一定的某种金属导线来说,它的电阻率(  )A.跟导线的电阻成正比B.跟导线的横截面积成反比C.由所用金属材料本身特性决定D.跟导线的长度成正比C [导线的电阻率与导线的电阻大小、横截面积、长度无关,由材料本身特性决定,故C正确。]6.工业上采用一种称为电导仪的仪器测量液体的电阻率,其中一个关键部件如图所示,AB是两片面积为1 cm2的正方形铂片,间距为d1 cm,把它们浸在待测液体中,若通过两根引线加上U6 V的电压时,测出电流I1 μA,则这种液体的电阻率为多少?[解析] R Ω6×106Ω由题意知:ld102 mS104 m2RρρΩ·m6×104 Ω·m[答案] 6×104 Ω·m考点三 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7(多选)某同学做三种导电元件的导电实验,他根据所测数据,分别绘制了三种元件的I­U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只有图像是正确的B图像是曲线,肯定误差太大C显示的为非线性元件,显示的为线性元件D三个图像都可能是正确的,并不一定有较大误差CD [某导电元件的I­U图线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如果I­U图线为曲线,则表示该元件是非线性元件,故CD选项正确。]8.如图所示,图线和图线所表示的电阻值分别是(  )A4 Ω2 ΩB0.25 Ω0.5 ΩC4 kΩ2  D2.5×104 Ω5.0×104 ΩC [U­I图中,斜率越大,电阻越大,且斜率大小与电阻阻值大小相等,所以R1k1 Ω4 kΩ,同理R22 kΩ,故C正确。]9.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它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或绿色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指示、显示、装饰、背光源、普通照明和城市夜景等领域。如图为某LED的伏安特性曲线,根据此伏安特性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LED两端电压在2 V以下时,通过LED的电流几乎为零    B.当LED两端电压为3.0 V时,它消耗功率约为0.15 WC.如果把电压33.5 V段近似看作直线,那么这一电压范围内,电阻几乎保持不变,其电阻约为2.5 ΩD.在电压33.5 V范围内,LED的电阻随接入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减小C [由图像可知,当LED两端电压在2 V以下时,通过LED的电流几乎为零,故A正确;当LED两端电压为3.0 V时,电流为50 mA,则它消耗功率为PUI3×0.05 W0.15 W,故B正确;根据R,由图像可知,在电压33.5 V范围内,LED的电阻随接入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减小,故C错误,D正确。C符合题意。](建议用时:15分钟)10.两根材料相同的均匀导线AB,其长度分别为L2L,串联在电路中时沿长度方向电势的变化如图所示,则AB导线的横截面积之比为(  )A23    B13C12 D31B [由图像可知两导线电压降分别为UA6 VUB4 V;由于它们串联,则3RB2RA;由电阻定律可知,得,选项B正确。]11(多选)如图所示是某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可知(  )A.导体的电阻是25 ΩB.导体的电阻是0.04 Ω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是0.04 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 AD.当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1 A时,导体两端的电压是2.5 V   AD [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故导体的电阻RΩ25 Ω,故A正确,B错误;由欧姆定律可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04 V时,电流I A0.001 6 A,故C错误;由欧姆定律可知:当电流为0.1 A时,电压UIR0.1×25 V2.5 V,故D正确。]12.在做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每次需挑选下表中两根合适的导线,测出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然后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 导线号码ABCDEFG长度/m1.00.51.51.01.21.50.5横截面/mm23.20.81.20.81.21.21.2材料锰铜镍铬锰铜锰铜镍铬(1)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填号码)________(2)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的长度的关系,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________(3)为了研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________(4)本实验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解析] (1)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该选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两根导线,即选CF(2)研究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应该选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两根导线,即选CG(3)研究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应该选长度和材料都相同的两根导线,即选AD(4)本实验所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答案] (1)CF (2)CG (3)AD (4)控制变量法13.有一种电测井技术,用钻头在地上钻孔,通过在钻孔中进行电特性测量,可以反映地下的有关情况。如图所示为一钻孔,其形状为圆柱体,半径为10 cm,设里面充满浓度均匀的盐水,其电阻率ρ0.314 Ω·m,现在在钻孔的上表面和底部加上电压,测得U100 VI100 mA。求该钻孔的深度。[解析] 盐水电阻R1 000 Ω由电阻定律RSπr23.14×102 m2解得h100 m[答案] 100 m 

    相关试卷

    高中物理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2 导体的电阻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2 导体的电阻课时训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欧姆定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5 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2 导体的电阻精品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2 导体的电阻精品课时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2 导体的电阻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2 导体的电阻当堂检测题,共4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