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时作业
展开绝密★启用前
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练习人教版( 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
在准噶尔盆地西部,有一座方圆数十里的“古城”,人们又叫它“魔鬼城”(下图)。这里地表突兀奇特,夜幕降临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怪异的声音好像魔鬼在叫。“魔鬼城”地下蕴藏着丰富而优质的石油和天然沥青。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 造成“魔鬼城”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流水侵蚀 B. 风力沉积 C. 风力侵蚀 D. 岩浆活动
- 蕴藏石油的良好地质环境是
A. 岩浆岩、断层构造 B. 沉积岩、背斜构造
C. 变质岩、断层构造 D. 沉积岩、向斜构造
- 该区域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土地盐碱化 C. 台风危害 D. 酸雨危害
读“某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示意图”(如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 该社会发展阶段()
A. 人们依赖环境,崇拜自然
B. 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
C. 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
D. 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 图示生产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植被破坏 ②水土流失
③酸雨危害 ④大气污染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读“环境问题图片”,回答下列小题。
- 造成图中甲、丙、丁所代表环境问题的方式分别是()
A. 过渡开垦、石油泄漏、过渡捕捞 B. 过渡放牧、过渡砍伐、过渡捕捞
C. 过渡开垦、过渡砍伐、过渡捕捞 D. 气候干旱、降水量大、石油泄漏
- 图示环境问题之间可能有因果关系的是()
A. 甲→乙 B. 丙→乙 C. 甲→丁 D. 丁→甲
- 下列选项,与图示环境问题都相关的是()
A. 土地荒漠化 B. 生物多样性减少
C. 水土流失 D. 矿产资源短缺
大气环境问题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并对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据此完成下题。
- 我国下列地区中,酸雨危害最严重的是( )
A. 华北平原 B. 辽中南工业区 C. 四川盆地 D. 京津唐工业区
- 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 )
A. 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
B.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C. 大力植树造林
D. 减少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 读“环境问题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A. 大气污染、光污染 B. 土壤污染、噪声污染
C. 大气污染、噪声污染 D. 放射性污染、光污染
读漫画《危险》,完成下题。
危险
- 漫画中“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 )
A. 水资源短缺 B. 全球变暖
C. 生物多样性减少 D. 沙尘暴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这种环境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突出
B. 造成这种危险的人为原因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C. 除中国外,这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还有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
D. 为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必须禁止人类的开发活动
近年来,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部分城市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国内外多地的成功案例表明,合理设置城市通风廊道(主要借助宽阔的道路、城市开敞空间、城市绿化用地、水域河流以及低矮楼宇群等),是缓解雾霾天气的重要辅助手段。洛阳市区三面环山,并有多个森林公园,多条河流穿城而过,三大铁路干线从城市中间穿过。由于多种原因,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通风廊道并不通畅。据此完成下题。
- 洛阳雾霾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气稳定度高 B. 交通通达度高 C. 城市化水平高 D. 城市绿化率高
- 城市通风廊道规划的实施, 可以促进洛阳市( )
A. 城市人口比重快速提升 B. 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
C. 城市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D. 城市建筑高度大幅降低
- 洛阳城市通风廊道不通畅主要是因为( )
A. 生态载体不足 B. 城市土地紧张 C. 缺乏技术指导 D. 缺少政策支持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0分)
- 读“内蒙古自治区简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20年来,呼伦贝尔地区土地利用不断变化,耕地面积增加101.75万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增加9.8万公顷,牧草地面积减少233.82万公顷,水域及未利用地面积减少39.06万公顷。
材料二 内蒙古有富煤之忧,窝电之困。内蒙古“十二五”规划提出“将输煤变为输电”和“煤—电—用”一体化发展战略,构建了煤—电—冶(有色金属冶炼)、煤—电—化(重化工业)、煤—电—热(热电联产)、煤—电—建(建材产业)等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1)说出呼伦贝尔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环境问题。
(2)说出内蒙古变输煤为输电后对本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内蒙古建设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意义。
- 阅读下面资料,完成下面问题。沙坡头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草原向荒漠间的过渡地带,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80mm,集中在5-9月,优势风向为西北风,全年风沙日数达200天,境内多流沙,沙丘移动速度2-4米/年。包兰铁路1958年通车运行,是华北通往西北的干线铁路。铁路防护体系包括四个带:前沿阻沙带(由阻沙棚栏和草方格沙障组成)、固沙带(由草方格沙障和无灌溉植被组成)、灌溉林带、砾石平台缓冲输沙带,其中固沙带是整个防护体系的主体。下图示意包兰铁路沙坡头防护体系。
( 1)简要分析1958年包兰铁路沙坡头段运行时面临的危害。
(2)结合地形,说出阻沙棚栏对保护铁路的益处。
(3)简述沙坡头防护带中植被易存活的有利条件。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美国先后颁布了多部有关土地利用的法规,如1934年颁布了“泰勒放牧法”,1935年出台了“水土保持法”等,这些法规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图是美国过去200年来草地面积变化图。
(1)过去200年美国草地面积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春季“黑风暴”频发,说出其产生的自然条件。
(3)指出“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的影响。
(4)历史时期美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我国国情,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还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小题1】C | 【小题2】B | 【小题3】B |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握外力作用与地貌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魔鬼城”地貌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主要受到风力侵蚀。故C正确,ABD错误。
2.
【分析】
本题考查三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和内力作用与地貌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握三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和内力作用与地貌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据所学可知,石油为动植物沉积形成,因此多储存在沉积岩中,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
【分析】
本题考查西北的环境问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握西北的环境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准噶尔盆地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降水少,蒸发强烈,盐碱易积聚在地表,形成土地盐碱化,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答案】
【小题1】C | 【小题2】A |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人地关系的思想,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解答】
据图可知,该景观图显示了农业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该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与广度都增大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但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C正确;人们依赖环境,崇拜自然是采猎文明时期,A错误;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是工业文明时期,B错误;人类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后工业化时期,D错误。
2. 【分析】
本题考查图示生产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环境问题的类型及其成因。
【解答】
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图中是农业社会的人地关系图,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①②正确;酸雨危害和环境污染是工业社会时期出现的,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6.【答案】
【小题1】B | 【小题2】B | 【小题3】B |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解答】
据图甲可知,由于过渡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据图丙可知,由于过渡砍伐导致植被破坏,据图丁可知,由于过渡捕捞导致渔业资源减少,故B正确,ACD错误。
2. 【分析】
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解答】
据上题可知,甲地过渡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乙地流水堆积作用污染水源,丙地过渡砍伐导致植被破坏,丁地过渡捕捞导致渔业资源减少,由于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导致入河泥沙增多,故图示环境问题之间可能有因果关系的是丙→乙,故B正确,ACD错误。
3. 【分析】
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解答】
据上题可知,甲地过渡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乙地流水堆积作用污染水源,丙地过渡砍伐导致植被破坏,丁地过渡捕捞导致渔业资源减少,这些环境问题都会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小,故B正确,ACD错误。
9.【答案】
【小题1】C | 【小题2】D |
【解析】
1.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酸雨危害严重的地区,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我国酸雨危害严重的地区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酸雨产生的原因是大量酸性气体排入大气中,四川盆地有色金属冶炼工业释放大量酸性气体,加上南方地区降水多,酸雨危害严重;华北平原、辽中南工业区和京津唐工业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少,酸雨危害小。选C。
2.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酸雨产生的原因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的排放,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减少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植树造林可以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少可以缓解全球变暖,与防治酸雨没有关系。故ABC排除,选D。
11.【答案】C
【解析】略
12.【答案】
【小题1】D | 【小题2】D |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握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据漫画可知,因砍伐树木,造成风沙侵袭, 故“危险”指沙尘暴。D正确。
2. 【分析】
本题考查沙尘暴产生的原因、分布及解决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握沙尘暴产生的原因、分布及解决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沙尘暴的形成既有干旱等自然原因,也有过垦、过牧、过伐等人为原因; 沙尘暴在荒漠化突出的地区比较严重,除中国外,这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还有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禁止人类开发活动的做法不现实。D错误,符合题意。
14.【答案】
【小题1】A | 【小题2】B | 【小题3】B |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洛阳雾霾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掌握材料信息。
【解答】
城市各种污染物排放量大,且洛阳三面环山,地形封闭,空气流动不畅,加上森林、河流众多,使得水汽与悬浮颗粒物长期聚积。A正确。
2.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通风廊道规划的实施对洛阳市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掌握材料信息。
【解答】
城市人口比重的提升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不会因通风廊道建设大幅提高;通风廊道能缓解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不会影响到产业结构,也不会使城市建筑高度大幅降低;可以促进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B正确。对城市人口比重产业结构、城市建筑高度变化之间没啥联系,故ACD排除。选B。
3.
【分析】
本题考查洛阳城市通风廊道不通畅主要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掌握材料信息。
【解答】
洛阳市有多个森林公园,多条河流穿城而过,三大铁路干线从城市中间穿过,均可作为城市通风廊道的生态载体,生态载体充足;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若干城市通风廊道,说明有一定的政策和技术支持;城区的快速扩张、城市建设对土地的强烈需求导致城市土地紧张。B正确。ACD排除。选B。
17.【答案】(1)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破坏、环境污染。
(2)加重当地环境污染,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降低煤炭运输消耗;减轻东部地区及整体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机会。
【解析】略
18.【答案】 (1) 包兰铁路沙坡头段位于干旱地区,多流动沙丘,在西北风的作用下,沙丘会不断南移,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风沙侵蚀路基(和路肩) ;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等。
(2)阻沙棚栏多位于流动沙丘背风坡-侧丘顶,受沙丘地形影响,近地面背风坡一侧风速明显降低:阻沙棚栏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丘顶风速,使流沙在棚栏附近沉积:棚栏加速沙丘的增高,阻沙作用更明显,沙丘移动速度更慢(被固定);保障了包兰铁路的正常运行。
(3)防护带降低风速,加速沙漠结皮,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和水分; (草方格沙障中) 秸秆腐烂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夏季较多的降水利于植被的生长;离黄河近,浇灌方便,保障植被的存活。
【解析】 (1) 材料“优势风向为西北风,全年风沙日数达200天,境内多流沙,沙丘移动速度2- 4 米/年”可知,在风力作用下,沙丘会南移,风沙堆积淹没路基和轨道,风沙侵蚀破坏路基、通信设施等,影响运行安全。
(2)读图可得,前沿阻沙带位于地势较高的背风坡沙丘项部(图中闭合等值线),结合材料“优势风向为西北风”可知,风速相对于迎风坡而言,风速较小,借助生活经验可得;阻沙棚栏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丘项风速,使流沙在棚栏处堆积。
(3) “草原向荒漠间的过渡地带,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80mm, 集中在5- 9月"说明当地降水利于植被存活;材料“由草方格沙障和无灌溉植被组成”、“灌溉林带”说明秸秆腐烂后可增加土壤有机质,结合图形可知,离黄河近,可人工灌溉。
19.【答案】(1)总体呈下降趋势(先缓慢下降,后快速下降,再缓慢下降)。
(2)春季多大风;天气干燥;生态环境脆弱。
(3)限制土地过度开垦;缓解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有效保护草地资源。
(4)启示: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政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
措施: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
【解析】略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精品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dl/tb_c400376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精品同步训练题</a>,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优秀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a href="/dl/tb_c400376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优秀课时训练</a>,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优秀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优秀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