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1页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2页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煤油燃烧产生火焰和黑烟,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光能
    B.干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C.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能量
    D.给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2.下列所示的标识,适合张贴在加油站的是
    A.B.C.D.
    3.2021年5月12日将是我国第十三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知识有利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旦发生火灾,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B.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森林发生火灾,可在大火蔓延的线路上砍掉一片树林设置隔离带来灭火
    D.易燃易爆物品不能与其他物质混存,必须隔离贮存
    4.下列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水灭火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用干冰做致冷剂可保存食品
    C.用活性炭净水可以去除水中的异味D.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可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
    6.下列有关生活、能源、环境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pH<7的雨水成为酸雨
    B.现在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
    C.“酸雨”主要是由排放到空气中的CO2等气体引起的
    D.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7.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开发利用清洁能源B.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C.深埋废旧电池D.提倡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8.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在点燃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
    B.在点燃条件下,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铁、硫、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D.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
    9.如图将白磷(a)和红磷(c)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80℃)中,热水中还有一块白磷(b)。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烧杯中的热水不仅能提供热量,还能隔绝空气
    B.a与c对比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C.b与c对比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与Y型瓶加塞子比较,小气球能缓冲管内气压
    10.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过氧化氢和水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C.冰雪融化、粮食酿酒都属于化学变化
    D.电瓶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1.小乐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燃烧匙内的白磷用电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其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t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显著增加,其原因是有空气进入瓶内
    B.从瓶内气压达到最高点直至t2时刻,瓶内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C.接通电加热装置前白磷不燃烧,接通后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D.t3时刻后瓶内气压又增加,是因为打开活塞后水进入瓶内,使瓶内气体所占体积减小
    12.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措施或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巴黎圣母院失火,消防队员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木柴架空烧得更旺,是是因为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13.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铁丝在氧气中能够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在空气中一定能够燃烧
    D.可燃物在有限燃烧能发生爆炸,面粉粉尘在仓库内遇明火也可能爆炸
    14.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人体内糖类物质的氧化B.金属的锈蚀
    C.火药的爆炸D.塑料的老化
    15.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火上浇油”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而燃烧得更旺
    ②镁条可以在 CO2 中剧烈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
    ③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④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⑤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A.①④⑤B.②③C.④⑤D.③④⑤
    二、填空题
    16.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氧气、②氮气、③稀有气体、④一氧化碳、⑤二氧化碳、⑥天然气、⑦石油、⑧煤等资源对人类的生存、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有着极其广泛和重要的用途。请将上述物质的序号填在符合下列问题的横线上。
    (1)供给人类和动物呼吸的是______。
    (2)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由______引起的中毒;
    (3)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_。
    (4)“西气东输”输送的主要燃料和化工原料是______。
    (5)属于重要的化工原料而被称为“工业血液”的是______。
    (6)可用于充制霓虹灯,使之发出各种颜色的光的是______。
    17.化石燃料是现代化工的重要燃料和原料,煤(主要成分碳)、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及部分其他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______。
    (2)在物质的分类中,CO属于______(填标号)。
    A单质 B混合物 C氧化物
    (3)一氧化碳常用于冶金工业,这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______。
    (4)写出如图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
    (5)写出CH4→X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8.“低碳经济”是全方位的“节能减排”经济,也是全人类的生态文明经济。“减排”旨在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低碳”正成为人们的共识。
    (1)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空气中过多的CO2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开发和利用清洁而高效的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即可环保又能节能。请你举出一种新能源________ 。
    (3)低碳是为了减缓主要由CO2引起的环境问题即就是________。
    三、推断题
    19.根据下列方框图简答:
    已知: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C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B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D与E含有相同的两种元素,且E是有毒气体;F含有A一E的所有元素。
    (1)请推断物质的化学式:F_______。
    (2)写出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0.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纯净物,其中B是一种常见的液体,D和E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二者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即可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B的化学式是_____,E的化学式是_____。
    (2)由A同时生成B和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E→D的现象是_____。
    (4)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四、实验题
    21.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在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掀起。
    (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
    (2)蜡烛的作用是_____。
    (3)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_____(填序号)。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②蜡烛没有点燃时③无盖小塑料筒中装的是干燥的煤粉时
    (4)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2.根据如图所示“蜡烛燃烧”、“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用干冷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图2中,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白烟,用火柴去点燃会看到_____________。
    (3)图3中,除了要控制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________相同。
    (4)图4中,燃着的小木条伸入呼出气体瓶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3.向10g CaCO3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其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10gCaCO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2)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24.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现象是迅速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其原理主要是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此泡沫不能用于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
    (2)用含水质量为83%的过氧化氢溶液100g,在催化剂作用下完全反应,可产生多少质量的氧气?(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A 3.B 4.B 5.A 6.B 7.C 8.D 9.C 10.C 11.D 12.B 13.D 14.C 15.B
    16.① ④ ⑥⑦⑧ ⑥ ⑦ ③
    17.CO2 C 还原性 (合理即可)
    18.(1)CO2+4H2CH4+2H2O
    (2)太阳能、地热、潮汐能、氢能等
    (3)温室效应
    19.H2CO3(合理即可)
    20.H2O CO CH4+2O2CO2+2H2O(或C2H5OH+3O22CO2+3H2O或H2CO3=CO2↑+H2O) 产生蓝色火焰,放热(或黑色固体逐渐变红) CO2+Ca(OH)2=CaCO3↓+H2O
    21.增大面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温度达到面粉的着火点 ①② 严禁烟火
    22.验证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蜡烛重新燃烧 澄清石灰水的体积 燃着的小木条熄灭
    23.(1)40g(2)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
    24.(1)有氧气存在,氧气有助燃性;(2)8

    相关试卷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