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溶液单元测试题—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2678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九单元 溶液单元测试题—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2678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九单元 溶液单元测试题—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2678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达标测试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达标测试,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2. 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
A.无水酒精擦洗手机屏幕
B.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汽油清洗工具上的油污
3.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该温度下,关于100 g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溶质是氯化钠
B.溶液中含有36 g氯化钠
C.加水能使其变为不饱和溶液
D.取出20 g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原溶液的相同
4. 如图所示,现向烧杯内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试管中立即有固体析出,则试管中盛放的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
A.硝酸钾
B.氯化钠
C.氯化氢
D.氢氧化钙
5. 为比较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根据图示,下列分析及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应控制加入碘的质量相等,水、汽油的体积相等
B.该实验应控制温度相同
C.对比试管内液体颜色及碘的剩余情况,可推知碘在汽油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D.若补充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实验,可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6. 小明自制了一杯蔗糖水(无固体剩余),用于缓解运动后出现的低血糖症状,之后他结合下表蔗糖的溶解度数据,归纳出以下问题,其中正确的是 ( )
A.配制的蔗糖溶液下层比上层甜
B.降温,糖水中一定有晶体析出
C.20 ℃时,蔗糖饱和溶液质量一定为304 g
D.升温,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不变
7. 某同学需要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配制过程中出现了两处操作错误
B.实验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蒸发
C.若所有操作都正确,完全溶解后有液滴溅出,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D.配制时应称量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7.0 g
8. 压强为101 kPa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20 ℃时, 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
C.60 ℃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 ℃,有晶体析出
D.NH3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无关
9. 如图,室温下,盛水的烧杯内放置两支分别盛有等质量KNO3溶液和饱和石灰水的试管甲和乙,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NH4NO3固体后,甲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中溶液一定变浑浊
B.甲中溶液一定变成饱和溶液
C.乙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D.甲、乙中溶液质量一定相等
10.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大
B.仅用降温至0 ℃的方法可将a点的甲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C.t2 ℃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D.除去甲中混有的少量乙宜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11.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t1 ℃时a、c两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t2 ℃时,物质a的100 g饱和溶液中含有25 g物质a
C.t2 ℃时,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
D.t2℃时向50 g水中加入15 g物质b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小于65 g
12.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得到如图所示曲线,则y可表示 ( )
①溶质的质量
②溶剂的质量
③溶液的质量
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③④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3. [2021安徽中考]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儿童团员潘冬子给红军送盐的故事。冬子开始把食盐装在竹筒中,打算扮作上山砍柴的人将食盐送给红军。途中发现敌人盘查严格,冬子急中生智跑到河边,把竹筒里的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顺利地将食盐送给了红军。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钠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从元素角度分析,氯化钠溶液中+1价的元素有 (填元素符号)。
(2)从盐水中重新得到食盐固体,需进行操作的名称是 。
(3)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假设冬子的竹筒中有358 g氯化钠,10 ℃时最少需用
g水溶解。
14.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形成结晶水合物)在水中随温度变化的溶解度曲线,按要求填空。
(1)在 ℃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2)t1 ℃时,将乙溶液的状态由M点变为N点,方法是 。
(3)若甲中混有少量乙,要得到纯净的甲,常用的提纯方法是 。
(4)t3 ℃时,将125 g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应再加入 g丙才能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15. 溶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 (填序号)。
A.面粉B.硝酸钾
C.泥沙D.花生油
(2)下表是氯化钠和氯化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①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
②20 ℃时,将20 g氯化钠固体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g。
③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得到相应的A、B、C三种溶液,C中析出的氯化钾固体质量为
g。
16. 根据下面Na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回答问题。(忽略溶解时的热量变化)
(1)20 ℃时,将90 g NaNO3固体加入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给烧杯加热,使溶液温度升至40 ℃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2)80 ℃时,将249 g NaNO3饱和溶液降温至 时,溶液质量变为224 g。
(3)50 ℃时,将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NaNO3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至少应向溶液中再加入 g NaNO3固体。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17.实验室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操作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图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量筒、玻璃棒、广口瓶四种。
(2)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3)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4)取10 g配制好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NaCl溶液,需加水 g。
18. 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观察现象、记录信息、提炼证据、进行推理、形成结论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学习化学概念“饱和溶液”——实验“KNO3溶于水”
【实验用品】KNO3(研磨处理)、水、玻璃棒、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烧杯等。
【实验探究】在室温20 ℃下,向小烧杯中加入20 mL水,按下表中设计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实验反思】
①KNO3预先研磨处理的目的是 。
②实验步骤 (填实验序号,下同)中KNO3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③比较实验步骤 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经分析推理,可得出将KNO3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另一种方法,即升高饱和溶液的温度。
四、计算题(共8分)
19. 某兴趣小组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回收剩余固体,实验过程表示如下。
(1)上述制取氧气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2)计算所用氯酸钾的质量。
答案
1——5 CBBDD 6-10 DACDC 11-12 DA
(每空2分)(1)离子 Na、H (2)蒸发 (3)1 000
14. (每空2分)(1)t2 (2)增加溶剂(或加水)
(3)降温结晶 (4)15
15.(每空2分)(1)B (2)①36.0 ②68 ③2
16. (每空2分)(1)饱和 9∶10(或90∶100) (2)60 ℃ (3)13
17.【参考答案】 (每空2分)(1)烧杯 (2)②①⑤③④ (3)加速溶解 (4)20
18.【参考答案】 (每空2分)【实验探究】一定形成饱和溶液 全部溶解 增大 降温 加入过量的水
【实验反思】①增大接触面积,加速溶解 ②Ⅳ ③Ⅱ和Ⅲ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82
191
204
238
287
362
487
温度/℃
10
20
30
60
溶解度/g
KNO3
20.9
31.6
45.8
110
NH3
70
56
44.5
20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Cl
27.6
34.0
40.0
45.5
51.1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80.8
87.6
94.9
103
113
124
136
149
实验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推理
实验结论
Ⅰ
加入2 g KNO3,搅拌
全部溶解
不一定形成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水中不能无限制地溶解溶质
Ⅱ
再加入5 g KNO3,搅拌
部分溶解
Ⅲ
加热,搅拌
不一定形成饱和溶液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Ⅳ
再加入5 g KNO3,搅拌
全部溶解
不一定形成饱和溶液
Ⅴ
放在盛冷水的大烧杯中冷却
析出晶体
一定形成饱和溶液
KNO3可用 的方法结晶
Ⅵ
,搅拌
全部溶解
一定形成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的质量,可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相关试卷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精品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精品课后复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原卷版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docx、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解析版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