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 (2019)4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方法有哪些。
2、知道验证过程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其测量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对数据处理应用列表法进行整理。
2、知道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注意事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善于发现问题的精神,并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明白只有勤奋努力才可能有丰硕的收获。
重点难点
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掌握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过程。(重点)
2、理解实验中的碰撞过程是一维碰撞。(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入课程】本节课我们通过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那么实验目的是什么?
二、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实验目的:验证两个物体在碰撞前后动量守恒。
实验原理: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物体的质量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率,找出碰撞前的动量及碰撞后的动量,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
【学生活动】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实验。
【教师补充】实验思路:两个物体在发生碰撞时,作用时间很短,相互作用力很大,如果把这两个物体看作一个系统,虽然物体还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外力的作用,但是有些力的矢量和为0,有些力与系统内两物体的相互作用力相比很小。因此,在可以忽略这些外力的情况下,碰撞满足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
我们研究最简单的情况:两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这条直线运动,应该尽量创设实验条件,使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近似为0。
【小组活动】提出方案: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教师引导】确定研究对象后,还需要明确所需测量的物理量和实验器材。根据动量的定义,很自然地想到,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以及两个物体发生碰撞前后各自的速度。
物体的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量,速度的测量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根据所选择的具体实验方案来确定。
【教师补充】气垫导轨的工作原理:气垫导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从导轨表面小孔喷出的压缩空气,在滑块与导轨之间形成很薄的空气膜,使滑块与导轨不直接接触,因此在实验中滑块的运动可以近似看成无摩擦运动。
【设计实验】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时的动量守恒
实验原理:利用气垫导轨上两滑块碰撞来实现一维碰撞。
实验器材:气垫导轨、光电门、数字计时器、气泵、弹性碰撞器、撞针、橡皮泥、轻质弹簧等。
实验过程: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滑块的质量。
(2)安装器材:将气垫导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调整气垫导轨水平,将光电计时器固定在气垫导轨的两端位置。
(3)实验操作:接通电源、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
情况1:改变滑块的质量。
情况2:改变滑块初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情况3:在两滑块上安装撞针和橡皮泥。
情况4:在两滑块间放置压缩的弹簧,并用细线系住两小车。
(4)滑块速度的测量方法
滑块上安装有挡光板,设挡光板宽度为L,气垫导轨上安装有光控开关与计时器相连,构成光电计时装置,当挡光板遮住光时开始计时,穿过后不再挡光,则停止计时,设记录时间为t。则滑块相当于在t时间内移动了L的位移,所以平均速度,即为匀速运动的速度。
【教师补充】数据分析:根据选定的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选取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进行碰撞,测出物体的质量()和碰撞前后的速度(),分别计算出两物体碰撞前后的总动量,并检验碰撞前后总动量的关系是否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即。
【学生活动】利用其它实验器材,再次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设计实验】利用平抛运动的装置验证两小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
实验器材:斜槽,大小相等、质量不同的小钢球两个,重垂线一条,白纸,复写纸,天平一台,刻度尺,圆规。
实验过程:
1、先用天平测出两小球质量。
2、按图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将斜槽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的切线水平,调整实验装置使两小球碰时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且碰撞瞬间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的球心连线和轨道末端的切线平行,以确保正碰后的速度方向水平。
3、在地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铺复写纸。
4、在白纸上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5、先不放被碰小球,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滚下,重复10次,用圆规画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看作入射小球不发生碰撞,仅做平抛运动的落地点P。
6、把被碰小球放在斜槽的末端,让入射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使它们发生正碰,重复10次,仿步骤5求出入射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碰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N。
7、过O和N在纸上作一直线。
8、用刻度尺量出线段OM、OP、ON的长度。把两小球的质量和相应的数值代入方程式中,看是否成立。
9、整理实验器材并放回原处。
注意事项:
(1)“水平”和“正碰”是操作中应尽量予以满足的前提条件。
(2)测定两小球速度的方法,是以它们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代表相应的速度。
(3)斜槽末端必须水平,检验方法是将小球放在水平轨道上任何位置,看其能否都保持静止状态。
(4)入射球的质量应大于被碰球的质量。
(5)入射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方法是在斜槽上的适当高度处固定一挡板,小球靠近挡板后释放小球。
(6)式中相同的量取相同的单位即可。
【教师补充】此实验中,要注意的事项:
(1)斜槽末端切线要水平。
(2)每次小球下滑都要从同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
(3)要保证两小球对心正碰,先调高低,再调远近,再调左右。
(4)两球质量关系满足:入射球质量大于被碰球质量。
(5)小球落点的选取:要用尽量小的圆把所有落点圈在圈内,则圆心即为小球的落地点。
课堂练习
1、在用气垫导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时,不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
A.滑块的质量 B.挡光的时间 C.挡光片的宽度 D.光电门的高度
答案:D
2、某中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时,利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求斜槽一定是光滑的且斜槽的末端必须水平
B.入射球每次释放点的高度可以任意调节
C.入射球和被碰球的直径必须相等
D.入射球的质量必须与被碰球的质量相等
答案:C
3、气垫导轨(如图甲)工作时,空气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在导轨表面和滑块内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使滑块不与导轨表面直接接触,大大减小了滑块运动时的阻力。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放置两个质量均为的滑块,每个滑块的一端分别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两个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均为。气垫导轨正常工作后,接通两个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并让两滑块以不同的速度相向运动,两滑块相碰后粘在一起继续运动,图为某次实验打出的点迹清晰的纸带的一部分,在纸带上以同间距的6个连续点为一段划分纸带(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其长度和。若题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那么,碰撞前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________;碰撞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________(结果均用小数表示)。重复上述实验,多做几次,若碰撞前、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则动量守恒定律得到验证。
答案:;;;
4、如图,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为保证实验成功,两球的质量关系必须满足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下列说法中符合本实验要求的是_________(填选项前面的字母);
A.安装轨道时,斜槽轨道的末端必须水平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在同一组实验的多次碰撞中,每次入射小球必须从斜槽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D.需要测量小球从斜槽末端抛出时距地面的高度
E.需要分别找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相碰后落地点的平均位置
(3)若为未放置被碰小球时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则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及图中字母表示)成立,即表示碰撞中动量守恒。
答案:(1)大于
(2)ACE
(3)
5、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此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水平气垫导轨(轨道与滑块间摩擦力忽略不计)上装有两个光电计时装置C和D,可记录遮光片的遮光时间。将滑块静止放在导轨上,该同学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a.测量滑块A的质量,测量滑块B的质量;
b.测量滑块A的遮光片的宽度,测量滑块B的遮光片的宽度;
c.给滑块A一个向右的瞬时冲量,让滑块A与静止的滑块B发生碰撞后,依次通过光电计时装置D;
d.待完全通过光电计时装置D后用手分别按住;
e.记录光电计时装置C显示的时间和装置D显示的时间。
①完成上述实验步骤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
②按照该同学的操作,若两滑块碰撞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两滑块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天平和刻度尺
②;
板书设计
§1.4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实验目的:验证两个物体在碰撞前后动量守恒。
2、实验原理: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物体的质量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率,找出碰撞前的动量及碰撞后的动量,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
教学后记
引导学生对本节多学知识进行自主交流探究,根据学生表述,查漏补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补充。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4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优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4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优质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验装置,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必修 第一册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3 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3 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