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综合与测试教案
展开课题
走进社会生活
课型
复习
课时: 1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形成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掌握正确地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方法。
知识目标: 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掌握融入社会的方法。知道网络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了解网络规则。
重点
认识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利用网络的积极作用,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正确上网。
难点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合作及融入社会的能力;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预习案
探究案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1)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个人成长与社会有什么关系?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和做法分别是什么?
(1)原因: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②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意义)③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做法: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4.如何理解网络的两面性?
(1)网络的好处:①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②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2)网络的弊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侵犯他人合法权益,造成恶劣影响;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5.青少年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2)传播网络正能量。①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②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6.面对网络谣言,作为中学生的你应该怎么办?
要树立法律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网络谣言;提高对网络的辨别能力,不盲目从众,不听信、不传播网络谣言;坚决抵制不良诱惑,与发布网络谣言的行为作斗争;树立文明上网的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训练案
1.江苏省劳动模范范正国,从2004年开始,坚持每年从薪水中拿出一半来帮扶寒门学子、困难家庭和孤独老人。十几年来累计捐助三十余万元,在为他人点赞的同时,我们也懂得了范正国的坚持,他是把助人当作了一种日常习惯。把助人当作一种日常习惯( )
①这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②能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③能更好地体现着人生价值 ④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 “互联网”时代衍生出很多新现象,考验公众判断和社会治理。以下行为属于正确使用网络的是( )
A.大二女生李某用自己身份证和私人照做抵押,从网贷公司贷款5000元
B.高中生张某应一名未见过面的网友所约,赴郊外商议购买野战游戏装备
C.王某受到来历不明的宣扬暴恐视频邮件后即向网络监管部门举报
D.孙某看到一则有关即将发生地震的消息后随手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3.微信交往已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有( )
A.轻易泄露个人资料
B.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尽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师长帮助解决
C.不随意答应网友要求
D.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
4. 2017年5月中旬,勒索病毒席卷全球,感染了包括医院、教育、能源、通信、制造业等多个领域的计算机,致使150多个国家沦陷,全球20多万家机构的电脑中毒,中国近3万家机构受影响……这警示我们( )
①网络安全已成为世界性问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 ②维护网络安全,人人有责 ③要正确使用互联网,恪守道德和法律,传递网络正能量 ④网络是一个风险无处不在的丛林,远离网络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近几年,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正以不可遏制的势头走进人们的生活。有人从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才干,也有人抵挡不住其中的诱惑而造成终生遗憾。正在读八年级的13岁男孩小艺在网络游戏的长期诱惑下,已经分不清虚拟与现实!在连续上网36小时后,他结束了鲜花般的生命。有人说:“网络美丽但有陷阱。”
有人说:“网络美丽但有陷阱。”你认同此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反思
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复习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复习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年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我与社会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1学年我与社会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感受社会生活,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与社会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与社会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感受社会的生活,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