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5课,侨州郡县,门阀士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五课
课标要求: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相关知识。
学习任务一:制作图谱,理清课文线索
学习任务二:研读史料,完成重点探究
探究主题一:固圈子——固圈之法
问题、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与中国降水分布图,思考农耕地区集中在哪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材料二所指的农牧分界线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从先秦到两汉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农耕文明圈?
中原农耕,北方游牧军事防卫,长城阻拦
材料一:农耕民族指长城以内,以农耕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民族,游牧民族指长城以外,以游牧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民族。 ——董耀会 《长城沿线的农耕与游牧》材料二:在战国至西汉时期 ,中国北部农耕地区与游牧地区之间从东北到西南划一条斜线 ,就是农牧分界线。 ——史念海《和河山集》
探究主题二:破圈子——破圈之因
材料一:右图是参考杜佑《通典․食货》绘制的东汉西晋人口变化图 材料二: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荊蛮。 ——东汉王粲《七哀詩》材料三:曹操斩杀三郡(辽西、辽东、右北平)乌桓蹋顿单于,并把其部众万多落迁至关內,并编入军队 ——陈寿《三国志》
问题1、自东汉末至西晋初年,中国户口有哪些变化?变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说出材料二中的“中国”和“荆蛮”指的是哪里?分析人口锐减与迁移会在哪些方面影响曹魏政权及北方政局呢?3、统治者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这又导致了什么新问题的产生?
东汉动乱,人口锐减 中原空虚,北狄南迁
材料:魏晋南北时朝的年均温比现代低 2℃ ~ 4℃。这次冷期引发了中国历史上历 时最长的动乱岁月。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问题、结合材料,观察图片,你能找到什么规律,你认为气候的变迁会引发政局的动荡吗?如果会,请举列说明并分析原因
寒冷气候,北方游牧民族面临生存危机
问题、材料中的“司马氏骨肉相残”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简述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后,北方与南方先后出现了哪些政权?这一时期政治上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没有出现长久统一局面?
五胡乱华,农牧之圈破政治分裂,政权更迭频民族冲突,统一基础弱
探究主题二:破圈子——破圈之实
材料一:匈奴左贤王刘宣等私议:“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晋书·刘元海载记》材料二: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司马光《资治通鉴》材料三:一个胡族乘时崛起,介入北方政治冲突,立国建号,一时貌似强大,经过后继民族几个浪潮的冲击,立刻趋于瓦解。再来一个胡族,过程大致如此。 ——田余庆《拓跋史探》
材料一:前燕创立者鲜卑慕容氏宜称先祖是“有熊氏之苗裔”,前秦创立者氐人苻氏宣称先祖为“有扈之苗裔”,后秦创立者姚氏宜称“其先有虞氏之苗裔”,大夏政权创立者赫连勃勃声称:“朕大禹之后,世居幽、朔。” ——据(唐)房玄龄等《晋书》
问题、结合材料与《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思考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名字有什么特点?他们自称华夏之后表现了北方少数民族什么样的心理?分析这种心理会推动什么局面的出现?
慕汉心理,推动民族融合
探究主题三:混圈子——混圈心理
材料一:此间(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洛阳)王里,因兹大举(迁都),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材料二:「元羽墓志」为孝文帝之弟羽的墓志铭。墓碑为:“侍中司徒公广陵王墓志铭……广陵王元羽河南人。材料三:孝文帝择中原大姓(汉族贵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
问题、若你是孝文帝,你认为平城是否是理想的都城?孝文帝想把都城迁往何处呢?为什么? 结合书本知识,孝文帝的汉化措施还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措施对北魏及北方政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迁洛阳、用汉制、禁胡服、断胡语、改汉姓、与汉联姻 ——推动北魏发展、民族融合
探究主题三:混圈子——北胡与汉人混圈
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材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 ——《宋书》材料三:自永嘉截至刘宋之季,南渡人口(编户齐民)约有九十万,占当时政府编户齐民五百四十万的六分之一。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问题、材料一反映南方经济状况如何?材料二反映南方经济哪些发展?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生产工具;南方安定,气候湿润 ——江南得到开发
探究主题三:混圈子——北方汉人与南方少数民族混圈
材料:晋室“徙镇建康,吴人不附(归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王导向司马睿(元帝)建议:“顾荣、贺循,此土之望(望族),未若引之以结(团结)人心。二子既至,则无不来矣。……”元帝以顾荣为司马,贺循为参佐,“由是吴会风靡(争相归附),百姓归心焉。”后北方局势愈来愈不稳定,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导(王导)劝帝(司马睿)收其贤人君子,与之图事。(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王敦传》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东晋建立之初面对什么问题? 东晋政权如何改变南方的世家大族的态度呢?对自北方移居至南方的大族,东晋政权又采取了何种政策?“王与马,共天下”说明东晋政治有何特征?
东晋偏安,门阀与皇权共治天下北人南渡,侨民与土民缓慢融合
材料一:中国历史家认为,自公元220年汉代覆亡至581年隋朝兴起,当中是一段长期混乱和令人失望的时代。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北魏)南迁,革夷从夏(注:即孝文帝改革)。于是中朝江左,南北混淆,华壤边民,虏汉相杂。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材料三: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
问题、史学家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自己的评价,你认同谁的观点,请举例论证
混乱的时代——政治分裂、百姓罹难融合的时代——南北破圈、胡汉互化 混乱中孕育统一因素
探究主题四:融圈子
综合本课所学,你认为推动魏晋时期民族融合的因素有哪些?民族融合使“华夏”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根本原因:民族之间密切交往、互相影响 具体原因:先进文化的吸引力、战争、统治者改革等
地理空间扩大民族种群扩大文化内涵扩大
1.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盛行面食且品种丰富,馒头、炸油饼、胡饼深受内地人的喜爱。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稻北粟格局的形成B.民族融合加深的产物C.政府政策引导的结果D.社会生活的逼迫2.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由于“他”的汉化政策,“以新都洛阳为中心出现了汉文化的复兴”,“他”也“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他”是( )A.拓跋宏 B.司马睿 C.司马昭 D.曹操
学习任务三:课堂练习,检测学习情况
学习任务四:课后阅读,扩展深度知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优秀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西晋266-316,十六国前秦统一北方,隋朝统一,短暂原因,江南开发,政权特点,基础梳理,相关史料,一三国鼎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三国与西晋,三国实力比较表,中原汉族迁往江南,东晋与南朝,乡绅土地兼并,士族制度,南方政权更迭,经济重心南移,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前预习ppt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五胡乱华,改革背景,鲜卑族拓跋部,北魏皇帝一览表,改革内容,改革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