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经济与文化 教案(表格式)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经济与文化 教案(表格式)第1页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经济与文化 教案(表格式)第2页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经济与文化 教案(表格式)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表格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表格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备课人 教学目标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2.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重难点重点:明清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难点: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与局限教学手段互动式教学,自主探究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课型新授课环节                     个人备课导入    讲授正课                                                                                                                                 课堂检测     课后作业 展示清乾隆年间的《盛世滋生图》(又名《姑苏繁华图》),并进行简要介绍。通过通过对这幅图片的分析和欣赏,引起学生了解明清盛世的繁华局面,过渡到本课的学习。  引导学生阅读本课的课标要求和重难点,让学生了解本课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环节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盛世滋生图》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繁荣昌盛的社会生活景象,但是后人却对这一时期的明清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认为这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那么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探究题,一起了解一下,这一时期的明清,有哪些好,又有哪些由教师提问:这一时期明清有何新的发展因素?学生回答:主要体现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在教师的指引下,进一步分析,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出现哪些新发展。1.展示教材83页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以及玉米和番薯图。让学生意识到这一时期外来的经济作物在我得到逐步推广,大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农业经济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2.展示材料教材84页历史纵横: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明神宗实录》卷361万历二十九年七月丁未    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记》卷四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让学生意识到,这一时期在手工业生产领域中出现了雇佣关系,一部分自由的劳动力,劳动力还有固定的价格。这三种要素共同构成了我国明清时期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随后展示这一时期的手工艺品代表作,了解这一时期手工艺发展的高超水平。3.提问学生,这一时期在商业领域中出现了什么新的发展和变化。由学生的回答可知这一时期白银大量流通;出现了地区性的商人团体——商帮;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 以上是明清时期的繁荣和发展,那么又是什么因素使得这一时期的明清出现了危机呢。接下来由教师展示三组图片,主要是这一时期中西方的对比,让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了解到这一时期国内存在的局限性。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千年不变的耕作模式保守封闭的经济政策狂妄自大的思想体系            【环节二  思想领域的变化教师设问:明清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也出现了新的发展和变化,都有哪些发展和变化呢?学生根据学案回答:出现了陆王心学、李贽的思想和儒学的批判思想。向学生简单介绍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理解陆王心学是对宋明时期理学的发展。展示出表格,引导学生分析主要思想家的思想内容,通过内容概括总结得出其思想的主要特点 【环节三  小说与戏曲的繁荣教师提问,请学生阅读学案内容,并根据幻灯片的图片,思考这些文学艺术都是为了适应哪些阶层的口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探究明清小说发展繁荣的原因。学生回答:市民阶层。原因:(1)工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形成了要求表现自己思想和生活的广大读者群。(2)传统的宋元话本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得到继承发展,推动了通俗文学的发展。(3)社会识字率提高,更多的下层文人从事小说创作。(4)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迅速发展。(5)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强,不少文人开始对现实进行批判。 环节四  科技的成就与特点教师设问:阅读教材的内容和材料,思考明清科技有什么新特点和局限性? 学生提取信息并回答:总结性著作居多,但创新不足; 西方科技传入,但没有引起统治者的重视。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明清时期在经济和文化领域发生的新变化,看到了这一时期我们的富足,但同时我们又透过这些繁华的表面,看到了明清墨守成规、不思改变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为之后的近代历史埋下了落后就要挨打的伏笔。因此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要有忧患意识、进取意识,居安思危,是我们今天需要谨记的历史教训。                         15课 明清经济文化的发展 一 社会经济发展和局限      二 思想         三 文艺和科技 1.农业                    1.陆王心学        1.文学     2.手工业                  2.批判思想        2.戏曲   3.商业                                      3.科技    4.局限      2019 课标27,4分)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辆,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2018课标27,4分)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原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款宴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的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位            【设计意图】锻炼从图文材料中提取经济新因素的相关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这些信息,确定明清经济的变化(史料实证水平1),并理解这种变化在明清时期的局限性(时空观念水平2)。                          【设计意图】对比乾隆盛世时期的中外大事件,明确中国的发展与局限(时空观念水平2)点题:明清时期的特点就是繁荣与危机并存,明清时期的中国固守传统,而同时期的近代西方逐步走向近代化,中国必须面临西方的挑战。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鉴往知今。(家国情怀水平3)。   【设计意图】锻炼从图文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这些信息,确定明清思想的变化(史料实证水平1),并理解这种变化的原因(唯物史观水平3)。       【设计意图】运用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分析市民文化繁荣的原因,并明确市民文化并非明清的主流文化。(唯物史观水平3)     【设计意图】锻炼从图文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这些信息,确定明清科技的特点和局限(史料实证水平1)              

    相关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经济的发展和局限,思想领域的变化,科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案设计,共5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重点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