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 种群和群落第1节 种群的特征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 种群和群落第1节 种群的特征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不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B.不宜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C.不宜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D.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2.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h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设置1个1 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随机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3.在一片约33 hm2的林地内,调查者第一次捕获了25只大山雀,各用一个较重的铁环套在了大山雀的腿上作为标记,然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33只大山雀,其中有5只是有标记的。据此推算,该林地中大山雀的种群密度(只/hm2)约为( )
A.略大于165 B.略小于165
C.略大于5 D.略小于5
4.下列有关生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用标志重捕法
B.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 m2左右
C.调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
D.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
5. 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 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 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D. 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6.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 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
B.迁入率和迁出率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
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大刺猬被捕获的概率
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
7.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B.该区域麻雀大约有322只,黄鹂大约有172只
C.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
D.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计算的结果偏小
8. 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五点取样和等距离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
9.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不同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相同
B. 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的密度和大小
C. 一个种群是由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全部成年个体组成
D. 在自然开放的生态系统中,种群密度会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而波动
10.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
①出生率和死亡率 ②迁出和迁入 ③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④生态系统的简单和复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经调查数个不同海岸的笠螺种群。发现其体长、种群生物总重量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图甲、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与生物总重量呈正比关系
B.种群密度愈大,个体的体型愈小
C.个体体型差异,随着种群的生物总重量增加而逐渐变小
D.个体间的斗争,在种群密度低于每平方公尺400只时最强烈
12.下列4个种群不同年龄的个体数曲线图中,依次表示的是( )
A.甲、乙表示衰退型,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增长型
B.甲表示增长型,乙、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衰退型
C.甲、乙表示增长型,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衰退型
D.甲表示衰退型,乙、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增长型
13.下列关于种群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生殖前年龄组个体数大于生殖后年龄组个体数,种群数量一定增长 ②没有迁出和迁入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的数量一定增长 ③对捕捉器具有条件反射的动物种群不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④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繁殖期个体数一定大于衰退型繁殖期个体数 ⑤种群特征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
A.①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
14.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
15.近几十年来,我国东部某些大城市人口数量大幅度上升,造成这种种群密度过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性别比率 B.年龄组成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迁入率和迁出率
16. 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20~40年,美国需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变化主要取决( )
A.种群数量和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聚集现象明显,不宜均衡取样。活动能力强的动物宜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2.【答案】C
【解析】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一般采用样方法,即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然后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3.【答案】A
【解析】设种群数量为x,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则可知:eq \f(25,x)=eq \f(5,33),可以计算出x=165。结合题干信息:标志物是一个较重的铁环,标记后会限制动物的正常活动,被捕获的几率会增加,因此算出的值比真实值偏小了,真实值要大于计算结果。
4.【答案】D
【解析】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的种群密度,用样方法,A项错误。一般而言,北温带地区每个样方的大小,乔木为100 m2,灌木为16 m2,草本为1 m2,所以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00 m2左右,B项错误。调查蒲公英,除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外,还要把样方两个相邻的边及顶角处的个体统计在内,其他边缘不作统计,C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6.【答案】D
【解析】标志重捕法要求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而迁入和迁出、标记符号过分醒目、环境条件的改变等都会使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前后发生变化,A、B、C三项正确。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该地域刺猬数量为400只,种群密度大约是100只/km2。
7.【答案】D
【解析】标志重捕法中的相关计算:进行调查的某区域内的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某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标记个体数量。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分母减小,所以计算的结果应偏大,D错误。
8.【答案】B
【解析】由于蛇的行动范围较广,故调查其种群密度不宜采用样方法,而是标志重捕法。
9.【答案】D
【解析】种群是一定自然区域内全部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因而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全部成年个体不能构成一个种群;不同种群的年龄组成一般不相同;出生率、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直接因素,性别比例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迁入和迁出也直接影响着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因而仅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能确定种群的密度和大小。在自然开放的生态系统中,由于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种群密度常发生变动。
10.【答案】A
【解析】直接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和迁入,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
11.【答案】B
【解析】从图中看出,横坐标种群密度愈大,纵坐标个体的最大体长越小,即个体体型愈小。
12.【答案】C
【解析】
题中甲、乙两曲线都是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表示增长型;丙曲线各年龄段个体数相当,表示稳定型;丁曲线老年个体多,幼年个体少,表示衰退型。
13.【答案】C
【解析】生殖前年龄组个体数大于生殖后年龄组个体数,种群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但数量不一定增长,如环境条件变得恶劣会使死亡率增大。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迁入与迁出、出生率与死亡率,若没有迁出和迁入,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的数量一定增长。动物对捕捉器具有条件反射时,重捕到的个体减少,所测数值会偏大。不同的种群数目不同,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繁殖期个体数不一定大于衰退型繁殖期个体数。单独个体不具备种群特征。
14.【答案】B
【解析】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故A错误;年龄组成的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成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故C错误;取样器取样法是调查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一种方法,故D错误。
15.【答案】D
【解析】人口密度的大小与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与迁出率、出生率与死亡率等密切相关。由于我国制订了“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独生子女”政策在东部沿海城市严格执行,故出生率不是造成城市人口在短期内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而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城市发展迅速,吸引了大批农民工涌入沿海大、中城市打工,这是造成这些城市人口密度在短期内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
16.【答案】B
【解析】对一个种群数量未来动态的预测取决于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幼年个体占优势的种群,由于陆续进入生殖年龄的个体愈来愈多,所以种群数量和密度会持续增长;相反,老年个体占优势的种群,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下降,种群数量(人口)会下降。
捕获总鸟数
麻雀
黄鹂
第一次捕捉
100
46(标记后放生)
43(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
102
42(其中6只标记)
36(其中9只标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 种群和群落第3节 群落的结构课堂检测,共5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节 群落的演替复习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次生演替的是,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4章 种群和群落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时作业,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