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2742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2742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2742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时间,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懂得将学到的民间故事和家人、同学进行分享,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体会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练习将情节说得更具体。 3、学习《乞巧》,理解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用简练的语言将节日写具体的。【教学重难点】 学会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学习怎样把一个情节写具体; 学习《乞巧》,理解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用简练的语言将节日写具体的。【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两篇特别有意思的民间故事,还记得是什么吗?预设:《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 教师引导:读到好的故事,同学们是不是忍不住要跟别人分享,讲给别人听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语文园地三。(板书:语文园地三)
二、交流平台 教师引导:民间故事流传很广,你想讲的故事别人可能听过了,为了让故事更有新鲜感,同学们可以来点儿小创作。那么有哪些好方法呢?请大家齐读p45 交流平台中的句子,再来交流一下你的看法。学生阅读交流平台,全班交流方法。 预设 1:变换角色,入情入境。比如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的部分,可改为海力布或乡亲的口吻讲述;牛郎织女相见的部分可改为牛郎或织女的口吻讲述等等。相同的故事变换角色讲述,会增添新鲜感,让人身临其境。预设 2:可对故事情节进行大胆想象,合理添加。如海力布救了小白蛇,龙王会说哪些感谢的话;哥哥嫂子待牛郎很不好,有哪些具体表现等等。在了解故事内容基础上,增加合理情节,丰富故事细节,会有创作的成就感。预设 3:改变顺序,制造悬念。如先说“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据说人们常在葡萄架下能听到天上有人说话,这是怎么回事”,再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巧妙改变情节顺序,可以创设故事悬念,增加讲述的吸引力。预设 4:绘声绘色,生动讲述。讲述过程中时辅助以适切的动作、表情和语气,会增强故事的生动性和吸引力。教师指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先确定要用哪种方法来讲一个故事,在小组内说一说,互相提意见,教师巡视。三、词句段运用 p45 教师先出示课本中相关部分左边的词语,让学生读一读。再出示右边的词语读一读。1.教师提问引发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左右两边的两组词语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2.教师设置情景,体会不同。终于放假了,父母带我回老家看望奶奶。一进门,奶奶就拉着我的手聊起来。教师引导:出示两个句子,同桌对比着读一读,也可以演一演。①从上次你走后,奶奶可太想你了呀!天天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你盼来啦! ②自从上次一别,奶奶无比想念于你!天天望眼欲穿盼你回来,今天终于相见了!教师进一步指导并引发思考:左右两边的词语表达的意思一样,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学生交流。预设:左边的是俗语,亲切,很口语化;右边的是四字成语,简练,适合写作文。教师指导学生用其他的词语,练习说话,体会两组词语的不同。 3、教师引导: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词语,你们看:这是七字成语,你们猜一猜,用四字成语怎么说。学生自己先猜一猜,然后同桌说一说。最后全班交流,教师出示答案。 教师小结:俗语、歇后语等口语化短语更加通俗、活泼,适合在与他人聊天、讲故事的时候用;有些成语凝练、文雅,适合在正式场合或写文章的时候使用。平时同学们多积累。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创造性讲述民间故事的几种方法,
也了解了意思相同的几组成语,体会到中国文字的丰富内涵。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另一个新的内容——如何把一个情节说得更具体。(板书:把情节说具体) 二、词句段运用教师引导:下面我们来读一个小故事《狼和小羊》,说说两段文字有什么异同点?学生自读,全班交流。 预设 1:两个片段都是写狼把小羊吃了。 预设 2: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更加生动、具体。教师小结:是的,我们要把一个故事情节写得具体,就要充分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就能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教师出示课件(牛郎织女第一次见面的段落),先试着提出问题,再想一想怎样把问题答得更具体些?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1) 初次见面,牛郎眼中的织女衣着、长相是怎样的? (2) 姑娘一边梳头一边跟牛郎谈话,他们会说些什么? (3) 牛郎是如何“把自己的情形一五一十告诉织女”的,他会告诉织女哪些事情?(4) 织女“听得出了神”具体有哪些表现?她心里又会想什么?会怎么说呢?(5) 织女同情牛郎什么地方,又爱惜他什么?她心里又会想什么?会怎么
说呢? ……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之后分小组练答,每个学生可以选一个地方具体讲。组内选代表集合组内讲得好的细节,在班里讲一讲。 四人一小组进行练说,互相补充。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派代表讲述,评出优胜者。教师及时表扬、小结。三、日积月累(古诗 p46) 教师指导学生自读古诗。个人自由练习读诗。1.教师指名读,相机指导正音。 预设:“乞”字本音为 qǐ,在“乞巧”中发生音变读二声。 2.教师引导学生粗知大意。学生找出不理解的词句,小组内交流解决。教师点拨:①“乞巧”指在七月初七这一天,女孩子在庭穿针引线院向织女乞求心灵手巧。②区分“宵”和“霄”的字义,“宵”指夜晚,“霄”指天空。 3.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同桌、小组间练习朗读,熟读成诵。 4.课件出示一些和民间故事相关的诗文名句,让学生读一读,说说和什么故事有关。
(1) 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 (2) 青梅竹马俩无猜,心心相印是知音。朝夕相伴几度春,莫知英台女儿身。——古曲(3)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唐】李商隐教师点拨引领:(1) 中提到“牵牛织女星”,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 (2) 中的“英台”指祝英台,写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3) 句提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学生再次齐读并练习背诵。四、小结 民间故事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而且大多都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学们课后可搜集更多的民间故事,并且把故事和家人、朋友分享,尽量讲得生动、具体、传神。五、布置作业 练习如何把情节说得更具体; 朗读并背诵《乞巧》。六、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三 创造性地复述故事乞巧看碧霄渡河桥追求幸福穿红丝乞巧学习巧手
【教学反思】 本单元语文园地编排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块的内容。整节课我围绕着各版块教学目标和要点组织教学。“交流平台”针对本单元缩写故事的方法,这一语文要素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进行回顾,通过创造性复述故事、将情节说得更具体的练习,初步掌握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 来把事情的经过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俗语、歇后语的积累和运用,口语化短语更加通俗、活泼,适合在与他人聊天、讲故事的时候用;在进行第一部分的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发现词语特点,这些词语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生活中很常见, 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组内交流词语的意思,提高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在第二部分学习时,通过自主探究、教师点拨的方式帮助学生体会有些成语凝练、文雅,适合在正式场合或写文章的时候使用。平时同学们多积累。“日积月累”板块为积累了民间故事和写节日的古诗,贴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有些成语不易懂,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诗词的大致意思,教师引导学生粗知大意。学生找出不理解的词句,小组内交流解决。还拓展一些和民间故事相关的诗文名句,让学生读一读,说说和什么故事有关,从而进一步体会民间故事,不仅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而且大多都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字词句运用,和大人一起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3 鸟的天堂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