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阅读拔尖)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各类阅读真题名师解析连载一(含小古文、非连续性文本等)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27437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阅读拔尖)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各类阅读真题名师解析连载一(含小古文、非连续性文本等)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27437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阅读拔尖)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各类阅读真题名师解析连载一(含小古文、非连续性文本等)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27437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四年级语文上册各类阅读真题(课内片段阅读、非连续文本阅读、小古文阅读)名师解析连载
(同步阅读拔尖)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各类阅读真题名师解析连载一(含小古文、非连续性文本等)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全册综合优秀随堂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⑥自然段加标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年级语文各类阅读真题(含小古文、非连续性文本等)名师解析连载(一)前 言阅读是小学阶段语文素养养成的关键,各种类型的考试中阅读所占的分量最大,失分也最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小学入学前后重点培养的习惯,并将一直持续下去!现在文言文进入小学教材,小古文的阅读理解将成为小升初的重要考查内容。新教材更注重语文实践活动,考查内容大多与生活息息相关。考查题型主要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另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材里也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除了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练习中总结解题方法、梳理解题思路,并对照答案对失分点进行反思,是提升阅读能力的最佳方法。所以,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应乡多做有价值的阅读题,并学会通过做阅读题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小学阶段属于阅读习惯的养成期,这一阶段的阅读习惯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在给学生选择阅读资料时慎之又慎。本系列连载将陆续选取全国知名小学的期中、期末测试题和各种能力竞赛题中的阅读真题进行解析。这些阅读真题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在文章难易程度和题目设置上更符合年级训练要求,是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有效资料。学生如果能长期坚持做阅读真题,定能掌握科学的答题方法培养良好的时间控制能力,以及对阅读试题类型更好的把控能力。
学生要检验自身学习的效果,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只有“到真题中去”,因为真题经过了一线教学的检验,学生可以通过做真题检验、改正、巩固、提高所学,通过真题来纠错提高。
通过做阅读真题, 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达成年级训练的目标,于无形中超越自己,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真诚地希望我们这套阅读真题系列连载能为同学们阅读能力的提升发挥它应有的价值.能成为提升同学们阅读能力的好帮手!
第一讲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美景”,包含《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 星》四篇课文。本单元最重要的人文素养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如读《观潮》,想象钱塘江潮由远及近、奔腾而来的画面;如读《走月亮》,似乎听到了潺潺的溪流声、秋虫的鸣叫…… 读文章的方法:1.运用“五觉”(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加以想象。2.边读边想,读思结合。3.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4.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5.联系自身情感体验的方法。6.圈画批注的方法。 一.本讲专题训练要点: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一) (浙江杭州)茶 乡 竹村(坐落 座落)在杭州市郊的青龙山脚下。它三面环山,一面靠水。每当春暖花开时节,山间那蜿蜒曲折的溪水便潺潺地流入村前的青龙河中。
村后,漫山遍野郁郁葱葱,苍翠欲滴。那高大挺拔的是青竹,那纤巧细嫩的是茶树,相互掩映,(编织 组合)成翡翠的绿衫。||
春天,茶农家家户户起早贪黑地摘春茶。姑娘们身背茶篓,迎着朝霞,踏着晨露,穿梭般地巡回在茶树旁。她们那灵巧的双手不停地上下飞舞:时而如小鸡啄米,时而如彩蝶翩跹,里面又如钢琴家娴熟地演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一大捧一大捧鲜嫩的茶叶装进了背篓。她们那五彩的衣裳(映衬 点缀)着明丽柔和的绿色海洋,引得那小蜜蜂看花了眼,忙着追逐那不断晃动着的花朵儿。
太阳升上发头顶,露珠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隐没了身子。背篓快满了,只听见此起彼伏的山歌在山坡(回荡 飞舞)。小鸟争先恐后,像开赛歌会似的在枝头叽叽喳喳。空气中(散发 弥漫)着早茶的清香,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落日的余晖映红了天空,小鸟归巢了,晚霞也回家了。村里家家户户的烟囱冒出缕缕青烟。(崎岖 平坦)的山路上晃动着姑娘们的衣衫,小扁担吱嘎吱嘎地响着,把一担担冒尖的新茶挑下山来,焙制成驰名中外的龙井。||
每当我品尝这甘醇晶莹的碧茶时,心中便涌起阵阵乡思……||(1)填空。
①我们曾品尝过清新爽人的碧螺春;现在,我们又品尝到 的龙井茶。同时,我们还能品味出作者 的情感。
②短文3~5自然段为第2大段,是按_________的顺序叙述描写的。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沁人心脾:
②驰名中外:
(3)从短文的括号中选择正确的词语,用“√”标出。
(4)用波浪线划出描写采茶姑娘采茶情景句子。
(5)当作者品味着一杯新茶时,他一定会浮想联翩。他会联想到什么呢?
他会联想到: ;他还会联想到: 。 (二) (安徽合肥)①伙伴们,你欣赏过秋天早晨的田野吗?这真是奇妙的,令人神往的仙境。
②雾气弥漫在大地上,像层薄纱,把金色的田野,沉甸甸的谷穗,远近的小村,都笼罩起来了。就在你面前的白云,像绸带飘舞着,缠绕在树丛间、田野里,这世界仿佛是在幻觉中。
③你吸一口新鲜空气吧,有点儿清凉,有点儿湿润。比城市里那时时带着怪味的空气怎样?你吸个饱吧,会感到轻松、兴奋、还有点醉意,好像你的胸膛也饱满起来了。
④太阳还没有起来,东边的天际是灰暗的,渐渐变成暗红了。天边的云连接着,重叠着。一会儿阳光从云彩的缝隙中,一束束,一缕缕,射向天际,又映红了大地。这时,远处传来大公鸡的报晓。
⑤太阳出来了,先是一丝,像红色的线。不一会儿,像烧红的镰刀,像半只橙红的橘子。一转眼,变成了红色的大气球,静静地依傍着大地。
⑥一瞬间___阳光穿过树丛___透过晨雾___斜斜地___密密地洒满了大地___拖拉机___突突___地下地了___ 人们三五成群地下地了___
⑦伙伴们,你们不是要寻找仙境吗?仙境就在我们这里,这固然是大自然带来的,但更多的是我们自己的双手创造的。
1.给⑥自然段加标点。(4分)
2.在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短的词语,写在横线上。(1分)
不一会儿
3.选择答案将序号填在句子后的括号里。(1.5分)
A、比喻句 B、排比句 C、拟人句 D、设问句 E、反问句 F、疑问句
①你们不是要寻找仙境吗?( )
②你欣赏过秋天早晨的田野吗?( )
③太阳出来了,先是一丝,像红色的线。( )
4.短文是按 顺序写的,先概括地写秋天早晨的田野是奇妙的、令人神往的仙境,再具体描写 ,最后写 。表达了作者 。(4分)
5.读第5自然段,作者连用 个比喻,写出了太阳 ,
生动形象。请你至少连用两个比喻描写一种事物。(4分)
. .. .6.看一看短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这种写法叫作 。(1分)
7.给短文加一个题目,写在文首横线上。
二、名著阅读真题: (河南郑州)亲爱的汉修先生
[美]克利林
亲爱的汉修先生:
我没有在交报告之前收到您的信,本来很沮丧,不过后来还是想出了解决的办法-我看到《狗儿快乐秘诀》的封底有简单的作者介绍,而且我把字写得很大,写一行就空一行,总算写满了一整张纸。书上说您住在西雅图,所以我并不知道您已经搬到阿拉斯加了。我想,我在看《麋鹿吐司面包》的时候就该猜到了。
当我终于收到您的信时,我并不想在课堂上念给大家听,因为我觉得马汀娜小姐不想听到那些傻乎乎的答案,比方您说您的本名叫“艾岛旦”、您没有小孩是因为不想养像山羊一样的动物。可是老师一定让我念出来。结果同学们听得哈哈大笑,马汀娜小姐也跟着笑。不过,当我念到您说您最喜欢的动物是一种紫色怪兽,它专门吃不去图书馆查资料却只会寄一长串问题给作家的小孩,老师的笑容就不见了。
您建议的写作秘诀真不错。我知道您是说真的。不用担心,我如果真的写了什么东西,也不会寄给您。我知道您光是为了您自己的书就够忙了。
我把第二页信纸藏了起来,没让马汀娜小姐看到。您寄了一长串问题要我回答,真的让我很生气。其他同学的作家都没有出这么多问题要他们回答,我已经写了报告,还要做额外的功课,太不公平了。
无论如何,还是要感谢您回答我的问题。有些同学根本没收到任何回信,他们都快被气死了。有个女生几乎要哭了,她怕自己不及格。有个男生收到一封很长很长的回信,那个作家可能非常高兴接到别人的来信,所以那个男生不得不写很长很长的报告。他猜大概从来没有人写过信给那位作家,他也很确定自已不会再写信给那位作家了还有大约十个人写信给同一位作家,那位作家给他们所有人回了一封信。结果他们为了谁能留下那封信吵了半天,直到马汀娜小姐把信拿到办公室去复印为止。
至于您问我的问题,我不打算回答,您不能强迫我,您又不是我的老师。
学生鲍雷伊 敬上十一月十五日 1这封信是 (谁)于 (时间)写给 (谁)的。(3分)
2“老师的笑容就不见了”的原因是( )(2分)
A.“我”想在课堂.上念信给大家听。
B.“我”念信的时候,同学们哈哈大笑。
C.听“我”念到“紫色怪兽专门吃不去图书馆查资料却只会寄一长串问题给作家的小孩”的内容。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你觉得汉修先生建议的写作秘诀是什么? (2 分)
. .4画横线的句子中的“大概”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3 分)
. .. .5从短文的最后一段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2分)
.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真题:(一)(浙江温州)楼层索引
1.上面是温州某商场的楼层示意图,选择下列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里。(5 分)
(1)“六一”儿童节,妈妈带欢欢去买玩具,应该坐电梯到几楼?( )
A.3F B.4F C.5F D.6F
(2)妈妈后来又去了三楼,她想买的东西应该不包括( )
A.女装 B.食品 C.鞋子 D.皮包
(3)爸爸想买一个皮箱,他应该去( )。
A.4F B.5F C.6F D.1F
(4)丁丁马上要参加攀岩比赛.他去五楼买什么? ( )A.运动服饰 B.皮箱 C.眼镜 D.童鞋
(5)李阿姨想买一套精品女装和一块手表,她去了( )。A.1F和6F B.5F和2F C.2F和1F D.4F和3F几年前,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推出一项创新之举:开出全开放、纯公益、24小时不打烊的实体图书馆一城市书房。城市书房,让不同年龄、职业的人开始享受书本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与自己对话,与流淌的历史、人文对视,在阅读里,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与文明素养正在慢慢升腾。假如要在这个商场里开一个城市书房,你觉得设在哪儿合适?说说你的理由。(2分)
(二)(浙江温州平阳)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会看天气预报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请阅读下面的天气预报图及文字,回答问题。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这三天的温度在( )(2分)A.上升。 B.下降。 C.不变。
2妈妈要晒被子,小芳该提醒她着重关注天气预报中的哪一点?( )(2分)
A.日期。 B.天气。 C.地点。
3小明想去郊游,( )月 ( )日出行最合适。因为 。(3分)
四、国学经典阅读真题(一)文包诗(天津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四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月亮渐渐西沉。它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苏轼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心里不禁(jīn jìn)埋(mái mán)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
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就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人们心间( jiān jiàn),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sì shì)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1)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用“---”画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诗句的意思。
(3)照样子用带点词语造句。
例: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虽然……也……___
(4)按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_的中秋之夜,苏轼因为_________而心绪不宁。他不禁_________,但转念一想,心里又似乎_________,于是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亲人的祝愿。 (二)(吉林)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精卫填海》选自_________,文中的“少女”指_________。(2分)
(2)故事讲的是炎帝的小女儿去东海游玩时不幸_________,化为_________,她衔来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子,填塞_________的故事。(3分)(3)精卫填海的精神,指的是( )(2分)
A.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
B.勤劳勇敢,劳作不息。
C.不娇气不妥协。 答案见下一页 四年级阅读真题名师解析(一)答案 一(一)名师品析:文章开篇对“竹村”的环境进行了描写,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接着对采茶女采茶时的情景进行了着重描写,表达了对她们的赞美之情。解析:(1)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①阅读文章可知,文中作者详细为我们介绍了采茶时的情景让我们犹如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采茶的乐趣和茶散发的清香。我们曾品尝过清新爽人的碧螺春;现在,我们又品尝到甘醇晶莹的龙井茶,同时,我们还能品味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
②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写作顺序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从文段中“早晨”“太阳升上发头顶”“落日的余晖映红了天空”等语句可以看出,文章是按照时间的写作顺序来写。
(2)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沁人心脾: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用来形容诗歌和文章给人的清新爽朗的感受。驰名中外:形容名声传播得很远。
(3)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辨析。“坐落”大多指大的事物,像山、湖,而“座落”是指房屋、田地等的位置所在。根据句意选择“坐落”。“编织”意思是把细长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组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加以编制,安排事物使有系统或构成整体。根据句意选择“编织”。“映衬”的意思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和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点缀”的意思是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根据句意选择“点缀”。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散发:分散发出;释放出某种东西。根据句意可知选择“弥漫”。回荡:连续的回声引起的震响。飞舞:在空中飞着舞动。根据句意可知,这里选择“回荡”。崎岖:路面不平,陡峭。平坦:无明显的降低或者增高。崎岖和平坦是相反的意思,根据句意可知,这里选择“崎岖”。
(4)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从“她们那灵巧的双手不停地上下飞舞:时而如小鸡啄米,时而如彩蝶翩跹,里面又如钢琴家娴熟地演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一大捧一大捧鲜嫩的茶叶装进了背篓。”这句话可知,这是采茶姑娘采茶情景的句子。
(5)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阅读文章可知,文章开篇对“竹村”的环境进行了描写,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接着对采茶女采茶时的情景进行了着重描写,表达了对她们的赞美之情。因此当作者品味着一杯新茶时,他一定会浮想联翩,他会联想到:故乡漫山遍野的郁郁葱葱,苍翠欲滴的青竹和茶树。他还会联想到:茶树旁姑娘们采茶的情形。
故答案为:
(1)①甘醇晶莹;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②时间。
(2)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用来形容诗歌和文章给人的清新爽朗的感受;形容名声传播得很远。
(3)坐落;编织;点缀;回荡;弥漫;崎岖。
(4)她们那灵巧的双手不停地上下飞舞:时而如小鸡啄米,时而如彩蝶翩跹,里面又如钢琴家娴熟地演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一大捧一大捧鲜嫩的茶叶装进了背篓。
(5)故乡漫山遍野的郁郁葱葱,苍翠欲滴的青竹和茶树;茶树旁姑娘们采茶的情形。 (二)名师品析:考点:记叙文,标点符号,时间词语,修辞,首尾呼应,给文章加标题分析:文章描写了秋天清晨田野里的雾,新鲜空气以及日出时的景色。作者用词优美,表达了对秋天田野的赞美与喜爱之情。解答:考查了标点符号的用法。主要是引号的用法。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如拖拉机的声音。应填为:一瞬间,阳光穿过树丛,透过晨雾,斜斜地、密密地洒满了大地。拖拉机“突突”地下地了。人们三五成群地下地了。
3.考查了对句式的了解。①你们不是要寻找仙境吗?反问句,问句里包含这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们是在要寻找仙境。故选E;②你欣赏过秋天早晨的田野吗?疑问句,问话者不知道答案。故选F;③太阳出来了,先是一丝,像红色的线。比喻句,把太阳光比作线。
7.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文章描写了秋天清晨田野里的雾,新鲜空气以及日出时的景色。所以题目是:秋天的田野。
故答案为:
1.一瞬间,阳光穿过树丛,透过晨雾,斜斜地、密密地洒满了大地。拖拉机“突突”地下地了。人们三五成群地下地了。
2.一转眼 一瞬间3.①E;②F;③A。
4.时间 田野早晨的雾气、空气 太阳出来的情形 对秋天早晨的喜爱之情
5.4 刚出来时的样子 示例:天上的白云,像一只只嬉戏的小白鹅,更像一艘艘漂在海面上的小白船。
6.首尾呼应 7.秋天的田野。二学生鲍雷伊 十一月十五日 汉修先生 2. C
3.要经常去图书馆查阅资料
4.“大概”一词不能去掉。因为他不确定是不是真的没有人写过信给那位作家,仅仅是一种猜测,去掉后语意将发生变化,表达就不够准确、严谨。
5.示例:“我”是一个有独立思想意识的学生。三(一)1. D B A A C 2.示例:我觉得二楼合适。二楼楼层不高,方便各个年龄段的人,而且二楼主要是“精品女装/化妆品/配饰”,环境比较安静,为阅读提供了很好的氛围。
(二)1.B.2. B 3.1 7相比其他两天,这天虽然是阴天但气温高,风小,空气状况良好
四、(一)名师点拨考点:文包诗分析:《但愿人长久》一课描写了中秋夜苏轼客居密州,见家家户户欢聚一堂,而思念弟弟苏辙,思念之情无法排遣,转而埋怨月亮“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但苏轼终究是豁达指人,转念明白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道理。解答:(1)考查了多音字。“禁”有两个读音jīn jìn,读jīn时的意思是受得住,耐久:~受。不~.读jìn时的意思不许,制止:~止。~绝。
“间”有两个读音jiān jiàn,读jiān时的意思在一定空间或时间内:田~.心~.读jiàn时的意思是空隙:~隙。当~儿。亲密无~。
似:有两个音分别是shì和sì读“shì”时意思是跟某种情况相似。如似的。读“sì”时意思是好像,表示不确定:~乎。
(2)考查了句子筛选能力,结合“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3)考查了造句。“虽然……也……”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可造句:虽然雨很大,我也会去上学。
(4)考查了课文内容填空。认真读短文,在短文中找答案。
故答案为:
(1)jīn jiān sì
(2)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3)虽然雨很大,我也会去上学。
(4)客居密州 思念弟弟苏辙 埋怨月亮 宽慰了许多 低声吟诵起来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二)名师点拨考点:文言文阅读综合分析:《精卫填海》是一篇神话故事,文字不多,重点描写了精卫的执着精神。这样的精神在愚公的身上也存在。教学时抓住文章中关键词语,对比体会大海之大和精卫之小,体会对比悬殊,体会精卫填海的决心与勇气。
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在东海游泳,被淹没无法回归(回家),于是化为精卫,时不时衔西山的木石,来堵塞东海。解答:(1)考查了文段的出处以及文言文翻译。结合课内的学习可知,《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少女”指炎帝小女儿女娃。
(2)(3)考查了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结合译文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
(1)《山海经》 女娃; (2)溺水 精卫鸟 东海。 (3)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全册综合精品一课一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把短文的题目补充完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全册综合精品课后复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要素串连法,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天帝是被愚公的什么精神感动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全册综合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简单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