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习题精选(含答案)
2022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习题精选《探索型问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习题精选《探索型问题》(含答案),共7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燕山地区一模)豆豆妈妈用小米运动手环记录每天的运动情况,下面是她6天的数据记录(不完整):
日期
4月1日
4月2日
4月3日
4月4日
4月5日
4月6日
步行数(步)
10672
4927
5543
6648
步行距离(公里)
6.8
3.1
3.4
4.3
卡路里消耗(千卡)
157
79
91
127
燃烧脂肪(克)
20
10
12
16
(1)4月5日,4月6日,豆豆妈妈没来得及作记录,只有手机图片,请你根据图片数据,帮她补全表格.
(2)豆豆利用自己学习的统计知识,把妈妈步行距离与燃烧脂肪情况用如下统计图表示出来,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写出结论: .(写一条即可)
(3)豆豆还帮妈妈分析出步行距离和卡路里消耗数近似成正比例关系,豆豆妈妈想使自己的卡路里消耗数达到250千卡,预估她一天步行距离为__________公里.(直接写出结果,精确到个位)
解:(1)填数据 ……………………….2′
(2)写出一条结论:
……………………….4′
(3)预估她一天步行约为__________公里.(直接写出结果,精确到个位)
………………5′
2.(延庆区初三统一练习)如图1,正方形ABCD中,点E是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DE,过点B作BF⊥DE
于点F,连接FC.
(1)求证:∠FBC=∠CDF.
(2)作点C关于直线DE的对称点G,连接CG,FG.
①依据题意补全图形;
②用等式表示线段DF,BF,CG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备用图
图1
(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DCB =90°.
∴∠CDF+∠E =90°.
∵BF⊥DE,
∴∠FBC+∠E =90°.
∴∠FBC =∠CDF .……2分
(2)①
……3分
②猜想:数量关系为:BF=DF+CG.
证明:在BF上取点M使得BM=DF连接CM.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C=DC.
∵∠FBC =∠CDF,BM=DF,
∴△BMC≌△DFC.
∴CM=CF,∠1=∠2.
∴△M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MCF =90°,∠4=45°. ……5分
∵点C与点G关于直线DE对称,
∴CF=GF,∠5=∠6.
∵BF⊥DE,∠4=45°,
∴∠5=45°,
∴∠CFG =90°,
∴∠CFG=∠MCF,
∴CM∥GF.
∵CM=CF,CF=GF,
∴CM=GF,
∴四边形CGFM是平行四边形,
∴CG=MF.
∴BF=DF+CG. ……7分
3.(燕山地区一模)已知y是x的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的全体实数,下表是y与x的几组对应值.
x
…
-3
-2
-1
-
-
1
2
3
…
y
…
-
-
-
m
…
小华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利用上述表格所反映出的y与x之间的变化规律,对该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华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从表格中读出,当自变量是-2时,函数值是 ;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了以上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3)在画出的函数图象上标出x=2时所对应的点,并写出m=
(4)结合函数的图象,写出该函数的一条性质:___________ .
.解:(1)当自变量是-2时,函数值是
…………………………………1′
(2)如图,该函数的图象; (略) …………………………………3′
(3)标出x=2时所对应的点 …………………………………4′
且m= …………………………………5′
(4)写出该函数的性质(一条即可):_____ .
…………………………………7′
4.(西城区九年级统一测试)如图,为⊙的直径上的一个动点,点在上,连接,过点作的垂线交⊙于点.已知,.设、两点间的距离为,、两点间的距离为.
某同学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探究.
下面是该同学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通过取点、画图、测量及分析,得到了与的几组值,如下表:
(说明:补全表格对的相关数值保留一位小数)
(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3)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时,的长度均为__________.
解:(1)
x(cm)
0
1
1.8
2.5
3
3.5
4
5
y (cm)
4.0
4.7
5.0
4.8
4.5
4.1
3.7
3.0
………………………………………………………………………………… 3分
(2)如图5.
图5
………………………………………………………………………… 5分
(3)2.42.…………………………………………………………………………… 6分
5.(西城区九年级统一测试)正方形的边长为,将射线绕点顺时针旋转,所得射线与线段交于点,作于点,点与点关于直线对称,连接.
(1)如图,当时,
①依题意补全图.
②用等式表示与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____.
(2)当时,探究与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3)当时,若边的中点为,直接写出线段长的最大值.
解:(1)①补全的图形如图7所示.…………………………………………………………1分
② ∠NCE=2∠BAM.………………………………………………………………2分
(2)当45°”、“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等(答案不唯一). …………………………………4分
(5)3.87…………………………………6分
36.(朝阳区二模)在数学活动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把一副三角尺
如图1摆放,直角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分别垂直或平行,
60°角的顶点在另一个三角尺的斜边上移动,在这个运动
过程中,有哪些变量,能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图1
小林选择了其中一对变量,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它们
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林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画出几何图形,明确条件和探究对象;
如图2,在Rt△ABC中,∠C=90°,AC=BC=6cm,D是线段AB上一动点,射线DE⊥BC于点E,∠EDF= °,射线DF与射线AC交于点F.设B,E两点间的距离为x cm,E,F两点间的距离为y cm.
图2
(2)通过取点、画图、测量,得到了x与y的几组值,如下表:
x/cm
0
1
2
3
4
5
6
y/cm
6.9
5.3
4.0
3.3
4.5
6
(说明:补全表格时相关数据保留一位小数)
(3)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
图象;
(4)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DEF为等边三角形时,BE的长度约为 cm.
答案:解:(1)60 ………………………………………………………………………1分
答案不唯一,如:
(2)
x/cm
0
1
2
3
4
5
6
y/cm
6.9
5.3
4.0
3.3
3.5
4.5
6
…………………………………………………………………………………………2分
……………5分
(3)
(4)3.22 ……………………………………………………………………………………6分
37.(房山区二模)已知AC=DC,AC⊥DC,直线MN经过点A,作DB⊥MN,垂足为B,连接CB.
(1)直接写出∠D与∠MAC之间的数量关系;
(2)① 如图1,猜想AB,BD与B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 如图2,直接写出AB,BD与BC之间的数量关系;
(3)在MN绕点A旋转的过程中,当∠BCD=30°,BD=时,直接写出BC的值.
解:(1)相等或互补;……………………………………………………………………2分
(注:每个1分)
(2)① 猜想:BD+AB=…………………………………………………………3分
如图1,在射线AM上截取AE=BD,连接CE.
又∵∠D=∠EAC,CD=AC
∴△BCD≌△ECA
∴BC=EC,∠BCD=∠ECA
∵AC⊥CD
∴∠ACD=90°
即∠ACB+∠BCD=90°
∴∠ACB+∠ECA=90°
即∠ECB=90°
∴BE=
∵AE+AB=BE=
∴BD+AB= ………………………………………………………4分
② AB-BD=……………………………………………………………5分
(3)BC=或……………………………………………………………7分
38.(丰台区二模)数学活动课上,老师提出问题:如图,有一张长4dm,宽3dm的长方形纸板,在纸板的四个角裁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把四边折起来,做成一个无盖的盒子,问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时,盒子的体积最大.
下面是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 dm,体积为y dm3,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得到y和x的关系式: ;
(2)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3)列出y与x的几组对应值.
x/dm
…
1
…
y/dm3
…
1.3
2.2
2.7
3.0
2.8
2.5
1.5
0.9
…
(说明:表格中相关数值保留一位小数)
(4)在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5)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小正方形的边长约为 dm时,
盒子的体积最大,最大值约为 dm3.
解:
(1) .……1分
(2)00,那么 .
(3) 请你利用上述性质计算:.
(1)81的四次方根;………………… 1分
-32的五次方根 -2. ………………… 2分
(2)log327= 3 ; ………………… 3分
= 8 . ………………… 4分
(3)解:log53+log5
= log53………………… 5分
= log51………………… 6分
=0. ………………… 7分
44.(市门头沟区八年级期末)已知:在△ABC中,∠CAB=90°,AB=AC.
(1) 如图1,P,Q是BC边上两点,AP=AQ,∠BAP=20°,求∠AQB的度数;
(2) 点P,Q是BC边上两动点(不与B,C重合),点P在点Q左侧,且AP=AQ,点Q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为M,连接AM,PM.
① 依题意将图2补全;
② 小明通过观察和实验,提出猜想:在点P,Q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有. 他把这个猜想与同学们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形成以下证明猜想的思路:
(Ⅰ)要想证明,只需证△AP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Ⅱ)要想证明△AP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只需证∠PAM=90°,PA=AM;
…
请参考上面的思路,帮助小明证明.
解:(1)∵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1分
∴ ∠B=45°.
∴ ∠APC=∠BAP+∠B=65°.
∵ AP=AQ,
∴ ∠AQB=∠APC=65°. ………………………………………………………2分
(2)① 补全图形,如图所示. ………………………………………………………3分
证明:如图,连接CM.
∵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B=∠ACB,∠BAC =90°.
又∵ AP=AQ,
∴ ∠APQ=∠AQB .
∴ ∠APB=∠AQC .
∴ △APB≌△AQC(AAS). ………………………………………………4分
∴ ∠1=∠2 .
又∵ 点Q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为M,连接AM,CM .
∴ △AMC≌△AQC. ………………………………………………………5分
∴ ∠2=∠3,AM=AQ .
∴ ∠1=∠3 .
又∵∠BAC =∠PAC +∠1=90°,∠PAM=∠PAC+∠3,
∴ ∠PAM=∠BAC=90°.………………………………………………………6分
又∵ AP=AQ ,AM=AQ .
∴ AP=AM . ……………………………………………………………………7分
∴ △PA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由勾股定理得………………………………………………8分
45.(市西城区八年级期末)在△ABC中,∠A=60°,BD,CE是△ABC的两条角平分线,且BD,CE交于点F.
(1)如图1,用等式表示BE,BC,CD这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小东通过观察、实验,提出猜想:BE+CD=BC.他发现先在BC上截取BM,使BM=BE,连接FM,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证明CM=CD即可.
①下面是小东证明该猜想的部分思路,请补充完整:
ⅰ)在BC上截取BM,使BM=BE,连接FM,则可以证明△BEF与____________全等,判定它们全等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ⅱ)由∠A=60°,BD,CE是△ABC的两条角平分线,可以得出∠EFB=_______°;
……
②请直接利用ⅰ),ⅱ)已得到的结论,完成证明猜想BE+CD=BC的过程.
(2)如图2,若∠ABC=40°,求证:BF=CA.
图2
图1
解:(1)①△BMF,边角边,60; ……………………3分
②证明:如图1.
∵由ⅰ)知△BEF≌△BMF,
∴∠2=∠1.
∵由ⅱ)知∠1=60°,
∴∠2=60°,∠3=∠1=60°.
∴∠4=180°-∠1-∠2=60°.
∴∠3=∠4. ………………………………4分
图1
∵CE是△ABC的角平分线,
∴∠5=∠6.
在△CDF和△CMF中,
∠3=∠4
CF=CF,
∠5=∠6,
∴△CDF≌△CMF.
∴ CD=CM.
∴BE+CD= BM+CM=BC. …………………………………………………5分
(2)证明:作∠ACE的角平分线CN交AB于点N,如图2.
∵∠A=60°,∠ABC=40°,
∴∠ACB=180°-∠A-∠ABC=80°.
∵BD,CE分别是△ABC的角平分线,
∴∠1=∠2=∠ABC=20°,
∠3=∠ACE=∠ACB=40°.
图2
∵CN平分∠ACE,
∴∠4=∠ACE =20°.
∴∠1=∠4.
∵∠5=∠2+∠3=60°,
∴∠5=∠A.
∵∠6=∠1+∠5,∠7=∠4+∠A,
∴∠6=∠7.
∴CE=CN.
∵∠EBC=∠3=40°,
∴BE=CE.
∴BE=CN.
在△BEF和△CNA中,
∠5=∠A
∠1=∠4,
BE= CN,
∴△BEF≌△CNA.
∴ BF= CA. …………………………………………………………7分
46.(大兴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 (1) 在等边三角形ABC中,
①如图1,D,E分别是边AC,AB上的点且AE=CD,BD与EC交于点F,则∠BFE的度
数是 度;
②如图2,D,E分别是边AC,BA延长线上的点且AE=CD,BD与EC的延长线交于
点F,此时∠BFE的度数是 度;
(2)如图3,在△ABC中,AC=BC,∠ACB是锐角,点O是AC边的垂直平分线与BC的交点,点D,E分别在AC,OA的延长线上,AE=CD,BD与EC的延长线交于点F,若∠ACB=α,求∠BFE的大小.(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26.(延庆区八年级第一学区期末)如图-1,△ABC和△DEC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E在线段AC
上,连接AD,BE的延长线交AD于F.
(1)猜想线段BE,AD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必证明);
(2)当点E为△ABC内部一点时,使点D和点E分别在AC的两侧,其它条件不变.
① 请你在图-2中补全图形;
②(1)中结论成立吗?若成立, 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解:(1) BE=AD ;BE⊥AD ………………………2分
(2)①如图
………3分
② (1)中结论仍然成立。………………………………4分
证明:∵△ABC和△DEC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
∴BC=AC,EC=DC
∵∠ACB=∠DCE=90°
∴∠ACB=∠DCE
∴∠BCE=∠ACD ……………………5分
在△BCE和△ACD中
BC=AC
∠BCE=∠ACD
EC=DC
∴△BCE≌△ACD(SAS) ……………………………6分
∴ BE=AD ……………………………………………7分
∠1=∠2
∵∠3=∠4
∴∠AFB=∠ACB=90°……………… 8分
∴BE⊥AD
47. (西城区二模)如图1,在等边三角形ABC中,CD为中线,点Q在线段CD上运动,将线段QA绕点Q顺时针旋转,使得点A的对应点E落在射线BC上,连接BQ,设∠DAQ=α
(0°<α<60°且α≠30°).
(1)当0°<α<30°时,
①在图1中依题意画出图形,并求∠BQE(用含α的式子表示);
②探究线段CE,AC,CQ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2)当30°<α<60°时,直接写出线段CE,AC,CQ之间的数量关系.
图1 备用图
解:(1)当0°<α<30°时,
①画出的图形如图9所示.…………… 1分
∵ △ABC为等边三角形,
图9
∴ ∠ABC=60°.
∵ CD为等边三角形的中线,
Q为线段CD上的点,
由等边三角形的对称性得QA=QB.
∵ ∠DAQ=α,
∴ ∠ABQ=∠DAQ=α,∠QBE=60°-α.
∵ 线段QE为线段QA绕点Q顺时针旋转所得,
∴ QE = QA.
∴ QB=QE.
可得 .……… 2分
②.……………………………………………………… 3分
证法一:如图10,延长CA到点F,使得AF=CE,连接QF,作QH⊥AC于点H.
∵ ∠BQE=60°+2α,点E在BC上,
∴ ∠QEC=∠BQE+∠QBE =(60°+2α)+( 60°-α)=120°+α.
∵ 点F在CA的延长线上,∠DAQ=α,
∴ ∠QAF=∠BAF+∠DAQ=120°+α.
∴ ∠QAF=∠QEC.
又∵ AF =CE,QA=QE,
∴ △QAF≌△QEC.
图10
∴ QF=QC.
∵ QH⊥AC于点H,
∴ FH=CH,CF=2CH.
∵ 在等边三角形ABC中,CD为中线,
点Q在CD上,
∴ ∠ACQ==30°,
即△QCF为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
∴ .
∴ .
即. ………………………………………… 6分
思路二:如图11,延长CB到点G,使得BG=CE,连接QG,可得
△QBG≌△QEC,△QCG为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与证法一
同理可得.
图11 图12
(2)如图12,当30°<α<60°时,.………………………… 7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专题5 规律探索型问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习题精选《新定义型问题》(含答案),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用“☆”定义一种新运算,1.用“△”定义新运算,阅读材料,.我们规定,对于任意有理数a,b,定义运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习题精选《新情景应用型问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9,5 10 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