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展开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
1.如下列图,铅笔的长度为 cm。
2.如下列图的陶笛是便携式的吹管乐器。这种乐器的音色优美,小的陶笛的声音清脆嘹亮,大的陶笛的声音消沉婉转,演奏陶笛时是 振动发声的。
3.小提琴声是通过琴弓与琴弦的摩擦使琴弦振动(如下列图),琴弦将振动传递给木质的琴码和琴箱,再使琴箱内的空气振动,最终传递到听者耳中,这一振动的传递过程说明 和 都能传声。
4.在把戏游泳比赛中,运发动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________能传播声音;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s后听到回声,那么小华距山崖大约________ m。〔在空气中声速为340m/s〕
5.在电视剧?最美逆行者?中,我们最可爱的逆行者白衣天使们戴的护目镜往往会因为起了一层水雾而看不清,形成这层水雾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
6.如下列图,“嫦娥四号〞探测器在太空中通过屡次喷射燃气来实现变轨,当探测器最终到达围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该探测器相对于地球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7.如下列图,公交车甲和公交车乙从同一车站同时同向匀速行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甲车速度为 m/s,假设运行5min,那么乙车行驶的路程是 。
8.“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们能区分蛙声是根据声音的 不同〔选填“音调〞、“ 响度〞 、“音色〞〕。
9.某同学4次测量一块金属块的长度分别是:3.12 cm、3. 14 cm、 3.15 cm、 3.13 cm,那么物体的长度是 cm。
10.甲乙两人同时间地向东运动,运动图像如下列图。由图可知,乙的速度 m/s,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 运动〔选填“东〞或“西〞〕。
二、单项选择题
11.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以下数据合理的是〔 〕
A. 身高约为160dm B. 100m短跑成绩约为6s
C. 步行速度约为1m/s D. 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
12.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B. 用铁水浇铸工件是凝固现象,要放出热量
C. “窗花〞是水在寒冷的玻璃上凝华形成的,要放出热量
D. 冰块液化为水,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13.在烧瓶中注入刚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烧瓶的底部,可以看到水又重新沸腾起来。该实验现象说明了
A. 沸腾过程需要吸热 B. 沸腾过程需要放热
C. 水的沸点与环境温度有关 D. 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压有关
14.如下列图,小明和小红坐在停靠在站台的火车车厢里,他们分别向两侧窗外看,对火车的运动情况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小明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说火车是静止的;小红以窗外行驶的动车为参照物,说火车是运动的。那么〔 〕
A. 只有小明的说法正确 B. 只有小红的说法正确
C. 两个人的说法都正确 D. 两个人的说法都不正确
15.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 〕
A. 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大 B. 在整个4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在整个4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 D. 在20~30s内物体的速度为40m/s
16.如下列图的热现象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
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
B.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C.深秋,枫叶上的霜
D.盛夏,河床枯槁
17.以下控制噪声的措施中,相对应的解释正确的选项是〔 〕
A. 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 开会时把 调到静音状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 关闭房间的门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8.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B.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C. 将发声 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
D. 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
19.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下列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在 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 B. 在0到 时间内,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C. 在 到 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D. 在0到 时间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三、实验题
20.在如下列图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小组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实验时斜面的倾斜度不宜太大,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答案合理即可〕;
〔2〕图中AB段的路程sAB =________cm, 如果测得时间tAB =1.6s,那么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__ cm/s;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
21.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按标准组装器材,在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此时应适当将________〔选填“A处向上〞或者“B处向下〞〕调整.
〔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
〔3〕由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________ ℃,还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22.如下列图,两位同学在一起做“土 〞实验:
〔1〕“土 〞能够传声,说明声音能在________中传播。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假设连接土 的线是棉线,听者听到的声音小,而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 ,那么听到的声音就大一些。这一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传声性能好。
〔3〕如果在用土 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局部,那么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
〔4〕如果在用土 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那么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其原因是松弛的线________〔填“易〞或“不易〞〕传声。
四、计算题
23.一天小明他上学去时,以1m/s的速度走了6min,后来感觉时间不够为了不迟到,他又以1.5m/s的速度走了4min,求
〔1〕他家离学校多远?
〔2〕他上学走路的平均速度。
24.某水银温度计的玻璃管上有110格均匀的刻度线,当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液面在第30格处,当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液面在第80格处。〔水银的凝固点是-39℃,水银的沸点是357℃〕
那么:
〔1〕这支温度计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是多少?
〔2〕这支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
25.沿同一条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A、B,运动时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下列图,求:
〔1〕物体B的运动速度。
〔2〕当t=4s时,物体A、B之间的距离;
〔3〕物体A、B相遇之前最远的距离
答案解析局部
一、填空题
1.【答案】 3.00
【解析】【解答】该刻度尺分度值为1mm,铅笔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3.0cm对齐,读作3.00cm,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3.00cm。
【分析】结合分度值读数即可,注意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答案】 空气柱
【解析】【解答】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演奏陶笛时是空气柱振动发声的。
【分析】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答案】 固体;气体
【解析】【解答】声音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琴弦将振动传递给木质的琴码和琴箱,再使琴箱内的空气振动,说明固体能够传声;琴声传递到听者耳中这个过程的传声介质是空气。
【分析】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4.【答案】 水〔或液体〕;510
【解析】【解答】声音可以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运发动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说明液体能传播声音。因为声音传播到山崖的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所以
由 得小华距山崖的距离为
【分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利用回声,结合声速可以测量距离。
5.【答案】 液化
【解析】【解答】护目镜的水雾是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形成的。
【分析】 水雾是水蒸气遇到冷液化形成的。
6.【答案】 运动
【解析】【解答】当探测器最终到达围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以地球为参照物,探测器相对于地球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知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那么次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那么此物体是静止的。
7.【答案】 10;1500m
【解析】【解答】根据图象甲车的速度
根据图象乙车的速度 运行5min,乙车行驶的路程
【分析】在s-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再结合速度计算公式v=进行计算。
8.【答案】 音色
【解析】【解答】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我们能区分蛙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上下,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9.【答案】 3.14
【解析】【解答】物体的长度 ≈3.14cm
【分析】求平均值即可。
10.【答案】 2;西
【解析】【解答】由图乙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由甲图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比乙的速度大,假设以甲为参照物,乙相对于甲向西行驶。
【分析】在v-t图象和s-t图象中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不同的,在v-t图象中平行于t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s-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单项选择题
11.【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8cm=16.8dm左右.此数据不合理;
B、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不可能是6s.此数据不合理;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m/s左右.此数据合理;
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min.此数据不合理.
应选C.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此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
12.【答案】 B
【解析】【解答】A.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A不符合题意;
B.用铁水浇铸工件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B符合题意;
C.“窗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寒冷的玻璃上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C不符合题意;
D.冰块熔化为水,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液体变为固体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
13.【答案】 D
【解析】【解答】在烧瓶中注入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时,烧瓶中的水蒸气受冷液化,瓶内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所以会看到水又重新沸腾,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大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沸点会低于100摄氏度,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100摄氏度,当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沸点会高于100摄氏度。
14.【答案】 C
【解析】【解答】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那么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是静止的。所以,以窗外行驶的动车为参照物,如果火车的位置变化了,那么火车是运动的,故小红的判断正确;如果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那么火车是静止的,故小明的判断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选择的参照物的不同,物体的运动状况不同。
15.【答案】 C
【解析】【解答】由图知道,在0~20s与30~40s都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在0~2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40m,那么速度是: ;30~4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80m-40m=40m,那么速度是: ,即物体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小,A不符合题意;
由图象知道,物体在0~20s内的速度是2m/s,在30~40s内的速度是4m.s,在20~30s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物体在40s内不是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不符合题意;
整个40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80m,所以,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C符合题意;
由图象知,物体20~30s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物体的速度为0,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s-t图像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位移,图像的斜率是速度,结合图像分析求解即可。
16.【答案】 C
【解析】【解答】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口中呼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A不符合题意;
B.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B不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C符合题意;
D.河床枯槁,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7.【答案】 A
【解析】【解答】A.高速公路安装隔音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A符合题意;
B.开会时把 调到静音状态,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不符合题意;
C.关闭房间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不符合题意;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阻止声音的产生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阻止声音的传播从传播途径处控制噪声,戴耳罩是从人耳处控制噪声。
18.【答案】 A
【解析】【解答】解:A、将发声的音叉接触及面颊,感觉音叉振动,说明声音发声时振动,A符合题意;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的是响度跟振幅的关系,B不符合题意;
C、罩内抽出空气,闹铃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C不符合题意;
D、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时听声音的变化,由于梳齿振动频率不同,频率增大,音调变高,声音变高,所以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1)音调:是指声音的上下,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19.【答案】 C
【解析】【解答】解:由图象知,
A、在t=0时刻,甲在“x0〞位置,乙在“0〞位置,所以两车不在同一位置,A不符合题意;
B、在0到t1时间内,所用时间相同,乙通过的路程较大,由公式v= 知,乙车的速度较大,B不符合题意;
C、在t1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都是x2-x1 , 即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C符合题意;
D、在0到t2时间内,乙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图象不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而是折线〕,所以不是一直以相同的速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对于图象问题,我们学会“五看〞,即:看坐标、看斜率、看面积、看交点、看截距;再利用的计算公式v= 逐项分析即可.
三、实验题
20.【答案】 〔1〕减小小车下滑的速度,延长下滑时间,便于准确测量时间
〔2〕40.0;25
〔3〕小
【解析】【解答】(1)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的倾斜度不宜太大。
(2)AB段的路程sAB=80.0cm-40.0cm=40.0cm
tAB=1.6s,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v= = =25.0cm/s
(3)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v= 知,平均速度vAB会偏小。
【分析】〔1〕为使计时方便,斜面的倾斜度不宜太大。
〔2〕利用速度计算公式v= 分析计算即可。
21.【答案】 〔1〕A处向上
〔2〕缩短加热时间
〔3〕98;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解析】【解答】铁架台安装顺序为自下而上,下端为酒精灯,那么当玻璃泡挨着底端时应调节上部,那么应适当将A处向上移动,参加热水能够更快到达沸腾,缩短实验时间,当温度到达98℃时,继续加热温度不再升高,那么可得水的沸点为98℃,还可得到水在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升高.
【分析】〔1〕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那么进行调整实验装置。
〔2〕缩短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①提高水的初温;②适当减少水的质量;③给烧杯加盖等。
〔3〕水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结合图象分析沸腾前和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变化情况。
22.【答案】 〔1〕固体
〔2〕细金属丝
〔3〕线不再振动
〔4〕不易
【解析】【解答】(1)利用固体能实现通话,说明固体也是传声的一种介质。
(2)因为相距同样远,且说话的响度也相同,但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 ,听到的声音大,原因是细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的好。
(3)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局部,该局部停止振动,那么不会产生声音。
(4)如果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那么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对方讲话的声音了,这是由于棉线“松弛〞会抑制、减弱并最终吸收振动。
【分析】〔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四、计算题
23.【答案】 〔1〕解:前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1=6min=360s,
后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2=4min=240s,
由v= 得,前一段时间通过的路程:
s1=v1t1=1m/s×360s=360m,
后一段时间通过的路程:
s2=v2t2=1.5m/s×240s=360m,
那么他家离学校的距离:
s=s1+s2=360m+360m=720m
答:他家离学校有720m
〔2〕解:小明上学走路的总时间:
t=t1+t2=360s+240s=600s,
那么他上学走路的平均速度:
v= = =1.2m/s
答:他上学走路的平均速度为1.2m/s
【解析】【分析】〔1〕根据速度和时间的乘积计算路程;
〔2〕利用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计算平均速度。
24.【答案】 〔1〕解:因为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那么该温度计每一格表示的温度为 =2℃
答:这支温度计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是2℃;
〔2〕解:从最下面的0刻度到30格处共有30格,那么该温度计最下面的0刻度对应的温度是-30×2℃+0℃=-60℃
因水银的凝固点是-39℃,所以该温度计所能测得的最低温度是-39℃;最上面的110格到80格处共有30格,那么最上面的110处刻度对应的温度是100℃+30×2℃=160℃
所以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9℃~160℃。
答:这支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9℃~160℃。
【解析】【分析】结合题中不准确温度计与沸水和冰水混合物对应的格数,就可求出每小格表示的温度值。再根据总格数求出不准确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25.【答案】 〔1〕解:物体B的运动速度vB= =1m/s
答:物体B的运动速度是1m/s;
〔2〕解:物体A的运动速度vA= =5m/s
当t=4s时,物体B的运动路程sB′=vBt=1m/s×4s=4m
所以物体B相对参考点O的距离为4m+5m=9m
物体A的运动路程sA′=vAt′=5m/s×(4s-3s)=5m
所以物体A相对参考点O的距离为5m,那么物体A、B之间的距离为4m。
答:当t=4s时,物体A、B之间的距离是4m;
〔3〕解:由图可知,t′=3s时是物体A、B相遇之前最远的距离,物体B运动的距离sB′′=vBt′=1m/s×3s=3m
所以物体B相对参考点O的距离为3m+5m=8m
物体A在参考点的位置,所以AB相遇之前最远的距离是8m。
答:物体A、B相遇之前最远的距离是8m。
【解析】【分析】在s-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再结合图像,利用速度计算公式v=进行计算即可。
安徽省阜阳市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附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阜阳市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作图题,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综合题,作图题,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