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0-2021学年4.1 圆的方程学案及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4.1 圆的方程学案及答案,共6页。
1.圆的标准方程
(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定点称为圆心,定长称为圆的半径.
(2)确定圆的基本要素是圆心和半径,如图所示.
(3)圆的标准方程:圆心为A(a,b),半径长为r的圆的标准方程是(x-a)2+(y-b)2=r2.
当a=b=0时,方程为x2+y2=r2,表示以原点O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
思考:平面内确定圆的要素是什么?
[提示] 圆心坐标和半径.
2.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点P到圆心的距离为d,半径为r.
1.圆(x-2)2+(y+3)2=2的圆心和半径分别是( )
A.(-2,3),1 B.(2,-3),3
C.(-2,3), eq \r(2) D.(2,-3), eq \r(2)
D [由圆的标准方程可得圆心为(2,-3),半径为 eq \r(2).]
2.以原点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的标准方程是( )
A.x2+y2=2
B.x2+y2=4
C.(x-2)2+(y-2)2=8
D.x2+y2= eq \r(2)
B [以原点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其标准方程为x2+y2=4.]
3.点P(m,5)与圆x2+y2=24的位置关系是( )
A.在圆外 B.在圆内
C.在圆上 D.不确定
A [∵m2+25>24,∴点P在圆外.]
4.点(1,1)在圆(x+2)2+y2=m上,则圆的方程是________.
(x+2)2+y2=10 [因为点(1,1)在圆(x+2)2+y2=m上,故(1+2)2+12=m,∴m=10.即圆的方程为(x+2)2+y2=10.]
求圆的标准方程
【例1】 求过点A(1,-1),B(-1,1)且圆心在直线x+y-2=0上的圆的方程.
思路探究:法一:利用待定系数法,设出圆的方程,根据条件建立关于参数方程组求解;法二:利用圆心在直线上,设出圆心坐标,根据条件建立方程组求圆心坐标和半径,从而求圆的方程;法三:借助圆的几何性质,确定圆心坐标和半径,从而求方程.
[解] 法一:设所求圆的标准方程为
(x-a)2+(y-b)2=r2,
由已知条件知 eq \b\lc\{(\a\vs4\al\c1((1-a)2+(-1-b)2=r2,,(-1-a)2+(1-b)2=r2,,a+b-2=0,))
解此方程组,得 eq \b\lc\{(\a\vs4\al\c1(a=1,,b=1,,r2=4.))
故所求圆的标准方程为(x-1)2+(y-1)2=4.
法二:设点C为圆心,∵点C在直线x+y-2=0上,
∴可设点C的坐标为(a,2-a).
又∵该圆经过A,B两点,
∴|CA|=|CB|.
∴ eq \r((a-1)2+(2-a+1)2)= eq \r((a+1)2+(2-a-1)2),
解得a=1.
∴圆心坐标为C(1,1),半径长r=|CA|=2.
故所求圆的标准方程为(x-1)2+(y-1)2=4.
法三:由已知可得线段AB的中点坐标为(0,0),
kAB= eq \f(1-(-1),-1-1)=-1,
所以弦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斜率为k=1,
所以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y-0=1·(x-0),
即y=x.则圆心是直线y=x与x+y-2=0的交点,
由 eq \b\lc\{(\a\vs4\al\c1(y=x,,x+y-2=0,))得 eq \b\lc\{(\a\vs4\al\c1(x=1,,y=1,))
即圆心为(1,1),圆的半径为 eq \r((1-1)2+[1-(-1)]2)=2,
故所求圆的标准方程为(x-1)2+(y-1)2=4.
确定圆的方程的方法
确定圆的标准方程就是设法确定圆心C(a,b)及半径r,其求解的方法:一是待定系数法,如法一,建立关于a,b,r的方程组,进而求得圆的方程;二是借助圆的几何性质直接求得圆心坐标和半径,如法二、法三.一般地,在解决有关圆的问题时,有时利用圆的几何性质作转化较为简捷.
eq \a\vs4\al([跟进训练])
1.求下列圆的标准方程:
(1)圆心是(4,0),且过点(2,2);
(2)圆心在y轴上,半径为5,且过点(3,-4);
(3)以点A(3,-2),B(-5,4)为直径两端点的圆的方程.
[解] (1)r2=(2-4)2+(2-0)2=8,
∴圆的标准方程为(x-4)2+y2=8.
(2)设圆心为C(0,b),则(3-0)2+(-4-b)2=52,
∴b=0或b=-8,∴圆心为(0,0)或(0,-8),又r=5,
∴圆的标准方程为x2+y2=25或x2+(y+8)2=25.
(3)|AB|= eq \r((3+5)2+(-2-4)2)=10.
∴半径r=5.
又圆心坐标为 eq \b\lc\(\rc\)(\a\vs4\al\c1(\f(3-5,2),\f(-2+4,2))),即(-1,1).
所以圆的标准方程为(x+1)2+(y-1)2=25.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例2】 已知圆心为点C(-3,-4),且经过原点,求该圆的标准方程,并判断点P1(-1,0),P2(1,-1),P3(3,-4)和圆的位置关系.
[解] 因为圆心是C(-3,-4),且经过原点,
所以圆的半径r= eq \r((-3-0)2+(-4-0)2)=5,
所以圆的标准方程是(x+3)2+(y+4)2=25.
因为|P1C|= eq \r((-1+3)2+(0+4)2)= eq \r(4+16)=2 eq \r(5)<5,
所以P1(-1,0)在圆内;
因为|P2C|= eq \r((1+3)2+(-1+4)2)=5,
所以P2(1,-1)在圆上;
因为|P3C|= eq \r((3+3)2+(-4+4)2)=6>5,
所以P3(3,-4)在圆外.
1.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
(1)只需计算该点与圆的圆心距离,与半径作比较即可.
(2)把点的坐标代入圆的标准方程,判断式子两边的符号,并作出判断.
2.灵活运用
若已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也可利用以上两种方法列出不等式或方程,求解参数范围.
eq \a\vs4\al([跟进训练])
2.已知点A(1,2)不在圆C:(x-a)2+(y+a)2=2a2的内部,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 由题意,点A在圆C上或圆C的外部,
∴(1-a)2+(2+a)2≥2a2,
∴2a+5≥0,∴a≥- eq \f(5,2).∵a≠0,
∴a的取值范围为 eq \b\lc\[\rc\)(\a\vs4\al\c1(-\f(5,2), 0))∪(0,+∞).
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
[探究问题]
1.怎样求圆外一点到圆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
[提示] 可采用几何法,先求出该点到圆心的距离,再加上或减去圆的半径,即可得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若点P(x, y)是圆C:(x-2)2+(y+2)2=1上的任一点,如何求点P到直线x-y=0的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提示] 可先求出圆心(2,-2)到直线x-y=0的距离,再将该距离加上或减去圆的半径1,即可得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例3】 已知x和y满足(x+1)2+y2= eq \f(1,4),试求x2+y2的最值.
思路探究:首先观察x、y满足的条件,其次观察所求式子的几何意义,求出其最值.
[解] 由题意知x2+y2表示圆上的点到坐标原点距离的平方,显然当圆上的点与坐标原点的距离取最大值和最小值时,其平方也相应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原点O(0,0)到圆心C(-1,0)的距离d=1,故圆上的点到坐标原点的最大距离为1+ eq \f(1,2)= eq \f(3,2),最小距离为1- eq \f(1,2)= eq \f(1,2).因此x2+y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eq \f(9,4)和 eq \f(1,4).
1.本例条件不变,试求 eq \f(y,x)的取值范围.
[解] 设k= eq \f(y,x),变形为k= eq \f(y-0,x-0),此式表示圆上一点(x, y)与点(0, 0)连线的斜率,
由k= eq \f(y,x),可得y=kx,此直线与圆有公共点,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r,即 eq \f(|-k|,\r(k2+1))≤ eq \f(1,2),解得- eq \f(\r(3),3)≤k≤ eq \f(\r(3),3).
即 eq \f(y,x)的取值范围是 eq \b\lc\[\rc\](\a\vs4\al\c1(-\f(\r(3),3),\f(\r(3),3))).
2.本例条件不变,试求x+y的最值.
[解] 令y+x=b并将其变形为y=-x+b,问题转化为斜率为-1的直线在经过圆上的点时在y轴上的截距的最值.当直线和圆相切时在y轴上的截距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此时有 eq \f(|-1-b|,\r(2))= eq \f(1,2),解得b=± eq \f(\r(2),2)-1,即最大值为 eq \f(\r(2),2)-1,最小值为- eq \f(\r(2),2)-1.
3.本例条件不变,求圆上点P与A(-3,0)、B(0,-3)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 |AB|= eq \r((-3)2+(-3)2)=3 eq \r(2).
圆心(-1,0)到直线AB:y=-x-3的距离为
d= eq \f(2,\r(2))= eq \r(2),
∵圆(x+1)2+y2= eq \f(1,4)的半径为 eq \f(1,2),
∴点P到直线AB的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eq \r(2)+ eq \f(1,2), eq \r(2)- eq \f(1,2).
∴S△PAB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S△ABP)max= eq \f(1,2)×3 eq \r(2)× eq \b\lc\(\rc\)(\a\vs4\al\c1(\r(2)+\f(1,2)))= eq \f(12+3\r(2),4),
(S△PAB)min= eq \f(1,2)×3 eq \r(2)×( eq \r(2)- eq \f(1,2))= eq \f(12-3\r(2),4).
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法:
(1)形如u= eq \f(y-b,x-a) 形式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过点(x, y)和(a, b)的动直线斜率的最值问题.简称斜率型.
(2)形如l=ax+by形式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直线y=- eq \f(a,b) x+ eq \f(l,b) 截距的最值问题.简称截距型.
(3)形如(x-a)2+(y-b)2形式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动点(x, y)到定点(a, b)的距离的平方的最值问题.简称距离型.
1.确定圆的方程主要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即列出关于a,b,r的方程组求a,b,r或直接求出圆心(a,b)和半径r.另依据题意适时运用圆的几何性质解题可以化繁为简,提高解题效率.
2.判断点(x0,y0)与圆(x-a)2+(y-b)2=r2的关系的方法:
假设点(x0,y0)与圆心的距离为d,则
d>r⇔(x0-a)2+(y0-b)2>r2⇔在圆外;
d=r⇔(x0-a)2+(y0-b)2=r2⇔在圆上;
d<r⇔(x0-a)2+(y0-b)2<r2⇔在圆内.
3.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常借助于所求式的几何意义,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渗透着直观形象的数学素养.
1.圆心为(0,4),且过点(3,0)的圆的方程为( )
A.x2+(y-4)2=25 B.x2+(y+4)2=25
C.(x-4)2+y2=25 D.(x+4)2+y2=25
A [由题意,圆的半径r= eq \r((0-3)2+(4-0)2)=5,则圆的方程为x2+(y-4)2=25.]
2.若直线3x+y+a=0过圆x2+y2+2x-4y=0的圆心,则a的值为( )
A.-1 B.1
C.3 D.-3
B [圆x2+y2+2x-4y=0的圆心为(-1,2).
由条件知,(-1,2)适合于方程3x+y+a=0,
所以-3+2+a=0解得a=1,故选B.]
3.经过原点,圆心在x轴的负半轴上,半径为2的圆的方程是________.
(x+2)2+y2=4 [由题意知,圆心是(-2,0),半径是2,所以圆的方程是(x+2)2+y2=4.]
4.点(5 eq \r(a)+1, eq \r(a))在圆(x-1)2+y2=26的内部,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0,1) [由于点在圆的内部,所以(5 eq \r(a)+1-1)2+( eq \r(a))2<26,即26a<26,又a≥0,解得0≤a<1.]
5.△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0),B(3,0),C(3,4),求△ABC的外接圆方程.
[解] 易知△ABC是直角三角形,∠B=90°,
所以圆心是斜边AC的中点(2,2),半径是斜边长的一半,
即r= eq \r(5),所以外接圆的方程为(x-2)2+(y-2)2=5.学 习 目 标
核 心 素 养
1.会用定义推导圆的标准方程;掌握圆的标准方程的特点.(重点)
2.会根据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重点、难点)
3.能准确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易错点)
通过对圆的标准方程的学习,提升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的数学学科素养.
d与r的大小
点与圆的位置
d
d=r
点P在圆上
d>r
点P在圆外
相关学案
数学必修24.1 圆的方程学案:
这是一份数学必修24.1 圆的方程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24.1 圆的方程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24.1 圆的方程学案设计,共6页。
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2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2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导学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