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
展开第一课同步测试
- 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课中,提供了很多史料。下列史料符合历史发展顺序的是
()
①西周早期成王时的青铜器 ②仰韶文化时期的彩绘陶器
③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黑陶 ④殷墟出土的刻有文字的龟甲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①③ C. ②③④① D. ③④②①
- 良渚遗址包括约30万平方米的宫城、300万平方米的内城、630万平方米的外城,以及十数座高、低水坝等,规模之宏大前所未见。此外,该遗址中制作大量珍贵玉、漆、象牙、陶器等所需的专业人员数量也很庞大。这主要反映出当时具备()
A. 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B. 先进的手工业技术
C. 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 D. 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 殷墟,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20世纪国家文物考古工作队曾在殷墟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清理。当时出土的物品可能有
A. 刻有诸侯纳贡的画像砖 B. 刻有卜辞的甲骨
C. 精美的“帛书”和“帛画” D. 各类青铜器和铁犁
-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 青铜器的功能发生重要变化 B. 分封制的内涵在铭文中的体现
C. 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D. 青铜器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 据考古新成果,用“满天星斗”来形容中国远古文明的“多元发生”是无可非议的,但持“满天星斗”论者难以解释中国古代各族政权千古共谱、万姓同宗等复杂现象。这表明
A. 考古证实中华远古文明由一处发源
B. 中华远古各文明之间缺乏相互交流
C. 中华远古传说影响原始文明的研究
D. 中华远古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
- 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反映出西周政治()
A. 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集中
B. “家天下”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C. 具有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
D. 实行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 “据推算北京人身高为156厘米(男)和150厘米(女),平均脑量达1088毫升(现代人脑量为1400)。其制作石器主要用锤击法和砸击法,生产出长20—30毫米的小石片。烧骨则见于有人类活动的各层,此外,还发现烧过的朴树子、烧石和烧土块,甚至个别石器有烤灼的痕迹。”上述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①已进入新石器时代 ②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③已经会种植农作物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 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
A. 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B. 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 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D. 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 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而周公所分封的诸侯中,周王称同姓的为伯父、叔父,称异性的为伯舅、叔舅。这表明西周分封制( )
A.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B. 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C. 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 推动家天下局面形成
- 西周时期嫡长子称“宗子”,其余嫡出庶出称“支子”。《礼记·曲礼下》称“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该引文说明西周()
A. 等级秩序逐渐衰落 B. 祭祀活动体现了宗族的权利结构
C. 尚未确立宗法制度 D. 以祭祀活动来增强宗族的凝聚力
- 清人全祖望说:“宗祠之礼,则所以维四世之服之穷,五世之姓之杀,六世之属之竭,昭穆虽远,犹不至视若路人者,宗祠之力也。”这说明宗法制旨在( )
A. 强化专制集权 B. 巩固宗族团结 C. 稳定统治秩序 D. 维护社会和谐
- 周朝后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非常频繁。据统计,同宗姬姓君主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也达130次之多,该历史现象表明了周朝后期( )
A. 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B. 方国同盟关系的破裂
C. 征伐战争由周天子决定 D. 贵族政治逐渐被消失
-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逮克殷(商)践奄,灭甲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A. 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B. 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
C. 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D.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 自周朝建立以来,王族家系愈加复杂化,因为除了与周王同姓的直系家族外,还有异姓世系,其祖先曾是先王近臣。甚至商朝世系亦未中断,其中宋国仍保存着安阳王国的古老传统。这一现象
A. 加强了宗族内部的团结 B. 使分封制得以全面推行
C. 扩大了周朝的统治区域 D. 埋下了分裂割据的隐患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材料三经过一番辛苦打造 ,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类似后来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摘编自《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西周史》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哪一种制度?写出一位由这一制度选举出来的部落联盟首领。
(2)材料二中“天下为家”是指哪一制度代替了材料一中的“选贤与能”?这一制度是哪个朝代开始出现的?
(3)根据材料三,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实行有何积极作用?
- 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成王年幼,武王的弟弟周工旦辅政,引起管叔,蔡叔等贵族的不满,纣子武庚拉拢二叔起兵,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须,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材料三: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决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随意推者也。不待始皇并天下,而文物之道尽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初实行分封制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概述有关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信息。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西周制度设计上存在什么缺陷?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要求识记基础史实时间。
【解答】
根据所学可知,西周于公元前11世纪建立,仰韶文化是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距今7000到5000年),龙山文化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约距今4000年),商朝于公元前16世纪建立。综上,②③④①的排序正确。
故选C。
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良渚文化,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在新石器时代,公共服务设施不可能就有那么完善,故排除A。
B.题干只是反映良渚遗址的规模和专业人员数量,体现不了手工业技术的先进,故排除B。
C.良渚遗址能够修筑规模宏大的宫城、水坝,制作大量珍贵玉、陶器等,表明当时已具备强大的社会组织和动员能力,故C项正确。
D.该项不符合史实,与石器时代的社会特征不符合,故排除D。
故选C。
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殷墟概况,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B.刻有卜辞的甲骨是商朝官员迷信天命的举措,故B正确。
AC.选项中的“诸侯纳贡”在西周,帛书和帛画出现在春秋,画像砖是秦汉以来的物品,故排除AC。
D.铁犁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故排除D。
故选B。
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西周青铜器铭文和宗法制,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C.根据“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可知,周代的青铜器铭文记述的内容带有明显的历史传承风尚,通过铭文传达追忆祖先的情怀,故C正确。
A.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是祭祀器具,功能并未发生大的变化,故排除A。
B.分封制在铭文中并未体现,故排除B。
D.青铜器的功能主要是祭祀而非文书功能,故排除D。
故选C。
5.【答案】D
【解析】略
6.【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西周政治,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西周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不选A。
B.家天下出现是在夏朝,故不选B。
C.题干“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体现的是家国一体的结构,故C正确。
D.西周对地方的管理属于间接统治,故不选D。
故选C。
7.【答案】B
【解析】略
8.【答案】D
【解析】分封制下,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农具,导致生产力大大提高,所以诸侯国的采邑能够经营得很好,故选D项;土地国有制是在战国时期在一些诸侯国被废除的,而且题干仅提到了采邑数量的增多,没有提及所有制的改变,排除A项;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开始逐步瓦解,而不是不断强化,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诸侯国大夫的采邑越来越多,实力逐渐增强,将会危及诸侯国君权力,所以诸侯国君权力巩固是不符合史实的,排除C项。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B
【解析】A、材料没有体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所以排除A;
B、宗法制是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所以材料“周公所分封的诸侯中,周王称同姓的为伯父、叔父,称异性的为伯舅、叔舅”表明西周的分封制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所以B符合题意;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秦朝建立的,西周时期没实现,所以C错误;
D、夏朝已经形成了家天下的局面,所以D说法错误。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解答的关键信息是“周公所分封的诸侯中,周王称同姓的为伯父、叔父,称异性的为伯舅、叔舅”。
本题考查了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考查了西周的分封制,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答案】B
【解析】略
1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西周宗法制的影响,要求具备准确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
【解答】
A.题干中说的是宗法制,对后世宗族之间关系的影响,不是对中央集权的影响,故A错误。
B.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宗祠之礼,在维护家族认同方面有极强的作用,巩固了宗族的团结,故B正确。
C.题干主要体现是宗法制对后世家族的影响,没有表现出对社会秩序的影响,故C错误。
D.题干体现出宗法制对宗族内部关系的和谐,而不是维护社会和谐,故D错误。
故选B。
12.【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分封制演变情况,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题干“同宗姬姓君主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也达130次之多”等信息显示,同宗姬姓君主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不断发动战争,一方面反映王室对诸侯国的控制力下降;另一方面反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故A正确。
B.商王朝时期的国家是一种古国与方国的联合体,即方国同盟关系,故排除B。
C.诸侯本身就具有较大的自主权,故排除C。
D.西周时期,贵族政治依然存在,秦朝推行郡县制后,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取代,故排除D。
故选A。
13.【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西周时期的政治的认识和理解,要求具备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C.根据题干“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逮克殷(商)践奄”“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可知,西周建立后天子与诸侯的从属关系有了明确的规定,反映国家政权逐渐由以前的松散转向严密。故C符合题意。
AB.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AB。
D.本项所述表述错误,排除D。
故选C。
1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分封制,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由题意可知,加强宗族内部的团结与题意无关,故不选A。
B.周朝时期分封制得到了推行并没有体现“全面”二字,故不选B。
C.材料内容不能体现周朝的统治范围被扩大,故不选C。
D.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商代已开始分封诸侯,称号有侯和伯。西周灭商后,便大规模地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王室子弟和功臣,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力役、维护周室安全的责任。由“王族家系日益复杂”和”商朝世系亦未中断“可知分封制埋下了分裂割据的隐患,故D正确。
故选D。
1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B.根据题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并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以血缘宗法制度为基础,属于贵族政治;中央集权制打破了血缘关系,由皇帝任免官吏,属于官僚政治,故B正确。
A.“秦以前的封建政治”是指周朝的分封制,“秦以后之郡县政治”是指郡县制,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A错误。
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是宗法制,故C错误。
D.分封制实施于处在奴隶社会的周朝,维护的不是封建统治,故D错误。
故选B。
16.【答案】(1)禅让制。尧、舜、禹(任写一位)。
(2)世袭制。夏朝。
(3)分封制。稳定了西周初期的政治形势;扩大了统治的疆土;推动周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的形成。
【解析】(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早期的禅让制,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通过材料“选贤与能”结合所学知识这是禅让制,人物从尧舜禹三个中任选一个。
(2)本题考查王位世袭制,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通过材料“大人世及以为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下为家的制度是世袭制。这一制度形成于夏朝,夏启开创了家天下。
(3)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及其作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通过材料“有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向心力大大加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西周的分封制。主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稳定统治,扩大疆域等角度概括回答。
17.【答案】【小题1】(1)目的通过材料“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统治国土拱卫王室。
(2)信息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早期政治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体现了森严的等级特征,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纷纷与宗法制相结合等。
(3)问题通过材料三“邦无定交,士无定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宗法制遭到了破坏。缺陷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容易形成地方割据的角度回答。
故答案为:
(1)有效统治广大的国土,拱卫王室;或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等级森严;家国同构;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意思相近,答对三点即可)
(3)宗法制分封制崩溃,礼崩乐坏。缺陷:地方诸侯拥有拥有较大的权力,不利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以血缘关系为维持纽带,不利于政权的长期稳定。(随着代数增多而使血缘关系疏远)
【小题2】
【小题3】
【解析】(1)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主要考查西周分封制实行的主要目的。
(2)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主要政治制度。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3)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主要考查西周分封制的局限性。
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能够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精品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精品同步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从部落到国家,商和西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后作业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时练习,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