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课时作业,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素养检测十九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30分钟 50分)(选择题每小题4分,非选择题10分,共30分)1.20世纪4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加大公共事业的开支,制定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利率、税收等杠杆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以上举措反映出的发展理念是 ( )A.加大宏观调控与国际协调B.实行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C.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D.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解析】选A。根据材料“加大公共事业的开支,制定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利率、税收等杠杆进行调控”,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宏观调控);“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反映出加强国际协调,故选A。【深化点拨】凯恩斯主义(1)也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干预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资本主义自我调整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其主要内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推行,成为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一种模式。2.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如何在大灾难中死里逃生和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繁荣,“或许是20世纪历史学者所面对的最大题目”。面对这一“最大题目”,西方各国所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采取自由主义政策 B.实行国家干预政策C.实施“福利国家”政策 D.建立新国际货币体系【解析】选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吸取了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B正确。3.当代西方工人阶级的成分趋向多元化、复杂化,“蓝领”工人进一步减少,出现了“白领”“灰领”“金领”“敞领”“粉领”等称谓,代表工人阶级的不同分层。这一变化说明 ( ) A.科技革命影响社会结构的调整 B.西方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C.国家干预导致阶层成分多元化 D.社会流动呈现出增强趋势【解析】选A。材料中“蓝领”“白领”“灰领”“金领”“敞领”“粉领”变化说明随着科技革命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分工不断变化,故A正确;工人阶级分工变化,并不能说明西方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故B错误;国家干预政策不是材料中工人阶级分工变化的主要因素,故C错误;社会流动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信息,故D错误。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实施社会福利制度,其根本目的是 ( )A.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B.缓和矛盾以稳定社会秩序C.提高社会整体的消费水平D.减轻广大民众的纳税负担【解析】选B。西方国家普遍实施社会福利制度的根本目的是缓和矛盾以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B属于根本目的。5.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一再表明反对越战的立场。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冻结核武器运动是由两个分支汇合而成,一个分支来自和平组织,另一个则源自20世纪70年代的环保组织。材料表明,战后美国反战运动 ( )A.多种运动交织 B.以反核为核心C.超越意识形态 D.呈现全球化趋势【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反战运动除了有民间运动,还有和平组织和环保组织的运动,体现了多种运动交织的特点,故A正确。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趋势是什么?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10分)【解析】本题第一问注意两个时间段1938—1973年和1973—1999年,第二问结合所学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回答。答案:趋势:1938—1973年呈逐年上升趋势,1973—1999年略有下降。原因:1938—1973年逐年上升趋势与战后英国政府对经济加强干预有关,扩大政府开支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1973—1999年的下降是因为1973年以后,英国等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开始调整政策,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开支也有所削减。(选择题5分,非选择题15分,共20分)7.下表反映了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时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失业率物价指数年增长率1968-1972年4.3%3.2%4.8%1973-1975年2.4%5.3%9.4%A.西方经济出现“滞胀”现象B.西方经济疲软源于美苏冷战的破坏C.导致社会福利开支不断增加D.此后各国普遍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解析】选A。从表格中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下降、失业率上升可知,经济发展迟缓、停滞,从物价指数年增长率变化可知,反映的是通货膨胀,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进入“滞胀”阶段,故选A。西方经济疲软源于石油危机和经济运行方式问题,B错误;材料反映了经济“滞胀”问题,不是社会福利制度问题,C错误;此后西方国家开始减少对经济的干预,D错误。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20世纪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英美等国政府通过私有化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和保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耶金等《制高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是如何再一次调整发展模式的?据材料,概括其调整的主要原因。(15分)【解析】本题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由此结合所学概括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发展模式的调整,结合“被英美等国用以……”“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等概括原因。答案:调整:适度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原因:芝加哥学派的主张逐渐被英美等国采用;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使个人独创精神减弱,财富创造意识削弱。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达标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些史学家认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1,41,25,5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八单元 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些史学家认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1,41,25,5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