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展开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一、选择题
1.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以下关于西欧城市兴起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 ②城市完全独立于各地封建主
③城市兴起促使西欧大学兴起 ④城市兴起有利于国王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2世纪30年代以后,欧洲的一些地区开始出现“市政官”。1200年前后的几年中,马赛等地一度建立起意大利式的小型城市“共和国”。这些新事物动摇了旧的封建结构,奠定了新的制度形式——市政体制。以上材料反映了西欧城市的哪一现象( )
A.城市自治 B.殖民扩张 C.君权神授 D.三角贸易
3.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走向集权,成为欧洲最早一批“新君主国”。“新君主国”的本质内涵是( )
A.君主专制下的军政合一国家 B.教皇控制下的宗教神权国家
C.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 D.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
4.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的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它的基本特征是( )
①封君封臣制度 ②君主专制制度 ③庄园与农奴制度 ④幕府统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剔除了法律中那些矛盾和过时的内容,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法律体系的是( )
A.《新法典》 B.《法理概要》 C.《法学汇纂》 D.《查士丁尼法典》
6.《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D.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7.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因反对教会,批判神学而被捕入狱,最后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火刑柱上。在西欧封建时代,经常会有人因思想或学术上的创新而被视为“异端”,并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这种现象说明了( )
A.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B.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C.西欧封建国家内部管理权力分散 D.西欧封建制度等级森严
8.8世纪中期,某帝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都通过该帝国传入欧洲。该帝国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9.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 B.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
C.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 D.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
10.德里苏丹国是13—16世纪突厥人和阿富汗人军事贵族统治北印度的伊斯兰教区域性封建国家的统称,以其建都德里得名。对其统治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印度教开始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B.苏丹可任命地方行省总督
C.摆脱了突厥人的长期控制 D.是中世纪统一印度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11.到16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在先后征服哪些地区的基础上,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
A.西亚和北非 B.巴尔干和东南欧
C.西亚和巴尔干 D.北非和东南欧
12.图格拉王朝时期,全国共有23个省。各省的税收首先用于地方的军政开支,余额上缴德里。除直接隶属于中央的省份外,边远地区分布着印度教王公统治的众多土邦。由此可见,当时的德里( )
A.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随苏丹力量强弱而变化 B.土邦拒不承认苏丹的宗主权和拒绝缴纳贡税
C.以印度教为国教且重要职位由印度教王公担任 D.土邦脱离中央管理处于完全独立的状态
13.坂本太郎在评价某幕府政策时说:“它确实是加强和巩固幕府封建统治的有效政策,长达二百余年的江户时代,能在国内保持和平,幕府政权得以维持……无疑是个有力因素……另一方面,它缩小了人民刚刚开展的、面向世界的目光,扼杀了不断探索的精神。”据此推断,坂本太郎评价的是( )
A.殖产兴业 B.忠君爱国
C.锁国政策 D.重农抑商
14.马丘比丘是南美洲最重要的考古发掘中心,也因此是秘鲁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马丘比丘在克丘亚语(Quechua)中为“古老的山”之意。据其渊源,有人也把该地称作( )
A.“失落的玛雅城邦”
B.“失落的印加城市”
C.“失落的特诺奇蒂特兰”
D.“失落的廷巴克图城”
15.阿兹特克人的陶器和绘画均极精致,建筑和艺术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首都的公共建筑物多以白石砌成,十分宏丽壮观。其古都遗址,在现在哪一城市地下( )
A.华盛顿 B.墨西哥城 C.利马 D.温哥华
16.1871年,德国地质学家莫赫到达该地,并断定这个遗址是古代文明人的杰作,这引发了一股津巴布韦遗址发掘热和“石头文化”研究热。然而,西方一些学者出于殖民利益的需要,说愚昧的当地人绝不可能建造出如此高水平的建筑。“当地人”是指( )
A.班图人 B.波斯人 C.玛雅人 D.印加人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社会)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是日耳曼人的家族血缘制度、亲兵制度和罗马的军事体制中逐渐产生出来的,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
——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二 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就是“黑暗时代”,是契入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一个巨大错误。由于种种原因,对中世纪的这种不公道的观点持续了整整500年。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美】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三 在一个庞大的封建农村社会旁边,就站立起了一个弱小的市民社会,这个社会虽然弱小,却充满了生机,它是在封建社会主流体制外不断发展的,形成了价值标准,创造了新的文化,正是从这个体制外的力量中,孕育出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和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基本特征。
(2)材料二作者对欧洲中世纪持何观点?依据材料三对该观点加以解释。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劫掠:“劫掠继续了三天,没有一个兵士不靠夺得的战利品和奴隶而致富的。经过三天,素(苏)丹穆罕默德用重惩威吓的办法,禁止继续抢劫和仍然没有停止的屠杀。所有的人都服从了他的命令。”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问题: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君士坦丁堡战役的结果和危害。
(2)后来穆罕默德为什么及时叫停了军队的疯狂掠夺行为?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事实证明,大化改新没有让日本变成中国,明治维新没有让日本变成欧洲,该学的一样也不少,该保留的一样也没少保留,日本还是日本,日本还因此跳了龙门。
(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了中华文明对日本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根据图片你能获取哪些有效信息?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学习外来文化的特点,并说明由此得出了怎样的认识。
参考答案
1——16:BADBD CBCCB AACBB A
17.(1)特征:政治:实行封君封臣制度(贵族等级);
经济:盛行庄园与农奴制度;
思想文化:基督教会占有重要地位。
(2)欧洲中世纪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城市的出现,使欧洲中世纪出现了新的阶级和新的文化;推动了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18.(1)结果: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攻陷,拜占庭帝国灭亡。危害:君士坦丁堡城中的人民遭受很大伤害;城中建筑物遭到重大破坏。
(2)穆罕默德希望将君士坦丁堡作为首都,他不希望这座千辛万苦攻下的城市成为一座满目疮痍的废墟。
19.(1)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国学习、吸纳其他民族文化的国家;日本的服饰、建筑和书法深受中国的影响;日本传统文化中透露着一定的中华文化气息。
(2)特点:不照搬外国文化,学习外国文化与保留本民族特色相结合。
认识:学习外国文化时必须注意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有目的、有选择性地学习,不能盲目照搬。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练习第九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和中古时期的世界第23讲中古时期的世界: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练习第九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和中古时期的世界第23讲中古时期的世界,共4页。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印加帝国采取的措施,唐朝时期,新罗频繁更换年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