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精品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精品课后测评,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课时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电工师傅在修理电器时,急需一只8Ω的电阻,但手边只有阻值20Ω、5Ω、10Ω和40Ω的电阻各一只,下列做法能帮他解决问题的是A.将10Ω和40Ω的电阻并联 B.将5Ω和20Ω的电阻串联C.将5Ω和40Ω的电阻并联 D.将10Ω和20Ω的电阻串联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3V(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只有一只灯泡在发光,且电压表的示数约为3V,由此可以判断( )A.灯L1被短路 B.灯L1断路 C.灯L2断路 D.灯L2被短路3.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小灯泡L不亮,小明同学利用电压表进行电路故障检测,测量结果如表所示。假设导线连接良好,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电路中的故障是( )测试点a、bb、cc、d电压表示数有示数有示数无示数A.开关S断路 B.小灯泡L断路 C.滑动变阻器R短路 D.滑动变阻器R断路4.如图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从最大变化到最小,两个电阻的“U﹣I”关系图像如图2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为10VB.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20ΩC.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D.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A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2V不变,R=4Ω,虚线框内所有电阻均未知.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1A;如果用一个2Ω的定值电阻替换R,虚线框内的电阻均保持不变,则电流表示数将变为A.2A B.1.5A C.1.2A D.0.5A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5V,L1、L2发光时的电阻均为 6Ω,电流表、电压表量程应分别选择( )A.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B.电流表(0~0.6A)、电压表(0~15V)C.电流表(0~3A)、 电压表(0~3V)D.电流表(0~3A)、 电压表(0~15V)7.已知R1 <R2. 在下列情况中,电路的电阻最小的是( )A.B.C.D.8.如图所示电路,开关闭合,向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路的总电阻变小C.电压表V2与电压表V1示数之差变小 D.电压表V1与电流表A示数之比变小9.有两个可变电阻,开始时阻值相等,都为R,现将其中一个电阻的阻值增大,将另一个电阻的阻值减小,则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将( )A.一定小于R B.一定大于R C.一定等于R D.以上结果都有可能10.如图a所示,在一个电阻均匀的金属圆环上有两A、B、C、D四点。其中O为圆心,AB、CD为圆环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现把A、B两点接入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的如图b所示的电路MN两端时,发现电流表示数为I0,当换接A、C两点,则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应为( )A. B. C.I0 D.11.如图所示,图象1和图象2分别是电阻R1与R2的U﹣I图象,分别是图中的1,2,则R1与R2的大小及两电阻串联和并联后的U﹣I图象所在的区域分别是( )A.R1<R2,两电阻并联后图线在区域ⅠB.R1<R2,两电阻串联后图线在区域ⅠC.R1>R2,两电阻并联后图线在区域ⅢD.R1>R2,两电阻串联后图线在区域Ⅲ1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1=12Ω,R2=6Ω。当单刀双掷开关S置于位置1时,电压表读数为3V。则当S置于位置2时,电压表读数的可能值为( )A.1V B.2V C.3V D.4V 二、填空题13.两电阻R1=4Ω,R2=16Ω,把它们串联接在电源电压为12V的电路两端,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是___________Ω,电路中的电流是___________A。14.3Ω和6Ω的两个电阻,并联后等效电阻为____Ω,串联后等效电阻为____Ω。15.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从2转到1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在U-I坐标中描绘了相对应的坐标点,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是___________ ,电阻R2的阻值是___________。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已知R1=3R2。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3V,电流表示数为0.4A,电阻R1为___________Ω;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___A。17.在科创活动中,冯森需要一个4Ω的电阻,他可以将一个20Ω的电阻跟一个______Ω的电阻______联来获得。 三、计算题18.甲、乙两地相距60km,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铺设了两条地下电缆.已知每条地下电缆每千米的电阻为0.2Ω.现地下电缆在某处由于绝缘层老化而发生了漏电,设漏电电阻为Rx.为了确定漏电位置,检修员在甲、乙两地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源各进行了一次检测.在甲地进行第一次检测时,如图所示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6.0V,电流表示数为0.5A.用同样的方法在乙地进行第二次检测时,电压表示数为6.0V,电流表示数为0.3A.求:(1)第一次与第二次检测的电源输出功率之比;(2)漏电电阻Rx的阻值;(3)漏电位置到甲地的距离. 19.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30Ω,R2=10Ω,当闭合开关S1、S,断开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1)求电源电压;(2)当闭合开关S2、S,断开S1时,求电流表的示数。 2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 2A”字样。闭合电键S,电流表A的示数为1A,电压表V1的示数为4V,电压表V2的示数为8V。已知电压表有“0~3伏、0~15伏”两个量程,电流表有“0~0.6安、0~3安”两个量程。求:(1)电源电压U ; (2)电阻R1的阻值;(3)移动滑片P至某位置时,两电压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线的角度恰好相同,此时滑动变阻器R2连入电路的阻值。 参考答案1.A【解析】AC.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所以并联后的总电阻分别为8Ω和4.4Ω,故A正确,C不正确。BD.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若将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电路中的总电阻是两个电阻之和。那么,B选项中总电阻为25Ω,D选项中总电阻为30Ω,故BD都不正确。2.D【解析】A.灯L1被短路后,电压表被短路无示数,故A不符合题意;B.灯L1断路后,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示数接近电源电压,但两灯均不亮,故B不符合题意;C.灯L2断路后,整个电路断开,电压表无示数,两灯均不亮,故C不符合题意;D.灯L2被短路后不亮,电路中只有一个灯泡接入能正常发光,且电压表直接测量电源电压,故D符合题意。故选D。3.B【解析】当开关S闭合时,小灯泡L不亮,bc之间有示数,而灯不亮,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灯出现了断路,ab之间有示数,cd之间无示数也验证了这一观点。故选B。4.D【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当闭合开关S,两个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量R1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量R2两端电压,滑动变阻器阻值从最大变化到最小时,根据串联分压特性可知,图2中甲为R2,乙为R1:AB.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为零时,R1两端电压达到最大,为电源电压,即6V,此时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故A、B错误;C.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为最大值时,电路中电流为0.2A,此时则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值为故C错误;D.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故D正确。故选D。5.B【解析】设虚线框内所有电阻的等效电阻为R′,由电路图知道,定值电阻R与R′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的电流;由欧姆定律知道,R所在支路的电流是: =0.5A,由于闭合开关时,电流表示数为1A,所以,由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知道,等效支路的电流是:IR′=1A-0.5A=0.5A;当用一个2Ω的定值电阻替换R时, R所在支路的电流是: =1A,而等效支路的电流不变,故此时电流表示数是:I=1A+0.5A=1.5A.6.B【解析】因为两灯泡串联,电压表并联在两个灯泡的两端,测量的是电源的电压,故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电路中的电流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故选B。7.A【解析】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可知,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故两个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是最大的,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电阻;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要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电阻,所以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是最小的,故A电路的电阻最小。故选A。8.C【解析】如图所示电路,定值电阻R2和滑动变阻器R1串联,电流表测电流,电压表V1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1,电压表V2测电源电压U;A.向右调节滑片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增大,总电阻增大,总电流为因此电流表示数变小,故A错误;C.电路电流变小,R2值不变,电压表V2示数U与电压表V1示数U1之差为定值电阻两端电压U2U2变小,故C正确;D.电压表V1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A测滑动变阻器电流,其示数之比即滑动变阻器电阻值,向右调节滑片,滑动变阻器电阻值增大,故D错误。故选C。9.A【解析】据电阻并联的特点知,两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阻值都小,而由题意知,其中一个电阻的阻值比R要小,那么两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将小于R,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D【解析】设金属圆环的AC段电阻为R,把A、B两点接入电路MN两端时,ACB、ADB两段并联接入电路,总电阻为换接A、C两点后,AC、ADBC两段并联接入电路,总电阻为根据可知两种状况下的电流之比为则故选D。11.C【解析】由图可知,当R1与R2的电流相等时,R1两端的电压大于R2两端的电压,根据可知R1>R2由串联电路电阻关系可知,两电阻串联时,R串的阻值大于任何一个电阻阻值;由并联电路电阻关系可知,两电阻并联时,R并的阻值小于任何一个电阻阻值,当它们两端的电压相同时,R串的电流最小,所以在U﹣I图象的区域Ⅰ;R并的电流最大,所以在U﹣I图像的区域Ⅲ,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2.B【解析】当单刀双掷开关S置于位置1时,电压表读数为3V,此时电阻R1与电阻R0接入电路,此时电路中电流为则电源电压为当单刀双掷开关S置于位置2时,此时电阻R2与电阻R0接入电路,则电路中的电流为故电压表示数为由于串联分压,电阻变小,故电压表示数变小,故电压表的示数一定小于3V,故电压表的示数可能为2V,故B正确。故选B。13.20 0.6 【解析】[1]两电阻R1、R2串联,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总电阻R=R1+R2=4Ω+16Ω=20Ω[2]电路中电流I0.6A14.2 9 【解析】[1][2]3Ω和6Ω的两个电阻,并联后等效电阻并联电阻串联后的等效电阻R串=R1+R2=3Ω+6Ω=9Ω15.6V 20Ω 【解析】[1][2]由电路图知道,当S接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图乙知,电源的电压是U=6V,电路中的电流I=0.6A;当S接2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1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由图乙知,电阻R2 的两端电压是U′=6V-2V=4V电路中的电流I′=0.2A,所以,R2 的阻值是16.30 0.3 【解析】[1]由图可知,当S1闭合、S2断开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得I=I1+I2=解得R2=10Ω,则R1=30Ω。[2]当S1断开、S2闭合时,两电阻仍并联,电流表测R2电流,电压表仍测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为I'=17.5 并 【解析】[1][2]串联电路中总电阻大于各部分电阻,故需要一个电阻与20Ω的电阻并联,由并联电路电阻规律可得解得18.(1)5:3(2)4Ω(3)20km【解析】(1).由可得,第一次与第二次检测的电源输出功率之比: 答:第一次与第二次检测的电源输出功率之比为5:3.(2).设漏电处分别到甲地和乙地单根电缆的电阻分别为R1和R2,则R1+R2=60km×0.2Ω/km=12Ω﹣﹣﹣﹣﹣﹣﹣﹣﹣﹣﹣﹣﹣﹣①在甲地进行第一次检测时,有:﹣﹣﹣﹣﹣﹣﹣﹣﹣﹣﹣﹣﹣﹣②在乙地进行第二次检测时,有:﹣﹣﹣﹣﹣﹣﹣﹣﹣﹣﹣﹣﹣﹣③由①②③可得:Rx=4Ω,R1=4Ω,R2=8Ω;答:漏电电阻Rx的阻值为4Ω.(3).漏电位置到甲地的距离答:(3)漏电位置到甲地的距离为20km.19.(1)12V;(2)1.2A【解析】解:(1)当闭合开关S1、S,断开S2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的电流,由可得,电源电压U=I1R1=0.4A×30Ω=12V(2)当闭合开关S2、S,断开S1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的电流,则电流表的示数答:(1)电源电压为12V;(2)当闭合开关S2、S,断开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20.(1)12V;(2)4Ω(3)4Ω或者20Ω【解析】解:(1)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源电压为(2)根据可知,电阻R1的阻值(3)由于R1、R2串联,若两电压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线的角度恰好相同,两个电压表示数存在这样的关系:①若U1′=U2′,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得到②若,根据得到,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 2A”字样,说明其最大电流为2A ,所以这种情况不符合要求。③若,则,答:(1)电源电压U为12V;(2)电阻R1的阻值为4Ω;(3)此时滑动变阻器R2连入电路的阻值4Ω或者20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欧姆定律优秀同步训练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课时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课时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欧姆定律课时练习,文件包含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解析版docx、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精品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解析版docx、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