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内容:教材P27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2.培养书写工整、计算认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难点:
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27页情境图:二(1)班同学帮农民伯伯收南瓜,算一算他们一共收了多少个南瓜。
第一组收了28个,第二组收了34个,第三组收了22个。求他们一共收了多少个南瓜,该怎样计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连加连减的算式题。(板书:连加、连减)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①小组讨论:连加算式题怎样算?
交流汇报。
②验证。
写出两种简便竖式。
(2)教学例2。
①多媒体出示教材第27页例2的情境图。
同学们共收了84个小南瓜,王叔叔运走了26个,李大爷运走了40个。这时还剩下多少个南瓜?
②小组讨论:该如何列式、怎样算?
③学生列式、试算。
三、积累运用
(1)完成教材第28页“做一做”。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五第1—3题。
(3)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提升
连加、连减的笔算式题,如果把两个竖式合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计算时要注意,
该进位的要进位,该退位的要退位,认真计算,遇到口算的要口算。
板书设计
连加、连减
例1 28+34+22=84(个) 例2 84-40-26=18(个)
2 8 6 2 简便 2 8 8 4 4 4 简便 8 4
+3 4 +2 2 算法+ 3 4 -4 0 -2 6 算法-4 0
6 2 8 4 6 2 4 4 1 8 4 4
+ 2 2 -2 6
8 4 1 8
教学反思
本课连加连减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比较简单,一般都会列对竖式正确计算,不过因为加法可以三个数相叠进行计算,也会出现连减的三个数相叠的竖式,从计算的正确率来说,还是让人担忧。因此在计算课巩固练习时应该加大力度。
第2课时 加减混合
教学内容:教材P28例3、例4及“做一做”,练习五第5~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算式。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28页情境图。
提问引入。
(板书:加减混合)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老师出示“车上原来有67人”这个条件,到南山站下车的有25人,上车的有28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①小组讨论:你打算怎么算?
②请学生上台板演。
③及时评价学生的方法并比较各种计算方法。
④完成“做一做”(点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2)出示例4:72-(47+16)=?
①让学生分析、比较例3和例4两题的区别。
小组讨论,交流各自想法。
②讨论小括号的作用,本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讨论、汇报。
小结:“小括号”表示先算部分。
③列竖式计算。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积累运用
(1)口算教材练习五第8题,采取比赛形式,优胜者发小红花。
(2)计算教材练习五第5题和“做一做”。
(3)独立完成练习五第7题。
四、总结提升
加减混合的笔算式题,在笔算过程中,把两个竖式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计算过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
板书设计
加减混合
67-25+28=70(人) 72-(47+16)=9
“小括号”表示先算部分。
教学反思
本课是从学生熟悉的坐公交车的生活情境来引入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情境图中的“运用过程”,提出问题,并联系过程列式计算。这样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算式的含义及计算顺序。
最大的问题仍然是个别学生做题速度太慢,与计算快的学生差距越来越大。
第3课时 综合练习题
教学内容:教材练习五第9~12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笔算。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独立练习等活动形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23+7+40= 57-7+20= 30-5-8=
48-20-8= 90-30-40= 36+15-51=
(2)笔算下面各题。
75-38+39= 36+54-27=
二、指导练习
(1)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0题。
(2)第9题。
出示课件,仔细观察图。
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结果。
(3)第11题。
(4)第12题。
(5)第13题思考题。
三、积累运用
(1)在□中填数。(题目略)
(2)笔算下面各题。(题目略)
四、总结提升
今天我们复习了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题,大家在掌握笔算方法的同时,应养成细心认真的习惯,努力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已在一年级学过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进行的100以内的综合练习。关键是将重点放在竖式计算的方法上。在具体教学中,先结合情境图按顺序分步列出两个竖式计算,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看怎样写比较简便,简便在什么地方。整堂课给学生以观察、分析、思维的空间,效果不错。但还是有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进位和退位及审题不清的问题,需要老师及时指导。
第4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P32例5及“做一做”,练习六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
(2)出示教材32页情境图。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他们在画画,其中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探求新知
(1)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情境图。
(2)已知条件: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师:要解决两个问题,我们该先解决哪一个?
学生:应该先算“男生有多少人?”题中只告诉我们女生有14人,只有知道了男生有多少人,才能计算男、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师:那怎么样计算男生有多少人呢?
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就是比14人少5人,少5人就是减去5人,14-5=9(人), 男生有9人。
师: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生:男生有9人,女生有14人,求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9+14=23(人),所以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23人。
师:同学们分析的很有条理,解答得很正确,遇到问题就应该这样层层分析,逐步解决问题。
(3)小组交流讨论。
①应该怎样计算一共有多少人?
②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③选派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男生人数: 美术兴趣小组人数:
14-5=9(人) 9+14=23(人)
(5)观察比较两个算式的联系。
明确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必须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6)提问:你能用一个算式直接求出美术小组的人数吗?
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4-5+14=23(人)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7)小结。
三、巩固应用
(1)教材第32页“做一做”,让学生说明题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独立列式解答。
(2)练习六的第1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3)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的知识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
四、总结提升
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
男生人数: 美术兴趣小组人数:
14-5=9(人) 9+14=23(人)
14-5+14=23(人)
答:男生有9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23人。
教学反思
这节课使我认识到:要信任学生。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学;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讲。总之,教师在教学中重旨在激活教学内容、设计弹性化教学结构、组织动态化教学过程、实施激励性教学评价,旨在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性教学时空,实现教学开放性;旨在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沟通与对话,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第5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P35页“整理与复习”第1~2题,练习七。
教学目标:
1.通过系统复习,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学生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1)口算。
60-20= 38+7= 27-8= 45+7=
6+28= 38-20= 97-70= 54+10=
(2)大屏幕出示练习七第1题,可用开火车的形式完成。
在订正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讲述口算思维过程。
二、复习笔算
(1)独立完成练习七第7题和第8题。并说出笔算加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反馈练习。独立完成练习七第2题。要求竖式书写规范,能简便的要简便。
三、反复练习
(1)以口答的形式完成练习七第3题,对有困难的学生可提醒他们笔算。
(2)完成练习七第4题。
指名学生说结果和过程,其他同学评价,并互相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复习应用题
(1)完成练习七第5题。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结果。
(2)独立完成练习七第6题。
五、总结提升
六、学生谈本课的收获与体会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笔算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不进位
不同点:笔算加法
进位: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不退位
笔算减法
退位:个位不够,从十位退1
教学反思
授予学生规律不如授予学生探究规律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体验和学习生活中各种丰富感受,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充分挖掘他们自己的创造能力是上乘的教学方法。本节课虽让学生多多练习,但主要是以他们自己探索为主。老师只是适时引导,设计方法。第一,由情境引入,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第二,自己动手,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不足之处是应该多加入些游戏让学生会更加感兴趣。
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巩固练习,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