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课后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坡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中说,大将张飞在桥头大喝,声如巨雷,吓死了曹军大将夏侯杰。这段故事中,“声如巨雷”指的是声音的( )
A.传播快B.音色好C.响度大D.音调高
2.如图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相同B.乙、丙的音调相同
C.乙、丙的音色相同D.丙、丁的响度相同
3.远离污染,守护蓝天,山西多地婚嫁等喜庆日用音响礼炮车替代了燃放鞭炮的习俗。该礼炮车工作时车载大功率音响发出模拟鞭炮的声音,音量大小也可以调节。下列关于该礼炮车发出的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
A.礼炮车发出的鞭炮声由汽车发动机振动产生的
B.礼炮车发出的鞭炮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礼炮车发出的鞭炮声和燃放鞭炮声的音色相似
D.礼炮车发出的鞭炮声不属于噪声
4.王熙凤是《红楼梦》里主要的女性人物之一,她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王熙凤最显著的性格特点:“五辣俱全”,即香辣、麻辣、泼辣、酸辣、毒辣。文中用“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来形容她泼辣的性格特点和美丽的外表。人未谋面,老远通过笑声就能辨别是王熙凤,这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性判断出来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C.用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声音的响度是由声音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7.小刚制作了一个哨子:先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然后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如图所示,当小刚用嘴吹哨子塑料管的上端时,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关于该哨子的发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哨声是由于塑料管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B.当活塞向下拉时,哨声的音调将变高
C.当活塞向上推时,哨声的音调将变高
D.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变哨声的响度
8.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如图所示。演奏者敲击大小不同的钟演奏出优美的乐曲。下列关于编钟声分析正确的是( )
A.现场观众听到编钟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B.敲击同一个钟,力度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C.用同样的力敲击外形越大的钟,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
D.编钟声是由空气振动而产生的
9.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的是( )
A.机动车发动机安装消声器B.机动车道两侧安装隔音板
C.学校附近树立禁鸣喇叭标志D.机场地勤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10.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二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B.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
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D.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小
11.下列演示实验中,实验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 )
A.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12.对下列声现象的四幅图,描述正确的是 ( )
A.发声的扬声器旁烛焰不断摇曳,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B.倒车雷达上的定位系统主要利用了声波来传递信息
C.用同样的力从左向右敲击这 8 个瓶子时,所发声音的响度逐渐变大
D.给道路加装隔音棚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二、填空题
13.教室前的标语“入班即静,入座即学”,这里的“静”是从______减弱噪声的。“闻其声知其人”是通过______判断的。
14.雅西高速公路在靠近村庄的公路两旁安装有高大的隔音板,这是在___________减弱噪声。在城市某些街道旁安装有如图所示的标志,这是在___________减弱噪声。“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能模仿单田芳、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欣赏听到的歌声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的。
15.动画片配音通过“慢录快放”,将成年人声音变成小孩声音,从而使声音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______(选填“大”、“小”、“高”或“低”)。
16.如图甲,把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观察示波器屏幕上的图像。小明发现,刚开始的时候,图像如图乙;过了几秒钟,图像变成如图丙。由图像可知,这段时间内,声音的 ______ 和 ______ 没有改变, ______ 改变了(以上空格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该音叉内振动了256次,则音又发出的声音频率为 ______,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该音叉发出的声音为 ______ (选填“乐音”、“噪音”)。
17.如图所示,是云云姐姐买的一种叫“美乐笛”的棒棒糖,糖的顶端开一小孔,与下端空心的塑料直管相通,云云高兴地用力向着小孔处吹气,并上下抽拉空心管中套着的塑料栓子,“笛子”发出了悦耳的声音。“笛声”是由于:塑料管内______ 而产生的;“笛声”通过______ 向四周传播;云云上下抽拉塑料栓子改变的是“笛声”的______ 。
18.碗碗腔是孝义民间戏曲艺术,表演节目时,表演者的声音是由______振动产生的,并通过______传播到观众耳中。二胡伴奏者用手按压琴弦不同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色”、“音调”或“响度”)。
19.图甲是一种手工乐器,由“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组成,将活塞从B处塞入,在A处吹气并来回拉动 “活塞”能发出悦耳的哨音。哨音是由筒内空气______产生的,通过______传入人耳,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______。
20.如图所示,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小提琴,演奏过程中他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优美音乐声是通过______传入台下听众的耳中,在离舞台越远的观众听到声音的响度_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21.班级组织的迎新年联欢会上,小凯弹奏了一首吉他曲,吉他声是由弦的___________发出的。若小凯调节了吉他弦的松紧度,改变的是吉他声的___________(选填“音色”、“响度”或“音调”)。
参考答案
1.C
2.A
3.C
4.C
5.B
6.D
7.C
8.A
9.B
10.B
11.A
12.D
13.声源处 音色
14.传播过程中 声源处 音色 空气
15.音调 高
16.音调 音色 响度 256 乐音
17.空气柱的振动 空气 音调
18.声带 空气 音调
19.振动 空气 音调
20.音调 空气 越小
21.振动 音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同步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课时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