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共45分,86米,图中表示上海的曲线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洮南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 本题共30小题 ,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许多生物的生活具有规律性,隐含着一定时间规律,阿根廷(58°30'W)有一种花每天20时准时开放,被誉为“花钟”,除此之外还有“虫钟”“鸟钟”等。下表示意非洲热带丛林(15°29'E)“报时虫”颜色随时间变化。据此完成1-2题。1.当阿根廷“花钟”开放后2个小时,非洲“报时虫”的颜色是A.深绿色 B.金黄色 C.白色 D.暗红色2.下列可能导致“报时虫”报时不准的是A.自转周期变短 B.回归运动的周期变长 C.黄赤交角变大 D.昼夜长短的变幅变大珠穆朗玛峰(27°59′14″N,86°55′26″E)位于青藏高原南缘的喜马拉雅山脉中。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同时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测定的高程为8848.86米。下表为我国三次登顶珠峰的时间及所测高程表。据此完成3-4小题。 登顶时间(北京时间)珠峰高程第一次1975年5月27日14:308848.13(雪面高)第二次2005年5月22日11:088844.43(岩面高)第三次2020年5月27日11:008848.86(雪面高) 3.我国登山队员三次登顶的时间都选择在5月,主要是因为5月珠峰峰顶A.气温较高 B.风雪强度小 C.光照较强 D.能见度较高4.我国登山队员第三次登顶并在峰顶停留了约150分钟,在此期间A.海口(110°10'E)太阳高度不断变大 B.洛杉矶(118°22'W)进入到新的一天C.东京(139°41'E)旗杆日影逐渐变短 D.罗马(12°29'E)与北京始终在同一天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下图是北京、成都、昆明和上海四城市的太阳辐射年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第5-6小题。5.图中表示上海的曲线是A.① B.② C.③ D.④6.④地乙处太阳辐射大于丙处但气温低于丙处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乙处A.地面辐射弱 B.大气辐射强 C.大气污染严重 D.气压较高某河流流经滑坡集中分布区,该区域历史上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滑坡,图5示意滑坡发生前后当地河谷地貌演化过程中的3个阶段(未分先后)。据此完成7-9题。7.该河谷地貌按时间演化的先后顺序是A.I II III B.II I III C.III II I D.III I II8.II阶段,该河流部分河段河面变宽的主要原因是A.河流的侧蚀拓展 B.滑坡体堵塞的作用 C.上游来水量加大 D.河床泥沙淤积增多9.I阶段,新形成在河流左岸的河漫滩A.在洪水期不会被淹没 B.由河流快速下切而成C.在河流凹岸侵蚀而成 D.由坡面径流侵蚀而成2018年1月7日,艾因塞弗拉镇迎来了38年来第三场雪(前两次降雪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当地气象局解释,本次降雪是欧洲的高气压迫使冷空气向南扩展至北非所致。有关气象专家认为该镇连续三年出现降雪与北极地区海冰融化加快有关。下图为艾因塞弗拉镇周边地形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10.艾因塞弗拉镇冬季形成降雨的有利条件是A.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B.地势较高,气温较低C.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 D.地处撒哈拉沙漠的边缘11.艾因塞弗拉镇受来自欧洲的冷空气影响较小,主要是因为A.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地处背风坡,有焚风效应C.周围的高山阻挡了冷空气 D.北部海洋对冷空气有增温作用12.下列对艾因塞弗拉镇近三年出现降雪的成因分析中,最可信的是A.极端天气增多,海冰融化致使北极地区海水温度降低,寒流增强B.全球气候变暖,海冰融化致使北极地区海水盐度降低、海面上升,空气变冷C.北大西洋暖流增强,海冰融化致使高纬地区气温升高,湿度增加,气压降低D.海冰融化吸热增多,致使中高纬地区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冷空气强盛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安第斯山脉冰川融化加剧。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图中①②③④位于山脉东坡或西坡的雪线上。据此回答13-14题。13.图中四地雪线高度比较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①低于② 东坡坡度大于西坡 B.③低于④ 东坡光照少于西坡 C.④低于③ 东坡热量多于西坡 D.②低于① 东坡降水多于西坡 14.冰川融化加剧将造成①地附近地表的A.洪涝灾害减少 B.森林上界上升 C.地面辐射减弱 D.疏松物质减少“空梅”现象是指有些年份从初夏开始,长江中下游地区没有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而是直接转入了盛夏。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梅雨开始(“入梅”)及结束(“出梅")日期历史演变序列,据此完成15-16题。15.据图判断,2002年A.我国冷气团势力较强 B.西太平洋副高位置更偏南 C.我国夏季风势力过弱 D.黄河的防汛压力大大增加16.影响不同年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出梅”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有①盛行西风的强弱 ②夏季风的强弱 ③副极地低气压带的移动 ④西太平洋副高的强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河口地区(范围指从潮汐影响下的上界至水下三角洲的末端)可视为径流与潮流相互作用的区域。下图为常见的河口类型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7-18题。
17.关于两种类型河口地区描述正确的是A.甲河口地区更容易出现咸潮现象 B.乙河口更有利于三角洲的形成C.甲河输沙量明显大于乙河 D.乙河口受潮流和海浪的冲刷更严重18.近几年甲河口地区“前缘急坡”后退明显的原因可能为A.中上游地区修建水库 B.陆地地壳相对上升C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 D.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三峡水库汛期排水,汛后蓄水,水库的季节性水位涨落形成了周期性出露水面的陆地,即消落带。下图示意三峡水库消落带内两个相邻同面积、同坡向的观察区域H指数统计数据。植物株数与光、热、水、土密切相关,植物株数越多,H指数越高。据此完成 19-21题。19.①海拔范围内的植物出露地表、发芽的时段通常是A.3月前后 B.6月前后 C.9月前后 D.12月前后20.与④⑤海拔范围相比,⑥海拔范围内的 H 指数明显要低,其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较弱 B.土壤厚度较薄 C.水分条件较差 D.热量条件较差21.与甲观察区域相比,乙观察区域整体的A.水分条件较好 B.土壤厚度较厚 C.地形坡度较陡 D.热量条件较好落脚河峡谷住于贵州省毕节市区东侧,在60km2范围内发育了61.33km的峡谷,峡谷蜿蜒曲折,孕育了76个河曲,其规模和形态较为稀有和独特。河曲型深切峡谷形成主要经历湖盆期(孕育期)、自由河曲形成期和深切期。结合落脚河峡谷深切期纵剖面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22-23小题。22.落脚河峡谷属于A.喀斯特地貌 B.盐风化地貌 C.冰川侵蚀地貌 D.冻融风化地貌23.对深切期峡谷的形成影响最弱的是A.碳酸岩易被溶 B.地壳间歇性抬升 C.岩层垂直节理发育 D.边坡崩塌现象频发泾河为渭河一级支流,黄河的二级支流,发源于宁夏泾源县六盘山东麓的老龙潭,在陕西高陵县陈家滩注入渭河。泾河流域西起六盘山,东界子午岭,南沿渭北高原,北临宁夏陕西交界的黄土丘陵区,流域(34°46′N~37°19N,106°14′E~108°42′E)面积45421km2。下图示意泾河流域自然植被分布。据此完成24-25题。
24.泾河流域的水平自然带为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B.温带疏林灌丛草原带、亚热带草原带C.亚热带草原带、中山杂类草草甸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疏林灌丛草原带25.泾河流域的山地落叶阔叶林植被被限制于西部与东部,其制约因素是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季风2018年12月22日,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喷发,喷发柱高出火山口300米~1 500米,地震活动持续,最大振幅为58毫米,经过很长一段时间,附近的巽他海峡发生海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结合下图,完成26-27题。26.关于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④②③① B.③①②⑤ C.⑧①⑥⑦ D.②③①⑥27.此次海啸形成的原因最可能是A.火山喷发造成海底山体滑坡,引发海啸 B.火山喷发引发强震,诱发海啸C.火山灰降落到海面激起海浪 D.火山喷发产生台风,引发海啸榆林市地处陕西省北部,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近年来,榆林市榆阳区按照“乡村振兴、乡为主体,整乡推进、板块联动”思路,投入3.2亿元,强力推进10万亩优质果树、10万亩大漠蔬菜、30万亩优质饲草、200万只榆阳湖羊、20万头优质肉牛等“3+2+X”新兴主导产业发展,加速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强了农业,富了农民。右图示意榆林市和榆阳区位置。据此完成18-20题。
28.榆阳区强力推进10万亩优质果树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处黄土高原,土壤肥沃 B.冬季寒冷漫长,少病虫害 C.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D.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29.榆阳区“3+2+X”新兴主导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A.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 B.建立复杂食物链,恢复生态功能 C.发展循环农业,减少环境污染 D.植被覆盖率高,减少水土流失30.“3+2+X”新兴主导产业合理的布局是A.大漠蔬菜种植——地势平缓地带 B.优质牧草种植——山谷地带 C.优质肉牛、湖羊放牧——山顶地带 D.优质果树栽培——半山坡地带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5分)二.综合题31.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要求。(22 分)距今 80Ma(百万年)的地质时期,青藏地区和横断山区还是一片海洋。随着板块运动,距今23.7Ma,南亚及我国西南地区已成为平缓的陆地。距今2.48Ma, 青藏地区隆起成高原,现今横断山区形成了“山高谷深、河谷并列、紧密相邻”的地貌景观,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仅18.6 公里。横断山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明显,区域内生物资源丰富,物种独特,是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1)推测地质时期横断山区“陆地形成”阶段的西南季风强弱变化及其成因。(4分) (2)解释横断山区“山高谷深, 河谷并列, 紧密相邻”的形成过程。(6分) (3)分析横断山区生物资源丰富而独特的形成原因。(6分) (4)指出青藏高原隆起对长江源区的河流补给类型变化及流量变化的影响。(6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材料一 伊塞克湖属于内陆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 608米,面积约6 200平方千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该湖东西两岸年降水量差异大,东岸地区有常年积雪。材料二 伊塞克湖的沿岸地区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重要产棉区和畜牧区。随着灌溉技术的提高,灌溉用水量明显减少。湖中有20多种鱼类,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该湖已成为候鸟迁徙、过冬和繁殖之地。材料三 左图为伊塞克湖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1990—2015年湖泊面积变化曲线。 (1)简述伊塞克湖“清澈澄碧、终年不冻”特点的成因(8分) (2)分析伊塞克湖入湖径流量东多西少的自然原因。(6分) (3)推测伊塞克湖1998年以来湖泊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6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13分)河南省大部分位于华北平原,西依太行山、伏牛山,省会郑州市位于平原和西部山地过渡地带。2021年7月中下旬,河南省大部分地区遭受强烈暴雨袭击,郑州市更是出现多年不遇的特大暴雨,造成巨大的人财损失,也对郑州市周边地理环境产生较大影响。下图示意部分时段河南省降雨量分布。 (1)描述截至20日17时河南省降雨量分布规律。(6分) (2)从地形角度,解释郑州市出现多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的原因。(3分) (3)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此次暴雨对郑州市周边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4分)
高三地理月考答案 选择题:1-5 CABDB 6-10 ACBCC 11-15 DDDBD 16-20 CDABC 21-25 CADAB 26-30 BACDA综合题:31.(1) 变化:西南季风增强。成因:(受板块运动影响,) 横断山区由海洋抬升为陆地, 海陆热力差异增大。(2) 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受阻向东扭转,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南北走向) 高山谷地;随着地层抬升,河流不断下切(向下侵蚀),形成深谷;由于板块继续碰撞挤压,空间不断压缩,使并列的河谷相距较近。(3)横断山区纬度较低,受季风影响,气候暖湿,地势起伏大,气候的垂直地带性明显,导致生物类型多样;山高谷深, 环境封闭,受外境的干扰少,使独特物种保存至今。(4) 以雨水补给为主变为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量变小;流量年际变化减小(或季节变化增大)。32.(1)入湖径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泥沙含量少;湖水处于静水环境,泥沙大量淤积;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冬季水温较高;湖水盐度较高,不易结冰;湖泊深度和容积较大,不易结冰。(2)盛行西风经过湖面后,暖湿气流受山地阻挡抬升,水汽凝结,在湖泊东岸形成丰富的降水(雪);东岸海拔高,气温低,有常年积雪,补给水源充足;东岸河流发育较多,入湖径流量大。 (3)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水循环加快,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增多,入湖径流量增大;灌溉技术提高,灌溉用水减少,入湖径流增多。33.(1)不同地市降雨量差异较大;总体中部多,周边地市少;郑州附近地区最多。(2)郑州市位于太行山、伏牛山以东,夏季时暖湿的东南风向西北移动时,受地形影响而抬升,加剧降水。(3)郑州以西山地地区可能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而引起山地河谷侵蚀加剧,山麓冲积扇形态变化;郑州以东平原地区出现河水暴涨,泛滥后淹没两岸土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洮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图中地球所在位置的日期是,B地此时的时刻是,A,C两地这一天或此时的,图中甲,图中②的地质作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