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 2~6乘法口诀 精品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28485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 2~6乘法口诀 精品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28485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 2~6乘法口诀 精品教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28485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6的乘法口诀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展开4.2 2-6乘法口诀
第1课时 5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例1和“做一做”、及练习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学会口诀,运用口诀熟练计算。
教学重点;初步知道5的乘法口诀,并比较熟练地用口诀求积。
教学难点: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摆、说算式。
任意摆,每行摆几个,摆几行都可以,但每行摆的个数要同样多。摆完后说一说一共摆了多少个,怎样列式。
列乘法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列加法算式的改成乘法算式。
2.读下面的算式并说说每个算式的意义。
3×4 5×2 2×2 4×2
3.填空。
( )个( ) ( )个( )
( )×( ) ( )×( )
4.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乘法。生活中哪些情况可以用乘法来计算?用乘法计算的确很简便。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乘法口诀,它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想学吗?
二、探究新知
出示一盒福娃(共5个)。
1.问:一盒几个福娃,就是几个1.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1×5=5或5×1=5。
(教师板书:1×5=5 5×1=5)
2.如果两盒呢?数一数。(出示两盒)
观察:两盒有多少个?能列加法算式吗?5+5=10
能列出乘法算式吗?5×2=10或2×5=10
(教师板书:2×5=10 5×2=10)
3.如果再添一盒,也就是3盒是几个福娃?
请同学们列出一个加法算式。
5+5+5=15
能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3×5=15 5×3=15
(教师板书:3×5=15 5×3=15)
4.根据课本第52页的图,5个5个数数。
(一个五是五,两个五是十……)
小组讨论:刚才我们解决的问题和上面的三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交流讨论结果:
(我们算了1盒、2盒、3盒福娃,每次都比前一次多算一盒)
(乘法算式里都有一个乘数是5,而另一个乘数是1、2、3)
(每一次都比前一次多5)
(每个积都比上一次多5)
四盒呢?五盒呢?跟学生一起数一数。
通过摆小棒我们可知道:
4×5=20 5×4=20 5×5=25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5 +5 10 +5 15 +5 20 +5 25
5.根据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
1×5和5×1都等于5,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把这两个算式编成一句。口诀:一五得五。
解释口诀:一五得五表示1乘以5或5乘以1等于5,我们习惯把较小的数放在前面。
谁能根据2×5=10和5×2=10来编一句口诀?
(二五一十)
让同学们把后面的乘法算式也编成乘法口诀,并说给自己的同桌听。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这五句口诀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5的乘法口诀。
齐读口诀。
5的乘法口诀有几句?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记住它?
6.游戏:拍手数数说口诀。
三、积累运用
1.对口令。(和学生说明具体要求,把口诀填完整)
一五( )( ) ( )( )一十 四五( )( )
三五( )( ) ( )( )二十五 二五( )( )
2.
0 5
回答出正确答案,小松鼠才能继续往前跳。
3.完成练习十第1、2题。
四、总结提升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5的乘法口诀)
谁能背给大家听一听?
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5 +5 +5 +5
5
1×5=5 一五得五 5×1=5
2×5=10 二五一十 5×2=10
3×5=15 三五十五 5×3=15
4×5=20 四五二十 5×4=20
5×5=25 五五二十五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乘法口诀教学的第一节课,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五个五的数数的经验,因此很容易得出2个5、3个5……相加的和。先出现5的乘法口诀能较好的凸显乘法口诀的教学。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口诀的编制过程,理解口诀的意义,探索口诀的记忆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紧密地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从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开始,然后引入数福娃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怎么数,试着说出算式然后讨论,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规律,怎么样记得快等方式,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回顾本节教学主要有两点:1、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加以引导,然后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发展;2、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和表现欲,一旦获得成功,将会更有信心,他们也才能更加有动力。
第2课时 5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练习十第3~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进一步熟记5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运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且会用一句5的乘法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熟记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初步应用画图的策略理解题意,培养学生的符号化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对口令。
( )一十 三五( ) 四五( ) 一五( ) ( )二十五
2.出示口算卡片。
5×1= 2×5= 4×5= 5×5= 5×2= 5×4= 5×3= 3×5=
二、指导练习
1.完成练习十第3题。
出示书上插图,请学生根据图说说自己发现的信息,汇报后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第4题。
背出5的乘法口诀。(可分多种形式:集体背、指名背、小组同学相互背)
3.听口诀,写算式。
练习时,以两人为一组,一个学生念口诀,另一个学生写,然后交换。
4.完成练习十第5、6题。
第5题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第6题:多媒体出示情景图,先让学生说图意,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积累运用
敬请选用《名校课堂》相关练习。
四、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生活 探究 应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时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将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中,引导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学习、掌握、应用知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1、创造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2、联系生活探究,发展学生能力。3、运用所学解决生活问题。
本节课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指导,以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平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只要做生活的小主人,做个有心人,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问题。
第3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材P54~55例题2~4,“做一做”及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2~4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来源,明确每句口诀的意义。
2.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乘法口诀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2、3、4的乘法口诀,并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
教学难点:理解口诀的来源,掌握推导口诀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师:请同学们观察情境图,图中有几副乒乓球拍呢?
生:有2副乒乓球拍。
师:1副乒乓球拍有几个乒乓球拍呢?
生:有2只。
师:那么2副乒乓球拍有几只呢?
生:2个2人相加,和是4.
师:很好!由此我们可以得到2的乘法口诀:
1×2=2 一二得二 2×1=2
2×2=4 二二得四
2.教学例3。
请同学们观察图中的棒棒糖,一捆里面有几去棒棒糖?这幅画里面一共有几捆这样的棒棒糖?
生:通过图片我们知道一捆棒棒糖里面有3支棒棒糖。
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的口诀是一三得三。
师:2捆棒棒糖里面有几支棒棒糖?
生:通过图片我们知道2捆棒棒糖里面有6支棒棒糖。
师: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呢?
生:二三得六。
师:那大家想一想,同位之间互相讨论一下看是否能将3的其他口诀编出来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得到:3×3=9,三三得九。
3.教学例4。
师:请同学们观察例4中的情境图,盒中一列有几个汤圆?
生:1×4=4。
师:很好!由此我们可以得到4的一个乘法口诀:一四得四。请同学们帮我们算算两列有几个汤圆。
生:4+4=8。
师:由此你能得到4的一个乘法口诀吗?
生:能,二四得八。
师:三列一共有几个汤圆呢?
生:三列中汤圆的数量就是4+4+4=12。
师:同学们能直接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能,4×3=12。
师:由此我们又可以得到4的一个乘法口诀,你能用语言描述出来吗?
生:能,三四十二。
师:这个盒子总共有四列,同学们知道这一盒中总共有多少个汤圆吗?
生:一盒总共有四列,所以得可以得到算式:4+4+4+4=16,用乘法表示就是:4×4=16。
师:由此又能得到4的一个乘法口诀:四四十六,我们可以把4的乘法口诀总结如下:略。
板书设计
略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给了学生一个宽广的自主发展、自由发散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去总结口诀、理解口诀,从而发现每一句口诀的含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在环节设计上跨度较大,在学生操作基础上,能让学生大胆猜想,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编出口诀,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探索、体验,不仅有助于口诀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第4课时 乘加 乘减
教学内容:教材P58例5、“做一做”及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会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
2.通过乘加、乘减算式帮助学生掌握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通过乘加、乘减算式题掌握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变换角度思考问题,正确理解乘加、乘减算式中加减法在前面时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学校组织秋游,游乐场里热火朝天。(多媒体出示:教材58页主题图)
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看到有4个旋转木马,每个木马上可坐3人……)
二、探究新知
1.(1)根据第58页例5图,你想提出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2)小组讨论。
(3)交流汇报。
(4)观察算式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有4个旋转木马,每个木马上有3个小朋友。
师:谁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把数学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生1:有4个旋转木马,每个木马上有3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生2:3+3+3+3=12(个)
生3:4×3=12(个)
师:你们的算式不一样,请介绍你们的想法。
生1:有4个旋转木马,每个木马上有3个小朋友,也就是4个这样的3。
生2: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就是求4个3是多少。
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你们将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进行联系,用加法算式帮助理解乘法算式,这样的学习方式很好。
- 求3个3和1个2是多少。
师:其中一个小朋友不玩了,你还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走了一个小朋友。
生2:现在还有多少个小朋友或还剩下多少个小朋友?
师:谁能完整的把图意说一说?
生:有4个旋转木马,每个旋转木马上有3个小朋友,走了一个小朋友,还剩下多少个小朋友?
师:这个问题怎样列式解答呢?
学生板书情况如下:
(1)3+3+3+2=11表示:前3个木马上都有3个小朋友,所以3+3+3,第4个木马上有2个小朋友,最后加2。
(2)3+3+3+3-1=11表示:有4个木马,每个木马上有3个小朋友,所以3+3+3+3,因为走了一个小朋友,最后再减去1。
(3)3×3+2=11表示::前3个木马上都有3个小朋友,就是3个3,所以3×3,第4个木马上有2个小朋友,最后加2。
(4)4×3-1=11表示:有4个木马,每个木马上有3个小朋友,就是4个3,因为走了一个小朋友,最后再减去1。
- 对算式进行比较。
师:请你们认真比较这两道算式,3×3+2=11和4×3-1=11。
生:这两个算式既有乘法又有加法或减法。
师:这样的算式先算谁,再算谁?
学生依据主题图和算式找到计算的顺序,从左到右进行计算。
师:像这样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叫做乘加,像这样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的算式,叫做乘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乘加、乘减)
三、积累应用,巩固提高
(1)课件出示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2)动手操作。
展开自己的想象,并用学具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用乘加、乘减的算式算出你一共用了多少个学具。
(3)完成练习十二第1~4题。
四、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谁的表现最好?
板书设计
乘加 乘减
3+3+3+2=11 4×3-1=11
3×3+2=11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尊重学生的自我发现和与众不同的方法,提高创新思维,用恰当的评价为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地发展。
第5课时 6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材P60页例6、“做一做”及练习十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 经历归纳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的积。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正确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的积。
教学难点: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准备
(1)出示习题。
4+4+4+4= 3×5= 2×3= 4×2=
5×5= 3+3+3= 1×3= 2×5=
5×1= 2+2+2= 3×3= 5×2=
为什么你能算得这么快?你有什么好办法?
(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来计算,会快一些)
(2)对口令。(1—5的乘法口诀)
(3)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索新的口诀,比一比谁编得好。
二、探究新知
学习的乘法口诀。
(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60页情境图。
(2)瞧,这里有一些豆荚,请大家仔细观察,一共有几个豆荚?每个豆荚中有几颗豆子?一共有多少颗豆子?
完成下面表格:
豆荚个数 | 1 | 2 | 3 | 4 | 5 | 6 |
豆子颗数 | 6 | 12 |
|
|
|
|
师:现在你知道了什么?
生:1个豆荚里有6颗豆子,2个豆荚里有12颗豆子……6个豆荚里有36颗豆子。
(3)小组活动。
根据表格写出乘法算式,根据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
汇报交流:
6×1=6 1×6=6 口诀: 一六得六
6×2=12 2×6=12 口诀: 二六十二
6×3=18 3×6=18 口诀: 三六十八
6×4=24 4×6=24 口诀: 四六二十四
6×5=30 5×6=30 口诀: 五六三十
6×6=36 6×6=36 口诀: 六六三十六
(4)读记口诀,想一想相邻的口诀相差几。
(相邻两句口诀相差6)
(5)摆一摆。
小组长任意提问:摆(1、2、3、……)个六边形,用多少根小棒?然后组员回答并说出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
三、积累应用,巩固提高
(1)师生对口令。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六六三十六。
(2)算一算,填一填。
2×6= 5×6= 4×6=
二六( ) 五六( ) 四六( )
做完后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十三第1~4题。
四、总结提升
同学们通过豆荚图,学习了6的乘法口诀,亲自体验了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自己编出了6的乘法口诀,学会了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的积,真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板书设计
6的乘法口诀
6
1×6=6 一六得六 6×1=6
2×6=12 二六十二 6×2=12
3×6=18 三六十八 6×3=18
4×6=24 四六二十四 6×4=24
5×6=30 五六三十 6×5=30
6×6=1236 六六三十六 6×6=36
教学反思
学生自己发现,总结,运用乘法口诀,可使他们学得好、记得牢,并特别具有成就感。
第6课时 6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练习十三第6~10题。
教学目标:
1.熟记6的乘法口诀。
2.会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熟记并背诵1~6的乘法口诀,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教学难点:培养、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对口令。(6的乘法口诀)
同桌对口令,师生对口令。
(2)开火车,口算乘法。
2×3 4×5 3×6 6×6
1×6 2×6 4×4 2×5
2×4 3×5 3×3 4×6
二、指导练习
(1)练习十三第7题。
多媒体出示表格,向学生说明横行上的1—6和竖行上的1—6各数都看作乘数,把相乘的积写在两个数交叉的位置上。
(2)练习十三第6题。
看谁都能做对。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3)练习十三第9题。
把学生分成两人一组,其中一个同学拿任意一张卡片,另一个同学要迅速说出哪两个数相乘得出卡片上的这个数。做完一轮互相交换。
(4)练习十三第8题。
(5)练习十三第10题。
(6)数学游戏:保护青蛙。
三、积累运用
敬请选用《名校课堂》相关练习。
四、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1~6的乘法口诀。在生活中要经常用到哦。
板书设计
6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背诵1~6的乘法口诀
游戏:保护青蛙
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6的乘法口诀,我在教学中设置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通过对口令、小袋鼠跳远、小组游戏等活动进行练习,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7课时 灵活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P63例7及练习十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情境解决乘法应用题和加法应用题。
2.分析区别乘法应用题和加法应用题的不同。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解决乘法应用题和加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分析区别乘法应用题和加法应用题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3= 2+5= 4×2= 5×1=
5+3= 4×3= 5+5= 1+4=
(2)列式计算。
①3个4相加是多少?
②5个2相加是多少?
大家已经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学会了计算相应的算式和文字叙述题。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加法问题和乘法问题的区别,看谁能够应用前面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3)教师板书课题,乘法和加法应用题的区别。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7。
①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②有两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2)分析解答例7。
观察这两个问题,你知道了什么?他们有什么不同吗?
引导学生读题,让学生学会搜集题目中的有效信息。
(3)自主学习。
①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1。
指名学生上台板演,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知道了有4排桌子,每排5张,求的是一共有多少张,也就是要求4个5是多少,列乘法算式5×4=20(张)。(板书)
引导学生抽象理解:求几个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解决。
②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2。
几何直观理解。引导学生独自用方形纸片摆一摆,学生列式解答。学生板演:5+4=9(张)
③进一步理解例7算式的意义。
第1题的5表示每排有5张桌子,4表示有4排(也就是有4个这样的5张);第2题的5表示第一排有5张桌子,4表示第二排有4张桌子。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2)完成练习十四其他练习。
四、总结提升
(1)乘法算式可用乘法口诀迅速地计算。
(2)求几个几用乘法计算,求几和几用加法计算。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乘法和加法应用题的区别
3+3+3+2=11
5×4=20(张) 5+4=9(张)
答:一共有20张。 答:一共有9张。
教学反思
低年级学生分析能力弱,对于学过的一些简单加法应用题和一些简单的乘法应用题,往往模糊不清,甚至颠倒运算。如何避免以上现象,我经过深入思索,把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对题目进行一一分析,并正我列式计算。计算后,再全面地看一看这些题目中什么情况下用加法计算,什么情况下用乘法计算。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了:题目中如果有“和”“比谁多”字样的都用加法计算;题目中如果有“倍”“积”“乘数”字样的都是用乘法计算。做了以上题目并分析之后,学生对什么情况下用乘法计算与什么情况下用加法计算明白了许多。
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含糊不清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帮助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然后让学生进行比较总结,这样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8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P66第1、2题及练习十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的知识点。
2.能对1~6的乘法口诀进行综合运用。
教学重点: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教学难点:独立整理复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出课堂目标。
(2)回顾所学知识。
这一单元你都学习了哪些知识?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二、整理和复习
(1)整理乘法口诀表。
给乘法口诀卡片排序。
汇报小组交流成果。
观察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整理乘法算式表。(教材第66页第2题)
①让学生托图中排好的乘法算式表的规律。
②提示学生摆好一列乘法算式表。
③让学生独立完成剩余算式的排列。
三、综合练习
(1)对口令。(1~6的乘法口诀)
(2)口算比赛。(练习十五第1题)
(3)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时无刻无处不在,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公园里有3组小朋友在玩游戏,每组有5个,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玩游戏?池塘里有4群鸭子,每群6只,一共有多少只鸭子?……)
四、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们是怎样整理这个单元的知识的?你有什么感想?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乘法口诀
三四十二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3×4=12 5×6=30 6×6=36
4×3=12 6×5=30
教学反思
整理复习过程中,应该合理调整师生角色,确立学生主体活动的核心位置,教师的活动是围绕学生发展来进行的。在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实现同学间的优势合作,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6的乘法口诀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6的乘法口诀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探究新知,当堂练习,课堂总结,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年级上册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协同准备,协商定标,协作探究,协力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4 表内乘法(一)2~6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免费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4 表内乘法(一)2~6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免费教学设计,共5页。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