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28494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28494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28494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展开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梁丰初中七年级(上)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46分)
1.(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在冬的暖阳里踏入江南,轻风拂面没有多少凉意,抚平了初入江南的不安与身处陌生环境的焦燥。一夜醒来风中夹杂着丝丝的细雨,朦朦胧胧的。原来冬天的雨也可以如此轻柔抒缓,虽然伴着丝丝凉意,抬头便能看见远处的山带着薄纱,随风飞扬( )灵动。所有冬日里奔波的páng huáng( ),都被这一场雨浸rùn( )
(1)根据拼音写汉字。
飘yì
páng huáng
浸rùn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 改为
② 改为
(3)请认真抄写段中的比喻句,并作简要赏析。
2.(22分)名句填空。
(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 》)
(2)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4) ,江春入旧年。(王湾《 》)
(5) ,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
(6)乡书何处达? 。
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随着连云港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化,各类学校创文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这些活动既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又丰富了学校的发展内涵。
B.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日子里,由连云港某单位主办的“有一种幸福叫‘我陪爸妈去远足’”大型孝行洁动,力弘扬了“孝老敬老”的社会风尚。
C.锦屏山森林公园峰峦峭拔,谷壑幽深,郁郁葱葱的树木鳞次栉比。这个大型天然氧吧,让市民有了驻足流连愉悦身心的处所。
D.在第七届连云港读书节系列活动“名家讲坛”中,著名学者蒙曼教授以生动幽默的措辞、鞭辟入里的品析,使听众全方位领略了唐诗之美。
4.(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校师生认真讨论和聆听了校长激动人心的学业考试动员报告。
B.由于该县深居内陆,使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倒数第二名。
C.辩论是一种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经常用到的口语交际方式。
D.大会期间,全国各地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等都参与了报道。
5.(3分)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每天的空闲时间,哪怕只有五分钟,十分钟
②我爱读书,比小孩子爱吃糖果更甚。
③如果碰到一本好书,那就会通宵达旦地读下去。
④总之,这种读书的嗜好,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
⑤每天临睡之前,不论这一天是多么疲倦,多么累
A.①⑤④③② B.②①⑤④③ C.①⑤②④③ D.②①⑤③④
二.名著阅读(22分)
6.(3分)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西游记》不仅奠定了现实主义小说的基础,拓宽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领域,而且是中国小说中极少见的描绘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
B.孙语空一怒之下推倒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后来悟空三岛求方,终于用观音菩萨的净瓶水救活了人参果树。
C.《西游记》中观音菩萨领如来法旨,在去东土寻找取经人的路上,先后收服沙悟净、猪悟能、小白龙、孙悟空,为唐僧取经路上陆续收徒埋下了伏笔。
D.《无常》中那几张荒唐可笑的药方,使我们认识到旧社会的庸医装神弄鬼、草菅人命的罪恶。这篇散文表达了“我”对父亲深切的爱。
7.(3分)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宋代人。小说成功地刻画了美猴王顽劣、好动、逞强、好胜的特征。
B.菩提祖师收石猴为徒,为他取了法名孙悟空,教了他长生不老的秘诀,又把七十二变化、腾云驾雾和“筋斗云”的口诀都教授给他。
C.大圣打赌能跳出佛祖的手掌心,结果只在佛祖手指上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八字,被佛祖翻掌压在“五行山”下,直到唐僧取经路过相救,方才重获自由。
D.《西游记》中,桀骜不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搅乱瑶池蟠桃会,偷老君炉里的灵丹,玉帝亦无可奈何。他真不愧是一位英勇无畏的英雄。
8.(3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作者何时求学的地方( )
A.少年 B.青年 C.壮年 D.老年
9.(3分)《猫•狗•鼠》开头提到的“名人”“教授”“大脚色”“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是( )
A.一种人 B.两种人 C.三种人 D.四种人
10.(3分)对长妈妈的“特别的敬意”是因何而生?又是何时消失的?
11.(7分)如果让你在《西游记》师徒5人中选择一个形象扮演,你最想扮演谁?为什么?(理由可以根据人物形象和事例阐述)
三、阅读与理解(共32分)
12.(12分)现代文阅读
“黑金”石墨烯
①北京时间 2018 年 12 月 19 日零时,顶尖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发布了 2018 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排行榜,中国 22 岁的青年学者曹原名列榜首。曹原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旋转成约 1.1°的微妙角度时,需要很多次试错,但曹原总是很快就能操作成功。因此
②石墨烯是什么呢?它是一种二维晶体,是目前已知的最薄、强度最高、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新型纳米材料,被称为“黑金”,实际上,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1毫米厚的石墨大约包含 300 万层石墨烯。铅笔在纸上轻轻划过它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
③石墨烯优异的物理性质使它在很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尽管石墨烯还没有实现大规模的产业化,但是人们对石墨烯的应用前景十分看好。目前的研发成果显示,石墨烯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图)
④由于应用广泛,业内预计未来 5 至 10年全球石墨烯产业规模会超过 1000 亿美元,更有乐观者认为,石墨烯市场化的最大阻碍是需求和价格。石墨烯的未来产业化之路还很长,需要资金的支持和研发人员的开拓创新。
⑤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石墨烯的重视程度都在日益提高。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对石墨烯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通过科研人员孜孜不倦的努力,石墨烯材料将以其优异的性能及超高的性价比在各个领域大放光彩。
(摘编自《22 岁在读博士生荣登<自然>杂志全球十大科学人物榜首》《石墨烯应用领域及前景浅析》《石墨烯在涂料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概况》)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原发现了石墨烯“魔角”,《自然》杂志把他评为 2018 年度影响世界十大科学人物之首。
B.石墨烯被称为“新材料之王”,是目前已知的最薄、强度最高、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新型纳米材料。
C.文中图表显示,石墨烯可以应用在诸多领域,其中在电子和储能领域应用最为广泛。
D.由于拥有广泛的应用领域,近年来,石墨烯在全球的产业规模已经超过 1000 亿美元。
(2)下列对文章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介绍曹原的研究成就巨大,令人振奋,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采用了画图表的方式介绍石墨烯广泛的应用领域,直观清晰。
C.第②③④段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石墨烯的特性、应用领域和应用前景。
D.本文把石墨烯比作“黑金”,语言形象,说明它与黄金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3)请仔细阅读第②段中画线句子,回答下面问题
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1 毫米厚的石墨大约包含 300 万层石墨烯。铅笔在纸上轻轻划过,留下的痕迹就可能是几层石墨烯。
以“1 毫米”和“300 万层”的巨大反差,凸显了石墨烯怎样的特点?为什么又要以“铅笔在纸上轻轻划过”为例来说明?
13.(20分)文言文阅读。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②闻之,语其父钟繇曰:“令卿二子来。”于是敕③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④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假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注释】:①令誉:美好的声誉。②魏文帝:指曹丕。③敕:皇帝的命令。④值:正赶上。
(1)下列“之”字与“魏文帝闻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
B.又数刀毙之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久之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又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的意思是:又恰逢他们的父亲白天睡觉,于是就一起偷喝药酒。从这处可以看出俩兄弟幼时的调皮。
B.钟氏两个儿子少负盛名,所以引得魏文帝的好奇,下旨前来一探究竟。
C.同样是紧张,两人的答案却不相同。钟毓出汗,而钟会不汗都体现了他们对皇上的尊敬。
D.读了文章,我们会发现钟毓、钟会两兄弟都很聪明,但性格截然不同。钟毓机智聪明;钟会老实厚道。
(3)解释下列句子划线的词。
①魏文帝闻之
②复问会
③卿何以不汗
④假寐以观之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梁丰初中七年级(上)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共46分)
1.(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在冬的暖阳里踏入江南,轻风拂面没有多少凉意,抚平了初入江南的不安与身处陌生环境的焦燥。一夜醒来风中夹杂着丝丝的细雨,朦朦胧胧的。原来冬天的雨也可以如此轻柔抒缓,虽然伴着丝丝凉意,抬头便能看见远处的山带着薄纱,随风飞扬( )灵动。所有冬日里奔波的páng huáng( ),都被这一场雨浸rùn( )
(1)根据拼音写汉字。
飘yì 逸
páng huáng 彷徨
浸rùn 润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 燥 改为 躁
② 抒 改为 舒
(3)请认真抄写段中的比喻句,并作简要赏析。
【分析】(1)本题考查字形。根据平时积累作答。“yì”写作“逸”;“páng huáng”写作“彷徨”;“rùn”写作“润”。
(2)本题考查字形辨析。根据平时积累作答。“焦燥”应为“焦躁”;“抒缓”应为“舒缓”。
(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示例:一夜醒来风中夹杂着丝丝的细雨,如雾般轻薄,朦朦胧胧的。该句把“细雨”比作“雾”,突出了雨的轻柔与朦胧,生动形象。
【解答】答案:
(1)逸 彷徨
(2)①燥 躁 舒
(3)示例:一夜醒来风中夹杂着丝丝的细雨,如雾般轻薄。该句把“细雨”比作“雾”,生动形象。
2.(22分)名句填空。
(1)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2) 水何澹澹 ,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4)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王湾《 次北固山下 》)
(5)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6)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及作者和诗歌题目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要记清作者是谁,诗歌名称,还要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注意“澹”“竦峙”的书写)
(3)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4)海日生残夜 次北固山下
(5)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注意“藤”的书写)
(6)归雁洛阳边(注意“雁”的书写)
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随着连云港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化,各类学校创文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这些活动既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又丰富了学校的发展内涵。
B.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日子里,由连云港某单位主办的“有一种幸福叫‘我陪爸妈去远足’”大型孝行洁动,力弘扬了“孝老敬老”的社会风尚。
C.锦屏山森林公园峰峦峭拔,谷壑幽深,郁郁葱葱的树木鳞次栉比。这个大型天然氧吧,让市民有了驻足流连愉悦身心的处所。
D.在第七届连云港读书节系列活动“名家讲坛”中,著名学者蒙曼教授以生动幽默的措辞、鞭辟入里的品析,使听众全方位领略了唐诗之美。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到、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BD.使用正确;
C.使用有误,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用在此处形容树木不合适。
故选:C。
4.(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校师生认真讨论和聆听了校长激动人心的学业考试动员报告。
B.由于该县深居内陆,使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倒数第二名。
C.辩论是一种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经常用到的口语交际方式。
D.大会期间,全国各地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等都参与了报道。
【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将“讨论”和“聆听”调换位置;
B.有误,将“由于”或“使”删去;
C.正确;
D.有误,“报纸、网络”属于“媒体”之列、电视。
故选:C。
5.(3分)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每天的空闲时间,哪怕只有五分钟,十分钟
②我爱读书,比小孩子爱吃糖果更甚。
③如果碰到一本好书,那就会通宵达旦地读下去。
④总之,这种读书的嗜好,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
⑤每天临睡之前,不论这一天是多么疲倦,多么累
A.①⑤④③② B.②①⑤④③ C.①⑤②④③ D.②①⑤③④
【分析】此题考查句子的排序。
【解答】阅读文段可知,此题有关“喜欢读书”的文段,置于首位,具体写出我在生活中是如何喜欢读书的。③句紧跟上句,从“临睡”到“通宵达旦”程度加深。④句“总之”是重要的提示信息,总结“读书的嗜好”。
故选:D。
二.名著阅读(22分)
6.(3分)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西游记》不仅奠定了现实主义小说的基础,拓宽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领域,而且是中国小说中极少见的描绘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
B.孙语空一怒之下推倒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后来悟空三岛求方,终于用观音菩萨的净瓶水救活了人参果树。
C.《西游记》中观音菩萨领如来法旨,在去东土寻找取经人的路上,先后收服沙悟净、猪悟能、小白龙、孙悟空,为唐僧取经路上陆续收徒埋下了伏笔。
D.《无常》中那几张荒唐可笑的药方,使我们认识到旧社会的庸医装神弄鬼、草菅人命的罪恶。这篇散文表达了“我”对父亲深切的爱。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认真阅读名著,结合积累作答。
【解答】A.有误,《西游记》是神魔小说;
BC.正确;
D.有误,《父亲的病》中那几张荒唐可笑的药方、草菅人命的罪恶。
故选:AD。
7.(3分)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宋代人。小说成功地刻画了美猴王顽劣、好动、逞强、好胜的特征。
B.菩提祖师收石猴为徒,为他取了法名孙悟空,教了他长生不老的秘诀,又把七十二变化、腾云驾雾和“筋斗云”的口诀都教授给他。
C.大圣打赌能跳出佛祖的手掌心,结果只在佛祖手指上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八字,被佛祖翻掌压在“五行山”下,直到唐僧取经路过相救,方才重获自由。
D.《西游记》中,桀骜不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搅乱瑶池蟠桃会,偷老君炉里的灵丹,玉帝亦无可奈何。他真不愧是一位英勇无畏的英雄。
【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现实。
【解答】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
A.有误,吴承恩是明代人。
BCD.正确。
故选:A。
8.(3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作者何时求学的地方( )
A.少年 B.青年 C.壮年 D.老年
【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名著内容的能力。《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解答】结合掌握的知识可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了作者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
故选:A。
9.(3分)《猫•狗•鼠》开头提到的“名人”“教授”“大脚色”“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是( )
A.一种人 B.两种人 C.三种人 D.四种人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的把握。
【解答】《狗•猫•鼠》是一篇在现实问题的直接激发下近似杂文的作品,这是针对“现代评论派”那些绅士们而写的。鲁迅一向对“奴性十足”的奴才深恶痛绝。这使文章有明确的针对性。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鲁迅先生在文中阐述他仇猫﹣﹣即不喜欢猫的原因,性格很相像,直到玩厌了,就像某些人,就想尽办法慢慢地折磨别人,就不甘心一样,受到批评。”所以《猫•狗•鼠》开头提到的“名人”“教授”“大脚色”“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是一种人。
故选:A。
10.(3分)对长妈妈的“特别的敬意”是因何而生?又是何时消失的?
【分析】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解答】《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作者主要回忆了童年时期的保姆阿长的一些事,文章在第十七段指出“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由此可见指的就是十三至十六段所叙述的事,说她们那样的女子可以让“外面的大炮放不出来,就炸了,因为“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
答案:
因为她经常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某种情况表明她似乎有“伟大的神力”。在知道是长妈妈谋害了自己的隐鼠之后。
11.(7分)如果让你在《西游记》师徒5人中选择一个形象扮演,你最想扮演谁?为什么?(理由可以根据人物形象和事例阐述)
【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取经归来的故事。
【解答】本题考查人物。结合名著内容作答即可;猪八戒肥头大耳;沙僧一路默默无闻;唐僧不想杀生;小白龙大战九头虫。
答案:
示例:我想扮演孙悟空,他大闹天宫。
三、阅读与理解(共32分)
12.(12分)现代文阅读
“黑金”石墨烯
①北京时间 2018 年 12 月 19 日零时,顶尖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发布了 2018 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排行榜,中国 22 岁的青年学者曹原名列榜首。曹原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旋转成约 1.1°的微妙角度时,需要很多次试错,但曹原总是很快就能操作成功。因此
②石墨烯是什么呢?它是一种二维晶体,是目前已知的最薄、强度最高、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新型纳米材料,被称为“黑金”,实际上,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1毫米厚的石墨大约包含 300 万层石墨烯。铅笔在纸上轻轻划过它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
③石墨烯优异的物理性质使它在很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尽管石墨烯还没有实现大规模的产业化,但是人们对石墨烯的应用前景十分看好。目前的研发成果显示,石墨烯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图)
④由于应用广泛,业内预计未来 5 至 10年全球石墨烯产业规模会超过 1000 亿美元,更有乐观者认为,石墨烯市场化的最大阻碍是需求和价格。石墨烯的未来产业化之路还很长,需要资金的支持和研发人员的开拓创新。
⑤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石墨烯的重视程度都在日益提高。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对石墨烯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通过科研人员孜孜不倦的努力,石墨烯材料将以其优异的性能及超高的性价比在各个领域大放光彩。
(摘编自《22 岁在读博士生荣登<自然>杂志全球十大科学人物榜首》《石墨烯应用领域及前景浅析》《石墨烯在涂料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概况》)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曹原发现了石墨烯“魔角”,《自然》杂志把他评为 2018 年度影响世界十大科学人物之首。
B.石墨烯被称为“新材料之王”,是目前已知的最薄、强度最高、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新型纳米材料。
C.文中图表显示,石墨烯可以应用在诸多领域,其中在电子和储能领域应用最为广泛。
D.由于拥有广泛的应用领域,近年来,石墨烯在全球的产业规模已经超过 1000 亿美元。
(2)下列对文章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第①段介绍曹原的研究成就巨大,令人振奋,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采用了画图表的方式介绍石墨烯广泛的应用领域,直观清晰。
C.第②③④段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石墨烯的特性、应用领域和应用前景。
D.本文把石墨烯比作“黑金”,语言形象,说明它与黄金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3)请仔细阅读第②段中画线句子,回答下面问题
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1 毫米厚的石墨大约包含 300 万层石墨烯。铅笔在纸上轻轻划过,留下的痕迹就可能是几层石墨烯。
以“1 毫米”和“300 万层”的巨大反差,凸显了石墨烯怎样的特点?为什么又要以“铅笔在纸上轻轻划过”为例来说明?
【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对象是石墨烯。首段提出说明对象,然后介绍了石墨烯的特点、石墨烯的应用,最后指出石墨烯的应用领域会越来越广阔。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与辨析能力。
ABC.正确;
D.有误,业内预计未来 5 至 10年全球石墨烯产业规模会超过1000 亿美元”可知,石墨烯在全球的产业规模已经超过 1000 亿美元”与原文不符。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
ABC.正确;
D.有误,是目前已知的最薄、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新型纳米材料”可知。
故选:D。
(3)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信息及辨析说明方法的作用。根据“是目前已知的最薄、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新型纳米材料”一句可知、强度高。“1 毫米厚的石墨大约包含 300 万层石墨烯”更凸显了石墨烯“薄”的特点,留下的痕迹就可能是几层石墨烯”的例子,更容易让我们理解。
答案:
(1)D
(2)D
(3)凸显了石墨烯目前已知的最薄的纳米材料特点。用铅笔划过的例子是因为铅笔是我们日常学习中最常用的物品,用它的划痕来再次说明石墨烯的薄,甚至更会让人惊叹石墨烯的神秘。
13.(20分)文言文阅读。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②闻之,语其父钟繇曰:“令卿二子来。”于是敕③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④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假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注释】:①令誉:美好的声誉。②魏文帝:指曹丕。③敕:皇帝的命令。④值:正赶上。
(1)下列“之”字与“魏文帝闻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
B.又数刀毙之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久之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又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的意思是:又恰逢他们的父亲白天睡觉,于是就一起偷喝药酒。从这处可以看出俩兄弟幼时的调皮。
B.钟氏两个儿子少负盛名,所以引得魏文帝的好奇,下旨前来一探究竟。
C.同样是紧张,两人的答案却不相同。钟毓出汗,而钟会不汗都体现了他们对皇上的尊敬。
D.读了文章,我们会发现钟毓、钟会两兄弟都很聪明,但性格截然不同。钟毓机智聪明;钟会老实厚道。
(3)解释下列句子划线的词。
①魏文帝闻之 听说
②复问会 又
③卿何以不汗 出汗
④假寐以观之 睡觉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分析】参考译文:
钟毓、钟会在少年时期就有美好的声誉。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名声,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奉旨进见。钟毓脸上冒有汗水,魏文帝问:“你脸上为什么出汗呢?”钟毓回答:“由于恐惧慌张、害怕得发抖,所以汗水像水浆一样流出。”文帝又问钟会:“你脸上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由于恐惧战栗,害怕得发抖,所以汗水也不敢冒出。”还有一次,正赶上他们的父亲钟繇在睡觉,所以起来偷喝药酒。(钟繇)姑且装睡,来看他们两个的表现。钟毓行过礼才喝,钟会直接就喝了没有行礼。后来钟繇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用的,我不敢不行礼。”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是不符合礼仪的,所以不用行礼。”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之”的理解。解答此题,然后结合平时积累。
例句句意:魏文帝曹丕听说了这件事。之:代词。
A.句意:君子的行为操守。之:结构助词“的”。
B.句意: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之:代词。
C.句意: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之:用在主谓之间。
D.句意:很久。之:凑足音节。
故选:B。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梳理语段内容,找出理解有误的一项即可。
ABC.正确;
D.有误,读了文章、钟会两兄弟都很聪明。钟毓老实厚道,能言善辩。
故选:D.
(3)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
①句意为:魏文帝曹丕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名声。闻:听说。
②句意为:文帝又问钟会。复:又。
③句意为:你脸上为什么不出汗?汗:出汗。
④句意为:姑且装睡,来看他们两个的表现。
(4)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
句中重点词语有:何以,为什么;本。句意为: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本来就是非礼的行为。”
答案:
(1)B
(2)D
(3)①听说;②又;④睡觉。
(4)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所以用不着行礼。”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梁丰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梁丰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名著阅读考查,这首诗从体裁看属于,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论述类文本阅读,默写古诗文名句,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7d216d876601fa4cad6d0b1b40c8722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