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9 大象的耳朵 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2857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9 大象的耳朵 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2857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9 大象的耳朵 教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28577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版二年级下册同步教案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8 太空生活趣事多 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 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0 蜘蛛开店 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1 青蛙卖泥塘 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2 小毛虫 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19 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19 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字词闯关,读通童话,学习第1~5自然段,观察汉字,指导书写,布置作业,课堂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根据提示讲故事。 《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是4篇引人入胜、有思维价值的童话故事。4篇故事指向一个主题——“改变”。有因为不断改变,而变得越来越美好的,如《青蛙卖泥塘》;有因为不断努力,耐心等待而不断成长的,如《小毛虫》;而《蜘蛛开店》《大象的耳朵》则围绕改变,讲述了妙趣横生的故事。 字词句◎认识60个生字,读准5个多音字。会写33个字,会写35个词语。发现“又、土”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变化,发现“车、牛”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及笔顺变化,写好“劝、转”等字。◎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 阅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问句,能分角色表演《青蛙卖泥塘》。◎能画出大象的话,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能结合生活,说出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理解。◎背诵《二十四节气歌》。◎自主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发挥想象,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有趣。 口头表达◎能借助提示讲故事。◎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编《蜘蛛开店》。 书面表达◎写清楚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 1.“借助提示讲故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你会按照什么步骤层层落实呢?2.本单元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你会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联系文本理解联系生活体会《大象的耳朵》人家是人家,我是我。其他小动物的耳朵竖着就竖着吧,我大象的耳朵还是耷拉着的好。不要为了和别人一样就轻易改变自己。…… 《小毛虫》 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小毛虫该做的事情是学会抽丝纺织,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屋。我们现在要尽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小毛虫必须在与世隔绝的茧屋里,经过一定时间的耐心等待才能化茧成蝶,这就是小毛虫的生长规律。我们的成长也要遵循规律,需要耐心等待,不能急于求成。 …… 内容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语文园地七合计课时2222311
19 大象的耳朵教学目标1.认识“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慢”等8个字,会写“耳朵、扇子”等10个词语。2.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3.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4.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人文主题知道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的,明白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教学重点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教学准备动物头饰和《新解新教材》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要求朗读课文,自学生字,画出文中自己感兴趣的生词,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课时目标1.认识“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慢、遇、兔”4个字。2.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3.学习课文第1~5自然段,说说大象最初的想法是什么。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谜语导入。老师出示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这是什么动物?(大象)2.你怎么猜出是大象?你能根据图片用这样的方式把大象的特点说得更完整吗?课件出示大象图片和句式:大大的耳朵像( ),长长的鼻子像( ),壮壮的身子像( ),粗粗的腿像( )。教师:我们刚才说的几句话使大象的特点更加生动形象,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作比喻句。3.今天我们一起去读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大象的耳朵》,教师板书课题。二、字词闯关,读通童话1.学生齐读课题,教师边描述边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出示: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1)读正确句子中“似”和“扇”2个多音字。(2)读正确文中带有“扇”另一个读音的句子。A.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B.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3)拓展和“似”“扇”有关的词语,并读正确。如:似的 似乎 相似 扇风 扇动 大耳朵一扇教师讲解:“似的”是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者动词后面,表示跟某种事物或者情况相似。“似”一般只有在“似的”一词中读翘舌音。“似乎”“相似”等词都读平舌音。“扇”字当名词或者量词用的时候读“shàn”,比如:扇子、吊扇、一扇门。当动词用的时候都读“shān”,如:表示用手掌打的“扇耳光”;表示鼓动别人去做不应该做的事的“扇动”;表示摇动扇子的“扇风”等。(4)在其他语境中读准“似、扇”的读音。A.红彤彤的太阳烧烤着大地,像要把这些花儿烤焦似的。B.秋风姑娘举起她的大扇子,扇哪扇哪,扇下了满地的落叶。2.自主读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边读边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并借助拼音读正确。3.检查读音。不安 两根竹竿 心烦 耳朵眼儿(1)“耳朵眼儿”是儿化音,用开火车的方式读,多次强化。(2)“安、根、竿、烦”是前鼻音,用“根”作量词说短语。4.字词回文,读通童话。(1)把生字词语送入课文中,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把课文读给同桌听。5.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闯过字词读音关。三、学习第1~5自然段1.读好对话,感受大象最初的想法。(1)角色代入,读好问句。①角色代入读:大象遇到了小兔子,小兔子仰着头瞧着高高的大象,他在说什么呢?假如你就是小兔子,你来读!指名读,让学生说说自己这么读的想法。学生之间互评。教师引导:读小兔子的问句时,要读出小兔子惊异的语气。②观察问号,读好问句,学生自由练读,根据反馈相机指导。(2)指导读好大象的话。①提问:小兔子这样问,大象是怎么回答的呢?谁来当大象回答小兔子的问题?学生再次自由练读,然后指名读。学生互评交流。②换词体会,再读句子。课件出示:我就是这样的。我生来就是这样啊。教师引导:大象的耳朵一出生就是这样的,始终是这样耷拉着的。读的时候可以重读“生来”,想象大象那种被质疑后很无辜但仍旧为自己解释的心情。(3)指导读好小兔子的第2句话。过渡:听大象这样回答,小兔子又会怎么说?指名读,学生互评。教师引导:读的时候,可以强调“我的、竖着的、你的、一定”。2.整体回顾第一部分,讲演故事。过渡:小兔子认为大象耷拉的耳朵有问题,大象一点也没放在心上。同学们,我们一起把这部分的故事演一演吧。试着同桌之间演一演,一个当小兔子,一个当大象。(1)同桌表演。(2)指名上台表演,教师读旁白。 四、观察汉字,指导书写1.教师出示汉字“扇、慢、遇、兔”,学生观察字的结构。2.教师范写“扇、遇”,学生书空练习。3.学生练习书写汉字。4.教师巡视指导。五、布置作业,课堂延伸1.订正《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2.抄写本课重点词语。课时目标1.会写“安、根”等4个字。2.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学习1.出示生字词,指名朗读词语,教师适时再次进行朗读规范指导,重点注意区分“扇”“似”两个多音字的不同读音。2.指名简要说说课文围绕大象的耳朵写了哪些事。同时谈话引入:大象的耳朵与其他小动物的耳朵有什么不同?他为什么想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后来又为什么把耳朵放了下来?小朋友们,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弄清这些问题。二、学习第6~8自然段,感受大象想法的变化 1.读第6、7自然段,说一说,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对大象的耳朵产生了疑问?从中你知道了这些小动物们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吗?学生交流。学生1:小羊对大象的耳朵产生了疑问,他对大象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教师:除了小羊还有什么动物也提出了疑问?学生2:小鹿也对大象的耳朵产生了疑问。教师:你能想象小鹿是怎么对大象说的吗?学生3:小鹿说:“大象啊,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怎么往下垂着呢?”教师:还有小马、小老鼠等动物都对大象的耳朵产生了疑问,那么小马、小老鼠的耳朵是什么样的呀?学生4:都是竖着的。2.这么多的小动物都对大象的耳朵产生了疑问,那么大象会怎么想呢?(1)引导学生自主研读第8自然段,自由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2)教师适时出示大象的话: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①角色代入,读好问句。让学生自己读一读第8自然段,同桌之间互评。②抓关键词体会。教师引导:这里用了一个“也”字,说明了什么?预设:“也”字说明了大象对自己的耳朵产生了质疑。③思考:如果你是大象,遇到第二个人的质疑,你心里会怎么想?④再次读一读这两句话,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因为小动物们都怀疑大象的耳朵有问题,所以大象也对自己的耳朵产生了怀疑,认为自己的耳朵有毛病。3.看图想象,感受大象的心理变化。(1)观察插图,对比感知。思考:为什么动物们都问大象这个问题呢?借助插图,引导学生说说不同动物耳朵的特征。(2)引导思考大象的心理变化,体会大象的“不安”。(3)让学生读一读大象自言自语的话。三、学习第9~13自然段,感受大象想法的再次变化1.大象是这么想的,为什么最后他又说“人家是人家,我是我”?是什么原因让他改变了最初的想法呢?读课文第9~13自然段。2.自由读课文,找出写大象做法的句子。课件出示: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3.指名读句子,想象大象耳朵撑起来的样子。4.读一读第11、12自然段,想一想,大象把耳朵撑起来后,为什么又把耳朵放下来了?(1)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第11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写了大象把耳朵撑起来后遇到了什么烦恼。教师相机播放蚊虫发出嗡嗡声的音频。(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大象把耳朵撑起来后,经常有小虫子飞进耳朵眼儿里,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3)思考分析:大象耳朵耷拉着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利用文中原句作答)预设: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学生读这几句话,感受大象耳朵的用途。(4)教师小结:经过几番纠结,大象最后决定,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下来,让耳朵耷拉着。5.自主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1)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出示文段,指导学生齐读。(2)引导抓关键词体会:“我”指谁?“人家”指谁?(3)引导讨论:为什么大象还是要让自己的耳朵耷拉着?如果有动物再来质疑,你觉得大象可以怎么说?小组讨论,全班交流。(4)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每个人都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地改变自己。四、根据板书提示,讲演故事1.指名分别扮演大象、小兔、小羊、小马、小鹿、小老鼠。2.学生分别戴上动物头饰,其他学生念旁白。五、观察汉字,指导书写1.教师出示生字“安、根、痛、最”,学生观察字的结构。2.教师范写“最”,学生书空练习。提示:“日”居中,“耳”字长横,横撇向左穿插,捺舒展。3.学生练习书写汉字。4.教师巡视指导。六、布置作业,课堂延伸1.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随堂练。2.将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伙伴听。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教学课文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不强拉硬拽,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事情的前因后果,自己得出结论。并且结合生活实际,使其明白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体现的。要真正让学生学好课文,必须牢牢抓住情感因素,通过课文的品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融入文本,感受情境。在这节课中,还可通过让学生排演一个现实小剧本,来更好地理解课文寓意。但因时间限制,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很好完成这个小剧本的排演,从而也就缺少了一个更有力的理解课文的手段。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共6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19 大象的耳朵表格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巩固,指导书写快乐写字,精读感悟明白道理,拓展延伸总结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619 大象的耳朵教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