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省新乡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河南省新乡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根本区别的一种是( )
A. 粮食酿酒 B. 木炭燃烧 C. 饭菜变馊 D. 冰雪消融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气体气味 B. 称取氯化钠
C. 过滤 D. 制造氧气
3.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A. 八月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C. 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下列各组物质中与构成C60的粒子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
A. 汞、金刚石 B. 氧气、干冰 C. 氯化钠、氯化氢 D. 氯化钾、氮气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6.某学生量取液体,仰视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 大于10mL B. 小于10ml C. 等于10mL D. 无法确定
7.利尿酸(C13H12Cl2O4)有很强的利尿作用,可以掩盖服用的兴奋剂而逃避检查,因此,利尿酸在奥运会上被禁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利尿酸由31个原子构成
B. 利尿酸中C,H,Cl,O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3:12:2:4
C. 利尿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利尿酸分子中由13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1个氯分子和2个氧分子构成
8.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锰、钙 B. 氩、金 C. 铅、铂 D. 氦、汞
9.硒有防癌、抗癌作用。如图为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x的值为8 B. 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 C. 硒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D. 硒是非金属元素
10.铁遇稀硝酸可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其反应为Fe+4HNO3=Fe(NO3)3+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N2 B. N2O C. NO D. NO2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 )
A. 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 一氧化碳用作燃料--一氧化碳具有毒性
C. 稀有气体能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 干冰可用做制冷剂--干冰升华吸热
12.1869年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也排列其中,其化合价分别为-2、0、+4,+6价,依次对应的化学式错误的是( )
A. H2S B. S C. SO2 D. H2SO3
13.在“2A+3B=2C+4D”的反应中,已知8g物质A完全反应生成11g物质C和9g物质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 )
A. 16 B. 32 C. 48 D. 64
14.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17
64
2
0
反应后的质量(g)
m
0
46
36
A. m=1 B. 该反应生成的C的质量为44g
C. 反应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11:9 D. 该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二、填空题
1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用语填空。
(1)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2)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是________
(3)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
16.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答出一条即可);成语“釜底抽薪”中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
17.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1)镁条燃烧: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3)天然气燃烧:________
18.如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A﹣B=10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 “阴离子”或“阳离子”或);当B=8时,该粒子带有1个单位正电荷,则该粒子的符号是 。
19.硅芯片是很多电子产品的核心。下图是某种制取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反应前后乙与丁变化的质量比是多少________?
三、综合题
2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换关系,甲是一种气体单质,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乙是一种有毒气体,请写出丙物质的名称 , 丙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是 。
21.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离不开水。
(1)用________除去水中的色素与异味,用________鉴别硬水和软水。
(2)如图电解水实验,试管A与试管B中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2.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1)A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________;
(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3)C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填“是”或“否”)
23.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装置主要优点是________
(2)若装置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进气口应为________端(选填“a”或“b”)
(3)对比装置C和D,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
2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发生装置选________(填字母,下同);收集较纯净氧气的装置选________
(3)利用装置A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利用装置B和E制取氧气,在结束实验时要先撤离导管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气体前,必须先检查装置________;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在实验室里加热20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5.2g,求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
25.根据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但二者性质差别却很大的原因________;
(2)同种食品在夏天比在冬天更容易变质,原因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木炭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饭菜变馊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冰雪消融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2.【答案】 A
【解析】【解答】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选项A符合题意;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选项A不符合题意;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图中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导管口伸进试管内太长;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没有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正确闻气味气味要用扇闻法分析;
B、根据“左物右码”的原则分析;
C、根据过滤需用玻璃棒引流分析;
D、根据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分析。
3.【答案】 C
【解析】【解答】A、桂花并没有运动,而是桂花中具有香味的物质的分子不断运动,使周围空气扩散着该物质的分子,是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果,不符合题意;
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不符合题意;
C、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子的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子本身的大小不变,符合题意;
D、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当酒精和水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相互运动到对方的间隙中,所以,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闻到气味是分子运动,物态变化是分子间隔的变化,液体混合总体积变小是分子间隔。
4.【答案】 B
【解析】【解答】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
A、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要求。
B、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符合要求。
C、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不符合要求。
D、氯化钾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不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C60、氧气、二氧化碳由分子构成,盐由离子构成,金刚石由原子构成分析。
5.【答案】 B
【解析】【解答】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不符合题意.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符合题意.
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不符合题意。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液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在描述现象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及严密,如烟与雾的区别,光和火焰的区别,如结论与现象的不同等。
6.【答案】 A
【解析】【解答】量取液体,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实际液体量偏多,故,开始液体量多于30mL,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实际液体量偏少,故倒出一部分后,剩余液体的量少于20mL,所以倒出液体的量多于10ml。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量筒读书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俯视读数偏大,仰视读数会偏小,据此分析解答
7.【答案】 C
【解析】【解答】A、利尿酸由利尿酸分子构成,每个利尿酸分子由13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2个氯原子、4个氧原子共31个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利尿酸中C、H、Cl、O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3):12:(35.5×2):(16×4)=156:12:71:64,不符合题意;
C、利尿酸中C、H、Cl、O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3):12:(35.5×2):(16×4)=156:12:71:64,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符合题意;
D、每个利尿酸分子是由13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2个氯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B、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C、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D、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分析。
8.【答案】 A
【解析】【解答】A、锰、钙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是Mn、Ca,第一个字母不同,符合题意。
B、氩、金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是Ar、Au,第一个字母相同,不符合题意。
C、铅、铂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是Pb、Pt,第一个字母相同,不符合题意。
D、氦、汞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是He、Hg,第一个字母相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所给元素的元素符号分析。
9.【答案】 A
【解析】【解答】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x=34-2-8-6=18,说法符合题意;
B、根据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说法不符合题意;
C、根据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硒元素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说法不符合题意;
D、该元素的名称是硒,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元素周期数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等,元素名称带“石”的为非金属元素分析。
10.【答案】 C
【解析】【解答】有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由Fe+4HNO3═Fe(NO3)3+X↑+2H2O可知,每个X中含有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是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的化学式是NO.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即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
11.【答案】 B
【解析】【解答】A、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常用于食品包装中防腐,选项A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用作燃料是利用一氧化碳的可燃性,选项B符合题意;
C、因为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经常用稀有气体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干冰可用做制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做保护气分析;
B、根据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作燃料分析;
C、根据稀有气体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分析;
D、根据干冰升华吸热分析。
12.【答案】 D
【解析】【解答】A、H2S中氢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不符合题意;
B、S是单质,化合价为0,不符合题意;
C、SO2中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不符合题意;
D、H2SO3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根据化合物(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3.【答案】 B
【解析】【解答】解: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的B的质量是:11g+9g﹣8g=12g,
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x
2A+
3B=2C+4D
64
3x
8g
12g
=
x=32
故选: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反应的B的质量,而后依据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之比求出B的相对分子质量即可.
14.【答案】 D
【解析】【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17+64+2-46-36=1,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生成的C的质量为:46g-2g=44g,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C、反应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46-2):36=11:9,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D、反应后A、B质量减小,都是反应物,C、D质量增大,都是生成物,生成物有两种,不是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根据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不断减少、生成物质量不断增加判断出反应物、生成物,质量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再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判断反应类型,并根据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计算出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
二、填空题
15.【答案】 (1)Ca
(2)He
(3)
【解析】【解答】(1)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其元素符号为Ca。
(2)氦气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是氦气,其化学式为He。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 。
【分析】根据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为钙元素、氦气可用于探空气球及离子符号书写分析。
16.【答案】 燃烧值高(无污染);清除可燃物
【解析】【解答】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燃烧值高(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不污染环境);
“釜底抽薪”含义是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清除了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分析】根据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燃烧值高、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及清除可燃物的灭火原理分析。
17.【答案】 (1)
(2)
(3)
【解析】【解答】(1)镁条在点燃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根据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书写方程式首先要尊重客观事实,即正确书写出该反应中涉及到的物质的化学式,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按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配平。
18.【答案】 原子;K+
【解析】【解答】由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A-B=10时,即A=B+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B=8时,该粒子带有1个单位正电荷,该粒子带有1个单位正电荷,则A=2+8+8+1=19,为钾离子,其离子符号为:K+。
【分析】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粒子是原子失电子形成分析。
19.【答案】 (1)SiCl4+2H2 Si+4HCl
(2)2∶73
【解析】【解答】(1)由制取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SiCl4+2H2 Si+4HCl;
(2)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乙与丁变化的质量比是4:(36.5×4)=2:73。
【分析】根据微观图示中物质的构成结合方程式书写原则先书写出反应方程式,再利用方程式确定物质间质量比分析。
三、综合题
20.【答案】 二氧化碳;
【解析】【解答】甲是一种气体单质,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所以甲是氧气,乙是一种有毒气体,所以乙是一氧化碳,氧气转化成的乙、丙可以相互转化,所以丙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断正确。
丙是二氧化碳,丙转化为乙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 。
【分析】根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间的转化关系及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分析。
21.【答案】 (1)活性炭;肥皂水
(2)1 : 8;
【解析】【解答】(1)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故填:活性炭;肥皂水。
(2)由电解水实验图示可知,试管A与试管B中气体分别为电源的负极和正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1:8,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1:8; 。
【分析】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电解水时为增强导电性,常加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两极产生气泡,且体积为负二正一,负极产生氢气能燃烧,正极产生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电解水结论证明了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2.【答案】 (1)为了耗尽装置内的氧气
(2)引流
(3)是
【解析】【解答】(1)该实验主要是利用物质燃烧消耗装置内的氧气,然后根据进入水的体积,判断氧气的体积。只有加入过量的红磷,才能将将氧气完全消耗掉.如果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实验的结果是水倒流不足五分之一;故填:为了耗尽装置内的氧气。
(2)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引流。
(3)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填:是
【分析】(1)根据红磷燃烧测氧气含量时要将氧气完全消耗分析;
(2)根据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分析;
(3)根据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23.【答案】 (1)能控制反应的速率
(2)b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析】【解答】(1)能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A装置主要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速率。
(2)氧气的密度比水小,若装置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进气口应为b端从而将水从长端a排出。
(3)红热的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常温的铁丝不能在氧气中燃烧,对比装置C和D,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分析】(1)根据分液漏斗可控制反应速率分析;
(2)根据水的密度比氧气大分析;
(3)根据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分析。
24.【答案】 (1)集气瓶
(2)A;E
(3)防止生成气体逸出;防止水倒流试管炸裂
(4)气密性;
(5)12.25g
【解析】【解答】(1)由图示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
(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发生装置选A;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用排水法收集,装置选E。
(3)利用装置A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利用装置B和E制取氧气,在结束实验时要先撤离导管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防止水倒流试管炸裂。
(4)实验室制取气体前,必须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用B装置制取氧气,试管口有棉花,由装置的特点可知是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制得氧气的质量为:20g-15.2g=4.8g;设氯酸钾质量为x , 则
解得:x=12.25g;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12.25g。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气体密度及溶解性确定收集方法分析;
(3)根据有长颈漏斗的装置需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及加热装置要防止水回流炸裂试管分析;
(4)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及装药品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分析;
(5)根据生成氧气的质量代入方程式中利用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出氯酸钾质量分析。
25.【答案】 (1)分子构成不同
(2)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
【解析】【解答】(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一个氧原了构成的,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故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填:分子构成不同;
(2)同种食品在夏天比冬天更容易变质,因为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填: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分析】(1)根据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分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新乡市河师大附中23-24学年九年级上化学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5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新乡市获嘉一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