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期中检测卷(A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八年级物理期中检测卷(A卷)
测试范围:机械运动 声现象 物态变化
一、单选题
1.甲乙两物体运动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1:1 B.4:9 C.2:3 D.9:4
2.如图所示,将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已经有一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 )
A.上部一半的水结冰 B.下部一半的水结冰
C.都已结冰 D.都不结冰
3.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浓度为 70 %酒精的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如图所示,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 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C.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4.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如图所示,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 )
A.B.C.D.
5.如图四个实验,能够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
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D.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使它们发声
6.堵住自己的耳朵,把振动的音叉尾部先后抵在脸上、后脑的头骨和牙齿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与实验相符的是
A.抵在后脑勺上听到的声音最大,因为它离耳朵最近
B.抵在脸上时听到的声音最大,因为脸最敏感
C.抵在牙齿上时听到的声音最大,因为牙齿直接与颌骨相连,骨传导效果好
D.抵在哪里听到的声音都一样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
B.用泡沫盒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
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信息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8.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速度之比为( )
A.4:9 B.9:4 C.1:1 D.3:2
9.瓶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份是烷烃和烯烃系列的混合物,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各成份的沸点如表所示,常温下液化石油气很难用尽,瓶内常有残留物。该残留物的主要成份是( )
物质 | 乙烷 | 丙烷 | 丁烷 | 戊烷 | 乙烯 | 丙烯 | 丁烯 | 戊烯 |
沸点/℃ | ﹣88.6 | ﹣42.2 | ﹣0.5 | 36.1 | ﹣102.4 | ﹣47.7 | ﹣6.5 | 30.1 |
A.乙烷、乙烯 B.戊烷、戊烯 C.丁烷、丁烯 D.丙烷、丙烯
10.如图所示甲、乙微型小车的运动记录,两小车均由左向右运动。现利用频闪照相记录两小车的位置,频闪相机每隔 0.02s 拍一次照,用字母 A、B、C、D、E 标记小车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减速运动,乙做匀速运动
B.从A位置运动至E位置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C.乙运动至D位置时速度为 1m/s
D.从D位置运动至E位置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11.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3s﹣5s内,物体A和B所受合力都为0;
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都为2m/s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12.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扣诊”。医生主要是根据( )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二、填空题
13.实施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是,用飞机在高空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成气体,同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于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很快_____成小冰粒,冰粒不断变大而下落,在下落过程中_____成水从而实现降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4.某同学买了一张火车时刻表,他注意到在北京和上海间往返的13次和14次特别快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车次 | 到、发站时间 | 北京 | 天津西 | 济南 | 上海 |
13 | 到站时间 | —— | 16:11 | 20:11 | 8:04 |
发车时间 | 14:40 | 16:16 | 20:23 | —— | |
14 | 到站时间 | 9:30 | 7:23 | 3:14 | —— |
发车时间 | —— | 7:28 | 3:26 | 15:45 |
他了解了13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14次由上海开往北京。这两次列车每天齐发一列车,自北京到上海铁路长1462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你从列车时刻表所列各项内容可以获得哪些信息?(________)
(2)13、14次列车运行时间差为___________,计算13次列车由北京驶往上海和14次列车由上海驶往北京的平均速度分别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5.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3s后收到回波,这是声波的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现象,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5400km/h,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_m,相当于______km。
16.根据声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学习物理要学会利用书籍的信息进行反思,并从中获取新的信息。如关于声音的速度,以前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的:“15℃时空气中的是340m/s。”从描述中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_________和_________有关;
(2)当音调或响度改变时,示波器上所显示的_________也会改变。图中给出了相同时间内两个不同音调或响度的发声体A和B振动的波形。其中_________的音调高,而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_________是乐音的;
(3)人们根据超声波_________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声呐装置,运用它可以探测海洋深度、测绘海底的地形。超声波声呐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17.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桔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被冻伤,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桔子树喷水,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水在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时,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使桔子不被冻伤;如图 2 所示,果农家中使用的液化气是用_______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在一次长时间连续使用液化气烧菜时,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液化气罐的温度会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三、实验题
18.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___(选填“A”或“B”)部分;
(2)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8 | 98 |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水沸腾时需要___热,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_____;
(3)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白气”,“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是___;
(4)某组同学在相同条件下,用不同质量的水进行两次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质量较大的是___。(选填“a”或“b”)
19.下图是“测量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木板、小木块、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等.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时,应使刻度尺紧靠木板且与木板的长边保持_______________.
(3)在进一步探究“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滑到底端的过程速度怎样变化”的过程中:
①木板长130 cm,小车长10 cm.小明将小车运动的路程平均分为两段.为了测出小车滑过斜面的上半段所用时间,应该将金属片放在距斜面顶端A点________cm的C点位置.
②测出小车滑过斜面上半段所用时间t1=6 s,下半段所用时间t2=4 s.由此可以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速度是____________的(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③在测量小车滑过下半段所用时间时,某同学将小车放在C处静止释放,同时开始计时,滑到底端计时结束.这种做法的不当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0.小明一家利用国庆假日到运城市游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所示标志。请你根据标志牌回答以下问题:
(1)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1的标志牌到运城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2)若以图2所示的速度行驶1.5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km?
21.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总共停留0.5h),在当日15: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 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1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m?
22.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下表。
车次 | 萍乡北开 | 南昌西到 | 运行距离 |
G1346 | 08∶38 | 09∶40 | 240km |
G1692 | 08∶49 | 10∶05 | 240km |
G1482 | 09∶11 | 10∶31 | 240km |
(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3.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000Hz~30000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_____Hz到_____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8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是____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说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_____;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答: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由知道,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故选B。
2.D
【解析】烧杯中有一半的水结了冰,烧杯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小瓶中的水温度只能降到0℃, 此时小瓶中的水与烧杯中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相等,由于没有温度差,小瓶中0℃的水不能再向烧杯中放热,不会凝固。故水全部没有结冰。
故选D。
3.B
【解析】手帕完好无损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不是魔术,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能改变.故选B.
4.D
【解析】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是舌头上的水分遇到比较冷的冰棍变成了冰,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因为冰是晶体,所以从图中找出晶体的凝固图象即可。
A.由图知,液体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熔点不是0℃,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熔点为0℃,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冰的熔化图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液体温度降低到0℃时,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水的凝固特点,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B
【解析】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是可以传递能量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当逐渐抽掉罩内空气时,闹钟声音减小,由此可以推论,当罩内是真空时,声音将完全消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B符合题意;
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使它们发出的音调不同,说明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解析】声音可通过头骨、颌骨等骨骼传播到听觉神经,然后由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即做骨传导.当音叉尾部抵在牙齿上时,由于牙齿直接与颌骨相连,可直接将声音传给听觉神经,没有经过其它骨头的传播,因此听到的声音最大.故选C.
7.D
【解析】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响度放低些,故A错误;
B.用泡沫盒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即阻断噪声的传播,故B错误;
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能量,故C错误;
D.据课本知识可知,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8.B
【解析】根据,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9.B
【解析】在常温条件下,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丁烯等物质的沸点低于20℃,在常温下可以变为气体;戊烯、戊烷等物质的沸点高于20℃,在常温下不能变为气体。
故选B。
10.C
【解析】A.甲车频闪照片中两点间距越来越大,做的是加速运动,乙车频闪照片中两点间距一直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从A位置运动至E位置,甲乙两车所用时间相等,但是甲的路程小于乙的路程,所以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
C.根据可得,乙运动至D位置时速度为
故C正确;
D.从D位置运动至E位置,甲乙所用时间相等,由图可知,甲通过的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所以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11.B
【解析】①由图象可知两个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是从距离O点5m处出发的,说法错误;
②3s﹣5s内,物体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所受合力都为0,说法正确;
③从第3s开始,A的斜率大于B的斜率,所以vA>vB,5s末A、B图象相交,两物体相遇,均离原点10m,说法正确;
④5s内,A、B运动的路程不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 可知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说法错误。综上,只有②③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2.A
【解析】当病人腹部有积水时,当敲击患者腹部,振动频率会发生变化,音调就不同,所以可以根据音调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
故选A。
13.升华 凝华 熔化
【解析】[1]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很易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
[2]干冰升华过程中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迅速降低,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很快凝华成固态的小冰粒;
[3]小冰粒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会熔化为水滴,形成降雨.
14.从北京到上海所需时间,中间到达天津西和济南的时间等 0.35h
84km/h 82.4km/h
【解析】(1)[1]从列车时刻表所列各项内容可以获得从北京到上海所需时间、中间到达天津西和济南的时间等信息;
(2)[2]由表中可知,13次列车的运行时间为
t13=17h24min=17.4h
14次列车的运行时间为
t14=17h45min=17.75h
所以,两列车的运行时间差为
t=t14-t13=17.75h-17.4h=0.35h
[3][4]由题意可知,由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为s=1462km,13次列车的行驶时间为
t13=17h24min=17.4h
14次列车的行驶时间为
t14=17h45min=17.75h
故13次列车的平均速度为
14次列车的平均速度为
15.反射 2250 2.25
【解析】[1]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海底反射回来,记录传播时间,利用求海底深度,利用了声波的反射。
[2][3]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
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
由可得海水的深度
相当于2.25km。
16.温度 介质的种类 波形 A 甲 方向性 不能
【解析】(1)[1][2] “15℃时空气中的是340m/s”, “15℃”指明温度,“空气”指明介质种类,说明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和介质的种类有关。
(2)[3]波形图反应声音的特性,当音调或响度改变时,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也会改变。
[4]相同时间内,A振动2.5次,B振动1次,A比B振动的快,A的音调高。
[5]由图可知,甲图中的声音有规律,乙图中的声音无规律,有规律的是乐音,无规律的是噪声。
(3)[6] 与可听声相比,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人们根据超声波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声呐装置。
[7]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太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呐不能用于太空测距。
17.凝固 放出 压缩体积 降低
【解析】[1][2] 水在结冰时,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该过程放热,这样桔子可以吸收一部分热量,而不致温度降得太低,被冻伤;
[3] 加压可以帮助气体液化,所以当增大气体的压强时,气体会发生液化现象,这正是液化气装入储气罐的方法.
[4] 使用液化气烧菜时,会发生汽化,汽化吸热,因此化气罐的温度会降低.
18.B 98 吸 保持不变 液化 b
【解析】(1)[1]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需先根据酒精灯固定B的高度;
(2)[2][3][4]由表格中数据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8℃,在沸腾过程中温度虽然保持不变,但要不断吸热;
(3)[5]白气是由大量的小水珠组成,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4)[6]由图象知,b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较长,所以b的质量较大。
19.v= 平行 70 增大 小车在斜面顶端滑下时,滑过C点的速度不为0.
【解析】(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出小车的路程,用秒表测出小车的运动时间,就可根据v=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所以,实验原理是v=.
(2)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
(3)①根据题知道,木板长130cm,小车长10cm,所以小车可运动的总路程是:s=130cm-10cm=120cm,若将小车运动的路程平均分为两段,则中点为距斜面顶端A点10cm+×120cm=70cm处;
②由于小车通过上半段所用时间是:t1 =6s,通过下半段所用时间是:t2 =4s,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由知道,下半段路程中速度较大,即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速度增大;
③根据题意知道,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因为小车从A到B的过程中通过C点时的速度不为0,即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所以他的方案不正确.
20.(1)1.2;(2)120
【解析】解:(1)在不违规的前提下,汽车允许的最快速度行驶为100km/h,从图1的标志牌到运城的路程还有120km,至少需要的时间为
(2)若以图2所示的速度即80km/h行驶1.5h,通过的路程是
答:(1)从图1的标志牌到运城至少需要1.2小时;
(2)若以图2所示的速度行驶1.5h,通过的路程是120km。
21.(1)112.5km/h (2) 200m
【解析】(1)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在当日15:30到达乙地,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火车通过桥梁的速度:
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
火车的长度:
22.(1)G1482车次;(2)180
【解析】解:(1)由图知路程为s=30km,限速v=60km/h,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
t==0.5h=30min
他们8∶20开车出发,到达萍乡北站的时间为8∶50,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爷孙俩只能赶上G1482车次;
(2)根据列车时刻表可得,乘坐G1482到达南昌所用时间
t'=10∶31-9∶11=1h20min
总路程s'=240km,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
v'==180km/h
答:(1)爷孙俩最快能赶上G1482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180km/h。
23.10000 20000 6000m 变大 不能 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1)[1][2]人耳只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大多在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大多在10000Hz∼30000Hz之间;因此人耳听到的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为:10000Hz∼20000Hz。
(2)①[3]由速度公式得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总距离为
s=vt=1500m/s×8s=12000m
由于声波是反射回来的信号,所以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
[4]②因为声波频率变低,所以潜艇B是远离声呐,即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变大。
(3)[5][6]月球上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卷(四)(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卷(四)(word版 含答案)
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期中检测卷(A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期中检测卷(A卷)(word版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期中检测模拟卷(A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期中检测模拟卷(A卷)(word版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