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PPT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2880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PPT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2880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PPT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2880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PPT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28801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PPT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28801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PPT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28801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PPT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28801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PPT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28801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高中必修2经济史课件
-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PPT 课件 1 次下载
-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课件PPT 课件 2 次下载
-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课件PPT 课件 2 次下载
-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课件PPT 课件 1 次下载
-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PPT 课件 3 次下载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5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5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文配套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图说历史,近代铁路交通,现代铁路交通,铁路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交通堵塞,报刊业的发展,世纪末传入中国,影视业的发展,进口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你知道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者吗?
阅读课本,小组合作完成下表
一.近代以来的交通工具
奠定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运营里程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1、火车和铁路业发展(陆路)
我国最早的铁路--淞沪铁路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
铁路上的奇葩“马拉火车” 为了运输煤炭(河北开平矿务局出产的烟煤),清朝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 这条铁路于1880年兴建,1881年通车。
唐胥铁路——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
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1909年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京张铁路中的“人”字形轨道、1091米的八达岭隧道令中国人扬眉吐气。
京张铁路——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京张铁路的设计者 詹天佑
(火车机车的不断改进)
和谐号列车(实现中国铁路第六次提速,进入“追风时代”)
蒸汽机车 内燃机车 电力机车 高速列车 高速列车
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
外国近代筑路技术传入中国,民国时期修建了一些公路。汽车和油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有轨电车。
建汽车制造厂;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内部山区也通了汽车。
1、汽车和公路业发展(陆路)
2、汽车和公路运输业发展
1956年7月14日8时,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12辆“解放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
19世纪70年代初,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垄断局面;各大口岸出现轮船公司。
国家统一管理轮船运输业;20世纪90年代以后,铁路、公路、民航快速发展。
1、轮船和水运交通的发展(水路)
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到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
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
1、飞机和航空业发展(空运)
电报——电话——互联网
电话的发明者贝尔(1847~1922)
材料一:“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火车一开,吃穿都来。”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材料二:津浦铁路修建之前,蚌埠仅是个隶属凤阳的偏远小镇,1911年津浦铁路修建后,蚌埠一跃成为皖北水陆交通的枢纽,成为著名的竹木集散中心。
材料三:1882年,顺天乡试发榜,《申报》记者以快马将两江地区(江苏、江西、安徽)的中试名单送到天津,再用电报传到上海,次日见报,江南士子仅隔24小时就获知考试的结果。
材料四:庚子之变(指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结束了西逃的慈禧太后乘着她一再反对的火车回到紫禁城,此后,清政府终于开始修建自己的铁路。
思考:近现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积极
1、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2、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
4、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
“盖我铁路(胶济铁路)所至之处,即我占地之所及之处。” ——德国驻上海领事
思考:近现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消极
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
思考:近现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课标要求:近现代报刊、影视事业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大众传媒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中央日报》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报纸
批判封建,宣传民主、科学
宣传党路线、政策和方针
材料一 我国民报(指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纸)之产生,当以同治十二年(指1873年)在汉口出版之《昭文新报》为最早。……皆当时深悉外情之所为。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材料二 朝旨废八股改试经义策论,士子多自濯磨(指改旧换新),虽在穷乡僻壤,亦结数人合订阅沪报一份。而所谓时务策论,主试者以报纸为蓝本,而命题不外乎是。 ——《东方杂志》第14卷第6号思考: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促使19世纪末中国报刊业发展的因素。
材料三:1909年.于右任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该报以“实行大声疾呼,为民情命”为宗旨,揭露清政府统治的腐朽黑暗,革命色彩鲜明。内容分言论、纪事、丛录三部分,辟有社说、专论、诗话、艺苑等栏,并配合时事新闻,登载有关政治、时事、社会生活的图画,以讽刺画为主,行销盛广。 ——《历史材料与解析》
2、依据材料概括《民呼日报》“行销甚广”的原因。3、依据材料归纳报刊所具有的功能。
原因:适应形势;内容丰富;易于阅读(或图文并茂)。
(1)报道时事消息,传播思想文化。
(2)舆论监督,促进民主。
(3)丰富娱乐休闲生活。
1895.2,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为他们发明的“连续摄影和放映的机器”申请了专利
中国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中国电影从无声→有声的标志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成为主要题材
1:电影业在中国的发展史
(1)诞生:《定军山》(1905)
(2)成熟(30年代)
(3)建国初:工农生活与革命战争题材
(4)辉煌:80年代中期以后
(1)诞生:北京电视台(1958年)
(2)发展(改革开放后)
电视机普及(彩电、液晶)
三、“第四媒介”互联网
1994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发展迅猛。
⑴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人们联系更加紧密、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
2.互联网、的特点(75页第二、三段):
特点: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身,具有动态性、即时性、互动性。
(2007-05-27)目前,在我国的2亿网民中,大约1400万网民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症。在青少年网民中,上网成瘾者高达20%。有的因上网成瘾而冷漠、仇视周围的人;有的荒废学业;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人民网
思考:根据材料归纳网络的消极影响。你认为应该如何抵制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
1.树立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合理运用网络;2.加强立法,加强对网络及网吧的监管;3.建立青少年自己的网站。
1.互联网对许多网民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
2.尤其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
3.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
1.近代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发生质的变革是由于( )A.中国传统工具的进一步改进B.清政府主动引进外来文明成果C.西方近代化交通工具的引进D.国民政府鼓励发明创造的结果2.下图是中国近代时期一张老照片,从中体现发生变化的社会生活领域是( ) A.服饰 B.建筑C.通讯 D.婚礼
3、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4、“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A.铁路运输 B.航运 C.航空 D.电报通讯
5.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历史结束的是A.《渔光曲》 B.《定军山》 C.《风云儿女》 D.《歌女红牡丹》6.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是A.《渔光曲》 B.《定军山》 C.《风云儿女》 D.《歌女红牡丹》7.(2017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1912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该材料作为例证,可用来说明 A.国民革命已提上日程 B.民主平等观念尚未广泛普及C.辛亥革命已经彻底失败 D.中华民国仍实行传统的司法制度8.(12北京西城区)1912年,孙中山感叹到:“此次革命事业,数十年间屡仆屡起,而卒观成于今日者,实报纸鼓吹之力。”此处的“报纸”是指 A.《新华日报》 B.《万国公报》 C.《民报》 D.《申报》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5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文内容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交通工具的更新,马车木船,铁路交通,上海第一条磁悬浮列车,青藏铁路,火车机车演变,公路交通,水路交通,航空交通,中国客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民版必修2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授课ppt课件,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自学基础梳理,互动探究重难突破,对点检测当堂反馈,word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5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说课ppt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交通工具的更新,中国首架飞机,通讯工具的进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