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生物期中考试模拟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44分)
1.(本题2分)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中学生能做的是 ( )
A.建立自然保护区B.制定相关法律和文件
C.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D.拒绝购买珍稀物种制成的商品
2.(本题2分)动物的行为有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蚯蚓走迷宫B.小鸟喂鱼
C.大山雀偷喝牛奶D.黑猩猩钓取白蚁
3.(本题2分)“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 。其中“多个物种”具体是指( )
A.生态学系统的多样性B.基因的多样性
C.物种的多样性D.蛋白质多样性.
4.(本题2分)下图为五种不同的生物,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除噬菌体外,都是单细胞生物B.除草履虫外,都有细胞壁
C.除大肠杆菌外,都可以独立生活D.除衣藻外,都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5.(本题2分)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已记录陆生脊椎动物2900多种,占全球种类总数的10%以上,高等植物3.6万余种,居全球第三。这体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中的( )
A.基因多样性B.生物种类多样性
C.生物数量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6.(本题2分)下列各项属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共同特征的是( )
A.辐射对称B.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C.有刺细胞D.有口无肛门
7.(本题2分)下列对骨骼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由肌腱和肌腹组成B.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C.两端的肌腱分别固定在不同的骨上D.两端的肌腱固定在同块骨上
8.(本题2分)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划桨动作包括以下过程,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②骨绕关节活动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 ④骨骼肌收缩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
9.(本题2分)下列微生物的结构图中表示细菌的是( )
A. B.C.D.
10.(本题2分)蜻蜓(如图)是夏季田野间、池塘边常见的小动物,根据其形态特征推测,它属于
A.环节动物B.软体动物C.节肢动物D.脊椎动物
11.(本题2分)下列关于社会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所有的节肢动物都有社会行为
B.有社会行为的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
C.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D.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成员间有明确分工
12.(本题2分)成语“闻鸡起舞”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闻鸡起舞”从获得途径判断属于先天性行为
B.打鸣的公鸡体温恒定,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C.“闻鸡”的听觉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
D.“起舞”需要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
13.(本题2分)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仿生( )
A.蝙蝠回声定位与雷达B.太阳与白炽灯
C.萤火虫与冷光D.乌龟背甲与薄壳建筑
14.(本题2分)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②用肺呼吸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⑤皮肤裸露
A.①②B.①②③④C.④⑤D.②③④
15.(本题2分)如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异同。阴影部分可以表示( )
A.生来就有的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有利于生存与繁殖D.能伴随动物一生
16.(本题2分)关于动物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都有肛门
B.水螅的外胚层有刺细胞
C.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
D.昆虫都有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
17.(本题2分)各组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是
A.珍珠蚌、蟾蜍、鳖B.河蚌、鲨鱼、海马C.鲸、蛇、乌龟D.蜥蜴、青鱼、蝌蚪
18.(本题2分)河蚌、缢蛏、蜗牛等动物的呼吸器官是( )
A.肺B.气囊C.鳃D.气管
19.(本题2分)罐装午餐肉在很长时间内不会腐败变质的原因是( )
A.密封很严,细菌没有机会侵入
B.密封很严,细菌无法呼吸而死亡
C.封盖前高温灭菌,封盖后罐内没有细菌
D.高温、高压影响了罐内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20.(本题2分)科学家发现,灯塔水母是一种不会“死亡”的生物,原因是它发育到性成熟阶段后,又会回复到幼虫。把它切开,甚至打碎,只要有完整的细胞,每个碎片都可以变成一只幼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是多细胞生物B.其细胞具有很强的分化能力
C.灯塔水母属于扁形动物D.研究它有助于治疗人体病变或坏死组织
21.(本题2分)下列动物中,是脊椎动物的是( )
A.蝗虫B.缢蛏C.草鱼D.蛔虫
22.(本题2分)绦虫和蛔虫均为肠道寄生虫;菜青虫对十字花科作物危害很大;蟾蜍被称为田园卫士。绦虫、蛔虫、菜青虫、蟾蜍它们分别属于
A.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爬行动物
B.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
C.线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两栖动物
D.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20分)
23.(本题3分)哺乳动物体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24.(本题1分)细菌与动植物的主要区别: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_____。
25.(本题4分)病毒的结构简单,它是由___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两部分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因此,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流感病毒属于________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属于________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属于_______病毒。
26.(本题1分)鸟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______无齿;有气囊辅助呼吸。
27.(本题5分)体操运动员完成一套动作,需要各个器官系统协调配合。请完成概念图: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 ⑤___________
28.(本题1分)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分开后都不能独立生活的现象叫__________。
29.(本题4分)请各列举一种符合下列特征的动物。
(1)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在水中,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__________。
(4)会飞的无脊椎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
30.(本题1分)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______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三、实验探究题(共14分)
31.(本题4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蚂蚁是通过气味交流信息的,于是设计了2个“探究蚂蚁的通讯”小实验,请你帮助完成(如图):
(1)(提出问题)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
(实验与探究)实验步骤和现象
(3)(现象分析)在实验(二)中,工蚁找不到食物的原因是_____。
(4)(得出结论)________。
32.(本题6分)实验探究
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
(1)观察蚯蚓时,发现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___________组成,蚯蚓的前、后端可以直接确定,因为环带靠近身体的___________端。
(2)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面,会有粗糙的感觉,原因是蚯蚓的腹面有___________,这些小突起能与体壁的___________协调配合,使身体蠕动。
(3)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2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2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图)。
①观察一段时间后,哪瓶中的蚯蚓蠕动能力会明显减弱?___________瓶,因为蚯蚓的呼吸依靠___________来完成。
②实验现象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
③若甲、乙两瓶均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其它处理与上面相同,然后将甲装置放在放黑暗处,将乙装置放在明亮处,则可以进一步探究___________对蚯蚓的影响。其中,___________瓶是对照装置。
(4)实验过后,应该如何处理蚯蚓?___________
33.(本题4分)近几年,人们主要采用粉碎后堆肥还田的方法处理城乡公共绿地上大量枯枝落叶等垃圾。在堆肥的过程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了“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研究,实验方案及实验现象如表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补充实验记录表:表中A处填写的内容是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实验时取10片杨树叶,而不是1片,目的是__。
(3)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
(4)我市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作为市民,你可以做点什么(任答一点)?__。
四、资料分析题(共22分)
34.(本题10分)人为因素是当前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请根据下面提供的资料并联系生活实际,指出造成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
资料一:藏羚羊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在西藏、新疆、青海三省栖息。1986年平均每平方公里3头至5头,到20世纪90年代每平方公里平均仅0.2头。近年来,捕猎者的枪声不断。
资料二:昆明滇池为了净化污水,从国外引进了叫做“水葫芦”的植物,由于这种植物迅速疯长,很快就遮盖了整个滇池,致使滇池内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
(1)上述两个资料,你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____________,保护_______的多样性。
(3)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本题12分)根据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6月2日报道,今年1月草地贪夜蛾首次被发现入侵云南,后相继在西南、华南地区出现,同时快速向广西、贵州等地迁飞蔓延。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杂食性害虫,其幼虫可大量啃食玉米、水稻等多种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资料二: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进行交配,否则会因寿命短暂而失去传宗接代的机会。雌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气味”和闻到“气味”实现的。
资料三:幼狮天生的利爪能够帮助它成功狩猎,本能地突袭那些引起它注意的目标,这非常有利于它的生存。然而,要想完全掌握捕猎技巧,还需要不断实践以积累经验。
(1)草地贪夜蛾四处迁飞蔓延与它的运动器官__有关。它还有一对触角,三对足,属于__这一动物类群。
(2)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进入我国后,由于缺乏天敌而大量繁殖,这种现象叫__(填“生物入侵”或“物种引进”)。
(3)资料二中,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种物质在生物学上叫做__,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
(4)狮的__的生殖方式大大提高了后代的存活率。
(5)资料三说明:__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实验步骤
观察现象
实验(一)
①在饥饿的蚁群附近放置一些食物
蚁群中的侦察蚁到处寻找食物
②在蚂蚁返巢途中放置上些小纸片
有的侦察蚁沿着小纸片返回蚁巢
③继续观察
一些工蚁沿着小纸片找到食物,并携带食物沿小纸片返回蚁巢
实验(二)
先把小纸片围成一个圆圈,食物放在圆圈的中央,再把工蚁放在纸片上
工蚁找不到食物,围绕食物转圈
组别
实验材料及数量
实验材料处理
控制条件
实验现象
甲组
形状,大小相似的杨树落叶10片
①清洗,灭菌②置于无菌环境
适宜的温度、湿度
一周后杨树叶无变化
乙组
同甲组
①清洗,灭菌②接种细菌③置于无菌环境
A
一周后杨树叶出现腐烂
参考答案
1.D
【分析】
本题考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及我们中学生力所能及下所能做的具体事情。
【详解】
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但这需要政府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来完成,不是我们中学生能够完成的,A不符合题意。
B.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措施,这些法律法规需要全国人大或常委会来完成,不是我们中学生能够完成的,B不符合题意。
C.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这也是政府、科研部门共同完成的,不是我们中学生能够完成的,C不符合题意。
D.拒绝购买珍稀物种制成的商品,这是我们中学生及家长能够做到的,D符合题意。
故选D。
2.B
【分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
【详解】
ACD.蚯蚓学会走迷宫、大山雀偷喝牛奶、黑猩猩钓取白蚁都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属于学习行为。
B.小鸟喂鱼是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
故选B。
3.C
【分析】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故“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 。其中“多个物种”具体是指物种的多样性,C符合题意。
故选C。
4.A
【分析】
草履虫、酵母菌、大肠杆菌、衣藻,属于单细胞的生物,其中酵母菌是真菌,大肠杆菌是细菌,草履虫是动物,衣藻是植物。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详解】
A.草履虫、酵母菌、大肠杆菌、衣藻整个身体是有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的生物,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符合题意。
B.草履虫是动物,没有细胞壁;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细胞壁;酵母菌、大肠杆菌、衣藻都具有细胞壁,B不符合题意。
C.酵母菌、大肠杆菌营腐生生活;衣藻属于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噬菌体,属于病毒,不能独立生活,C不符合题意。
D.消费者是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本题中的大肠杆菌、酵母菌属于分解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分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我国已记录陆生脊椎动物2900多种,高等植物3.6万余种。这体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故选B。
6.D
【分析】
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有口无肛门。
【详解】
A.腔肠动物的身体辐射对称;扁形动物的身体呈左右对称,不符合题意。
B.腔肠动物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扁形动物体壁具有三胚层,不符合题意。
C.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扁形动物没有刺细胞,不符合题意。
D.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也有口无肛门,符合题意。
故选D。
7.D
【分析】
骨骼肌的两端的肌腱,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部分是肌腹。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
【详解】
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的肌腱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据上分析,D不正确。故选D。
8.C
【分析】
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详解】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群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如人在屈肘运动时,以肱二头肌为主的肌肉处于收缩,肱三头肌舒张状态;而以肱三头肌为主的肌肉处于舒张状态。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所以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④骨骼肌收缩、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
故选C。
9.A
【分析】
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DNA集中区、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部分细菌细胞具有荚膜、鞭毛。
【详解】
A.A是细菌,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正确。
B.B是曲霉、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错误。
C.C是酵母菌、单细胞真菌,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属于真核生物,错误。
D.D是青霉、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属于真核生物,错误。
故选A。
10.C
【分析】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生有一对触角,为感觉器官;胸部一般着生有两对翅膀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身体外有外骨骼,可以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
【详解】
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在节肢动物的头部有的有单眼和复眼,有的只有复眼,一对触角和口器等。蜻蜓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因此蜻蜓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
故选C。
11.A
【分析】
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详解】
A.有的节肢动物就没有社会行为,如蝗虫,A错误。
B.有社会行为的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狒狒,B正确。
C.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数量大,有利于寻找配偶,繁衍后代,它们之间还有“警报系统”,可以防御敌害等,所以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个体及群体的生存和繁衍,C正确。
D.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集群行为,D正确。
故选A。
12.A
【分析】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
A.“闻鸡起舞”是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A错误。
B.公鸡属于鸟类,体温恒定,有气囊辅助肺呼吸,B正确。
C.“闻鸡”的听觉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的,C正确。
D.完成“起舞”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D正确。
故选A。
13.B
【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仿生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有的是模仿动物,有的是模仿植物。
【详解】
A.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发明了雷达,属于仿生,A不符合题意。
B.白炽灯是用钨丝发热产生的光,不是仿生,B符合题意。
C.模仿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制造了冷光灯,属于仿生,C不符合题意。
D.模仿乌龟的背甲制造了薄壳建筑,属于仿生,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B
【分析】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爬行动物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详解】
在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爬行动物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动物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内营养料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外还有坚韧的卵壳保护,使卵能够在陆地环境中发育成幼体。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用肺呼吸,由于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因此①②③④是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
故选B。
15.C
【分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
A.生来就有的是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出生以后才有的,因此不可以写在阴影部分,A错误。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是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不学而会的本能,因此不可以写在阴影部分,B错误。
C.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有利于生存与繁殖,有利于种族的延续,C正确。
D.先天性行为能伴随动物一生,学习行为不能伴随动物一生,D错误。
故选C。
16.D
【分析】
(1)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2)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细长,由许多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
(3)线形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4)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如蝗虫、蜈蚣、螃蟹等。
【详解】
A.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都有口有肛门,A正确。
B.水螅的外胚层有刺细胞,用以捕食和防御,B正确。
C.节肢动物的体表都有外骨骼,具有保护作用和防止体内水分散失,C正确。
D.昆虫都有一对触角、三对足,有的有两对翅,有的无翅,D错误。
故选D。
17.B
【分析】
水生动物都有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如有的用鳃呼吸,身体呈梭形或流线型,可以减少游泳水稻阻力,有鳍或四肢,趾间有蹼等。
【详解】
A.蟾蜍是两栖动物,成体用肺和皮肤呼吸;鳖是爬行动物,用肺呼吸,A错误。
B.河蚌属于软体动物、鲨鱼和海马属于鱼,都用鳃呼吸,B正确。
C.鲸是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蛇、乌龟属于爬行动物,都用肺呼吸,C错误。
D.蜥蜴是爬行动物,用肺呼吸,D错误。
故选B。
18.C
【分析】
河蚌、缢蛏、蜗牛等动物是软体动物,都用鳃呼吸,鳃是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
【详解】
A.两栖动物开始出现肺,河蚌、缢蛏、蜗牛等动物是软体动物,软体动物比两栖动物低等,A不符合题意。
B.气囊是鸟类特有的结构,B不符合题意。
C.河蚌、缢蛏、蜗牛都属于软体动物,用鳃呼吸,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有外套膜,分泌形成贝壳,C符合题意。
D.气管是蝗虫等节肢动物的呼吸器官,D不符合。
故选C。
19.C
【分析】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详解】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因此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首先喜氧菌不能在无氧环境下生存,厌氧菌可以在罐头里生存、繁殖(袋装食品发生胀袋的原因)。所以罐头食品在很长时间内不会腐败变质的原因是封盖前高温灭菌,瓶内无细菌,封盖后密封很严,细菌不能进入。
故选C。
20.C
【分析】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有: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如海蜇、海葵、水螅、水母等。
【详解】
A.水母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是低等的多细胞生物,故A正确。
B.腔肠动物的细胞具有很强的分化能力,已经分化出了简单的器官,故B正确。
C.水母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故C错误。
D.灯塔水母是一种不会“死亡”的生物,原因是它发育到性成熟阶段后,又会回复到幼虫。把它切开,甚至打碎,只要有完整的细胞,每个碎片都可以变成一只幼虫。因此,研究它有助于治疗人体病变或坏死组织,故D正确。
故选C。
21.C
【分析】
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属于脊椎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如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详解】
草鱼属于鱼类,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蝗虫属于节肢动物,缢蛏属于软体动物,蛔虫属于线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故选C。
22.B
【分析】
(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
(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3)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身体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4)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
【详解】
绦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蛔虫身体细长圆柱形、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寄生生活,属于线形动物。菜青虫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属于节肢动物。蟾蜍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属于两栖动物。绦虫、蛔虫、菜青虫、蟾蜍分别属于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B符合题意。
故选B。
23.恒定 胎生 哺乳
【详解】
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可将动物分为两类: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哺乳动物的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哺乳动物在繁殖期间哺乳动物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进入雌性的体内,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在雌性动物的子宫内发育形成胚胎,胚胎在母体的子宫内,通过胎盘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叫胎生,刚出生的幼体身上无毛,眼睛没有睁开,不能行走,只能靠母体的乳汁生活,叫哺乳,所以称为哺乳动物。胎生、哺乳为幼体提供了良好的发育环境及营养条件,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能力。
24.细胞核
【详解】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而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此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5.蛋白质 动物 植物 细菌
【详解】
病毒个体微小,需借助电子显微镜才可以观察到,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
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26.喙
【详解】
鸟类适于空中飞翔的形态结构特点:鸟类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翼是鸟的飞行器官;鸟的骨有的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内充气体,这样的骨骼既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又能加强坚固性;胸骨具有高耸的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牵动两翼可完成飞行动作;鸟的食量非常大,有喙无牙齿;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呼吸为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
27.呼吸 有机物 骨骼 皮肤 内分泌
【详解】
运动系统由骨、关节、肌肉三部分组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所以人体的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动物的行为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运动的完成,不仅仅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同时还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要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运动产生的代谢废物由泌尿系统和皮肤排出。所以图中①是呼吸系统,②是有机物,③是骨骼,④是皮肤,⑤是内分泌系统。
28.共生
【详解】
共生指的是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信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如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
29.
(1)海葵(2)河蚌(3)鳄鱼(4)蝗虫
【分析】
本题考查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爬行动物、节肢动物昆虫类的主要特征。
(1)身体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是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如:海葵。
(2)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保护身体,是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如:河蚌。
(3)生活在水中,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硬卵壳,是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如:鳄鱼。
(4)无脊椎动物中会飞行是昆虫的主要特征。如:蝗虫。
30.关节
【详解】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其他系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31.
(1)蚂蚁是靠什么传递信息的呢
(2)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3)工蚁沿着侦察蚁留下气味的路线爬行,所以找不到食物。
(4)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分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第一步,提出问题:“蚂蚁是靠什么传递信息的呢?”
(2)第二步,假设是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作出假设: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3)如果改变纸片的排列形状,气味乱了,结果蚂蚁在纸上来回打转,找不到食物。
(4)得出结论: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32.(1) 体节 前
(2) 刚毛 肌肉
(3) 乙 湿润的体壁 水分 光 甲
(4)放回适宜生长的大自然
【分析】
1.蚯蚓土壤中生活,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环形体节构成,靠前端有环带。靠体壁发达的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蠕动,依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
2.蚯蚓的外形:
(1)
蚯蚓身体的前端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颜色也与其它体节不同,较厚,这一结构叫做环带。结合分析可知:观察蚯蚓时,发现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蚯蚓的前、后端可以直接确定,因为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
(2)
用手指触摸蚯蚓身体颜色较淡的腹面处,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会发现一圈或几圈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叫刚毛,可发现它们朝身体的后方,具有支撑身体,协助运动的功能。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所以,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面,会有粗糙的感觉,原因是蚯蚓的腹面有刚毛,这些小突起能与体壁的肌肉协调配合,使身体蠕动。
(3)
①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所以,观察一段时间后,乙瓶(干燥缺水)中的蚯蚓蠕动能力会明显减弱,因为蚯蚓的呼吸依靠湿润的体壁来完成。
②在本实验中,甲和乙的唯一的不同条件是水,故实验现象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水分。
③在对照实验中,经过控制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实验组。为了确证实验组的结果是由人为进行的这种处理引起的,需要用同样的研究对象,另外设置不作上述处理的一组事物进行观察,这样的未作实验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对照组。所以,若甲、乙两瓶均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其它处理与上面相同,然后将甲装置放在放黑暗处,将乙装置放在明亮处,变量是光照,故可以进一步探究光对蚯蚓的影响。其中,甲瓶(黑暗处)是对照装置。
(4)
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故实验结束后,把蚯蚓放回适宜生长的大自然。
33.
(1)适宜的温度、湿度;
(2) 细菌 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3)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4)做好家庭和学校等地的保洁工作;不随地吐痰;不乱写乱画;不乱扔乱倒垃圾,垃圾进行分类扔在对应的垃圾箱里;不损坏公共卫生设施;不践踏花木草地等
【分析】
(1)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步骤。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1)本实验要探究的是细菌对于落叶的分解作用,除所要探究的问题外,对照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其他实验条件应相同,乙组实验条件也应控制为和甲组一样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所以表中A处填写的内容是适宜的温度、湿度。
(2)
本实验要探究的是细菌对于落叶的分解作用,即一组落叶放置在有细菌的环境中,另一组放置在无细菌的环境中,实验变量为细菌,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选择多个实验材料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实验偶然性,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3)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环境中有细菌存在的落叶开始腐烂,无细菌存在的落叶无明显变化,可以证明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4)
我市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作为市民,做好家庭和学校等地的保洁工作;不随地吐痰;不乱写乱画;不乱扔乱倒垃圾,垃圾进行分类扔在对应的垃圾箱里;不损坏公共卫生设施;不践踏花木草地等。
34.
(1) 偷猎 生物入侵
(2) 栖息环境 生态系统
(3)积极做保护生物的宣传(合理即可)
【分析】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是生物的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表现为乱砍乱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
(1)资料一:藏羚羊逐渐减少而捕猎者的枪声不断,表明威胁动物生存的主要原因是乱捕滥杀(或偷猎),资料二:昆明滇池为了净化污水,从国外引进了叫做“水葫芦”的植物,由于这种植物迅速疯长,很快就遮盖了整个滇池,致使消池内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表明外来物种入侵也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
(2)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3)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采取很多措施,从个人的角度,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如爱护身边花草树木、多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积极做保护生物的宣传等。
35.
(1) 翅 节肢动物 (2)生物入侵(3)性外激素(4)胎生哺乳(5)先天性
【详解】
【分析】(1)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2)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因新的环境中没有制约它的生物,对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
(3)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结网等。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小狗做算术题等。
【解答】(1)夜蛾四处迁飞蔓延与它的运动器官翅有关。草地贪夜蛾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2)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进入我国后,由于缺乏天敌而大量繁殖,这种现象属于生物入侵。
(3)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材料二中的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种“气味”在生物学上叫做性外激素,利用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
(4)狮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5)资料三说明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湖南省长沙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识图作答题,探究实践题,分析说明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会考模拟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会考模拟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3页。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