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歌表达技巧题”跟踪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0917164
展开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歌表达技巧题”跟踪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0917164,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苏 轼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词的标题看,这是一首奉和词,奉和的对象是杨元素,内容是写梅花。
B.上片末句,芳英散落,不偏不倚,掉在客人的酒杯之中,可爱又可恼。
C.上片由寒雀争看梅花,逗引客来花下,梅花惹人喜爱的美姿不言而喻。
D.末句“一点微酸”是写梅子,诉之味觉,新颖、形象,读来意味无穷。
解析:选B “可爱又可恼”不合文意。全词是在写“梅花”,“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这句写出了麻雀惊飞踏散梅花,梅花落到酒杯里的情景,结合全词,通过“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可知,词人此时情感是愉悦的,满眼全是“可爱”之景,并无“可恼”之意。
★(2)词的首二句写景极为高妙,请简要分析。(6分)
答:
解析:应按照“手法+内容分析+情感效果”的模式作答,常见的写景的角度有正、侧面,动静,远近,虚实等,注意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语言之美。“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这句写的是早春之景,寒雀翔集枝头,竞相观赏葳蕤如玉的梅花;运用拟人手法,将“寒雀”拟人化,“满”形容寒雀之多,“争”刻画竞相之态,“看”仿佛寒雀很有欣赏眼力。看似字字写雀,本词标题为“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全词不着一“梅”字,寒雀喧枝,实则句句写梅,以热闹的气氛来渲染早梅所显示的姿态、风韵,侧面表现梅花之盛,表现了作者赏梅的无限喜悦之情。
参考答案:①写寒雀翔集枝头,竞相观赏葳蕤如玉的梅花;②运用拟人手法,侧面烘托梅花的姿态、神韵与品格;③“满”形容寒雀之多,“争”刻画竞相之态,“看”仿佛寒雀很有欣赏眼力,字字写雀,句句写梅,手法高超;④写出了春回大地,诗人会友赏梅的无限喜悦之情。
eq \a\vs4\al([白话诗歌])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太 白 岭
王安石
太白巃嵷①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注] ①巃嵷:山势高峻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太白岭山势的高耸绵延和山色的青翠纷披。
B.颔联借厚薄变幻的烟云和疏密相间的树石,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
C.诗人认为太白岭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处所。
D.本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关注百姓的情怀。
解析:选B B项,“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说法有误,诗句“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的意思是烟云不管厚还是薄都很可爱,树与石的疏与密自是很合宜,表达的是诗人物我相谐,心情平静舒适的情感。
★(2)本诗颈联的景物描写别具特色,请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
答:
解析:本诗颈联“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的意思为:明媚的春天已到来,鸟儿欢快地说着话,溪水也不愿流动,鱼儿也贪恋这美好而行动变得迟缓。从描写的角度看,“鸟语乐”是动景,“溪水不动”是静景,动静结合;“鸟语”是耳闻之声,“鱼行”是眼见之景,是感官上的视听结合。从描写手法上来看,以“乐”形容鸟的欢快,衬托环境的清幽,以“迟”写鱼游动的迟缓,其实是把诗人的心境投射到鸟、鱼之上,移情于景,用了拟人手法。诗句写出太白岭宜人的美景,表达诗人愉悦的心情。注意分点作答,语言通顺。
参考答案:①动静结合。“鸟语乐”是动景,“溪水不动”是静景,写出太白岭宜人的美景,表达诗人愉悦的心情。②视听结合。“鸟语乐”诉诸听觉,“溪水不动”“鱼行迟”诉诸视觉,描绘太白岭动人的美景,表达诗人的喜爱之情。③衬托。用“鸟语乐”的欢闹反衬太白岭的宁静,用“溪水不动”“鱼行迟”衬托太白岭的清幽,从而表达诗人的喜悦之情。④拟人。“鸟语乐”和“鱼行迟”,把人的心情与行为赋予鸟和鱼,具体可感,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eq \a\vs4\al([白话诗歌])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9分)
好事近·席上和王道夫赋元夕立春
辛弃疾
彩胜①斗华灯,平把东风吹却。唤取雪中明月,伴使君行乐。 红旗铁马响春冰②,老去此情薄。惟有前村梅在,倩一枝随着。
[注] ①彩胜:又称幡胜。《续汉礼仪志》:“立春之日,立青幡于门外。”②“红旗”句:苏轼《上元夜》有“牙旗穿夜市,铁马响春冰”的诗句。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门前彩幡与华灯交相辉映,春风给大地送来暖意。这两句描写出节日的盛景。
B.天空的明月本是自然现象,词人用“唤取”两字赋予月以人的情感,饶有情趣。
C.面对着元夕立春这样热闹的节日,年老的词人淡薄了红旗铁马的征战生活。
D.词人对元宵夜华美的盛景不感兴趣,却独自一人来到前村欣赏早开的梅花。
解析:选C “年老的词人淡薄了红旗铁马的征战生活”赏析有误。“红旗铁马响春冰,老去此情薄”两句,意思应为“带着仪仗,骑着马,在马蹄声中赏灯的兴趣因为年老而变淡”。
★(2)词的最后两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答: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语言,分析诗句作用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词的最后两句作用。答题前先通读全词,整体理解把握该词的内容。分析词句的作用,可以从理解词句内容,分析该句在结构上的作用,对表达情感的作用等角度进行。词的最后两句“惟有前村梅在,倩一枝随着”,内容上,写了词人独自在前村赏梅的情景;结构上,与元夕场景的热闹形成对比;表达情感上,突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整体上,以赏梅象征词人的高雅情怀与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参考答案:词的最后两句写了词人独自在前村赏梅的情景。与元夕场景的热闹形成对比,突出了词人的孤独寂寞。以赏梅象征词人的高雅情怀与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当 窗 织
王 建
叹息复叹息,园中有枣行人食。
贫家女为富家织,翁母隔墙不得力。
水寒手涩丝脆断,续来续去心肠烂。
草虫促促机下啼,两日催成一匹半。
输官上顶有零落,姑未得衣身不著。
当窗却羡青楼倡,十指不动衣盈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三、四两句直接点题,表现了织妇因忙于纺织,不能照顾翁母内心的痛苦。
B.“水寒”两句写天气寒冷不能自如操作,蚕丝易断难接,织妇为此异常烦恼。
C.“两日”句写织女心灵手巧,织布速度很快,两天就能织一匹半,技艺不凡。
D.整首诗语言浅近,通俗易懂,用语贴切,表现了诗人的乐府诗贴近生活的特点。
解析:选C C项,“写织女心灵手巧,织布速度很快,两天就能织一匹半,技艺不凡”曲解文意,“催”是指官府催着交纳之意,该句表现了官府催逼得急切。
★(2)本诗为新乐府名篇,有较强的现实性和艺术性。请分析全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6分)
答:
解析:开篇两句,为下文起兴,且兴中有比,以“园中有枣行人食”比喻织妇的劳动果实为别人所占有。“贫家”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凸现了穷人与富人的极大差别。“草虫”两句运用烘托,织妇织布,两日要赶织出一匹半,表明了劳动量大,以草虫的啼鸣烘托贫家女的辛劳,此处虽不言辛劳,语气却显得更为辛酸。最后两句描写织妇的心理:她坐在窗前羡慕青楼的倡女,手指不动而衣箱里装满了衣服。
参考答案:①比兴手法。开头二句托物起兴,以“园中有枣行人食”比喻织妇的劳动果实为别人所占有。②对比。以贫家女的辛勤劳作与“富家”的不劳而获对比,表现了织妇在封建剥削下的悲惨生活。③烘托。“草虫促促机下啼”, 以草虫的啼鸣烘托贫家女的辛劳。④心理刻画。最后两句描写织妇的心理,她羡慕青楼倡女。字里行间渗透了织妇对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愤懑之情。
eq \a\vs4\al([白话诗歌])
5.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9分)
寓江宁村居病起写怀(其十)
杨 基
门外春泥一尺深,窗间云气十分阴。
寒毡溜雨衾如铁,湿灶凝烟火似金。
酒解驱愁时强饮,诗多感旧懒长吟。
贫家不愿千金粟,但得阳乌①照晚林。
[注] ①阳乌:指太阳,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故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户外的萧索景象,阴雨黄昏,地上泥泞一尺深,窗外是满天的乌云。
B.颔联写居室的简陋场景,衣被因房屋漏水而湿冷,炉灶因受潮而冒着浓烟。
C.颈联写作者的日常生活,作者贫病交加,只想借酒浇愁,却懒惰于吟诗遣怀。
D.尾联表达作者的低微请求,不愿得到千金粟,只希望得到一缕阳光的照耀。
解析:选C C项,“却懒惰于吟诗遣怀”赏析有误,不是作者懒惰于吟诗,而是因为诗篇都是感旧之作,以至于作者不敢放声长吟。
★(2)此诗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6分)
答:
解析: “寒毡溜雨衾如铁,湿灶凝烟火似金”中,“衾如铁”“火似金”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被寒雨打湿的衣被比作铁甲,将炉灶中明亮的火光比作金光。“湿灶凝烟火似金”中,“火似金”以屋内炉火的光亮来衬托屋内的昏暗,结合前句的寒雨打湿衣被,更能表现诗人处境的凄苦艰难。“酒解驱愁时强饮”中,“酒解驱愁”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酒以人的心理情态,酒能善解人意,劝人饮为人驱愁。
参考答案:①比喻。衣被湿冷,如铁甲;炉火闪亮,如金光一样。②衬托。以炉火的闪亮衬托屋内光线的昏暗,也映衬出作者的孤独、凄凉。③拟人。酒善解人意,懂得为人驱愁而劝作者强饮。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①
张孝祥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②,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③,飞霞珮④,切云⑤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⑥。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⑦更骖鸾⑧。
[注] ①此词为南宋词人张孝祥舟过金山(位于长江南岸)时所作。②白银阙:月宫,借指金山寺。③表独立:化用屈原《九歌·山鬼》“表独立兮山之上”。表,作为标记的木柱之物,这里指像表一样。④飞霞珮:以飞霞为玉珮。⑤切云:古代一种高冠的名称。⑥毫端:细毛的末端,比喻极细微。⑦翳凤:以凤羽作华盖。⑧骖鸾:用鸾鸟来驾车。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头二句,点出江山雄伟、壮阔的气势,又从不同角度写登高的感受。
B.上片后七句以月为姊,写自己借月姊的珍贵的玉镜以瞭望雄奇的江山。
C.下片前三句,既写了仙女陪伴自己之所想,又暗写了自己高洁的情怀。
D.下片后七句写自己澄明洁净之所感、幽远清晰之所见及登仙而去之所想。
解析:选C C项,“下片前三句,既写了仙女陪伴自己之所想”错误,“表独立,飞霞珮,切云冠”指卓然独立,以飞霞为珮,戴切云之冠,这是作者在描写自己的形象。
★(2)陈应行评价张孝祥词“读之泠然洒然,真非烟火食人辞语”,本词是怎样在虚实融合之中创造出令人“泠然洒然”的雄奇、缥缈的意境的?(6分)
答:
解析:可从上下片的内容和写法方面进行分析。 词的上片是描写雄丽的长江夜景,词人置身于雄丽金山之中,驰骋着奇幻的想象,实写中也有想象,而这想象则为虚写。下片写词人在山头观月的遐想,由自然景象的描写转而抒发富有浪漫气息的感情,侧重虚写。
参考答案:①上片侧重实写,以虚写实,借助借镜观景的奇妙想象表现出江山的雄丽、月色的皎洁。②下片侧重虚写,以实写虚,借助卓然独立、群仙邀我的美好画面表现出自己潇洒出尘的飘然之感。③综合全篇来看,写实,由景象到自身,写虚,由外在直觉到内在感受,实虚相互渗透,从而创造出一种雄奇、缥缈的意境。
eq \a\vs4\al([白话诗歌])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9分)
送秘书晁监①还日本国
王 维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②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注] ①晁衡,原名仲满、阿倍仲麻吕,日本人。随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留学,改姓名为晁衡。历仕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任秘书监,兼卫尉卿等职。大历五年卒于长安。天宝十二载,晁衡乘船回国探亲。②扶桑:传说中的地名,相当遥远。近现代“扶桑”指日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头四句极写大海的辽阔无垠和日本国的渺远难即,以便造成一种令人惆怅、迷惘和惴惴不安的浓重氛围。
B.“向国”一联写面对自己的国家只能看太阳升起,回国的帆船只有等待定期的信风,不言艰险而艰险之状自明。
C.“乡树”一联是说故乡的树木在扶桑国的大地上,而晁衡的家住在那遥远的孤岛中。
D.“别离”一联向友人提出了殷切的忠告:分别之后将要天各一方,我们应该努力保持互通音信,不能失去联系。
解析:选D D项,“殷切的忠告”分析不当。诗句中“若”有“怎样”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我们分别之后就要天各一方,怎么才能够互通音信呢!表达的是担忧之情,而非忠告。
★(2)试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方面对“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一联作简要赏析。(6分)
答:
解析:“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意思是“海中的大鳌身影把天都遮黑了,鱼的眼睛把大海的波浪都照红了”。在这里,诗人没有实写海上景象,而是虚构了两种怪异的景物:能把天空映黑的巨鳌,眼里红光迸射的大鱼,同时展现出四种色彩:黑,红,蓝(天),碧(波),构成了一幅光怪陆离、恢宏阔大的动态图画。波涛在不停地奔涌,巨鳌与大鱼在不停地出没,四种色彩在不断地交织和变幻。这样奇特的想象颇有庄子“鲲鹏展翅”的风采,不过意境却是比较可怕的。诗人这样写表达了对友人海上航行艰险、安危的忧虑。
参考答案:这两句通过想象,虚构了两种怪异之物,能把天空映黑的巨鳌,眼里红光迸射的大鱼,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出没奔腾,兴风作浪;构成一幅光怪陆离、恢宏阔大的动态画面,制造了一种神秘、奇诡、恐怖的氛围,表达了海上航行的艰险和对友人安危的关切。
eq \a\vs4\al([白话诗歌])
8.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2)题。(9分)
杂 感
黄景仁①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②飘尽悲歌气,泥絮③沾来薄幸④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⑤,春鸟秋虫自作声。
[注] ①黄景仁(1749—1783),少年时即负盛名,却屡应乡试不中,为求生计四方奔波,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②风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被命运捉弄,踪迹不定。③泥絮:被泥水沾湿的柳絮,比喻不会再轻狂。④薄幸:对女子负心。⑤谶:将来会应验的话。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诗人表达出自己成仙成佛的心愿无法实现,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个人情怀的心境。
B.“风蓬飘尽”一句表现了诗人虽漂泊不定,生活落魄,但消尽悲凉而生慷慨激昂之气。
C.“泥絮沾来”一句表现了诗人自己如沾泥的柳絮,本不再轻狂,却得到负心汉的坏名声的平生遭际。
D.尾联诗人表达出无惧“诗谶”,要像虫鸟发声一样抒发自己内心自然真实的情感。
解析:选B B项,“消尽悲凉而生慷慨激昂之气”理解有误,本意是指消磨尽了慷慨激昂之气。
★(2)诗人抒写“杂感”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举出其中的三种并作简要分析。(6分)
答:
解析:解答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题目,应先了解表现手法的内容和分类,再结合诗歌本身分析。首联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颔联借物自比,是说漂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慨激昂之气消磨而尽。颈联直抒胸臆,运用典故和反语,道出了书生的酸涩心事,此句既是自嘲,亦是醒世。尾联借物自比,再次将诗人心中的不平推至高潮。
参考答案:①首联直抒胸臆,点出本诗基调:无法参禅得道,心中的不平亦不能自抑。②颔联借物自比,揭示自己的漂泊身世和艰难处境。③颈联运用典故与反语再次直抒胸臆,表达白眼看人、书生无用、怀才不遇的愤慨不平之情。④尾联借物自比,用欢愉春鸟与愁苦秋虫同样发声自比,再次将“不平则鸣”之气推向高潮。
eq \a\vs4\al([白话诗歌])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
一丛花·初春病起
苏 轼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①。
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悰②,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注] ①清圆:声音清亮圆润。②悰(cóng):欢乐,乐趣。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词的标题为“初春病起”,主要内容写岁寒春晚,大病初愈的词人对春天的感受。
B.“东风”二句写东风如约而至,柳际花边已经春意萌动,写出词人的喜悦心情。
C.下片“朝来”二句写初春晨景,色调清新明丽,境界宏大,展现了词人开阔的胸襟。
D.最后三句紧扣“病起”二字,写尽管春天已至,而自己病体方愈,仍愿白日卧床。
解析:选C C项,“境界宏大,展现了词人开阔的胸襟”理解有误。下片前两句意思是“早上起来太阳初生,被山遮住了一半,远处的楼阁笼罩在淡淡的雾气之中”,写初春晨景,仍贴合着“病起”的特殊景况,只写楼阁中所见所感,“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景象虽不阔大,但色调明丽,充满生机,清新可喜。这既是初春晨景的真实描绘,又符合作者独特的环境和心理感受——描写词人初春病愈后既喜悦又疏慵的心绪。可见选项中“宏大”“开阔的胸襟”都曲解文意。
★(2)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作者是如何写这个姗姗来迟的春天的? (6分)
答:
解析:首先理解诗歌意思;其次提炼手法,指出通过直接描写、侧面描写和虚实结合的手法写春天的景象;最后结合诗句分析。
参考答案:①直接描写。春晚,点明“春浅”,美丽的春天春寒犹在。②侧面描写。人们没感受到春风,“有信”也“无人见”,只在柳树、花朵上显露出了些许春意,侧面衬托春的晚临;通过人的感受侧面写春回大地:被子盖着有些热了,就连那报时的钟鼓声也清脆圆润起来。③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写春天的景象。实写早春清晨的清丽之景。想象(虚)游人去寻春,看桃杏报春开放。
eq \a\vs4\al([白话诗歌])
疏疏的篱笆上,满是冬天的麻雀。它们争着飞到梅花树,欣赏白玉一样的梅花。忽见一群吃酒客人,来到梅花树下,麻雀惊飞踏散梅花,梅花落到酒杯里。,使君痛饮又能诗,醉后的客人坐在雪地上,雪水融化也不知。酒已饮尽,花已赏够,春天悄悄来到人间。请看,离离一丝暖气,已经附着梅花枝。
太白山势高峻且东南边像飞一样,群岭环绕且绿色铺满它。
山上的烟云厚的薄的都让人喜爱,树木石头疏密得刚刚好。
温暖的春天已过去但鸟说的话是快乐的,溪水平静不动但鱼游动的速度是慢的。
百姓怎么样才能够得到这样美好的处所,与这鱼鸟(大自然)共享和谐美好。
我叹息了又叹息,园中的枣熟了,却被过路人打食。,我这个贫家女在为富家人织布,公婆隔着高墙帮不上任何的忙。,水是冰凉的,手也冻僵了,丝线又发脆容易断;我将断了的丝接过来,理过去,弄得心肠焦愁烦乱。,蟋蟀藏在织布机下不停地鸣叫,才两天便催我织成一匹半的布。,织品在缴纳给官府后,还剩下一点点零碎的料子,却既不能给婆婆做一件衣裳,也不能做点东西自己穿在身上。,在窗下织布的时候却羡慕起青楼的那些倡女来,她们十个指头从不劳动,穿的衣服却装满了箱子。
山河是如此的雄伟壮丽,露珠点点,微风轻拂,顿感微微寒意。托人传话给月姊,能否借我玉镜让我看清这月下美景。那深谷中的鱼龙凄戚长鸣,久久不绝,倒映在水面上的星辰也随着微波摇动,海面上水雾弥漫,黑夜漫长。远远望去,月光下那紫金山上的建筑犹如月宫。,以飞霞为玉珮,头戴高冠,遗世独立俯视这人间大地。月光如冰雪般洁白,大地被照耀得明亮透彻,那万里之外的景物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回首遥望那海上三神山,仿佛群仙都在对我笑,邀我与他们同游。乘着那鸾鸟驾驶由凤羽为车盖的马车,挥手扬长而去。
辽阔的大海不能到达它的尽头,怎么才能知道大海以东的地方是什么样?,中华九州离哪里最远?相隔万里之遥好像在天空一样。,面对着你的国家只要看太阳升起,回国的帆船只有等待定期的信风。,海中的大鳌身影把天都遮黑了,鱼的眼睛把大海的波浪都照红了。,故乡的树木在扶桑国的大地上,而你家住在那孤岛之中。,我们分别之后就要天各一方,怎么才能够互通音信呢!
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漂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慨激昂之气消磨而尽。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言,春天的鸟儿和秋天的虫儿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今年春来脖子短,立春就在腊月间,冰已化、雪消完,春天的容颜隐隐现。东风送来春信息,却被忽视无人看,微微露出春日意,就在柳树野花边。春夜虽长不觉寒,衾枕之间暖意现,远处报时钟鼓响,声声入耳清亮圆润。,清晨的太阳,山间露半脸,疏烟淡淡侵画檐。游人若想寻芳去,小桃杏花已争先露笑颜。病起身衰欢意少,心懒意惰自随便,就爱睡到日三竿。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巩固练习考点21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鉴赏修辞手法——比拟、设问,鉴赏修辞手法——通感,鉴赏表现手法——对比、衬托,鉴赏表现手法——虚实相生,鉴赏表现手法——用典,鉴赏表达方式——描写,鉴赏表达方式——抒情,鉴赏表达方式——记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歌表达技巧题”跟踪检测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歌表达技巧题”跟踪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