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小龙发现平时不戴眼镜的陈老师在阅览室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小龙对陈老师的眼睛及所戴眼镜的判断合理的是( )A. 远视眼 凸透镜B. 远视眼 凹透镜C. 近视眼 凸透镜D. 近视眼 凹透镜2.一支蜡烛位于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后,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这支蜡烛可能距离透镜( )A. 10cmB. 15cmC. 20cmD. 25cm3.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拿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从透镜处缓缓远离透镜,这时白纸上看到的现象是( )A. 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小亮点),光斑大小不变B. 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大后变小C. 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小后变大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烛焰、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A. 潜望镜B. 放大镜C. 照相机D. 投影仪5.我国在兴降观测站安装的反射式望远镜,是远东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它能看到的最弱的光亮度只相当于200km外一根点燃的火柴,这种望远镜的物镜是( )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凸面镜D. 凹面镜6.小丽配戴200度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视力,针对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她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B. 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是实像C. 她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D. 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小了7.下图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 ②①;B. ③①;C. ②④;D. ③④.8.显微镜可以观察微小的生物,是因为显微镜放大倍数较大,被观察的物体经过了 ( )A. 一次放大作用B. 二次放大作用C. 三次放大作用D. 四次放大作用9.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够使平行光发散的是( )A. 只有bB. 只有a、c、d、eC. 只有a、b、c、D.a、b、c、d、e均可10.如图所示,小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 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D. 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11.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他把光屏移到距凸透镜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刚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则该像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A. 正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倒立缩小的实像D. 一定是倒立的实像,但放大或缩小无法确定12.关于远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老年人的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会造成远视眼B. 来自近处物体的光将会聚于视网膜的前方C. 需要戴发散透镜进行矫正D. 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13.使用下列光学器材,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是( )A. 放大镜B. 照相机C. 幻灯机D. 平面镜14.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L1、L2如图放置,其中AO1=O1B=BO2,过A点的一条光线经L1折射后按如图方向到达L2,则关于该光线再经L2折射后的去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过L2的二倍焦距点B. 过L2的焦点C. 平行于L2的主光轴D. 过L2的二倍焦距以外的点1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眼睛能看到呈现在光屏上的像B. 有的虚像看的见,有的虚像看不见C. 眼睛可以直接看到凸透镜所成的实像D. 眼睛既能看到实像,也能看到虚像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如图所示的六块玻璃制成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______ ,对光具有 ______ 作用,因此,凸透镜又被叫做 ______ 透镜;属于凹透镜的是 ______ ,对光具有 ______ 作用,因此,凹透镜又被叫做 ______ 透镜.17.如图所示,透明玻璃瓶内有一细棉线,细线下端系有一个泡沫塑料小球.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在不打开瓶盖和不损坏玻璃瓶的情况下,使瓶内的细棉线断掉.(器材可根据需要自选)实验方法实验原理18.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________,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三、实验题(共3小题) 19.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1)为了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图甲是调节完成的状态,该透镜焦距f= ______ cm;(2)如图乙,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 ______ 移动,(选填“左”或“右”)且移动距离s′ ______s.(选填“=”、“<”或“>”)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活动中,小明用是凸透镜焦距为15cm,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组装,如图所示.(1)图中烛焰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在光屏的 ______ (填“上方”、“中央”或“下方”),为使实验顺利进行,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在 ______ 上;(2)保持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之间距离不变,进行调节后,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倒立 ______ (选填“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3)使烛焰放在光具座上3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 ______ (选填“放大”、“缩小”、“等大”)的清晰的实像.生活中常用的 ______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21.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人眼成像情况,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实验时,应使烛焰和 ______ 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2)图中物距u应满足 ______ .(3)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 ______ 方.(4)在第(3)小题的情况下,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 .A.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换焦距更大的凸透镜 D.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5)在第(3)小题的情况下,若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只眼镜是 ______ 透镜.
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由题意“平时不戴眼镜的陈老师在阅览室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这说明陈老师能够看清远处的物体,但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说明陈老师是远视眼.陈老师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需佩戴凸透镜矫正.2.【答案】D【解析】光屏上能得到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说明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故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3.【答案】C【解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太阳光会聚在焦点处时,最小最亮.当白纸由透镜逐渐远离时,形成的光斑先逐渐变小,白纸位于焦点处时最小最亮,经过焦点后,光斑又逐渐增大.4.【答案】D【解析】由图知,像距大于物距,所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D符合题意.A.潜望镜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A不符合题意;B.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B不符合题意;C.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C不符合题意.5.【答案】D【解析】反射望远镜是用凹面反射镜作物镜的望远镜.折射式望远镜,是用透镜作物镜的望远镜.分为两种类型:由凹透镜作目镜的称伽利略望远镜;由凸透镜作目镜的称开普勒望远镜.6.【答案】C【解析】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所以要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使像前移,重新落在视网膜上.故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故BD不符合题意.7.【答案】B【解析】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所以丙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所以甲是近视眼的矫正做法.8.【答案】B【解析】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的镜头,物体经过物镜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是经过了两次放大.9.【答案】A【解析】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根据凹透镜的结构特点:中间薄边缘厚,只有b玻璃块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其余都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10.【答案】C【解析】A、由图知,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所以此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而幻灯机是根据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原理制成.故本选项说法错误.B、要使光屏上的烛焰的像变小,蜡烛应远离凸透镜.故本选项说法错误.C、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就应该越向上移动,故本选项说法正确.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毛玻璃板.故本选项说法错误.11.【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像在光屏上,所以为实像,像距大于物距,所以是倒立放大的实像.12.【答案】A【解析】A、老年人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会造成远视眼,故A正确;B、远视眼是来自近处物体的光将会聚于视网膜的后方,故B错误;C、远视眼需要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进行矫正,故C错误;D、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故D错误.13.【答案】A【解析】A.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在U<f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在U>2f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在2f>U>f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不符合题意;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14.【答案】A【解析】过主光轴上的一点A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交于主光轴上一点B,并且A、B两点到光心的距离相等,可知:AO1和O1B为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因为两个透镜完全相同,且AO1=O1B=BO2,所以BO2也是凸透镜L2的二倍焦距,所以光线再经L2折射后仍过L2的二倍焦距点.15.【答案】B【解析】眼睛既能直接看到实像,也能够直接看到虚像;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够呈现在光屏上,故A、B、C说法正确,B说法不正确,所以选B.16.【答案】ACD;会聚;会聚;BEF;发散;发散.【解析】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凸透镜,图中的ACD符合要求,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是凹透镜,图中的BEF符合要求,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17.【答案】可以用凸透镜将太阳光会聚到瓶中棉线上;因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把太阳光集中在棉线上,使其温度达到燃点时,即可燃烧断掉.【解析】可以利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以将太阳光会聚,烧断棉线.18.【答案】照相机 放大镜【解析】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物体的叫物镜.物体在很远的地方,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即远大于物镜二倍焦距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对该实像进行放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从而看清远处的物体.所以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19.【答案】(1)10.0;(2)左;>.【解析】(1)让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由图1可知: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25.0cm-15.0cm=10.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2)由图可知,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光屏向左移动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当物距等于2f,此时像距也为2f,物像之距最小.当由A处向左移动时,由于物体向2f处靠近,所以物像之距在减小,因为物体向左移动,像也向左移动,所以物体移动的距离s小于像移动的距离s′.20.【答案】(1)下方;同一高度;(2)缩小;(3)放大;幻灯机(或电影放映机、投影仪).【解析】(1)由图知,烛焰位置偏上,由于实像是倒立的,所以像偏向光屏的下方;为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凸透镜、光屏、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2)已知f=15cm,由图知,物距大于2f,所以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使烛焰放在光具座上30cm刻度处,则物距u=50cm-30cm=20cm,处于f和2f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幻灯机、投影仪或电影放映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21.【答案】(1)光屏;(2)u>2f;(3)前;(4)C;(5)凹.【解析】(1)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在图中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蜡烛应放在大于2倍焦距的位置,故u>2f;(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物距增大,像距减小.所以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前方;(4)像成在光屏的前方说明焦距较小,为了能得到清晰的像应换用焦距更大的凸透镜,故选C.(5)已知在第(3)小题的情况下,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前方;当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这只眼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这只眼镜是凹透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