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七动力学模型之一__滑块滑板含解析新人教版
展开动力学模型之一—— 滑块滑板
1.(多选)如图所示,一长轻质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放质量分别为mA=1 kg和mB=2 kg的A、B两物块,A、B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水平恒力F作用在A物块上。取g=10 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F=1 N,则物块、木板都静止不动
B.若F=1.5 N,则A、B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都为1 N
C.若F=4 N,则B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4 N
D.若F=8 N,则B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
解析:选BD 由题意分析可知,B和木板始终保持相对静止,A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A=μmAg=2 N,当F=1 N<fA时,木板与A、B保持相对静止,三者组成的整体在外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选项A错误;若F=1.5 N<fA,则A、B和木板整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0.5 m/s2,对A有F-fA′=mAa,解得fA′=1 N,对B有fB′=mBa=1 N,选项B正确;若F=4 N>fA,则A在木板上滑动,B和木板整体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A=2 N,轻木板质量不计,所以B的加速度大小为a′==1 m/s2,对B受力分析,可知B受静摩擦力,大小为fB″=mBa′=2 N,选项C错误;若F=8 N>fA,则B和木板整体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A=2 N,B的加速度大小为a′==1 m/s2,选项D正确。
2.(多选)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三个木块a、b、c,质量均为m,a、c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b上,三者开始一起做匀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把一块橡皮泥粘在某一木块上面,系统仍做匀加速运动且始终没有相对滑动。在粘上橡皮泥并达到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橡皮泥粘在哪个木块上面,系统的加速度都不变
B.若粘在b木块上面,绳的张力和a、b间摩擦力一定都减小
C.若粘在a木块上面,绳的张力减小,a、b间摩擦力不变
D.若粘在c木块上面,绳的张力和a、b间摩擦力都增大
解析:选BD 由整体法可知,无论橡皮泥粘在哪个木块上,系统的质量均增大,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系统的加速度均减小,故A错误。若橡皮泥粘在b木块上,将a、c看成整体,有fab=2ma,加速度减小,所以a、b间摩擦力减小;对c:T=ma,绳的拉力减小,故B正确。若橡皮泥粘在a木块上,对c:T=ma,故绳的拉力减小;对b:F-fab=ma,摩擦力fab增大,故C错误。若橡皮泥粘在c木块上,将a、b看成整体,有F-T=2ma,加速度减小,所以绳的拉力T增大,对b:F-fab=ma,可知fab增大,故D正确。
3.如图所示,足够长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放着质量为M的木板,木板左端有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块和木板的初速度都为零。对木块施加平行斜面向上的恒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μ>tan θ,则木板一定沿斜面向上运动
B.若F=mgsin θ,则木块一定静止在木板上
C.若木板沿斜面向上滑动,木板质量M越小,木块与木板分离时,木块滑行的距离越大
D.若木板沿斜面向下滑动,木板质量M越大,木块与木板分离时,木块滑行的距离越大
解析:选C 如果恒力F趋于0,木板一定沿斜面向下运动,故A错误;如果μ趋于0,木板一定向下运动,两者不能保持静止,故B错误;假设木板质量M趋于0,木板将随木块一直运动,故C正确;如果木块始终静止,无论M多大,木块滑行的距离都为0,故D错误。
4.(多选)滑沙运动是小孩比较喜欢的一项运动,其运动过程可类比为如图所示的模型,倾角为37°的斜坡上有长为1 m的滑板,滑板与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小孩(可视为质点)坐在滑板上端,与滑板一起由静止开始下滑。小孩与滑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取决于小孩的衣料,假设图中小孩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小孩的质量与滑板的质量相等,斜坡足够长,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孩在滑板上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B.小孩和滑板脱离前滑板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s2
C.经过 s的时间,小孩离开滑板
D.小孩离开滑板时的速度大小为 m/s
解析:选AC 对小孩,由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大小为a1==2 m/s2,同理对滑板,加速度大小为a2==1 m/s2,选项A正确,B错误;要使小孩与滑板分离,a1t2-a2t2=L,解得t= s(另一解不符合,舍去),离开滑板时小孩的速度大小为v=a1t=2 m/s,选项C正确,D错误。
5.图甲中,质量为m的物块叠放在质量为2m的足够长的木板上方右侧,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在木板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在0~3 s内F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图中F以mg为单位,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整个系统开始时静止。
(1)求1 s、1.5 s、2 s、3 s末木板的速度大小以及2 s、3 s末物块的速度大小;
(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0~3 s内木板和物块的v t图像,据此求0~3 s内物块相对于木板滑过的距离。
解析:(1)摩擦力使物块所能达到的最大加速度为
am==2 m/s2
木板和物块以加速度am共同加速时所需要的拉力
Fm=(m+2m)am=0.6mg
所以0~1 s内物块的加速度为am=2 m/s2,木板的加速度为a1==4 m/s2,1 s末木板的速度大小为v1=a1t1=4 m/s
假设1 s~1.5 s内物块仍以加速度am=2 m/s2加速,则v1.5′=amt1.5=3 m/s
木板在1 s~1.5 s内的加速度为a2==1 m/s2,即木板也在加速,即木板速度始终大于物块速度,假设成立,所以1.5 s末木板的速度大小为
v1.5=v1+a2(t1.5-t1)=4.5 m/s
假设1.5 s~2 s内物块仍以加速度am=2 m/s2加速,则
v2′=amt2=4 m/s
木板在1.5 s~2 s内将做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3==1 m/s2,2 s末木板的速度大小为v2=v1.5-a3(t2-t1.5)=4 m/s,可知假设刚好成立。
2 s~3 s内物块将和木板保持相对静止以共同速度4 m/s匀速运动,3 s末木板和物块的速度大小为v3=4 m/s,v3′=4 m/s。综上有v1=4 m/s,v1.5=4.5 m/s,v2=4 m/s,v3=4 m/s
v2′=4 m/s,v3′=4 m/s。
(2)由(1)得到物块与木板运动的v t图像,如图所示。在0~3 s内物块相对于木板的距离Δs等于木板和物块v t图线下的面积之差,即图中带阴影的四边形面积,该四边形由两个三角形组成,上面的三角形的面积为0.25,下面的三角形面积为2,因此Δs=2.25 m。
答案:(1)v1=4 m/s,v1.5=4.5 m/s,v2=4 m/s,v3=4 m/s,v2′=4 m/s,v3′=4 m/s (2)见解析图 2.25 m
6.如图所示,倾角α=30°的足够长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上放一长L=1.8 m、质量M=3 kg的薄木板,木板的最右端叠放一质量m=1 kg的小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对木板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使木板沿斜面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为使物块不滑离木板,求力F应满足的条件;
(2)若力F=37.5 N,物块能否滑离木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求出物块滑离木板所用的时间及滑离木板后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
解析:(1)以物块和木板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m)gsin α=(M+m)a
以物块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gsin α=ma
又Ff≤Ffm=μmgcos α,用a>0
解得20 N<F≤30 N。
(2)因力F=37.5 N>30 N,所以物块能够滑离木板,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μmgcos α-Mgsin α=Ma1
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cos α-mgsin α=ma2
设物块滑离木板所用时间为t
木板的位移x1=a1t2
物块的位移x2=a2t2
物块与木板的分离条件为
Δx=x1-x2=L
解得t=1.2 s
物块滑离木板时的速度v=a2t
物块滑离木板后的加速度大小为a3=gsin α=5 m/s2
物块滑离木板后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为x=
解得x=0.9 m。
答案:(1)20 N<F≤30 N (2)能 1.2 s 0.9 m
[潜能激发]
7.如图所示,上表面光滑、下表面粗糙的木板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可视为质点的滑块静止放在木板的上表面。t=0时刻,给木板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同时对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经一段时间,滑块从木板上掉下来。已知木板质量M=3 kg,高h=0.2 m,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滑块质量m=0.5 kg,初始位置距木板左端L1=0.46 m,距木板右端L2=0.14 m;初速度v0=2 m/s,恒力F=8 N,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滑块从离开木板开始到落至地面所用时间;
(2)滑块离开木板时,木板的速度大小;
(3)从t=0时刻开始到滑块落到地面的过程中,摩擦力对木板做的功。
解析:(1)设滑块从离开木板开始到落到地面所用时间为t0,以地面为参考系,滑块离开木板后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知h=gt①
得t0==0.2 s。②
(2)以木板为研究对象,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F+μ(m+M)g=Ma1③
得a1=5 m/s2,
则木板减速到零所经历的时间t1==0.4 s,
所经过的位移s1==0.4 m④
由于s1<L1=0.46 m,表明这时滑块仍然停留在木板上⑤
此后木板开始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方向改变,
由牛顿第二定律F-μ(m+M)g=Ma2⑥
得a2= m/s2
滑块离开木板时,木板向左的位移s2=s1+L2=0.54 m⑦
该过程根据运动学公式s2=a2t⑧
得t2=1.8 s
滑块滑离木板瞬间的速度v2=a2t2=0.6 m/s。⑨
(3)滑块离开木板后,木板所受地面的支持力及摩擦力随之改变,由牛顿第二定律
F-μMg=Ma3
得a3= m/s2
故木板在t0这段时间的位移为
s3=v2t0+a3t= m⑪
整个过程摩擦力对木板做的功为
Wf=-μ(m+M)g·(s1+s2)-μMgs3⑫
得Wf=-7.38 J。⑬
答案:(1)0.2 s (2)0.6 m/s (3)-7.38 J
8.如图甲,质量M=1 kg的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m=1 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静止在木板的右端。设最大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铁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取g=10 m/s2。现给铁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
(1)若力F恒为8 N,经1 s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左端。求木板的长度L;
(2)若力F从零开始逐渐增加,且木板足够长。试通过分析与计算,在图乙中作出铁块受到的摩擦力f随力F大小变化的图像。
解析:(1)对铁块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F-μ2mg=ma1
对木板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μ2mg-μ1(M+m)g=Ma2
设木板的长度为L,经时间t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左端,则:
s木=a2t2
s铁=a1t2
又:s铁-s木=L
解得:L=1 m。
(2)(ⅰ)当F≤μ1(m+M)g=2 N时,系统没有被拉动,静摩擦力与外力成正比,
即:f=F;
(ⅱ)当F>μ1(m+M)g=2 N时,如果M、m相对静止,铁块与木板有相同的加速度a,
则:F-μ1(m+M)g=(m+M)a
F-f=ma
解得:F=2f-2
此时:f≤μ2mg=4 N,
也即F≤6 N
所以:当2 N<F≤6 N时,f=+1(N);
(ⅲ)当F>6 N时,M、m相对滑动,此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f=μ2mg=4 N
fF图像如图所示。
答案:(1)1 m (2)fF图像见解析
专题13滑块滑板模型-高考物理动量常用模型最新模拟题精练: 这是一份专题13滑块滑板模型-高考物理动量常用模型最新模拟题精练,文件包含专题13滑块木板模型解析版docx、专题13滑块木板模型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鲁科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提分训练2传送带模型和滑块—滑板模型含答案: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提分训练2传送带模型和滑块—滑板模型含答案,共6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传送带”模型和“滑块_滑板”模型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传送带”模型和“滑块_滑板”模型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