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秒的认识(24)-人教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2931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秒的认识(24)-人教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2931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 时、分、秒教案
展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P2-4。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基于学生已有时分的认识,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以及秒在生活中的应用;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2.数学思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等教学活动,逐步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
3.问题解决:将时间观念的确立放在解决问题的实际背景中,锤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用结合”的课程理念。
4.情感态度:结合教学内容,培养估计意识,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实物钟表、电子表、秒表、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师生互相熟悉
师:大家好,很高兴认识你们!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陈,来自天香小学。
2.说内容提要求
师:今天陈老师要给大家上一节具有挑战性的数学课,为什么说它具有挑战性呢?因为等下上课的内容可是三年级的(上课孩子为二年级的),你们有信心吗?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要跟大家做一个小小的约定,等下课堂中我们会有许多小组活动,老师希望你们能先看清活动要求,等老师说“开始”后才能进行,当老师做出这个动作,你们就要马上回到座位,保持安静。
设计意图:低段孩子的课堂自控性较差,尤其是小组活动,往往很难控制课堂纪律。在上课前先跟孩子们做好约定,有助于维持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效率。
3.倒计时进课堂
师:孩子们,都说生活需要仪式感,今天让我们换一种进入课堂的模式,用倒计时的方式开始我们的学习之旅吧。
10 9 8 7 6 5 4 3 2 1 上课!(我们一起来倒计时)
一、情境导入
1.揭题
师:像刚才这样很有仪式感的倒计时模式你哪里还有见到过?
生:大型晚会、春晚等。
师:老师也从网上找了两个视频。看,这个场景你熟悉吗?(春晚跨年)
师:让我们重温这幸福而又热闹的时刻吧。来,孩子们,跟着主持人倒数10个数。
师:感受完新年的快乐,让我们怀着骄傲和自豪的心情来感受火箭的发射。
师:你知道这些倒计时是用什么作时间单位的吗?
生:秒。
师:是的,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秒的认识。——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倒计时这个情境对孩子们来说是最熟悉的又是最能激发他们学习热情的一个设计,三次不同情境的倒计时体验,层层递进,让孩子们充分感知了秒,唤醒了脑袋中对1秒的认识,获得了“1秒”这个时间概念的启蒙,同时也高度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和主动性。
2.生活中的秒
师:小朋友们,在咱们的生活中,你见到过秒,听说过秒吗?谁来说一说?
(红绿灯口,百米跑步,秒表)
师:看来,生活中用秒计时的地方还真不少,让我们一起认识下计量秒的工具。
师:这些都是秒表,老师把第一个工具上的时间放大了,你能找到秒吗?
师:除了这些专门计量秒的工具外,其实在我们的钟面上也有秒。
(拿出钟面)在钟面里我们这根短而粗的时针来表示时,用这根稍长稍细的分针来表示分,那么钟面上又是用什么来表示秒的呢
生:秒针
师:谁来说说秒针有什么特点
生:又细又长
3.认识1秒
师:钟面上又细又长走得最快的针就是秒针。
那你觉得秒针从哪里走到哪里是一秒?
生:回答
师:你说的真好,难道只有这一小格是1秒吗?(多叫几个)
生: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小格都是1秒。
师:老师赶紧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让我们跟着电脑上的钟再来认识1秒,保持安静,来听听1秒的声音。
师:刚才秒针走1小格是1秒,那走两小格是几秒呢?
2秒里面有几个1秒?你还有发现吗?
4. 60秒=1分
师:接下去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拿出准备的小闹钟,一起来合作观察。
课件:(活动要求)a.先观察钟面上秒针的运动情况 b.再观察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多少 c.说说其他发现
生:走一大格是5秒,走三大格是15秒,走六大格是30秒,走一圈是60秒。(板书)
追问:其他大格,并说说都有几个1秒组成。
师: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1分=60秒,60秒=1分(板书)
师:让我们电脑上的钟再来感受一次,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
设计意图:在认识“1秒”和学习“1分=60秒”这一过程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探究,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问题是开放的,目标是明确的,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自由的,学生始终都是主动的。孩子们通过实践探究,牢牢记住得出的结论,“1秒”、“1分”的时间观念也在活动体验中得到强化。
二、感受时间
1.感受“1秒”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分=60秒,下面我们要来一起感受秒和分的长短,那我们先从1秒开始。1秒钟你能做哪些事情?
生:可以拍手,眨眼,跺脚等
师:看来1秒钟的时间比较短,短到我们只能点一下头,拍一下手,做一个小动作,确实做不了什么,但我们可不能小瞧了这1秒钟,如果我们能好好地利用,1秒钟也能创造出很大的价值,请看大屏幕:
1秒钟能创造出很大的价值:
小汽车1秒大约行驶20米,飞机1秒大约飞行250米
(如果坐上这样的交通工具节约了时间,我们就能做更多的事情,还有更快的呢)
人造地球卫星1秒大约运行8000米。三峡发电站1秒大约发电2685千瓦时,能让三口之家用1年。
在篮球比赛中,队员林书豪在最后一秒投入三分球,以90:87取胜
关水龙头这个动作只要1秒,如果我们能利用这1秒钟,就能为地球节约更多的水资源。
师:小朋友们都在为1秒钟惊叹,此时此刻,你还想说什么?
2. 感受“几秒”
师:刚才我们已经体验了1秒,接下来一起来体验了5秒有多长,请你看着大屏幕,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录这5秒的长短。
师:闭上眼睛回味一下,记住这感觉了吗?接下去我们来做一个小测试,估计15秒的长短。要求是:老师说开始你们就闭上眼睛,你认为15秒到了就站起来,看谁的15秒最准。
反馈:为什么这么准,请你介绍下经验。
师:老师也有一个记录秒的方法分享给大家,用正常的语速说“滴答01”“滴答02”会更精准。
师:老师推荐的方法好不好,或者你的方法更厉害。下面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搞一个30秒的估测比赛。
要求:一位小朋友当小老师计时,其余几位闭上眼睛,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测30秒的长短,看谁估得最准。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先记住1秒和5秒有多长,在脑袋里自动生成一把“时间尺”,然后再用这把“时间尺”来估测15秒和30秒的长短,既培养了学生的估测能力,又强化了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教给学生一定的估算方法,让整个课堂的目标定位更加的有声有色。
3.感受“1分”
师:刚才我们感受了秒,接下去我们来感受分,如果给你1分种,你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生反馈
师:大家设想了很多一分钟能够完成的事情,老师设计了一些活动,让我们一起亲身体验下。
课件:“一分钟体验活动” a.根据学习单上的要求,在一分钟内完成相应的内容 b.以老师的哨声为指令,开始和结束 c.把结果记录在( )里
查看学习单,每位小朋友都能找到自己的一分钟任务。
设计意图:课堂中设计了一些一分钟的任务并切实开展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建立对时间单位的准确感知,丰富对时间长短的体验,强化时间观念。
师:小朋友们都很认真,用短短的1分钟时间做了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累了吧,那就让我们安静下来,在座位上休息下。
师:我们休息了多久,谁来估一估?
师:是的,正好一分钟。通过活动和休息,我们感受了两个不一样的一分钟,对于这两个一分钟,你有什么想说的?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一动一静两个“1分钟”的对比体验,让孩子们边区分边感悟,真切体会到时间的宝贵,从而做到珍惜时间。“1分钟”是抽象的,将抽象的时间转化为能够具体感知的“量”,帮助学生体验了“1分钟”的长短,同时也发展了时间观念。
师:一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呆呆坐着一分钟就过去了,同样一分钟还可以做好多有意义的事情,看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小视频。
师:这位叔叔说他这么做是想要珍惜时间。你赞同他的做法吗?
生活中我们不仅要珍惜时间,有些情况下我们更需要遵守时间。请大家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情况要遵守时间。
师:其实遵守时间也是属于珍惜时间的一种。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让孩子明白珍惜时间的同时要做到遵守时间,安全交通事故视频,充分彰显珍惜和遵守时间的文化内涵。
4.课堂小结
师:学到这,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知识,说说你的收获吧。
三、课堂练习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收获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时间单位我会填
每天睡觉9( ) 挂红领巾约20( ) 煮饭大约25( )
上一节课用40( ) 妈妈每天工作8 ( ) 小明跑50米用9( )
2.时间单位我会算
⑴秒针走一小格是( )秒,秒针走一大格是( )秒,秒针走四大格是( )秒;
⑵秒针从数字6——12走了( )秒,从数字3——5后再多两小格是( )秒,从数字1——6后再多3小格是( )秒。
⑶秒针从数字3——6经过( ),分针从数字3——6经过( ),时针从数字3——6经过( )。
3.时间单位我会用
= 1 \* GB3 ①1个人唱一首歌要用3( ),4个人合唱这首歌要用( ),全班合唱( )
= 2 \* GB3 ②小华和小明跑100米比赛,小华用了16秒,小明用了15秒。他们谁跑得快?
如果让小明跑200米,他要用多少时间?
四、文化渗透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秒,知道钟表可以计时。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计时的吗?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下。
五、总结全课
时间的脚步总是匆匆,一节课又要接近尾声了。我们共同珍惜了这节课40分钟的时间,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和本领。愿我们都能做时间的主人,珍惜分分秒秒,一句古人的教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送给大家,与大家共勉!
【课后思考】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是数学活动的主人。作为站在新课程教学实践第一线的教师,我们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
一、在情境体验中启蒙时间观念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本节课从孩子们最熟悉的又是最感兴趣的倒计时开始教学,三次不同情境的倒计时体验,层层递进,让孩子们充分感知了秒,培养了数感,同时也高度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和主动性。因此,情境创设要以发展学生为本,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仅要具有真实性和现实意义,还要找准生活的切入点,让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二、在对比体验中发展时间观念
新课程理念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节课中,先设计体验了1秒,听听1秒的声音,说说1秒能做的事,接着体验5秒,感受5秒的长短,在此基础上又估测15秒、30秒的长短,既培养了孩子的估测能力,又强化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在体验1分钟的时候,先通过一些活动让孩子在课堂里动1分钟,随后又让他们安静地休息1分钟,通过感受一动一静两个“1分钟”的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对比中边区分边感悟,真切体会到时间的宝贵,从而做到珍惜时间。又通过一个安全交通事故的视频,让学生感悟到在珍惜时间的同时还要做到遵守时间,充分彰显惜时和守时的文化内涵。
三、在活动体验中强化时间观念
作为教师,我们应把学习者的主体体验过程,看作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充分联系孩子的生活经验,把握活动目标,有意识地创设与活动体验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让孩子在活动中去认识、去体验。
本节课设计亮点之一就是现场体验1分钟能做的事,共设计了4个小任务,分别是写数字、写“秒”字、做口算和跳绳。通过参与,孩子们不仅对“1分钟能完成的事情”有了深刻的认识,任务完成后跟同伴的对比,对自我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再如最后一题习题——时间单位我会用:“①1个人唱一首歌要用3( ),4个人合唱这首歌要用( ),全班合唱( )②小华和小明跑100米比赛,小华用了16秒,小明用了15秒。他们谁跑得快?如果让小明跑200米,他要用多少时间?”这道习题的设计就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结合生活实际,在课堂活动中,融入并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展开想象,述说观点,数学思维在讨论中得到发展。
这堂课中,我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这节课的学习速度有些快,知识点抽象,理解有些困难。
在学习“1分=60秒”的这个环节中,应适时地“放”一下学生,让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提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对后进生关注不够。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重新设计,学生认真观察仔细聆听这一环节的探索新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来想、说、做。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重视“经历”、“体验”、“探索”这个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尽快形成探究性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体验得深刻,印迹方能清晰;认识得全面,思维便能发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尽情发挥、尽情展示,让他们成为自己的主人!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 时、分、秒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 时、分、秒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境激趣,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1 时、分、秒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1 时、分、秒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活动体验,探索新知,拓展延伸,趣味练习,再次体验一分钟,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 时、分、秒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 时、分、秒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趣感知,观察探究,建立秒的概念,活动体验,感受1分钟,联系实际,巩固扩展,梳理评学,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