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共37张PPT)课件PPT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29575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共37张PPT)课件PPT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29575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共37张PPT)课件PPT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29575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共37张PPT)课件PPT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29575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共37张PPT)课件PPT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29575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共37张PPT)课件PPT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29575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共37张PPT)课件PPT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29575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共37张PPT)课件PPT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29575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问题1:从“后”到“王”名称的演变,反映了早期国家的什么特点?问题2: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吗?国家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吗?
启至少康称“后”,以后称“王”。后,生育之意,亦即祖先。最初称“后”,反映出国家还带有浓厚的氏族社会组织的痕迹。 “王字之本文,斧也。” 军权是王权的主要支柱。早期国家重要职能是“维祀与戎”。 “王,天下所归往也。”(《说文解字》)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是一个贯通于天地之间、合神人于一体的人,这个人就是“王”。也就是说,天地和人间都统属于王,只有他才能沟通天地而治理人民。“夫擅国之谓王,能专利害之谓王,制杀生之威之谓王。”(《战国策》)
1、王位世袭制 商代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三十一王的三十传中,传弟有十四次,同一代传弟最多是四次。兄终弟及,有传弟之子,有传兄之子。商代晚期,传弟之子。
商朝的政治结构:殷人世袭王位,商部落是统治集团的中坚,其他大部落是统治集团的成员,其他小部落是王朝的成员。 商人将直接领地内的部分土地封赐给功臣和贵族,“封建”制或“分封”制由此萌芽。
2、内外服制度 既是官制,也是行政区划。《尚书·酒诰》:“自成汤咸至于帝乙,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 服:服事天子也。(《周礼》) 内服:王畿,商王直接统治区域。 外服:王畿以外的东土、西土、南土、北土称为四方,分封诸侯,此即外服。方国方伯,周文王西伯。方国具有较大独立性。
侯(为王者斥候)、甸(田,治田入谷)、男(任王事)、卫(为王捍卫)几种诸侯名称,大都由职官名称演变而来,与西周分封的诸侯很不相同。
商朝国家内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显然还不是非常严密的,地方势力在相当大程度上享有自治权。各地方势力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自主发展的余地是很大的。这包括地方势力与其他地方势力之间的联合,以及一个或一些地方势力向另一个或一些地方势力发动战争等等。尽管这样,商王对地方势力拥有的权力和地方势力向商王承担的义务,仍然表明地方势力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单位。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上地方享有的相对的自治权,这应该说就是商朝国家结构的基本特征。
3、神权色彩浓厚 一切重大活动都要占卜,甲骨;商王既是王朝首长,又是群巫之长;祭祀祖先,祖先也是神,商王对上帝只是贞卜而没有祭祀。 见于甲骨文的巫、卜、史等,便是太史寮的属官,其主管太史,既是神职,也是史官,地位重要。 王自称天子,表示自己是上帝之子。 孔子说过:“夏道尊命,事鬼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周人尊礼尚施,事鬼神而远之”。(《礼记》)
在占卜中,占辞是最重要的环节,决定一次占卜的吉凶。 吉则可行,凶则不可行,因此作占辞的人,实际上就掌握着事情的决定权。
1、分封制 武王封纣子武庚于殷,同时设三监,分封鲁齐燕诸国。武王死后,周公摄政,武庚与三监反,周公平叛后大规模分封。 所谓诸侯,夏商时期谈不到分封,其中大多数是原本就存在的部落,或称方国,处于独立半独立状态。到了西周,才开始真正的分封。
史料中的分封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分邦建国”、“分土封侯”、“分诸侯,建藩卫”、“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周初1800国,大国百里,次国七十里,小国五十里。閒(间、闲)田:国与国之间未封受的土地。
如何认识分封制? 周人封建,亦由当时形势之实际需要逐步逼随而成,同时亦是周民族对于政治组织富于一种伟大气魄之表见。 ——钱穆《国史大纲》
周人的分封制却有着自身重要的特征。在几十年短暂的时间里,一下子就人为地迅速地分出那样多的国家,犹如撒开一张巨大的血缘关系网,姬姓人群迅速遍布华夏。它不是像滴在纸上的水那样缓慢地由近及远地向外洇,而是如同抛手榴弹,抛到哪里,哪里就炸开一朵花。这是多么大的历史气魄!…我们看到,周人在建立新的家国社会时,不是抛弃旧有的血缘关系,而是利用它,在利用中改变它。…周代的许多制度都源于传统,但是将传统的东西运用得出新见奇,这本身就是创造,这创造同样可以从旧的东西中造就出全新的社会文化形态,同样也可以使社会发生剧烈的变革。 分封制的特征及价值 1.分封制激发了人的创造性的历史本质 2.分封之制延续了原始的民主 3.分封制造就了统一化的文明进程 -李山《先秦文化史讲义》
《诗经》: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春秋公羊传》:《春秋》大一统。《孟子》: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答:“定于一。”《墨子》:一同天下。《韩非子》:有天下,取天下,治天下,王天下,一匡天下。
2、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主要内容:区分大小宗,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特点: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和国家统治,亦即国家组织与宗法组织相结合,君统和宗统相结合。
《左传 · 桓公二年》:“古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3、世卿世禄制 “大人世及以为礼” 世卿世禄制下,也有个别选贤于能的现象,如商汤重用伊尹,文王起用姜尚,周公吐脯握发等等。但这些都属于伯乐相马式。
4、礼乐制度 调整统治阶级内容关系。用礼制来区分贵贱,明确等级,维护统治秩序。 《礼记》:“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示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周代婚礼,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道程序。
夏、商、西周制度的沿革 《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夷与商属于东系,夏与周属于西系”。
早期国家的特点 夏商西周三个王朝,都是各由一个部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三个部族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女以姓、子姓和姬姓三族的成员。 1、政治组织和亲族组织合一 2、王位世袭 3、神权色彩 4、贵族政治、世卿世禄
夏商周的法律制度包括“礼”和“刑”两个方面。 三代强调礼治,特别是西周,形成了完善的礼乐制度,用礼制来区分贵贱,明确等级,维护统治秩序。 以惩处为中心由刑罚制度形成。但礼和刑未融合为一个体系,各自为用。 礼主要用于调整贵族内部的社会关系. 刑主要用于控制社会下层劳动人民。 即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接照史籍的记载,夏有“禹刑”,商有“汤刑”。 西周的礼制和刑罚资料均较多. 礼有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五礼; 刑有墨刑、劓刑、刖刑、宫刑、大辟五刑。 五刑的具体条目,有3000种之多。
分封制看起来井然有序,但国王对诸侯、诸侯对士大夫的控制能力较弱。 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 “高山为谷,深谷为陵” ----《左传》 春秋时期,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争霸中原。社会的变化冲击着政治法律制度“礼崩乐坏”,旧有的制度体系开始衰落。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据鲁《春秋》记载,从公元前722年到前79年,诸侯朝齐晋楚者达33次,而朝周王者仅3次。 在诸侯国,有实力的大夫控制了政权,如齐国的田氏,晋国的韩赵魏氏等.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周代分封制度,宗法制的特点,实行嫡长子继承,请思考,课后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 政治史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 政治史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图片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奴隶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封建社会,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禅让到王位世袭,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分封的方法,楚王问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 政治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 政治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说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探究二,宗法制度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