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海滨小城部编版(2)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29740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级上册19 海滨小城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册19 海滨小城教案及反思,共3页。
1.认识本课的生字,注意前后鼻音,准确认读多音字“臂”“载”,辨析形近字“载”和“载”的字形并准确书写。
2.初步感知海滨小城的美丽与整洁。
3.了解海滨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观察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到文章和段落的中心句,整体感知文章大意。能够通过读课文,理清作者表达的思路。
难点:准确认读多音字“臂”和“载”,写好形近字“载”和“栽”。学习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观察的方法,感受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理解“海滨”。
1.指读,关注“滨”是前鼻音。
2.理解“滨”的意思。(滨:水边)看到了三点水,就想到了水,滨就是,靠近水的地方,海滨就是靠近海的地方。
3.结合地图理解“海滨”的意思。(海滨:靠海的地方)
理解“海滨小城”
1.读好课题“海滨小城”
2.结合课文内容,解决问题:课文中“海滨小城”指哪里呢?出示句子“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
3.出示广东地图,理解“海滨小城”。介绍广东,地图出示,海滨城市,广东省,紧邻我国的南大门 南海,其中的一个海滨小城。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作者笔下的海滨小城,一起来读读课文。4.再读课题“海滨小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生交流大家印象中的“海滨城市”:海滨城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带着已有认知走入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作者家乡的这座海滨小城又是怎样的呢?
1.出示词语,检测预习情况浩瀚的大海 胳臂棕色的机帆船 银白色的军舰 灰色的海鸥银光闪闪的鱼 青色的虾和蟹 金黄色的海螺(它们都是水产品,可以吃,可以玩,还可以欣赏,做成工艺品呢,多有意思,谁再来读一读?)寂寞的贝壳 满载而归的渔船 载满树的庭院这些都是亚热带树木,在内陆城市是很难看到的。亚热带树木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整洁的街道沥青的大路 咯吱咯吱地响
2.反馈学生袋袋本,关注多音字“臂”和“载”。课文中还有第二个特殊的词,谁来读一读?它也是多音字,它有两个音,可以读:载。我们就是根据它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跟老师读。这个字特殊在它是一个多音字,第二,它在本课还有一个好朋友呢,跟它长的特别像。还是有一些区别的,谁发现了这个秘密?生答。师:有什么不同?车是载的部首,木是栽的部首。我们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能不能把它们写好呢?(教师示范书写载,指导生字,评价学生生字)
3.范写“载”①出示学生袋袋本中关注的词语 胳臂 满载 栽树②关注多音字 “臂”和“载”,借助字义,准确认读“胳臂”和“满载”。借助部首,辨析“载”和“栽”的字形。打开习字册,完成书写。把词串带入课文,通读课文,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多的收获。4.谈整体印象:作者笔下的海滨小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出示句子:这座海滨小城真是既美丽又整洁。
师方法指导:课文第7小节高度概括了文章大意,这样的句子就是文章的中心句。(中心句呢,有时候在文章的末尾,像我们今天学习的文章,有时候会在开头,还有时候会现在文章中间。中心句啊,可以用来概括一篇文章的大意,还可以用来概括一段的大意。)在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啊,就有几个小节中有中心句呢,不信你就去文章中找一找。你看你找的全不全,不只一个小节哦!这样的一句话可以把整段的意思概括出来的。谁来说说看。生答:第四小节。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小节的这句话?生答。师:也就会说下面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都是写树。师:说得非常清楚了。师:同学们你看了,同学们很会思考,很会表达。第四小节就是围绕树展开描写的。五公园,六街道。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三个中心句。生读。师:课文的4-6小节分别用一句中心句把整个小节的意思概括的说了出来,让我们一目了然。其实啊,没有中心句的自然段,它的意思就涵盖在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当中,我们课文的1-3小节就是这样的,不信你就去读一读。这一次啊,老师请你们读书是有要求的。谁来读读要求:默读课文1-3小节。读,画。选,写。开始吧!(三)再读课文,理清大意。
请生找段落中心句
师引导:文中有些段落中有些句子也高度概括了段落大意,请到文中找一找。
学生汇报,分别出示相关段落的相关语句:1.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2.小城的公园更美。3.小城的街道也美。相机板书:庭院公园街道
发现并总结:三个小节都是在写“小城”。相机板书“小城美”
(四)走进“海滨”,学1-3小节。
出示学习要求,思考课文1-3小节写了什么。
1.出示要求:自读课文1-3小节,边读边圈出文中有关景物的词语,然后选择其中一个词写在课前所发的纸上。
2.自读课文,圈画词语。
反馈圈画内容,请学生把词语贴到黑板上。
1.板贴第一小节中相关词语。
(1)读第一小节,整体感知。(2)以小组为单位板贴相关词语。(3)师生互动,关注板贴的词语是否完整和准确(4)师生互动,关注板贴的词语的出现顺序(教师可范贴“大海”)板贴呈现: 天空 大海海鸥 机帆船白云 军舰(5)再读第一小节。
2.板贴第二小节中相关词语。相机板书“大海”①师生互动,发现仅有一词“朝阳”,其余词语均和第一小节相同。板贴:朝阳②读好第二小节。③结合第1、2小节的内容,发现描写对象是不同时候的“沙滩”。相机板书“大海”。
3.板贴第三小节中相关词语。相机板书:海滩①板贴呈现:沙滩渔船 贝壳 鱼 虾 蟹 海螺②读好第三小节。③相机板书:沙滩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看,课文的1-3小节,分别都呈现了哪些景物呢?先来看看第一小节,请同学来板贴。其他同学看一看和你画的是不是一样。老师调整顺序。你们觉得这样的调整合不合适?说说你的理由。之所以这么调整就是根据课文内容来的,书上是这么说的,我们就是这么贴的。第三小节又描写了哪些景物呢?请选择第三小节的同学到前面来贴一贴。找同学来调整下。为什么这样调整?师:按照课文表达的顺序,我们做了这样的调整。课文中就是这么写的,我们来读一读。生读。师:我们还不要把第二小节给丢了。同学来说一说。老师只想选择一个词,你来猜猜。生答:朝阳。师:这里写的是早上的美景,其他的几个词在文中已经出现了。我看看你会把它贴在哪里?谁来帮帮她?你为什么要把“朝阳”贴在高处?课文中就是这样说的,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小节。师:第1.2小节,作者站在街角,一切美景尽收眼底。远远的看到的美景。渔船回来了,热闹了,也是一种美。这是走近看到的美景。
4.师结合板书,总结作者观察顺序:作者站在街道尽头,从远处的大海,写到近处的沙滩。在描写大海时,仿佛先画了一层蓝蓝的底色,蓝蓝的天上有海鸥和云朵,蓝蓝的海上有机帆船和军舰。还特别呈现了早晨的大海,有一种神奇和别致的美。
5.再读第1—3小节。
反馈:1-3小节写了什么?结合板书“大海”和“沙滩”,知道1-3小节在写“海滨”。
师:最后,让我们跟随着图片,音乐再次走近1-3小节,再来感受一下海滨小城的美。
师:欣赏完了1-3小节,那么课文的4-6小节又是怎么呈现海滨小城的美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下课!
(五)归纳学法,总结本课。这节课我们借助本课中心句,整体感知了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我们抓住4-6小节的中心句,感受了小城之美。学习1-3小节时,我们发现作者是按照一定观察顺序呈现了“海滨”之美的。课下请同学们收集一下有关海滨小城的图片或者资料,下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文本,进一步感受“海滨小城”的美。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一等奖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音频导入,激发兴趣,检查字词,整体感知,细读文本,品读“海滨”,书写指导,分类写字,六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9 海滨小城教案,共1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9 海滨小城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